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1
小城旁有一脈大水流過,小城就不再呆板,活了。
這條叫做資江的河在我眼里是粗獷的。我猜想這水是高山大石頭里擠出來的濃漿,或是天邊云朵堆中爆裂開的汁液。
當(dāng)太陽月亮星子年復(fù)一年浸染資江的水,我總是能嗅到水的氣味。水時時刻刻被日月之光涂抹,這氣味濃到我沒法言表,就像飲烈酒沒法言表一樣。
我總感覺到水不是從小城一邊流過,水應(yīng)該早已貫穿了小城的底部,悄悄托起了小城,小城人不知而已。
小時候,我喜歡呆立岸邊,看船只小爬蟲似地從天邊來,慢慢放大,慢慢接近我。然后,又看著老牛似的船只慢慢縮小,縮成一小黑點,直到融入灰天白水。
我那時最幸福的就是我伯爺擁有一條船。船長長的,竹篷子為它遮風(fēng)擋雨。我喜歡一邊聞著船上那濃濃的桐油香一邊吃飯。船板都是桐油浸香的。伯爺好一條大漢,盤腿飲酒吃飯。我愛看伯爺小腿上粗粗的汗毛,那是河中的大風(fēng)大雨拔起來的。
船上濃濃的桐油香,伯爺身上濃烈的風(fēng)雨香,資水在我的心中是濃濃的、烈烈的、滾滾的、燙燙的。
我還喜歡在伯爺?shù)拇弦箤嫛C河蜔舸禍缰,我和堂兄睡一床被窩里。船微微蕩著,像夢,又不像夢。船外還刮起了風(fēng),下起了雨。我沒有不安全的感覺,船泊岸邊,無妨。我感到整個身子像過年時飛上半空的二踢腳,舒服得悄悄笑。半夜,堂兄突然說餓死了,我也說餓死了。堂兄從被窩里鉆了出來,一陣響動之后,他摸了兩個鹽蛋過來,一人一個吃將開了。吃得快意無窮,卻又極慢。我吃那團蛋黃時,幾乎是用感官將其品完的?傊,那睡不著的感覺很幸福。有時竹篷子響,我說是風(fēng),堂兄說是一條大魚不小心撞在上面。果然有一天,一條大魚不小心躍到船上,被堂兄逮住。在這世上,孩子的預(yù)兆總是美好的。孩子的心如水,流到哪里就美到哪里。
二十幾年過去了,資水依舊在我身邊流。
我真想造這樣一張美妙的網(wǎng),把自己流入資水里的影子打撈上來,看這濃濃的水究竟把它泡成了什么顏色。
不過,我相信我的影子是紫色的。你想想,太陽月亮星子日日泡夜夜磨,影子已不是我,早煉成了一粒天精地怪的丹。
我是水磨成的一顆小石頭。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2
聽說暮春了,簾外的幾縷荷風(fēng),已不知所蹤。江南還是那樣柔美,卻早過了煙水迷離的季節(jié)。老院的青苔還是生長,檐水打在青石板上,塵封在詞章中的故事彌漫著潮濕的氣息,依舊動人,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許多人走進人間四月天,許下相濡以沫的約定,尋找命中注定的那個人。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日子就這樣一去不復(fù)返。黃昏下的花影浮動著莫名的幽香,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來往的人潮,擦肩就是一種緣分,轉(zhuǎn)身就是海角天涯,停留也只是剎那。你來我走,早已司空見慣。如果有一天相逢成陌路,也只道是當(dāng)時已惘然。愛情就是這樣叫人心動,情到深處,哪怕人生無常聚散兩依依,哪怕肝腸寸斷也在所不惜。
最是人間多紛擾,紅塵萬丈,總有跡可循。有些地方總想去走一走,有些人總想去見一見。有人說相逢是歌,每個人唱出的旋律都不一樣。走過萬重山水,看過千般風(fēng)情,才懂得世味幾何。那些流年離殤,散落在某個不知名的渡口,任水東西。離合無數(shù),且相信那一個多情的人,在夢中。
都說戲子無情,可是人生演繹的故事結(jié)局早已是命中注定。許多人迷失在這個雨季,當(dāng)故事成謎,誰還會在乎當(dāng)初的分離?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也會為你賭上我一生的華麗。當(dāng)有一天,戲中的故事走到結(jié)尾,那時候,所期待的地久天長,無論是短暫,還是漫長,都愿意等待。
