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jié)又中秋散文
淋瀝的秋雨,又如約而至,滴滴答答的演繹著,寄來清爽的同時,也喚來了佳節(jié)的腳步。難得一遇的是,今年舉國歡慶的祖國華誕與合家團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重合,擠在了同一個假期里,讓人有驚喜也有意外。
喜迎祖國六十八歲華誕的幸福時刻,我們又陶醉在合家團圓的溫馨畫面里,一邊快樂,一邊幸福。
如果說對祖國華誕的歡慶是一種大愛,那么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紀念則是一種小愛。大愛可能人生常談,而小愛有時候則一筆帶過。同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求學的緣故,我?guī)缀鹾苌俸图胰艘黄鸲冗^。更有甚,有一次竟然在火車上了事,慶幸今年由于在家實習,能和父母一起度過,陪伴他們過一個不一樣的中秋節(jié)。
因為愛所以愛。說到中秋節(jié),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演變到今天的吃月餅,或者說合家團圓這么一回事。其實不然,它自古代就有,而且也比如今的中秋節(jié)更有意思。
它的來歷有三,其一是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的歷法,把每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月,分別為孟月、仲月、季月。(“孟”、“仲”、“季”其實是古代子女在家里的排行,“孟”則是家里的長女,正如孟姜女,其實她不姓孟,而姓姜。相應的家里的長子,則排行為“伯”)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人稱“仲秋”,又因為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而被稱為“中秋”。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日,慢慢的演變?yōu)椤爸星锕?jié)”。其二是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弈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誰知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而去。后弈為了表達對嫦娥的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jié)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jié)”。其三說是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獲對于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動。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獲、冬藏之說,在秋季收獲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獲的時節(jié),所以可能是由這延續(xù)下來的習俗,繼而稱為“中秋節(jié)”。
雖然說之前的中秋節(jié),可能更有意思,由來的情況更獨特,但我覺得還是缺少點人情味;蛟S正是因為后來賦予的人情味,才有了眾多文人墨客對月寄愁,望月懷遠,才有了“今夜月明人盡望”、“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深情感慨,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佳節(jié),才讓人們對月有了獨特的寫照,離人遠處他鄉(xiāng),不能合家團圓,唯有明月可寄我的愁心與思念。
記憶中的那些歲月,往往是小時候的甜美時光,讓人回首起來津津有味。對于過中秋節(jié),同樣也懷念小時候的中秋節(jié)。
還記得,每每到中秋節(jié)這天,父親便會提前為我們姐弟兩買月餅吃,雖然月餅的個數(shù)不是很多,但卻是我們口中最香甜的記憶。把買回來的月餅,家里人先一人分到一個,剩下的當全是我們姐弟兩人的。如果剩下六個則一人三個,剩下四個則一人兩個。說來也怪,小時候吃好吃的東西,總是覺得吃不夠,直到吃光了為止,便不再牽心了。當時,我們吃月餅前,父母都會要求我們等到晚上再吃,而且也必須是在給月亮獻過之后,那時候極不明白為什么,以為是父母嫌我們吃了還要,便故意在睡覺前讓我們吃,后來才明白這是一種寓意,一種寄托。
以前也極不明白文人筆下的思念,更不明白詩人為什么要對月那么多傷感、憂愁。原來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當然體會不了離別的味道。直到為了求學,離開父母到遠方,更或是異鄉(xiāng),這一切我都懂了,因為只有感同身受,才能體會其中的意義。
同樣的,我今年是慶幸同父母可以一起度過佳節(jié)。反之,又有多少人和我之前一樣,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合家團圓,只有把心意寄語明月,把思念托付明月。
愿我們對父母的陪伴能同這秋雨一樣深情,不是說逢年過節(jié)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祝福,也不是發(fā)個朋友圈祝父母節(jié)日快樂,而是親力的陪伴。當如:你養(yǎng)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佳節(jié)又中秋散文】相關文章:
中秋佳節(jié)隨筆散文05-10
優(yōu)秀散文:中秋佳節(jié)06-12
中秋佳節(jié)散文隨筆05-02
優(yōu)秀散文:中秋節(jié)佳節(jié)06-12
中秋佳節(jié)思團圓抒情散文09-20
憶中秋佳節(jié)醉如夢-散文欣賞04-08
濃濃的中秋佳節(jié)隨想散文01-21
中秋佳節(jié)10-01
中秋佳節(jié)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