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隨筆散文
河邊是茂密的樹林,夏天一到,遮天蔽日,風一吹來,枝葉間互相推著太極,唰唰地響。還有更響的是知了的大合唱,此起彼伏,吱吱不倦。許許多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呼朋引伴,嬉戲穿梭。
樹林外邊就是花生地,一片片郁郁蔥蔥的翠綠色,其間點綴著黃色的小花,引來蝴蝶翩翩飛舞。
花生是自花傳粉。每到晚上,對稱的葉子并攏,像合歡樹一樣,可以接觸更多的霧氣,攔截空中更多的水分,流到根部。所以花生抗旱。到了上午,葉子全部舒展開來,可以接受到更多的陽光。
翠綠的葉子漸漸變成了墨綠,墨綠又漸漸變黃,星星點點的干斑越來越多,花生就成熟了。花生是以生產(chǎn)隊為單位的集體財產(chǎn)。你不偷吃,天下太平,云淡風輕;你一旦伸手,治安人員就會出現(xiàn),開始上演警察與小偷的追逐。一旦被逮住,處罰很重。
最不厚道的就是治安人員,明明不追了,還要狂喊不停,腳步跺得山響。小孩子依然狂奔不已,承載著天要塌下來般的恐懼,小小的心臟仿佛要沖出胸腔。
到了中秋節(jié)前后,太陽不再毒烈,藍天高遠,白云悠悠,涼風拂面,令人倍感清爽。人們似乎不約而同地集中收花生了。
后來生活水平稍有起色,收了花生除了大部分交給國家外,生產(chǎn)隊還能留下一小部分作種,余下的每人分個十斤八斤的。假如你想每年多收點花生,就得在自留地里種。平時輕易不舍得吃,大都留著換油吃。只有過年的時候才炒幾斤秕子,為了招待客人,自己陪客人吃幾個解解饞,香香嘴。偶爾抓一把給孩子,哄出去。
收鮮花生時,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清香,令人垂涎三尺。想吃,就得自己想法子。
在村南,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有一處場院,把地面整平,把土壓實。收的花生都集中到場院上,摘下晾曬。運輸工具是牲畜拉的平板車。當村北的帶蔓花生南運時,就要經(jīng)過大街。當我們遠遠看到車來時,就跑回家,避在門后,聽到車到,拉開門沖出去,拽一把跑回家。
車上的帶蔓花生摞得很結(jié)實,小孩拽不多。何況還有趕車的看護著,他猛一咋呼,往往令我們魂飛魄散。其實都是干打雷不下雨。
收花生的時候可以吃,放開肚子吃,只是不能往家拿,這是不成文的規(guī)矩。
干活累了,隊長喊一聲:“歇息啦!”人們把镢頭一扔,抱過一堆帶蔓的花生,坐在蔓上吃起來。只聽一片巴嘎聲,偶爾幾聲說笑。
鮮花生潤腸,吃多了會拉肚子,假如再喝些涼水(那時的農(nóng)村人有這習慣),更是屢試屢爽。尤其那些腸胃功能弱的,放屁時最好去隱蔽的`地方脫下褲子。
以前,為了幫助秋收,我們學校都放秋假?墒牵徘锛贂r,花生往往已經(jīng)收完了,只剩下地瓜玉米。為了能吃上花生,下午放學后,我們就去義務(wù)勞動。間歇時隨大人一起吃。
大人們只能生吃,我們卻可以燒著吃。我們在溝坡上挖洞,洞后面開一天窗,就地取柴,洞里燒火,天窗冒煙。那叫燒窯。假如有風吹來,火勢會更旺。我們逮的螞蚱、螳螂、蠶蛹一類的,統(tǒng)統(tǒng)放在火里燒著吃。
那是開葷,只有孩子們才有那口福。大人們不屑為之,即使有此想法,也怕被人笑話。
螞蚱、螳螂、蠶蛹一類的吃完了,再接著燒花生。燒到七成熟時封窯,用土埋起來。花生在窯里悶著,一悶三分熟。住一會扒出來,朵頤一番,一頓飯基本上解決了。往往吃了一嘴一臉黑灰,一個個都成了小鬼。誰見誰笑。被笑話了再去擦臉,越擦越黑。
收工之前,我們還是禁不住自己的貪心,悄悄往口袋里裝花生,鼓鼓囊囊的特別顯眼,這顯然是違反規(guī)定的。收工時,隊長盯著我們的口袋,指著我們的腦袋說:“你,你,還有你,都把花生拿出來!
后來,為了不被抓現(xiàn)行,孩子王一打手勢,我們相跟而去,走進樹林,各自找一處密地,把花生埋起來,然后集合。孩子王發(fā)話:“都藏好了吧!我們不要急著來挖,因為當前都在收花生,要是這幾天來挖了,往家?guī)r,碰上治安被逮著,你還是偷盜!
幾天后,我獨自路過此地,走進樹林一看,花生不翼而飛。心想:會不會記錯了地方?會不會被鼴鼠吃了?唯獨沒有想到,“隔壁王二”也會捷足先登。
【花生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guān)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又夢見你了散文隨筆01-31
家鄉(xiāng)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