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船散文隨筆
一只船,泊在黃河岸邊,可它沒有水的印漬,更不會啟錨遠航。我不明白,這條普通的街道,為什么就取了“一只船”這樣富有詩意的名字。我所知道的是,這里承載著我一生中刻骨銘心的記憶,兒時快樂而混沌的光景,就是在這里度過的。
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長街。最東頭馬路對面是蘭州大學,由東向西依次為蘭州市第三十三中學,挨過來就是父親所在的省外貿(mào)局,省外貿(mào)局對面就是我曾就讀的一只船小學。再穿過一片錯落凌亂、破舊低矮的平房,街口西就是甘南飯店。
那時,省外貿(mào)家屬院內(nèi),有一個防空洞,大人們說是為了 “備戰(zhàn)備荒”,準備打仗修建的。防空洞有一個洞口就在我居住的家屬院一樓的樓梯口旁,我領著一群孩子竄上竄下的捉迷藏,一會藏在樓道內(nèi),一會又竄進防空洞。洞內(nèi)沒有燈,只能手摸索著一步一步的往里走,陰森可怕,洞內(nèi)分布著很多個小洞和分岔,其中有個洞口出去后就到外貿(mào)大院的院子里了,我們從家屬院的洞口進去,又從外貿(mào)局大院內(nèi)的洞口爬出來,一天要鉆進鉆出好幾次,防空洞就成了我們最好玩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么,那時我總是愛逃課,學校和家里都管不住我。每次老師派同學到家里去找,根本找不到,其實我就藏在防空洞里。跟奶奶說上學去了,從樓上下來直接就鉆到防空洞里去了。那時父親在我眼里很年輕、瀟灑,總是穿著一身中山裝,腳上是一雙擦的油光锃亮的皮鞋。我非常害怕父親打我,只要我逃學被他知道,抓住后不問三七二十一對著我就是一頓皮鞋,踢得我腿上、屁股上青一塊紫一塊。他越踢我,我越不上學,有時為了躲他,我干脆就不回家了,少則幾天、十幾天,甚至半月二十天也是有的。
父親用皮鞋踢我的感覺和我那些流浪的經(jīng)歷,根深蒂固地留在我的兒時記憶中。我這個人從小就不受管束,屬于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那種性格,以至于很輕易就辭去了工作二十多年的國企,毅然下海經(jīng)商。所有這些超乎尋常的行為,不知和我屬猴有沒有關系。
那次挨父親打之后我就出走了,先是在一只船街西頭我的鐵哥們鄭崢嶸家躲了幾天。鄭崢嶸家里條件要比我家好,他父親是省經(jīng)貿(mào)委的干部,母親是蘭州鐵路局醫(yī)生,他父親母親對我很好。在他家躲藏的那幾天里,我總覺得吃住在人家很不好意思,幾天后就離開他家,四處尋找可以棲身的角落。記得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晚上沒地方住,就鉆進甘南飯店的地下室,抱著暖氣管子等到天亮,從管道內(nèi)爬出來,看到一輛送完糕點的三輪車,車上放著幾個裝糕點用的木箱,木箱內(nèi)剩有的糕點殘渣還很多。等那騎三輪車的人剛走開,我便過去將箱內(nèi)糕點殘渣,以最快的速度用手送進嘴里,同時將所有箱內(nèi)的糕點殘渣全部裝進我的衣服口袋。
還有一次我離家出走后,就住在蘭州火車站候車室內(nèi)的長木條椅子上。夜深了,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有兩個青年人將我從夢中推醒,問我家住哪里,為什么睡在火車站,還問我餓不餓,冷不冷。這兩個人對我說:我們帶你去新彊,那個地方可好玩了,管你吃好穿暖,還發(fā)給你零用錢,只是要我聽他倆的話。雖說那時我很小,但主意很正,頭腦也很清楚,不論他們說得多么誘人,我還是沒有上他們的當。正在他們更進一步忽悠時,父親找到了候車室,揪著我的耳朵,把我從候車室拽了出來。他推著自行車,我在前面走,時不時回頭看,生怕他的皮鞋又踢到我的身上。就這樣一步三回頭地回到家里,奶奶非常高興,又是給我換衣服,又是給我洗澡,炒了很多好吃的菜,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那時候吃肉要肉票,一個月一人只有一張肉票,一張肉票也就是一斤肉,我一頓就把全家一個月的肉全吃完了。
