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如夢牯牛降散文隨筆
假日,準備舉家就近出游,兒子搶先說去省級風景名勝齊山,我和我愛人說近來很忙、很累,想去一個清閑安靜,遠離城市喧鬧的地方歇口氣,休閑休閑,回歸一下自然,這樣的地方當數本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牯牛降了。
牯牛降,距池州120公里,距石臺縣城20公里,早聽說她是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游熱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我國國家級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的綜合自然保護區(qū),被生態(tài)學者譽為“綠色天然博物館”,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古稱“西黃山”,面積6720公頃,主峰1726.6米,因其傳說是天上的一頭牯牛從天而降,山形酷似一頭牯牛,故稱牯牛降。牯牛降獨特的魅力一直吸引著我們,在這個周末終于如愿成行。
經過2個多小時的輾轉,終于來到牯牛降景區(qū)。天公作美,早上的'蒙蒙細雨,這時已經漸停,這更增添了牯牛降的清新和神韻,放眼望去給人一種“遠霧翻如岸,遙山倒似云”的感覺。導游小姐說這里地層古老,地形復雜,氣候優(yōu)越,河系發(fā)達,水源充沛,土壤植被垂直變化明顯而類型多樣,森林十分茂密,生物資源植被類型與區(qū)系成份獨具特色,是一罕見的龐雜而又典型的自然綜合體。這里人跡罕至,人為影響很小,環(huán)境質量極佳,正因為如此,便構成了聲色多變的牯牛降,構成了躍動、活潑、生命力旺盛的牯牛降。
帶著新奇,我們沿著嚴家古村的石板路進山,約摸10來分鐘,便到了情人谷,這里三面環(huán)山,巖壁陡峭,茂林修竹,泉水淙淙,據說情人谷底的一泓澄碧深潭是傳說中一對情人的相思淚雨匯集而成呢。不管傳說真實與否,但我們確信這里確實是情侶眷屬浪漫休閑的好去處,望著水碧澄澈的潭水,真想掬一捧而洗濯塵世的紛擾,蕩滌心中為生計而奔波的勞頓,咀嚼初戀時的意境。
沿著盤曲的林間小徑,我與愛人、兒子踏步而行。已是上午十點了,路旁的灌木和不知名花草上,仍閃爍著晶瑩透亮的露珠,不知不覺,打濕了鞋襪衣褲,讓人感覺到一絲清涼和甜潤。草叢中,隱約著姹紫嫣紅,色彩鮮麗的野花,似想顯露自己的存在,又羞羞答答怕見生人。這時的山嵐依舊很稠、很密,真是山以霧為衣,霧以山為體,人呼吸的不是空氣,而是帶著甜潤、稠濕的山嵐,感覺沁人心脾,妙不可言。
不知不覺,來到林間深處,只見古道森林,幽徑百折,溪水縱橫,清澈見底。崖壁上,古藤攀老樹,峭壁生青苔。山中林木陰翳,松柏蒼翠,雜木蔥蘢,楠竹搖曳。這里有著神奇般的寧靜,靜的連樹葉呼吸的聲音幾乎都清晰可辨。但我們游人嘈雜的腳步,偶爾會驚起獸走禽飛,可聞百鳥喧鳴。山坳間,霧氣氤氳,云煙裊裊,清風瑟瑟……恍恍惚惚,以為是人間仙境。
來到龍門潭,天上又瀝瀝下起了雨,雨中還夾雜著些許冰雹,導游小姐說我們很有幸,這種牯牛降一日有四季的奇觀是很難遇見的,遇見這種奇觀和遇見牯牛降佛光一樣會給人帶來好運的。盡管這種說法,無從考究,但在風雨中“聽”山,確實有一種少有的情趣,風雨中,整個牯牛降轟轟隆隆。山峰呼嘯,林濤轟鳴,雨打枝葉的“撲撲”聲清脆又沉悶,夾雜著斷裂開來的枝丫在風力下發(fā)出怪異的尖叫,如置身千軍萬馬的戰(zhàn)場。風雨小了,只是在山坳里發(fā)出低沉隱悶的“轟轟”聲,像是很遠處傳來,使人覺得不知這山坳究竟有多長、多深?
游過四疊飛瀑和龍門潭后,已是近下午2時,該折道返回了。我們一家人在導游小姐的催促下,極不情愿地離開,但人走心卻還留在如夢如詩的牯牛降,我想借用詩仙李白的一首詩作別牯牛降,“問君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自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牯牛降,我會再回來!
【如夢牯牛降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如夢令》宋詞鑒賞01-26
《如夢令》古詩鑒賞01-22
宋詞如夢令李清照07-15
一程·如夢散文11-12
如夢令嚴蕊宋詞賞析05-25
高中語文《如夢令》ppt04-15
李清照詞《如夢令》簡析07-15
李清照唯美詩詞《如夢令》鑒賞07-15
伏羲降龍的神話故事01-03
夢見散文隨筆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