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80后的凝固記憶現代散文
不知道你留意沒有,城市的街道零零落落依然巍然屹立著的綠色郵筒,或許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雨淋雪打已褪色,不再有鮮亮的光澤。隨著社會的進步通訊工具的發(fā)達,電話網絡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幾乎沒有人會采用傳統(tǒng)的寫信郵寄方式傳情達意了,人們似乎忘記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信的功能。曾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人們生活起重要作用的郵筒已如同 虛設,但不管有沒有人往里塞信,它還是存在著,慢慢地郵筒變成了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
社會變化太快,一切的一切都隨著社會而變,生活節(jié)奏工作節(jié)奏變快,愛情也變快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東方古典式愛情還會有人去堅守嗎?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十幾年前書信是人與人之間主要的異地交流方式,特別是學生。一封信完整的寄出需要的過程比較漫長,首先到商店買膠水郵票信封信紙,單是郵票信封信紙的選擇就頗有講究,郵票發(fā)行有不同的套系面值,有人物有動物有植物有建筑物等,有10分20分50分80分,每個人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圖案;信封后來也印有圖案和文字,最麻煩的是信紙的選擇,那種規(guī)整的信箋紙?zhí)胀ǎ瑢W生通常選擇印有精美圖案優(yōu)美文字散發(fā)著淡淡香氣的信箋,選一打稱心的信紙需要花很長時間。信一般是晚上上自習課的時候寫,可以洋洋灑灑寫十幾張,也可以簡單的寫寥寥數語,不拘于形式和內容,天馬行空任意宣泄,年少的情懷便成為一行行流淌的文字跳躍于紙上。信寫成后折法也很有講究,折成規(guī)矩的方形一般被認為是不妥的,可以疊成千紙鶴松樹等很多樣式。信折好后謹慎地裝進信封,也把一顆心隨信一同裝了進去,再小心翼翼地在封口涂上膠水粘好。信封再寫上郵政編碼收信人地址寄信人地址。寫好的信收藏在課桌抽屜或者夾在書頁當中,趁著課余時間放到學校的郵箱里,站在郵箱前戀戀不舍將信看了又看最終下定決心才投進去;厝サ穆飞闲睦飼P算信幾天能到達對方所在城市,大概過幾天才能收到對方的回信,此后的一周心里充滿忐忑和期待,那種感覺不是一封電子郵件所能表達的,電子郵件方便快捷卻是在虛擬的網絡上,不會給人帶來如同傳統(tǒng)書信的那種珍貴感!在記憶深處留有一份美好是屬于那個綠色的郵筒,綠色象征著生命和希望,綠色連接著過往的一段青蔥歲月。
不知道你留意沒有,街道邊依然挺立的還有公共電話亭,它興起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當手機還是昂貴的奢侈品的時代,手機還是財富象征的時代,普通人只能用公共電話,需要購買形形色色不同資費的電話卡。那時讀大學的學生應該是人手一張或幾張電話卡,定期給家人報平安,跟遠在他鄉(xiāng)的同學朋友聊天。宿舍里裝的固定電話一般只是用來接的,如果涉及個人隱私的電話肯定是要到校園里或者街頭的電話亭里打的,經常的是排隊等候,相比人數街頭的電話亭的數目還是太少了。如今電話亭已少有人問津,電話亭成為了街邊的一道擺設,除了上面貼的小廣告似乎已沒人注意它的存在。手機已成為普遍的通訊工具,又有誰會駐足電話亭前呢?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電話卡。不管怎樣,電話亭還是恪盡職守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不管是滂沱大雨的時節(jié)還是烈日當頭的酷夏,亦或是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它都靜靜的矗立在那兒,一份堅持一份執(zhí)著。它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悄然隱退在蒼茫的暮色中。
大概很多像我這樣已近而立的人都經歷過鴻雁傳書和電話傳情的歲月,那份朦朧的情感,那份年少的純真,那段美好的青春回憶都被郵筒和電話所見證。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壓力已將閑情逸致消磨殆盡,人的心也變得堅硬,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與鋼筋水泥構筑的城市相銜接,年少的情懷也早已隨風飄逝在歲月的滄桑中。當青春激揚的夢想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當我們一步步地陷入生活時,當我們不再年輕時,當我們身心疲憊的應對生活時,當我們行色匆匆的日復一日的往返于上下班途中,我們可以適時的停下腳步,做一個短暫的歇憩,留意一下暮色中的郵筒和電話亭,也許其中記錄著我們曾經的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以及短暫的青春歲月,我們懷念往昔是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80后的凝固記憶現代散文】相關文章:
南方的秋天現代散文09-22
溫柔的女人現代散文07-07
描寫母親的現代散文07-18
描寫記憶的現代詩句04-11
散文記憶中的小年12-07
高考的藍色風暴現代散文04-09
現代愛情的散文詩11-18
我愛你現代優(yōu)美散文07-07
老謝的故事現代散文10-08
現代唯美散文詩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