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庭散文隨筆
年三十晚上,七點一過,地處魯中萊蕪的小山村隨著噼噼啪啪炸響的鞭炮聲,頓時熱鬧起來。
此時,街坊鄰居就會全家出動,陸陸續(xù)續(xù)的匯聚到一個空曠的地帶,將每家貢獻(xiàn)出的谷草秸或玉米秸,摶成圓錐狀,準(zhǔn)備烤火照庭。這樣的儀式一般一十家為一個單位,超過十家的可以另尋團(tuán)伙,人到齊了才能點火。也有那過年貪杯的鄉(xiāng)下漢子,一時興起,左一碗右一碗喝起美酒來而忘記了參加烤火照庭儀式。往往在這個時候,有些急不可耐的小孩子,從口袋里掏出拆零的鞭炮,趁片長不注意,用燃燒的香頭點燃鞭炮的引信,一下扔進(jìn)了成團(tuán)的秸堆里,“咚”地一聲,把那小膽的鄉(xiāng)村婦女嚇得抱著腦袋直跳腳,嘴里不住地喊著“誰放的炮仗,也不打個招呼,把俺嚇破了膽,俺就賴上你家過年吃餃子去!边@時,維持秩序的片長也隨著打呵呵“吃了餃子就長一歲了,還是小孩嗎。去去去,把你那暈頭漲腦的二大爺叫來,咱就開始照庭了!
“大雪飄飄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沒過門的親戚難開口,為母親哪顧得怕羞恥!進(jìn)得門來心膽虛,又只見她全家上房把酒吃。岳父哥嫂都把酒來飲,為何愛姐我的妻,一旁陪著席,也不喝來也不吃,面帶愁容把頭低,大年下她怎么不歡喜?當(dāng)著愛姐把年借,還恐怕羞著俺未過門的妻。”
這邊還未有人去叫未到場的參加照庭儀式的成員,那邊貪杯的二大爺,嘴里唱著山東呂劇《王漢喜借年》的唱段,搖搖晃晃地向照庭現(xiàn)場走來了。雖是過年時節(jié),也有那多嘴的婦道之人嘮嘮叨叨地埋怨道:“就為你一個人害得大家多等了半個時辰,你沒看到人家都開始烤火了!!”醉酒的二大爺明知理虧,只能以打飽嗝方式進(jìn)行無聲的抗議。
“點火開始!”隨著片長的一聲令下,早已等得不耐煩的小伙子,“滋啦”一下點燃火柴,非常敏捷地將燃燒的火柴梗丟在了站立成團(tuán)的玉米秸稈上,火柴引燃干燥的玉米葉,不一會兒,熊熊的大火就燃燒起來……
在我們?nèi)R蕪老家那里烤火照庭有一種迷信的說法,年三十晚上照庭,成團(tuán)燃燒的玉米秸自然倒向哪邊,哪一方的'莊稼來年就會獲得大豐收。因為這,有些小心眼的鄉(xiāng)村婦女,趁人不注意總是在玉米秸團(tuán)上做手腳,用暗中準(zhǔn)備好的木棍,將燃燒著的玉米秸團(tuán),向自己心儀已久的一方撥來搗去,讓火團(tuán)倒向自家所處的田地那邊。
“今年咱誰也不能用手去推火團(tuán),到底看看它向那倒,要是人為地把它推倒了,就不顯靈了!逼L非常嚴(yán)肅地向大家囑咐道。但在關(guān)鍵的時候,片長的話往往就失靈了,東家的婆姨與西家的婆娘在火團(tuán)上開始了拉鋸式的暗戰(zhàn),玩起了太極推手。當(dāng)火團(tuán)轟然倒在了東北方向的時候,東北方向有田地的人家會歡呼雀躍起來,手拉手的圍著火堆跳起舞來,那情、那景、那山、那水、那人、那狗,也會因著年的吉祥、年的如意、年的歡樂、年的熱鬧,飄飄然起來……
據(jù)語言學(xué)家黃現(xiàn)璠在其著《古書解讀初探》一書中說道:“必先有禾之種植,而后有年字之發(fā)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惫省墩f文》曰:“年,谷孰也!薄渡袝x》引孫炎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币苍S基于這一緣由,地處魯中的鄉(xiāng)村才有了“烤火照庭”的風(fēng)俗習(xí)慣。
當(dāng)秸稈燃燒成一堆明火時,人們就會圍靠在火堆的周圍,嘴里唱著“烤烤腚,八輩子不生;烤烤腦,一輩子也不老”的順口溜,烤了前胸烤后背,竊竊私語的說著過年話、拉著過年呱,憧憬著美好的幸福生活……
【照庭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月亮照南方也照北方散文隨筆10-11
那張長城照散文隨筆08-24
言葉之庭散文隨筆09-03
風(fēng)與庭花散文隨筆09-10
明月照溝渠-散文隨筆05-02
明月來相照散文隨筆12-09
母親的婚紗照散文隨筆05-15
書為鏡,照思緒散文隨筆08-23
清波照菱花的散文隨筆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