人生無常,每天都讀著不同的故事,動人卻又如此悲傷。守著一剪清涼的時光,嘗試著學(xué)會遺忘。歲月如此靜好卻總是匆忙,而你是否真的安然無恙?世間許多離合悲歡都是事與愿違,如果時光不允許你我久別重逢,在平靜的日子里,想念必定斷人腸。
世間男女皆有情,只是背負著許多無奈。也許都明白,每個人都會離開。當(dāng)愛到深處,誰又能做到飲著一壺新茶,坐在竹窗前,淡看煙火迷離,纖塵不染。塵世里有許多美麗的相逢和遇見,只是我們想要的,是那一段真的可以維系一生的感情。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干干凈凈。
人間最苦的不是別離,而是不辭而別。佛說,眾生皆無相,得失不過一念。我只愿意在紅塵中,做一個平凡的過客。踩著歲月的年輪,與相愛的人許一個盟約,不驚云月,不擾風(fēng)雨。也曾許過一個愿望,希望那些毫不相干的魚蟲鳥獸和山川草木,都可以不分你我,無形無相,在流年里永世相安。
花開花落都無聲,斜風(fēng)細雨也無言。打著一柄油紙傘,在熙熙攘攘的青石小巷之間奔走,檐下的光陰不知不覺從指尖滑過。驀然間回首,才發(fā)現(xiàn),原來當(dāng)初那些約定好了要一起天涯海角的人,早已經(jīng)在某個街角的轉(zhuǎn)角處無影無蹤。那些相擁的畫面,也隨風(fēng)而去。后來才知道,生死,需要各安天命。
愛上一個人就是如此,一個回眸,一個轉(zhuǎn)身,一個剎那,都需要用一生一世來銘記。滄海桑田,?菔癄,人生一直在重復(fù)著同樣的故事,徘徊在相逢和遇見,離別和思念之間。只是許多人執(zhí)迷不悟,參不了,悟不透,揮霍了光陰。將心放逐在紅塵中,誰又能始終如一?留不住的人,讀不懂的故事,只是過往云煙。
飛花落絮,庭院深深,寂寞就是如此動人。誰不想就這樣平平淡淡,安安靜靜的與命定的那個人,攜手走進人間四月天,在臨水的江南,將所有的塵世紛擾都拋諸腦后。只是世人皆多情,也終無情。那些因為踏入紅塵中的人,早已被世俗紛擾。原本平淡的心,也學(xué)會了牽掛。
道別之時,都喜歡說一句天涯海角,各自安好。萬物皆有情,當(dāng)年那顆無塵的心,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光陰的打磨,情人的鐫刻,是否真的可以做到不悲不喜,就此離去。我知道,轉(zhuǎn)身之后便是天涯。茫茫人海,相遇如此艱難。當(dāng)年許下的承諾,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兌現(xiàn)。
如果有一天,我忘記了你,請不要在意?v使隔了三世的光陰,我也回來把你尋找。因為我記得,當(dāng)江南下起細雨,我定要與你攜手走進人間最美的四月天,在臨水的小榭里,捧一卷書,泡一壺茶,和你依偎時光,終老一生。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3
時光如水一般穿塵而過。四月,輕盈的風(fēng)邁著飄逸的步調(diào),柔柔地梳理著楊柳的青絲,輕輕地撫弄著遍地的油菜花,她一手牽起了新一輪的田野夢幻,一手牽起了水鄉(xiāng)人們對新一季的希翼渴望。在春風(fēng)的驛動中,春姑娘揮動著手中的魔棒,為煙雨江南鋪展出四季里最明媚、最燦爛的一幅水墨畫卷。
此時的江南,遠山含黛,楊柳堆煙,水鳥翻飛,牧童放笛。江南脫去了寒冷的外衣,隱去了葉落的惆悵,哼著悠悠的小曲,揣著煙波槳聲里的夢,姿態(tài)翩躚,滿身柔情。
放眼江南,在家前、屋后、河邊、溝畔、坡底、崗上、岸側(cè)、堤旁,因了油菜花開,處處都成了一片金黃色的花海。一朵朵油菜花在春光中生動成一張張嫣然笑臉,清風(fēng)吹來,油菜花簌簌低語,搖曳生姿……絢爛的油菜花把人的思緒、夢想,都染上了明麗的色彩。天地間,成群的蝴蝶和蜜蜂禁不住油菜花的吸引,都忘情地靠近她,與之同醉、共舞……
油菜花,是春天的使者,也是冬天的終結(jié)者,她增添了春日的風(fēng)情,揮走了冬日的寒涼。清明時節(jié),在阡陌縱橫的原野、陌上,油菜花無處不醒目,無處不綻放,她四射的光芒映亮了農(nóng)民的臉龐,也激活了豐收的希望。雖然油菜花不如牡丹富貴,不如玫瑰艷麗,不如蓮花婷立,不如桃花嬌嬈,不如百合芬芳,但她卻是辛勤勞動者用雙手和汗水締造的人間最美麗風(fēng)景。
