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廟會散文隨筆
家鄉(xiāng)的廟會很盛大,前后持續(xù)半個月左右。說是廟會,其實就是親戚朋友的大聚會。一大早,媽媽就忙著打掃庭院、切菜燉肉。大約10點鐘的時候,親戚們就陸續(xù)趕來了,有最疼我的姥姥和姨媽、憨厚的大舅、愛開玩笑的二舅、還有嫁到外村的姑姑們。
彼此寒暄過后,大家就圍坐在炕頭或板凳上一起嘮嗑兒。二舅總是唱主角,大家興致勃勃地談著自家田里的收成,今年純收入有多少,看他們開心的樣子就知道生活水平一定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了。我好幾年不曾回去趕會了,但可以想到大家一定又多了新的話題:農(nóng)村新的合作醫(yī)療、村村通公路、免除農(nóng)業(yè)稅和學雜費。黨的富民政策確實給廣大農(nóng)民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
我們村坐落在山腳下,山上大大小小有幾十個廟宇,但最知名的是山頂?shù)囊蛔艔R,香火旺盛,這里是廟會最熱鬧的地方。沿著三百多級青石臺階鋪就的路,我們邊玩邊走很輕松地就到了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座古廟,也就是我們縣的二級保護文物“書房樓”了。據(jù)說這座樓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青磚灰瓦,雕梁畫棟,造型古樸雅致。傳說在很久以前,山下某村的一個年輕人為了讀書趕考,在山上興建了這座樓。他每晚秉燭夜讀,十分用功。后來,住在山后洞里的一只狐貍愛上了他……這只是個民間傳說,真假且不去細究,但確實為這座樓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此時的書房樓已經(jīng)不再是讀書的圣地,它成了一座觀音殿,里面供著一尊二層樓高的觀音像,雕刻地栩栩如生:腳踏蓮花,身披彩綢,慈眉善目,寶相莊嚴。
山下集市上的交易商品滿滿的占了整條街道,琳瑯滿目。有各種款式的服裝、各種質地的布料;有自產(chǎn)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各種建材;也有雞、鴨、豬仔、牛、馬等家禽、家畜;隨著農(nóng)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小家電如電磁爐、電飯鍋等也出現(xiàn)在廟會上;一位老奶奶坐在路邊,柳條筐里裝滿了顏色鮮艷的面老虎,栩栩如生,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廟會是農(nóng)村物資交流的盛會,也是社會和諧、市場繁榮、人民生活富裕的縮影。
吃過午飯,親戚們大都趕會去了,在我的記憶中,姥姥和老姨總是圍坐在炕頭上,喝著熱騰騰的茶水,親熱地聊著過去的往事。我老姨年輕時嫁到了大山里,很少見到我姥姥,所以老姐倆約好了每年的廟會都來這里相聚。“年紀大了,見一次少一次!”她們總是感慨地說。如今,她們已經(jīng)先后辭世很多年了,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們每次相見時的喜悅心情。一年一度的廟會也是一次次親情的交融。
趕會回來吃了飯,親戚們各自帶著精心挑選的商品就陸續(xù)返程了。天擦黑的時候,山間煙花沖天而起,在夜空綻放,是那樣和諧燦爛的美麗。煙花過后,隱隱傳來鑼鼓聲,那是請來的戲班粉墨登場了。我知道,人們一定在臺下為優(yōu)美的唱段鼓掌,為絢爛的煙花歡呼,為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喧囂了一天的村莊彌漫在濃濃的夜色里,在悠揚的鼓樂聲中漸漸沉進了夢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廟會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散文隨筆700字08-04
元宵節(jié)逛廟會的詩句02-22
關于逛廟會的日記200字12-09
逛廟會初二作文02-14
元旦廟會活動總結(通用6篇)12-25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月下的詩人經(jīng)典散文隨筆07-26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