安穩(wěn)了不長時間,我的毛病又犯了。這次出逃,還把我的鐵哥們鄭崢嶸也拉上。我們一同跑到了火車站,正好站臺上停著一列發(fā)住北京的列車,我倆乘列車員不注意就溜進了車箱。上車的人特別擁擠,我倆就鉆進了座位下,餓得不行了,就鉆出來找吃的。車上的乘客見我們是小孩,就送我們面包、盒飯等食物。隨著列車很快我倆就到了北京車站。
下車后,在我的提議下沒有出站臺,看到一列去天津的列車,兩人又趁列車員不注意鉆進了車箱。北京到天津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下車后因害怕被發(fā)現(xiàn),我們就在站臺上尋找著機會,這時下車的乘客都已走完,站臺上就我們兩個,一個站臺工作人員走過來查問我們的車票,我們被發(fā)現(xiàn)是無票乘車,被車站送到天津遣送站,一住就是一個月。那里住的.都是流浪漢,什么人都有,老人、青年、也有小孩,多數(shù)都是要飯的,非常得臟。遣送站有一位帶眼鏡的工作人員對我非常友好,每天晚上他值班時都會將我叫到值班室,用他找來的課本給我補習課文。一天早晨點名時,我倆還有很多人被叫出來列隊排好,由遣送站的工作人員和背著沖鋒槍的武警,將我們一行押上了發(fā)往蘭州的列車。我們從天津又被送回了蘭州遣送站,一住又是好多天。那天下午該我值日送飯,我端著飯盒去食堂打菜,走到大院時突然看到遣送站大門開了一個縫。我欣喜若狂,回頭使勁給鄭崢嶸打手勢,示意讓他過來,我們好逃走,然而對我的手勢他沒有任何反應。我顧不了許多,將飯盒往地下一扔,拔腿就跑。一口氣從大門縫里鉆了出去,跑出遣送站好遠了,我還不時回頭看有沒有人追我。
逃出遣送站后,我才感到了自由是多么的愜意和美好,陽光溫暖地照在我的身上,我瞇著眼睛久久地注視著天上,感到自己和天上那朵飄浮的白云一樣自在?筛吲d過后,我又不得不考慮下一步怎么辦,是繼續(xù)流浪呢?還是回家?經(jīng)過考慮,我最后還是硬著頭皮回了家。
蘭州是全國有名的瓜果之鄉(xiāng),每年夏季以后,無論走到哪條街上,都能聞到那香甜的瓜果氣息滿街飄蕩。有次我注意到,對面外貿(mào)局的禮堂里放滿了專供出口的白蘭瓜,它們散發(fā)出貴族一樣的氣味,似乎比市面上賣的大路貨更為香甜。
于是,我招呼鐵哥們,趁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屏住呼吸來到存放白蘭瓜的禮堂窗戶下,學著電影中解放軍偵察敵人陣地那樣,發(fā)現(xiàn)禮堂窗口的最上頭有一扇窗戶沒有關緊。我讓一個鐵哥們就地蹲下,我踩著他的肩膀上,再讓他慢慢地站起來,輕松地爬到了窗臺上,哧溜一下鉆進了大禮堂。禮堂里擺滿了裝著白蘭瓜的木箱,那種木箱很講究,是用上好的寬木條,留下等距的空隙釘起來的,裝在箱里的白蘭瓜都能看見。打開木箱,里面的每個瓜都用紙裝好的,還用一些碎紙條墊在下面。一個個白蘭瓜們透出誘人的氣味,不用說吃到嘴里,光是看看就讓人迫不及待了。我連續(xù)打開好幾個箱子,將白蘭瓜從窗口一個接一個傳遞出去。偷瓜得手以后,我忐忑不安了好幾天,每天像個乖孩子一樣按時上下學。老實了幾天后,覺著沒有人知道我們的事,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過了沒多久,我準備招呼幾個鐵哥們再干一回。卻發(fā)現(xiàn)禮堂里的白蘭瓜已經(jīng)不知去向,又恢復了準備開大會的模樣。那天,我正和幾個鐵哥們在家聽奶奶講故事,突然聽到對面大禮堂內(nèi)的口號聲、鑼鼓聲不絕于耳。急急忙忙跑去,見禮堂門口擠滿了人群,我們從縫隙中鉆進去,看到禮堂的臺階上一字排開站著幾個人,頭上戴著用報紙糊的高帽子,脖子上還掛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打倒反革命分子某某某的名字,名字上用紅毛筆打著叉叉。禮堂內(nèi)群情激憤,打倒、打倒的口號聲此起彼伏,一浪高于一浪,叫罵聲、口號聲、揮舞的手臂,把整個大禮堂鬧得天翻地覆。不一會兒,這幾個“走資派”被人們架著胳膊,一個個押了出來。那些被押出禮堂的“走資派”中,官兒最大的就是當時的省委書記“汪鋒”。夏日灼熱的陽光非常刺眼,“汪鋒”頭戴一頂用報紙糊的帽子,脖子上用鐵絲掛著一塊用鐵皮做的牌子,身上穿著一件厚重的羊皮襖,汗水從他頭上臉上小溪一樣流淌下來。他在人們憤怒的口號聲和揮舞的手膀下,身體不由自主的哆嗦著,嘴里還念叨著:我有罪、我有罪,打倒汪鋒、打倒汪鋒。從此以后,一只船就沒有安寧過,晚上不時聽到造反派架起大喇叭播出的通知、公告,還有這一派和那一派“戰(zhàn)斗”的消息。學校已經(jīng)停課,紅色綠色的傳單滿街飛揚。我們閑來無事,就鉆進造反派的人群中聽他們在爭吵,聽得不耐煩時,就照著不知哪位造反派的小腿肚,偷偷抬腳一頓亂踢。因為我個子小,在人群中不易發(fā)現(xiàn),踢完后撒腿就跑,覺著很是過癮。