油菜花如樸實無華的村姑,她隨遇而安,不矯情、不做作,不嘩眾取寵,不與群芳爭艷,花開花落間,她只在她的世界里,散發(fā)著淡淡的花香,含著脈脈的溫情,靜靜地演繹著她的精彩,默默地奉獻著她的一生。
當(dāng)油菜花熱烈開放的時候,真的讓人不得不感概她的頑強與旺盛的生命力?拷筒嘶ǎ{天白云,在天人合一的萬物空靈中,我獨自享受著遠離喧囂紅塵的淡淡清歡……站在花海中央,深深呼吸著那沁著花粉的空氣,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瞬間就會躍入腦海,一顆浮躁的心在油菜花的親吻中漸漸歸于安穩(wěn),平靜。
煙雨鄉(xiāng)村的畫卷中,油菜花用平凡和無私妝點著春天多姿雋永的畫面。其實,畫家的筆再神奇也無法描摹出油菜花的真正美韻。油菜花,她以靜默讓田野多了幽雅和深邃,她以嫣然讓大地多了嫵媚和空靈。流連徜徉在流光溢彩的花海中,看著與世無爭的油菜花,我真想枕一片云,捧一卷書,品一壺茶,覓得幽雅清歡,靜默于紅塵的角落,讓心在禪意十足的柳岸之湄、云水深處輕輕放飛……
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跟著爸爸媽媽,看他們在油菜地里除草、施肥,我和我的小玩伴們也時常在油菜花盛開的地里穿梭、歡笑、雀躍。今日,我又回到故地,油菜花開鼎盛,望著充滿勃勃生機的油菜花,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讓我深刻難忘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嗅著油菜花的幽幽清香,聽著油菜花發(fā)出的美妙音樂,我又看見爸爸媽媽的笑臉,又看見爸爸媽媽在油菜地里對我盈盈招手,我又看見我和我的童年玩伴們在油菜花開的地里來回穿梭、追蜂逐蝶,又聽見我和我的童年玩伴們的飄蕩于油菜花上空的悠悠歌聲,還有那清脆無邪的笑聲。
“歲歲花黃歲歲塵,招蜂引蝶為真身。一朝待得風(fēng)傳訊,分色沾香多少人”;ㄩ_時節(jié),江南成片成片的油菜花讓水鄉(xiāng)的人們都沐浴在純醇花香里。當(dāng)人身置花海,心情很快就能美麗起來。
花戀蝶,蝶戀花,四月,如詩如畫的煙雨江南處處都彰顯著清新、婉約、典雅。赤腳走在田埂上,風(fēng)吹起長發(fā),我的心語輕輕散落在煙波裊裊的清韻里,化成了一簾纏綿的幽夢,隨風(fēng)曼舞,四處飛揚。
油菜花,是純真孩子的歌謠,是鄉(xiāng)村農(nóng)民的歡笑,是美麗春天的佳話。那純樸的油菜花有的是悠哉閑情,有的是寧靜優(yōu)雅,有的是從容淡定,那樸實的油菜花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的領(lǐng)悟。冬去春來,油菜花開,這一刻,所有郁結(jié)的心事在明媚的陽光下豁然開朗,我自覺夢想在起飛、心靈在純凈、生命在升華。我愛江南,愛江南的山清水秀,愛江南的鶯歌燕舞,愛江南的飛檐鏤窗,更愛江南的那一抹令人心旌搖曳的金黃。
油菜花開,是一幅極具魅力的自然畫作。碧水黃花,讓古樸的江南多了一份嫵媚,多了一份詩意。流云來去中,油菜花,她譜寫著一個又一個春天的童話。此時風(fēng)起,柔風(fēng)拂過臉龐,吹開花瓣,撩起心湖微瀾,我好想再去親近油菜花,聽她幽幽低語,與她交換深藏的心事。
走在江南,染指水鄉(xiāng)柔情,品味旖旎春色,任風(fēng)云漣漪,任煙雨婆娑,看著油菜花開,愁情煩事皆能被化為云淡風(fēng)輕。只要擷一縷淡淡的油菜花香,帶著油菜花語,我便能循著幸福的光影,在春天里踏歌徜徉、逍遙流浪。
或許,在不眠的夢里,我又將提起拽地長裙,輕踮腳尖,于煙波流轉(zhuǎn)處化身為蝶,在家鄉(xiāng)的金黃色花海上輕舞、飛揚……
——文:雨袂獨舞 ,群,,雨袂獨舞的文集《半簾煙雨》和《云水深處》已出版發(fā)行。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4
