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暢游沂蒙山散文
在這秋高氣爽、楓林盡染的美好時節(jié),我們一家四口驅車來到了位于山東臨沂沂蒙山銀座天蒙旅游區(qū)游玩。
這里是沂蒙山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宜人,是一座天然氧吧,被譽為“長壽之鄉(xiāng)”。
我們一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小道向山上攀登,一路上,秋菊傲放,香氣撲鼻;怪石瀑布,流水潺潺,耳畔不時傳來陣陣鳥鳴聲,猶如進入人間仙境,讓人一下子忘卻了所有煩惱。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這時遠處傳來了優(yōu)美動聽的傳統(tǒng)民歌《沂蒙山小調》,我們尋著歌聲走進了以《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為核心的合居山村,這里融匯了沂蒙人家、歷史、風俗、物產(chǎn)、聲音、精神等為一體的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村落場景,呈現(xiàn)《沂蒙山小調》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當時沂蒙山人民的生產(chǎn)與生活文化。身入其中,走進院落,看到那一幕幕勞動場景及各式農(nóng)用工具,撥開歷史的塵埃,依然能夠感受到沂蒙山人民的勤勞善良與熱情。
走出村落,眼前呈現(xiàn)了一幅無比壯觀的景象!癦”字形的石階直通山頂,上面爬滿了密密麻麻的人形。當我們爬到半山腰,向遠處眺望,只見楓葉如火,漫山紅遍;丹桂飄香,果實累累,秋日特有的美景一時盡收眼底。道路兩旁的石碑上鐫刻著形態(tài)各異的古文字,這種自然與文化的相互交融,身臨其境使人體會到一份清新與文化的意蘊。
拖著疲憊的身軀,伴著鳥鳴啾啾及孩子們的談笑聲聲,我們終于爬完了“Z”字石梯,到達了山頂。站在山崖,憑欄眺望,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遠處一輛上山的纜車正快速向山頂移動著。我想,車上的人雖然節(jié)省了時間,卻錯失了路上的風景;只有一步一個臺階自已攀登,才能欣賞到這些美麗的景色,感受到苦盡甘來的'喜悅。
沂蒙山雖然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卻是連綿不絕,重巒疊嶂,此起彼伏,山路綿延了幾十里。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那建在半山石崖上的人行山路,以木頭為欄,像一條長蛇,起伏蜿蜒,纏繞在山與山之間,形成了一幅優(yōu)美動人的畫卷。
“與圣結緣、圣賢皆至”的“東蒙圣境”,雨霧繚繞,空曠悠遠,讓人感覺到如臨仙境,流連忘返。古色古香的印月井,金碧輝煌的望海樓,氣勢如虹的葫蘆崖瀑布,承載著人們無限期許的玉皇宮,奇特刺激的玻璃觀景臺,無不在展現(xiàn)著天蒙山的文化與歷史,獨特與美麗。被稱為世界最長、跨度最大的“人行玻璃懸索橋”,橫跨在兩峰之間。走在橋上,秋風習習,沐浴其中,猶如太空漫步,騰云駕霧,羽化成仙。
沂蒙山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令世人矚目。這里空氣清新,人杰地靈,一直為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喜愛,留下了許多圣賢的足跡。鬼谷子當年曾在此修煉授徒,弟子過百,其中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沂蒙山之旅,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遠離喧鬧的城市,回歸自然的本性,讓朝九晚五的快節(jié)奏生活暫時慢下來,才能收獲淡定從容的心境,領略到賞心悅目的風景。
【秋日暢游沂蒙山散文】相關文章:
秋日荷塘散文04-29
秋日之美散文12-05
沂蒙山游記02-22
暢游青青的海洋10-26
暢游開封初三作文10-22
秋日養(yǎng)生的諺語01-24
秋日高一作文02-18
秋日竊語作文04-12
暢游武夷的現(xiàn)代詩歌12-11
走進秋日高一作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