在一只船的記憶中,最快樂的莫過于每天中午等父親下班后學騎自行車。
雖然父親的單位就在這條街上,可他卻經(jīng)常騎著一輛自行車上下班。那是一輛公用自行車,牌子叫“三槍”,是進口的。父親是個愛干凈的人,褲子中間總是有一條褲縫筆直筆直的,雖然他騎的自行車是公用的,卻總被他擦得一塵不染。每當我老遠看到父親騎著自行車向家里馳來時,就歡快地跑步迎了上去,從他手里接過自行車,父親就站在一邊笑瞇瞇地看著我。剛開始學騎車時,因為我個子小,只好一只腿從自行車大梁中間伸過去,雙手握著自行車把,父親扶著自行車后架,這樣自行車就不會因為失去平衡而跌倒。學了一段時間后,找到了平衡也就不要父親在后面扶了,我很快的就能雙手握著自行車把,一只腿掏進自行車車架里,將車騎得飛快。
除了學自行車外,我還對所有會行駛的機器感興趣。有一天我看到外貿(mào)局門口停著一輛“嘎斯”車,看看沒人跑了過去,見車門沒有鎖,就鉆進駕駛室,雙手握著方向盤,一只腳胡亂踏著下面的一溜踏板,車突然向前走了起來,就這樣我將車開了有好幾十米,差點碰到外貿(mào)局門口的電線桿上。還有一次,我領著幾個同學來到黃河邊,那是個夏天,我們沿著河岸玩耍,突然發(fā)現(xiàn)岸邊停著一只快艇。我揮了揮手招呼幾個同學一起爬上快艇,我鉆進了駕駛室,用我偷開汽車的方法,竟然將快艇發(fā)動了起來,我高興得大聲宣布:大家注意了,我現(xiàn)在宣布我任船長,大家坐好了!說著話快艇竟然動了起來,幸好用鐵鏈拴著,船拽著鐵鏈發(fā)出咣咣的響聲。正玩得開心和起勁的時候,跑來幾名警察,把我們?nèi)孔チ似饋,關進了水上派出所。一進派出所,有個警察就脫下鞋,用鞋底在我的脖子后面打了兩鞋底。一邊打一邊說:我讓你開,我讓你開,看我不打死你。他命令我們面向墻壁一字排開站著,那天陽光特別得強烈,這還好說,更為惡劣的是一位警察在我們面前鋪了一張羊皮,羊皮上灑了一層黃土,他手里拿著一根木棒對著我們敲打著羊皮,羊皮上面的塵土在木棒的敲打下飛揚,嗆得我們睜不開眼睛。在灼熱的陽光下,我的汗水混合著塵土,像泥石流一樣從臉上淌了下來。好容易挨到太陽落下,天慢慢黑起來,警察才把我們押在一輛三輪摩托車上,拉回外貿(mào)局家屬院找家長。我心想這下壞了,這回父親會打死我的,闖了這么大的禍能不打嗎?然而,當警察走后父親竟然沒有打我,我感到非常地意外。他不但沒有打我,也沒有說我,給了我十足的面子。
從小我就喜歡駕車,以至于我現(xiàn)在的開車技能,足以趕上專業(yè)司機的水平,不知是不是與兒時的經(jīng)歷有關。
一只船給我留下了諸多甜甜澀澀的回憶,至今,它還在那里靜靜地停泊著。每當我路過那條街道,都要試圖尋覓當年的行蹤和氣息。然而,原先那片低矮凌亂的平房早已拆除,一只船已經(jīng)變成了漂亮的馬路,其間蓋起了許多高樓大廈。可我還是固執(zhí)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幾十年的風雨已過,一只船甚至比原先更年輕漂亮了。而我,卻在年復一年的時光中,漸漸成熟、老去。
就在我完成這篇文字時,才偶爾從一張舊報紙上看到“一只船”這個地名的來歷:“左宗棠麾下的湘軍征戰(zhàn)西北,有感于鄉(xiāng)關萬里,頓萌葉落歸根之念,遂籌資在此地營一所義園,用來暫放亡故江南人的靈柩,以便日后扶梓故里安葬。義園造型奇特,頗似一艘揚帆遠航的大船。人們根據(jù)義園的外形,把這個地方叫作‘一只船’。
【一只船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描寫船的好詞好句12-23
船和帆繞口令12-11
夢見散文隨筆05-21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有關船的歇后語02-11
關于船的謎語及答案12-23
遠去的船迪聲散文04-30
月亮船現(xiàn)代詩歌02-11
小小的船教學反思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