群里,甘同學(xué)分享了老家水鄉(xiāng)春節(jié)紅火喜慶的圖片。春的節(jié)日里,天比以往多了些本該有的顏色,沒有往昔的色純、色真,怎么說才更貼切?!我想還是家鄉(xiāng)的方言能夠準(zhǔn)確表達,也許,只有家鄉(xiāng)的人才能領(lǐng)會,就是這天色有些“屁溫”,說藍不藍,說灰不灰的?偙饶浅1祸簿苤Ю镏庖枚嗔耍鸫a你能見到天,知道它還是藍色的,盡管說有些灰頭土臉。
故鄉(xiāng)的水岸,青瓦白墻,只有那色彩一青一白與兒時記憶中的一樣清晰。這人為的的水景商業(yè)街,多少改變了些古老河道的荒蕪,給古鎮(zhèn)帶來跟風(fēng)的活力。不管前景如何,它總是把古鎮(zhèn)灰黃的街道、灰黃形象用色彩裝扮一新。
這古鎮(zhèn),據(jù)說己逾千年,后稷、蘇武、唐太宗李世民等都與此有著古老的纏綿。于古鎮(zhèn),我了解的不是很多,作為古鎮(zhèn)所在縣的一員這一點有些慚愧。小時侯就知道有這么個地方,叫老武塔鎮(zhèn),六十年代初以前是老縣城。聽家里的父輩們說當(dāng)年參加初中升學(xué)考試什么的要從村里步行四十多里路,幾百年人圍著一塊露天的黑板,看著手寫的題目答題,來晚了也就幾乎沒有機會。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一輩子未能走出這片黃地,盡管出現(xiàn)過不辱使命的蘇武,出生、成長過唐太宗李世民,出現(xiàn)過明朝的狀元康海。多少人因此明珠暗投……
20xx年以前,古鎮(zhèn)于我依然是一個地理位置和概念。從小學(xué)到大學(xué),再到畢業(yè)它一直就像一個故事在心里沉睡。它在那默默沉淀著歲月和歷史,我在學(xué)校仔仔求學(xué)、在工地把青春飛揚。在工地,聽同事講我知道了它的九街十八巷、它的城隍廟、它的報本寺塔、它的教稼園、它的綠野書院還有東塬和西塬。它的河灘會和那一西一北繞境的氵韋河、蛇行而過的漆水河。
由于工作原因,十六年前我第一次踏上了它的土地,置身于那十字街頭,對古鎮(zhèn)的想像和期盼瞬間灰飛煙滅。那每每涌起的向往與故事再也無法繼續(xù)。蕭瑟的銜景、昏暗的店鋪、還有那無力于風(fēng)中的橫幅和幌子……這就是那傳說中的千年古鎮(zhèn)?!
幾年過去了,也沒有再次走進這古鎮(zhèn),似乎它又在另一段故事中沉睡。后來有了車,有了周末與節(jié)日的時間,幾次同家人、朋友去鎮(zhèn)北面的蘇武墓園和鎮(zhèn)東的教稼園參觀,算是再次與古鎮(zhèn)重逢。鎮(zhèn)東的南北街門面門頭一色的二層青磚灰瓦、黑底金字,彷佛穿越千年回到從前。路西有家店里的旗花面與豬蹄聽說很有名氣,后來多次光顧除了妻老是留戀那豬蹄外,旗花面與小時候在自家和別家待客的相比除了雞湯也差不多。古鎮(zhèn)還是那座于西塬腳下,遙望東塬,氵韋、漆二水環(huán)而拱之,在蒼穹之下把春風(fēng)秋雨沐浴。
去年春節(jié)后與幾個高中同學(xué)小聚,張同學(xué)說在古鎮(zhèn)攬到些建筑,才知道古鎮(zhèn)北去二里左右的漆水河邊要搞開發(fā)建姜塬水鄉(xiāng)。這類民俗村類的景點,東西南北建的多了,模式基本雷同,也就那樣。于百姓多了休閑的去處,于投資者多了份收益,于經(jīng)營戶多了份營生……
這幾天,圈里的朋友、同學(xué)不約而同發(fā)著水鄉(xiāng)年節(jié)的照片,紅火、熱鬧,逛街的人絡(luò)繹不絕。給節(jié)日增添了幾份喜慶。
仔細端詳那照片中的建筑,盡是他鄉(xiāng)風(fēng)格。這古老的鎮(zhèn)、這古老的關(guān)中故地,竟遺失了自己的風(fēng)格!模仿是種發(fā)展、跟風(fēng)是種前進,發(fā)展與前進必須要有自己的方向和風(fēng)格,要有創(chuàng)新和特色,否則只能是家鄉(xiāng)話說的,牛犢跟馬跑……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5
