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蘭州之一散文
較于動輒或“六朝金粉地”,或“十代帝王都”的古城舊巷,蘭州真的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朱偰先生在較量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說“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看來,梳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最恰當?shù)倪理應是從“文學”、“人物”、“山川”、“氣象”此四方面著手,方可不失本相的“評頭論足”蘭州城來。
西漢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漢昭帝劉弗陵頒旨一道,驛官快馬揚鞭,繞山涉水,宣讀在今蘭州原址設金城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改置金城郡。當然,關于金城的來由,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說,因初次筑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取于《漢書.地理志》“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一說,得于“金城池湯”的典故,喻其堅固而得其名,當然,這點還與那位英年早逝,卻官至大司馬的驃騎將軍有關。隋初,因其城南接壤皋蘭山脈而更名蘭州,幾經(jīng)變故,至清代又為蘭州府,至今為甘肅省的`省會城市。
論起文學,歷來是與人物分不開的,因為一切的建造與創(chuàng)立,都是人類在人為的操作或作怪,難怪有人說生活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又是文化的范疇。但是中國的文化里又有個怪現(xiàn)象,總喜歡將出生在本地,一直卻居于他鄉(xiāng)的人“拉攏”到自己的文化人物里來,這樣去考量一座城市,顯然是不全面的,更不能真正地認識到文學的廬山真面目的。既然要說道蘭州城的文學與人物,黃諫,是個避不開的檻,這位“明朝探花”,地地道道的蘭州才子,有生以來才華橫溢,廣泛涉獵,著作幾乎超身。著有《書經(jīng)集解》、《詩經(jīng)集解》、《月令通纂》各四卷,《從古正文》六卷,《亢倉子音釋》、《補輯帝王紀年纂要》、《蘭縣志》、《使南稿》等,內(nèi)容涉及經(jīng)學、史學、音韻學等。閑來捻詩歌詞,他也是在行的了不得,那句“勢如山壓卵,宵遁留空雷,蘭州古金城,守將真雄偉”,更是將徐達與蒙古將軍王保保定西之戰(zhàn)的過往云煙,朱元璋也為其流淚,并令:“祭以少牢,配享雞籠山功臣廟”的戰(zhàn)爭述寫得近于眼簾。除去這些,在他詠山吟水,歌唱自然的作品之中,亦不乏千古流傳的佳句妙語。讀來可謂別有另番洞天了。
“水結禪林左右連,蕭蕭古木帶寒煙。共夸城外新蘭若,自是人間小洞天。僧住上方如罨畫,雨余下土應豐年。明朝再擬同游賞,竹里行廚引澗泉。"。(《游五泉山》)
“佛寺尚存金錯落,寶珠常映日月明。亂山橫峙水回縈,石洞深藏歲月更!保ā队紊剿隆罚
明宗景泰元年,他為莊浪衛(wèi)連城藏傳佛教寺院大通寺撰寫了《敕賜大通寺記》,碑記中寫道:"余謂莊浪乃古河西五郡之一,去京畿甚遠,雖王化所漸被,而能明圣人之道者鮮,使不興茲教以范圍之,則強戾之心斯盛,烏能望其化于善哉!然善固人心所具之理,人皆有之,既不遵圣教以復其初,而是教之所以化人心以歸于善,亦可尚也。"牽情鄉(xiāng)鄰,字字生愛,不可不謂至男兒性情也。
如果說這點還不足以表述他對故園的絲絲情愛,那么《黃河賦》:“噫嘻!浩浩乎廓矣哉!黃河之水邀兮,吾不知所從來。填兮若萬騎之赴;倏忽若起蟄之雷!佌咧^(黃河)自天而來,其必有得乎?……”更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美麗。行文娓娓,將自己的儒家思想,處世哲學,古人評論,英雄過往演義的可嘆可贊。萬物齊于一處,風流自出一家。在他的文章里,自然與人類是息息相生的,反對窮兵黷武、禍害百姓的行徑,主張除害興利,獎勵耕織,洋溢著深切的農(nóng)本思想。
他還對泉井之水質頗有研究,曾遍訪京師泉井,一一品嘗,甘肅的酒泉、五泉之名,也許是對這位鴻儒大家最美記憶吧,除去這些,他還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曾披袍駕馬,出使越南外邦。
行文至此,我似乎看到這位老人,忽的詠山吟水,曲水流觴,又忽的袍甲裹身,戎馬倥傯。
【漫話蘭州之一散文】相關文章:
讀手看男人之一散文01-17
教育漫話讀后感作文03-09
一又二分之一的大學流年散文11-13
《魏書》卷一百八之一 志第十◎禮四之一06-24
《魏書》卷一百五之一 志第一◎天象一之一06-24
蘭州方言的歇后語05-24
卷之一 古詩十首07-09
《古列女傳》卷之一 母儀傳07-18
認識幾分之一說課稿11-06
行者散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