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的散文
望三秦?zé)熁鹩谠贫,聽巴山夜雨于窗前。扼成渝之要津,聚沱江、涪江之清流,一江水,一座城,?yīng)韻成生。安居于岳,普州人世世代代躬耕于這片熱土。
――題記
一、
故鄉(xiāng)的縣城,原來我認為它是很小,小得只容得下鄉(xiāng)音和那些靜默的粉墻黛瓦,亦或滴滴嗒嗒的雨聲,枝頭懶散的陽光,幾聲啾啾的鳥鳴,走街竄巷的叫賣聲、茶館里的說書聲。
但現(xiàn)今看來,它遠非我想象的樣子。三月煙柳蒞水,清影弄波。三兩枝桃花開在寂寞的竹籬外,它們并不在乎無人問津,也許時光會薰染成一紙?zhí)夜{,給遠方思念的人一封書信。石板路連著阡陌,曲折的岳陽河不聲不響地淌過城市裸露的身軀,摩挲著它的每一寸肌膚,然后奔向田野、遠方。鱗次櫛比的高樓在一片蓊蓊郁郁中失陷、沉醉不醒。
偶兒也聽到一些吳儂軟語、南腔北調(diào),這些異鄉(xiāng)客大多是來普州作投資的商人。
“老板,來一碗傷心涼粉”,客多時隨便選一個旯旯角角一坐,吃得頭上冒煙,揮汗如雨,“這個麻辣真他娘霸道”,張口伸著舌頭,卻又欲罷不能,筷子還是不中自主的伸向了碗里。不言而喻,傷心涼粉最容易勾念起鄉(xiāng)愁,對于這些異鄉(xiāng)游子也會想到故土、母親。生活中的麻辣辛酸、人生五味自然會在一道美食中品出一二。
“老板,給我炒一份壇子肉,聽說這是你們普州的特色菜哦!保习鍧M臉堆笑:這個咩不用說了,古代時沒有冰箱,突遇家中來人來客招待自然很不方便,那時趕集又遠。而巴蜀之地的百姓幾乎都會做壇子肉、油底肉,也方便儲存。家中來客,不失為一道好菜。
百姓過年殺了年豬,就把適合作壇子肉的肉留下,以備用。這樣,也可吃上幾個月,由于蜀中天氣多陰雨潮濕,煙熏臘肉也放不了幾個月就長霉了,而壇子肉放在全封閉的壇子里,能儲藏的時間較長,入口化渣,肥而不膩,適臺搭配各種生鮮蔬菜,自然成了一道美味佳肴,故一直流傳至今。
做壇子肉說來還有些講究,一層羅卜絲咸菜,一層炸成金黃的`肉墩,抹上五香粉入味,再放在蘿卜絲、豆角的壇子菜上。做咸菜的羅卜絲需曬干才行,否則壇子肉做出來是酸的。肉多余的油脂會被咸菜吸收了,肉有菜的清香,菜有肉的濃郁之味,相得益彭。吃起來肥而不膩,入口化渣,只要肉一入鍋,肉的芬芳素?zé)o形之中會被誘發(fā)出來,風(fēng)一拂,遠遠能聞它的香味。
幾位搞房地產(chǎn)的老總聽店家如此一說,菜還未上桌,口水在喉嚨里早就響個不停了,敲著碗向老板催菜了。
盤龍黃鱔、涼拌米卷、春筍燉雞、烏魚三吃……說到普州的吃啷個(怎么)說得完。
二、
吃好你也可就近到縣城周邊的圓覺洞、千佛寺、木門寺到處轉(zhuǎn)一轉(zhuǎn),普州有中國石刻之鄉(xiāng)、佛雕之鄉(xiāng)之美譽,可與大足石刻媲美,石刻起于唐,興于宋,佛雕栩詡?cè)缟。故,普州之地香客甚是鼎盛,如見老者慈眉善目,少男少女眸子如清潭照影,兒童一臉陽光,你不必訝異,物寶天華之地,自受地域人文風(fēng)情和古風(fēng)薰陶。
如你累了,可在南山公園瘦詩亭小坐,這里曾是詩人賈島駐足之地,他也許聽著圓覺洞的鐘聲、木魚聲入迷,在此放下了所謂的功名,在一片片紫竹婆娑中看龍飛鳳舞,我不知,當(dāng)時的他是否為大唐的國運祈禱,在圓覺洞雙手合十。他最終選擇了在這片土地安魂、靜守。
站在忠孝亭可見普州全貌,抗日戰(zhàn)爭時,很多人從這里走了,再沒回來。中國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有些人埋在了鴨綠江的那邊,僅一江之隔。我想,他們是為國而戰(zhàn),是不想讓以美帝國主義的多國聯(lián)軍飲馬鴨綠江,讓國土再遭到別國的入侵。他們于國是忠的,對父母我不知是不是孝。如果是,我想是大孝吧!沒國哪有家。岳飛母親為岳飛背上刺字“精忠報國”,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他們誰又不是英雄楷模呢。
一夜春雨萬物新,新城燈光如虹,塔林星徽閃耀。老城一河柳絮護堤,幾多門市若壁掛珠簾,似透非透,令人浮想翩翻,店主是鶴顏的老者。還是玉樹臨風(fēng)的少年。或是娉婷而立的女孩。
那一條長長的青石雨巷沒有回應(yīng),我仿佛看到了丁香一樣的姑娘,驚鴻一瞥,再不見油紙傘下的模樣。只見長滿苔蘚青磚的雨巷,影子悠長悠長,但我不知自己為什么這么寂寥、這么憂傷。
【小城故事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城故事散文03-31
經(jīng)典散文:小城故事03-30
隨筆散文:小城故事03-30
小城故事散文推薦03-31
小城故事散文鑒賞03-31
小城故事-經(jīng)典散文03-31
小城故事隨筆散文03-31
小城戀情散文故事04-01
小城故事多散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