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笙簫起的散文隨筆
“孤獨(dú)站在這舞臺,聽到鐘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經(jīng)過多少次失敗,經(jīng)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窗外簫聲依舊,夜色依舊。人也依舊。這首《掌聲響起來》被簫聲打磨得如泣如訴,少了舞臺上燈光所營造出的炫目,多了幾許被月色渲染出的清麗朦朧。
第一次聽到簫聲時,是剛剛搬到陽光花園時的那會,一曲纏綿哀怨的《枉凝眉》黯淡了那一夜的星光,月色褪去了初升時的皎潔明亮,變得濁黃,癡癡地盼著負(fù)心情郎。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那一夜,簫聲堪比月朦朧。
從那一夜開始,我時常想著,若是在古代,吹簫之人定是個才華洋溢,蕭灑不羈的白衣少年,寧愿醉臥花田間,不原鞠躬車馬前。如同古詞中形容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也無雙”的濕潤如玉的公子哥,亦或者像李商隱一樣在清風(fēng)明月中感嘆著“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我甚至大膽地幻想著他是個多情的君王,在詩詞歌賦中,在管弦絲竹中,悼念著自己鐘意的女子,衣袂飄飄,鳳目含情。
新年前夕,夜幕攜著簫聲在我的隱隱期待中款款而至,那是一曲《春江花月夜》或許是因為以前學(xué)揚(yáng)琴時學(xué)過這首曲子,又或許是因為上過這篇課文,我竟鬼使神差般地跑到陽臺上試圖搜尋著簫聲的源頭,人有時真的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明明知道只要自己不去上前一步,揭開現(xiàn)實(shí)的面紗,所有美好澄澈的幻想都會被無情的擊碎,但是人是種極為好奇的動物。
在不遠(yuǎn)的一處燈火中,佇立著一個并不年輕的身影,既不挺拔,也不寂寥,他不是什么風(fēng)度翩翩,濕潤如玉的公子,也不是什么才情四溢,善于詠嘆的詩人,更不是什么,鳳目含情的君王,他,只是個我?guī)缀趺刻焐蠈W(xué)騎車都可以遇見的人,他甚至不是什么少年,只是一個和生活中大多數(shù)的`中年人一樣,背負(fù)著生活和家庭的重?fù)?dān),已過了而立之年的人。
他有自己的小煩惱,小瑣碎,小抱怨,他也一定有被生活擠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但是在夜晚的那一處如豆燈火中時,他卻會變成一個遺世獨(dú)立的仙子,所有的世俗情懷都會被簫聲所融化,成了一個只屬于簫聲的境界,可見而不可尋,可尋而不可疑。
今夜,簫聲依舊,刺透了一切不相干的紅塵。你,要不要也來聽一聽?
【何處笙簫起的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別離的笙簫散文02-02
何以笙簫電影經(jīng)典臺詞05-13
醋壇子的典故出自何處07-10
“揚(yáng)州八怪”怪在何處06-17
一起…一起…造句08-18
一起一起造句08-18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guān)于散文隨筆10-13
承受不起的“禮物”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