深度解讀詭異的光散文
近日網(wǎng)絡(luò)上流行一個話題,便是高考閱讀試題中鞏高峰《一種美味》片段中文末“詭異的光”是什么意思。據(jù)說就連作者也表示自己在寫完文章后就將理解文意的事情交給了讀者,似乎并不想直接告訴大家正確答案。
網(wǎng)上傳聞鞏高峰稱自己是來搞笑的,同時眾人關(guān)于“詭異的光”的解釋也有很多,但是事實恐怕是:鞏高峰在創(chuàng)作此文時并沒有想搞笑,而網(wǎng)上的諸多解釋才是真正的搞笑。
這些解釋均沒有建立在深度閱讀的基礎(chǔ)上,有的甚至還將“詭異”、“死魚”和靈異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鞏高峰此文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下面我就來告訴大家我對此文的理解。
從兩個哥哥突然跑開開始分析,魚湯分明還可以盛兩碗,但是他們卻自動放棄了這樣的美味,這是為什么?兩個解釋:一是他們想將魚湯留給其他人吃,一是他們已經(jīng)知道湯其實就是普通的豆腐湯,并沒有魚。
母親為何用眼神示意父親口不擇言,母親為何卸去笑容,出神地看著窗外的夜空?難道她已經(jīng)知道魚湯里沒有魚?難道她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訴父親,“別再討論關(guān)于魚湯的事情!
最后當(dāng)“他”去灶臺添火的時候,一切謎底都揭曉了,原來那條魚自己跳出了鍋子,死在了柴火里。
通過這條信息可以解答前文所設(shè)置的謎題:
1、哥哥其實也知道魚湯里沒有魚,就算從來沒有吃過魚湯,也能分辨出今天的魚湯和原來的豆腐湯味道一模一樣。他們并非想將魚湯讓給其他人吃。而是因為他們已經(jīng)知道那不是魚湯。但是他們或許以為是父母想要將魚拿去換錢,或者是父母偷偷留下自己吃了,給其他孩子吃了。但是他們不想說破,故此離開了桌子。這其中是否有對父母的怨恨,我不知道,但是最少能看出他們尊重父母,并未點破事情。
2、父母其實也知道魚湯里沒有魚,他們或許以為是孩子們在父母離開灶臺的功夫偷偷地將魚拿去偷吃了。父親其實想要說這件事情,但是母親阻止了。父親最后也并未點破這件事情。因為他們感到自己對孩子心中有愧,他們不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他們根本就沒有理由指責(zé)孩子將自己弄來的魚偷去自己默默享用。
于是,一家人之間就在這種自以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是他們其實什么都不知道的氣氛下結(jié)束了這餐飯。而這也是之所以“魚”的眼睛里閃爍著“詭異的光”的原因。
那“詭異的光”或許并非是魚眼睛里發(fā)出來的,而是反射了家人眼睛里的光,發(fā)現(xiàn)了事情真相的家人眼睛里發(fā)出來的是淚光!是晶瑩的淚光!
這是一篇悲傷的文章,是只有在那個特定的時期下的人才能夠感受到,才能夠經(jīng)歷到的事情。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貧寒之家為了維持這個家而彼此做出的犧牲和努力。
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想得不夠深遠,他們想不到魚原來還能自己跳出鍋子。因為從來都沒有吃過魚的人,他們連煮魚湯要先將魚殺掉都不知道,因此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鬧劇。設(shè)想一下,就連有一定生活閱歷的父母都不知道殺魚,你能想象到這是怎樣的貧寒嗎?是不是細思極恐呢?
下面再來談?wù)勥@篇文章為何會成為熱議話題。本來只是一道很簡單的閱讀理解題,如果能讀懂文章中暗含的韻味,那么不難得出正確答案,但是學(xué)生們卻并不理解。有人說那些人的眼睛都瞎了嗎,連魚跳出來都不知道?有人說難道出現(xiàn)了靈異事件,那魚有怨靈?
仔細想來,可以知道人們對于這篇文章的誤讀是有原因的.,因為這些學(xué)生根本就沒有經(jīng)歷過和作者一樣的生活,不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人從來都沒有吃過魚湯。因此學(xué)生在閱讀本文的時候根本就不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鳴,這樣又如何能得出正確答案呢?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一個古代的故事,晉代的時候天下發(fā)生了災(zāi)荒,有人將老百姓沒有飯吃的事情告訴晉惠帝,但是晉惠帝卻說這些人沒有飯吃,為何不吃肉粥?
這個如同笑話一般的事情是真實發(fā)生在歷史上的,晉惠帝可笑嗎?但是如果能理解現(xiàn)在的學(xué)生為何不能分析出“詭異的光”的事情就能知道,這事情并不可笑,它在我們的現(xiàn)實社會中切切實實地發(fā)生了。
學(xué)生不知道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圖,他們和晉惠帝有何不同?他們都因為不了解生活的艱辛而出現(xiàn)了理解偏差。這個問題是不是比死魚的眼睛有光更“詭異”,更“恐怖”,細思極恐?
大家回憶一下,大家是不是都曾經(jīng)一邊罵著炫富的人,一邊翻看他們的微博,用辱罵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富豪們的羨慕?
大家回憶一下,大家是不是經(jīng)常看見小區(qū)里有人將肉饅頭掰開,把里面的肉扔給狗吃,將外面的面皮扔掉?
我記得在近期播出的網(wǎng)絡(luò)熱播綜藝“拜托了,冰箱”里,曹云金用習(xí)以為常的口氣訴說自己為了健身買了很多雞,自己只吃其中的一部分肉,將大量的雞肉煮成雞湯后給媽媽和女朋友喝,而大量的爛熟的雞肉則被拿去喂小區(qū)里的流浪貓。曹云金還用很自然的語氣說自己這是為了不浪費。
所以,很多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早就忘記了饑餓是什么滋味,吃慣了鮑魚、魚翅,就連果子貍之類的東西都想吃的人們,已經(jīng)早就不在乎一條魚了。
所以,不要怪孩子們回答不出這道題,因為社會整體的風(fēng)氣已經(jīng)不允許他們回答出這道題了。試想一下,如果這個社會真的變得被奢華和靡恥所覆蓋,那么是不是很可怕?細思極恐。
孩子們還是一張白紙,我在此奉勸各位家長,當(dāng)你浪費的時候,請不要讓孩子們看見。
以上便是我對這次高考閱讀理解的深度解讀。這篇高考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是:這篇文章、這個事件給我們的教育者、我們的家長敲響了警鐘,要教育怎樣的人,要給孩子做出怎樣的榜樣,這個問題值得深思。那些炫富的人,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地炫,就行了,不要拿出來炫耀,不要在微博、電視等公共媒體宣揚你的生活方式,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我在這里求求你們了!
【深度解讀詭異的光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輕嘆一句光錦綿長散文11-10
深度賞析唐詩《送友人》03-09
《蒹葭》詩詞深度賞析12-07
《孝經(jīng)》的解讀05-16
光的反射說課稿11-05
我的光勵志故事11-11
關(guān)于光的650字08-13
光與色的世界11-05
《光的棍》經(jīng)典臺詞12-10
足球是我的光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