西塘古鎮(zhèn),坐落在浙江省嘉善縣。臨水建筑、煙雨長廊、青石板路青石板橋、狹長的弄堂是構(gòu)成古鎮(zhèn)的重要元素。
許是期望久了,夢里水鄉(xiāng)的地方一片紛雜,很想在長廊檐下歇歇、坐坐,卻被潮水般的人流涌動著停不下腳步。
夜晚的西塘,被勁爆的音樂包裹住。透過洞開的大門和落地玻璃窗,里面光怪陸離、煙霧繚繞。酒吧,或許應(yīng)該叫嗨吧,一家緊挨一家,對面也是,比賽著一樣,辣妹在門口以及T臺領(lǐng)舞,面孔冷冷板板,又或許要說冷艷,她們個個細腰豐滿的胸部,陋裝包裹一具具活力張揚的身軀,扭動,挑動,蠢動。門外人的心便也禁不住蕩漾起來。還有一種叫靜吧,有人抱了吉他自彈自唱,聽歌的人不多,零星幾對情侶,這清淡反而妥帖了這雨夜。
臭豆腐的香隨風(fēng)陣陣而來,各種油炸煎煮的食物擺滿小街,細雨擋不住游人騷動的心。是夜,不忌諱了形象,逐著人流啃著“外婆家”的雞爪起來,年輕人、中老年人如出一轍像個貪嘴的小孩,更何況乎多我一個。
人流如潮水,水泄不通,涌動,無限制涌動,步伐顯得機械化般向前,空氣里籠罩著燒烤味,想不起自己身在何處,回吧,不如回去倒頭就睡。
西塘的清晨來得輕輕巧巧,我獨自一人走出住宿的弄堂,是了,這般的情景才是我夢里的水鄉(xiāng),水汽重重的,沿街店鋪清一色沒有開張,青石板上三三兩兩早起的人,小橋上也有,他們肯定和我一樣啊,一面孔的喜悅藏也藏不住。杜鵑花開滿民居的角角落落,除了各種顏色的杜鵑,還有一盆盆的多肉植物,常春藤從檐下到地上,充滿生機,這花草必是獲得了這水的滋潤,分外動人。
靜悄悄,我貪婪地呼吸著雨后的空氣,老天真是眷顧我,從昨天到目前,我的心沒來由地踏實下來,不再糾結(jié)昨晚人群的吵雜、摩肩接踵,和推推搡搡。水鄉(xiāng)在此刻半夢半醒之中,我閉上眼睛,斜靠欄桿、抱著木柱墩,這一切都是我的,我念了幾年的小鎮(zhèn),在這清晨我霸道地認為:小鎮(zhèn)只屬于我們早起的幾個。
小橋邊有人在畫畫,在我眼里,他與這橋、這水、這廊檐密不可分,水鄉(xiāng)就應(yīng)該這樣,有藝術(shù)氛圍的,亦應(yīng)有生活氣息。想到這臨水的房子里住著的.再不是當(dāng)?shù)鼐用瘢怯慰,我的心有些失落和遺憾。
我走在橋上,回到廊檐下,舉目周圍,弄堂,老房子,青石板,河塘面上冒出的水汽,河里并排?康男〈瑑,這一幕幕,愛得念頭便愈來愈烈?粗谡{(diào)色板前的畫畫人,按快門的攝像人,我沉浸其中,不由自主用手機拍了一連串照片。
我把剛得的相片發(fā)去微信群,不一會兒,就見同去西塘的女同學(xué)們從弄堂魚貫而出,我用勝利者的姿勢打趣她們:“再晚就不見景色只見人群了!迸藗兺妻音[一團。我知道西塘此時已經(jīng)完全醒了,這地方下一刻將迎接蜂擁而至的游客,而我亦心滿意足。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6
“送糧”一詞源自近代,流行的時間不足百年,解放戰(zhàn)爭時期,根據(jù)地的農(nóng)民推著獨輪小車冒著炮火往前線送糧叫送軍糧,全國解放后,分得了土地的農(nóng)民送糧到國家糧庫叫送公糧,也稱繳公糧(解放初期對農(nóng)民實行的是實物地租形式,將應(yīng)繳的農(nóng)業(yè)稅折算成糧食)。在人民公社的那段特殊時期里,農(nóng)民生產(chǎn)出來的糧食除了一小部分留作口糧,其余的全都要交售給國家,那時對入庫的糧食質(zhì)量要求很苛刻,生產(chǎn)隊每年都要在這方面化不少人工,因此,送糧也就成了當(dāng)時的一項農(nóng)事。
每當(dāng)小麥登場時節(jié),生產(chǎn)隊的干部都盼望著能有連續(xù)幾個晴好天氣,因為收下來的小麥除了每人分四、五十斤作夏接秋的口糧再留一些作種子,其余的要全部送到國家糧庫。如果在梅雨到來之前小麥未能曬干入庫,窩在場屋里的小麥就會重新返潮。那些日子,公社天天在廣播中播報各個大隊夏糧入庫的進度,很顯然,糧食入庫進度就是當(dāng)時衡量干部政績的一項重要指標(biāo)。送糧的上一天晚上,曬干揚凈的小麥就要夯運裝船,那時全是散裝,編織袋好像還沒有問世,麻袋也緊缺,就連國家大批量調(diào)運糧食也大都是散裝。在我們那里,人工短途搬運糧食是用一種叫“芭斗”的柳編容器,標(biāo)準(zhǔn)的大芭斗裝滿了稻谷能盛140斤(即為一石),如果裝的是小麥,就能有200斤左右,那時的男勞力個個會夯芭斗,夯時左手叉腰,右手握著芭斗一側(cè)的鐵環(huán),上肩時專門有一人配合著將芭斗抬放到肩上,雖然負重一百幾十斤,但夯的人還都能健走如飛,即便是走在很狹窄的上船挑板上也能如履平地。那時,夯芭斗也不全是男勞力的專利,有些健壯的農(nóng)婦也會夯,記得有一次在場上夯糧,生產(chǎn)隊會計與一個農(nóng)婦打賭,說只要她能將一芭斗小麥夯到她自己家中,芭斗里的小麥就送給她家。玩笑開得有點兒大了,那可是四個人的夏季口糧,會計萬萬沒想到當(dāng)兩個男勞力將滿滿一芭斗小麥抬放到她肩上時,她二話沒說就夯著快步往家中奔去,她的家離場頭有三百多米,就是男人她不一定能夯到家,后來會計立即派了兩個男勞力趕上去將她在半路上攔了下來。
送糧是男勞力們一年中難得有幾回的美差,因為是能吃到幾頓隊里無償提供的美餐。因此,每次安排送糧人選時都要盡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過,與隊干部處得好的人每年總會多被安排幾回。對于隊里的那些富農(nóng)子女就是少安排回把兩回他也不敢犟嘴。如果勞力們發(fā)現(xiàn)某一個人經(jīng)常得到額外的照顧,就會受到大家的忌妒,甚至還會懷疑他的婆娘與隊干部有一腿。
至今依然記得有一次送小麥的事,那是上世紀(jì)60年代后期的一個夏天,那年我當(dāng)生產(chǎn)副隊長。那天拂曉,我和七、八個男勞力行著兩條裝滿小麥的船就出發(fā)了,船上的一萬五、六千斤小麥?zhǔn)巧弦惶焱砩虾簧洗。其所以要起早出發(fā)是因為要盡可能早些趕到糧站碼頭搶檔排隊。糧站離我們莊子有將近20華里的水路,因為是重載,搖櫓加帶篙也要三個小時才能趕到。那天正好遇到不大不小的逆風(fēng),男勞力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奮力搖櫓、撐船。雖然他們個個都空著肚子,但似乎還都精力旺盛,他們知道,只要到了糧站碼頭就能用小麥到街上換燒餅吃。趕到那里時,太陽已經(jīng)丈把多高了,碼頭上人聲鼎沸,等待檢樣的糧船沿著河岸排了足有三百米長的隊。我們還是來晚了,很后悔沒能起得更早些,
因為看樣子一時半會兒輪不到我們檢樣。只好先將隊里帶來的幾百斤菜籽抬到糧站里面去換菜油,栽在谷場上的油菜每年每人也能分到斤把多菜油。一大缸香氣撲鼻的菜油抬上船時,船上有人已經(jīng)用小麥換了好幾十個燒餅回來了,于是大家便迫不及待地狼呑虎咽。那種燒餅其實就是烤熟了的面圪垯,上面既沒有一粒芝麻,也沒加一點油、糖、不過對于饑腸骨碌的人來說卻是難得的美味,就是現(xiàn)在的宮廷桃酥也沒法與之相比。他們一邊用燒餅蘸菜油幸福地享受著,一邊大口地喝著河水。雖然那時的河水要比現(xiàn)在原生態(tài)些,不過在那么多糧船的攪動下也并不清澈,甚至還有點柴油的氣味。大可不必擔(dān)心他們會鬧出腸胃方面的疾病,因為久經(jīng)考驗,習(xí)慣成自然。
臨近中午時才輪到我們檢樣,此時等待檢樣的糧船已經(jīng)不多了,約有三分之二的船通過了驗收開始過磅上糧,因為含水量偏高需要回去重新晾曬的也不少。沒通過驗收的糧船上的帶隊干部顯得有些沮喪,勞力們是無所謂的,反正他們可以拿到一天的工分,還能用小麥換米換肉大吃一頓。檢樣員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他的外公是我們莊上人,算起來與我還沾點親,他的外公是我的遠房表叔,他不認識我,我也沒作自我介紹,他那時一臉的嚴(yán)肅,即使介紹了也不會認我這個八桿了打不著的親戚。檢樣的過程十分簡單,用一根米把長的管狀的取樣器插進船艙,取出艙中上、中、下的樣品,然后分別將幾粒麥粒丟進嘴里用門牙咬,必須要有八成以上的麥粒咬時聽到響聲才能夠到標(biāo)準(zhǔn),如果得到通過就會當(dāng)即開出合格的收樣單,有了那張像“圣紙”般的單子就可以過磅入庫。很遺憾,我們沒能拿到那張單子,說是還差兩個太陽。那天天氣很好,雖然還算不上驕陽似火,但曬小麥還是挺管事的,正好看到糧站旁邊空著一大片當(dāng)?shù)厣a(chǎn)隊的谷場,于是就決定在這里就地晾曬,畢竟能省下許多往返行船的工夫。大家就七手八腳地夯糧上岸攤曬,并且抽出一個人到鎮(zhèn)上跟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借米借鍋子煮飯。
中午飯是很豐盛的,八個人煮了12斤米飯,每人平到一斤半米,絕對可以放開肚皮了。菜很簡單,七、八斤豬肉燒了一大鍋。這戶人家是隊里多年的關(guān)系戶,每次送糧都到他家煮飯,為了接待送糧的人,家里特地砌了大灶。米和肉都是這戶人家先墊的,當(dāng)時的潛規(guī)則就是最后給他百兒八十斤糧食,因此,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都能在送糧的季節(jié)里發(fā)點小財。那天,十二斤米飯沒能吃掉,估計每人吃了一斤多一點的米飯,因為兩、三個小時前才吃過那么多的燒餅,那可是硬錚貨,一時半會消化不了。不過,那一大鍋肉可一點兒沒剩下,除了盛了一大碗給房東家,最后連肉湯都泡了飯。飽餐過后,個個臉上寫滿了幸福,那年頭就是過春節(jié)也難得有如此奢侈,一家老小,頂多也只舍得買二斤肉。
那天飯后我在糧站里找到了那個收樣員的住所,正好遇到他拿著檢樣的家什要去碼頭,我向他說了許多好話,并且亮出了表叔的“身份”,有點兒出乎意外,他竟然就將收樣單子開給了我。謝天謝地,塵埃落定,喜出往外。于是我們說又七手八腳地將晾曬了兩、三個小時的小麥往船上收。輪到我們上糧的時候,正好那個露天糧屯到了快要封頂?shù)碾A段,遇到這種情況是夠倒霉的,糧屯高度有四、五米,夯糧的人要走好幾節(jié)長跳板才能爬上去。雖然來了八個壯勞力,但真正夯糧的只有五個人,因為要有一個人在船上扒艙裝芭斗,一個人把肩(即幫助夯糧的人把芭斗送上肩膀),我還必須守在磅稱旁邊卸肩、添稱、上肩。盡管芭斗不是太滿,每次限量一百斤,但因為距離不近又要爬高,夯糧的人個個都弄得汗流浹背。他們下身只穿一條被汗水浸濕了的短褲,肩上披一塊披肩,臉上因為騰不出手擦汗,布滿了灰塵和污漬。那天回到家中時已經(jīng)接近午夜,在回來的路上大家都喝了很多的河水。
那時曾有一個問題困擾了農(nóng)民好多年,就是國家屯積了那么多的糧食,為什么對生產(chǎn)糧食的農(nóng)民的口糧卻限制得那么苛刻?使得中國農(nóng)民過了多少年半饑半飽的日子。前些時候,不經(jīng)意間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披露當(dāng)時的共和國檔案,說在大躍進后的二年中全國餓死了上千萬人,其時國家糧庫還有887億斤的糧食庫存!也就是說那些可憐的人是守著887億斤糧食餓死的。好在噩夢早已遠去,那個年代的是非功過還是留待后人去評說吧。
自從分田到戶后,糧食連年大幅增產(chǎn)。糧食多了,壓在農(nóng)民頭上二十多年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政策也隨之廢止。種糧的農(nóng)民才真正成了糧食的主人。近幾年,國家又陸續(xù)出臺多項惠農(nóng)政策,更加激勵了農(nóng)民種糧的積極性,F(xiàn)在他們需要賣糧時只要打個電話給糧食經(jīng)濟人,車子馬上就到了家門口。每當(dāng)看到他們與糧商討價還價時的情境,總會令人想起往昔送糧時的艱辛。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7
“搖那葉烏蓬船,走過青石巷,詩中的你和我還是舊模樣……”一首《水鄉(xiāng)新娘》讓我如癡如醉百不厭倦吟唱。那是因為我喜歡歌聲中描繪意境--江南水鄉(xiāng)。
喜歡江南水鄉(xiāng)。她婉約清秀,典雅別致。讓眼前不時地浮現(xiàn)出一副美麗的畫卷:一女子撐著把油紙傘,漫步在蒙蒙細雨灑落的青石巷,兩邊雕花的窗欞似乎還散發(fā)著淡淡的木質(zhì)的香氣,小巷里偶爾飄來淡淡的丁香花香……
喜歡江南水鄉(xiāng),平時也就多讀了些和江南水鄉(xiāng)有關(guān)的,如小說《青石巷》,余秋雨和他的作品……從中品味煙雨江南的清麗脫俗,也幻想著能夠有朝一日置身其中,這種情愫就在心中埋下。
也是這樣的日子,驕陽似火,炎炎列日,我懶散享受著太陽的眷戀,躲在家里休憩,一電話打破了往日的生活,也就有了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之游。
南潯難尋。下了高鐵,擠坐長途汽車到了南潯,天色已黑,一打聽還需要坐車才能到達目的地,閨蜜倆人生地不熟,心中頓時緊張害怕起來,還好閨蜜膽大些,一下車就和迎上來的接車的人搭上話,方知再坐當(dāng)?shù)氐娜嗆嚲涂傻侥蠞」沛?zhèn),我一頭霧水的跟著坐上蹦蹦跳跳的車,一路顛簸走了不知繞了幾個彎的路,終于等到三輪車師傅說:“到了”,把我倆放在一個有牌坊的街口。多次聯(lián)系了客棧老板后,在接近深夜時分我和閨蜜才到達客棧。真是難尋的南。
夜色的南潯,美艷動人。白天的車途勞累并沒有打消我們的興趣,安排好稍作停留回過神來,我們就出門夜游南潯。月光如水下的南潯,此時行人已少,寂靜的夜里傳來了樂聲,我們尋聲漫步在這靜謐的古鎮(zhèn),兩邊的客棧窗欞,房屋安靜祥和。一座座石橋在月色下和著流水潺潺是那樣和諧。坐在石橋上,遠眺兩岸人家懸掛的紅燈籠,和古鎮(zhèn)、月色、流水交響呼應(yīng),動靜融合在一起。“太美了”我?guī)缀醵家舐暫俺隽!盡情享受這般,如癡如醉!
原汁原味水鄉(xiāng)的南潯。也許是興奮,天還蒙蒙灰的我們就醒了。打開臨河門窗,坐在后陽臺上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畫卷迎面而來!拔覀冊倏纯茨蠞〉那宄堪,這樣能看到南潯一天到晚的生活了!币唤(jīng)提議,閨蜜響應(yīng)。清晨空氣清新,涼爽舒服,漸漸地臨河的窗戶打開,古鎮(zhèn)人開始了一天的生活。沿街走過青石巷,臨街人家,或開窗起灶,炊煙裊裊;或河邊洗漱,清潔干凈;或擺渡烏蓬,生計所用;或打掃客房,準(zhǔn)備待客……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古鎮(zhèn)的早市,叫賣聲悅耳動聽,咿呀的南語中討價還價,我仿佛也成了江南女子;琳瑯滿目的南方時令水果蔬菜擺滿了小巷兩邊;也親身體驗一下清明上河圖中的市坊無界的生活,很快早市人漸漸變得少了,我們也趕緊品嘗南潯的美味早餐,“嗯,地道純正的的南潯味道!
低調(diào)奢華的南潯。和商業(yè)化的古鎮(zhèn)相比,古樸純真的南潯古鎮(zhèn),簡約得可以說是最耐得寂寞的古鎮(zhèn),幾乎讓人忘記了昔日的輝煌。南潯曾有“一個湖州城不敵半個南潯鎮(zhèn)”富有,有“九里三閣老,十里兩尚書”底蘊,有“首屆世界博覽會世界金獎的輯里湖州絲”……這才有人今天游人所見到的的南潯的百間樓、嘉業(yè)堂藏書樓、張氏老宅、湖州絲館、小蓮莊……慢行古鎮(zhèn),今昔情景在腦海中交錯起來,像是過電影,回味品賞之余,發(fā)自內(nèi)心地道一聲:“南潯不愧'江南水鄉(xiāng)的封面'”!
也許,南潯是我前世的情歌。今天的我,精心裝扮自己,化作那撐油紙傘的煙雨中女子,走過青石巷,在丁香樹下,去見心儀的情人!
【水鄉(xiāng)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水鄉(xiāng)女童話故事01-13
夢里美麗的水鄉(xiāng)散文01-10
夢里水鄉(xiāng),煙雨江南散文11-19
描寫江南水鄉(xiāng)的古詩01-28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guān)于散文隨筆10-13
蘇教版二上《水鄉(xiāng)歌》教學(xué)實錄06-12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