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風(fēng)中的記憶散文隨筆
一則廣告片里:一位母親倍感無奈地拿著話筒說,忙,忙好!其背后的背景是飯桌上擺著一桌豐盛的家宴。只可惜沒有子女坐陪,沒有孫輩繞膝。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情形,子女忙著工作,竟忽視了與母親的交流!曾拜讀過何家榮先生的《母親的母親是外婆》,文旁配有呂士民先生作的畫《山路那頭外婆家》。畫面上的母親一身鮮艷,挽著一只裝滿大紅蘋果的籃子,大步往前走;同樣一身鮮艷、一身興高采烈的兒子,手托一顆大紅蘋果,飛跑著緊隨其后,蘋果高舉過頭頂,輝映著天上那顆同樣鮮艷的太陽……很是感動。
小時候,我們戀著母親,母親就是家。長大了,結(jié)婚生子以后,我們有了自己的家,母親的家成了孩子外婆的家,那里面的牽掛和操勞讓我們感到溫暖和依賴。
想起小時候我剛剛學(xué)會騎自行車,一天騎著車子追趕在前面騎車的哥哥,一不小心連人帶車一頭栽進路旁的深水溝里,母親聞聽趕來,一把將我從溝里拎起來,抱著我抖蹦了幾下,大概是讓我舒絡(luò)筋骨吧,還不忘在我的大腿上“狠狠的”拍打兩下,我知道這件事情讓母親很是氣急敗壞,以致于母親的這兩巴掌讓我記憶深刻,我再也不敢亂騎車,也不會做出讓母親擔(dān)心的事了。母親打在我身上,痛在她心里。雖然沒有說出來,但盡在我眼里。工作后,我依然戀著母親,孩子也戀著外婆。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只有一個星期六可以休假,每到星期六,想方設(shè)法要陪陪母親,又想讓女兒玩得開心。
今春風(fēng)箏季節(jié)里,一個星期六,我陪著母親帶著女兒,直奔百荷公園廣場。張開翅膀約有1.5米長的“老鷹”從我的手上,迎著風(fēng),扶搖直上三千尺,飛起來了,飛起來了。高過了百牙塔,高過了人行樓。女兒在一邊拍著手,笑著,跳著。母親瞇著眼,掛著笑,看那云端上的“老鷹”。它越飛越小,像海鷗,像麻雀,在空中振翅飛翔。我把線交給母親,教她如何把線松一下,緊一下,看著那高空中的老鷹,母親臉上樂開了花。女兒也嚷著要來放一下,她拿捏著線,就像“扯大鋸”一樣,沒一會兒,就喊累了,一把將線扔到我手里,和小伙伴玩去了。女兒在一旁和小伙伴一邊聊天,一邊呵呵地笑著,不知說了一句什么話,那個小家伙竟然笑得連口水都掛老長,女兒則笑得直不起腰來。母親也沒有歇著,一會兒幫我繞線、解疙瘩,一會兒去倒水給她的外孫女喝,樂此不疲。
那只風(fēng)箏整整在高空中飛了兩個小時。我們也玩了一個下午,我依依不舍地開始收風(fēng)箏,那高空中的小黑點,越來越大,離我們越來越近。等一下收,再放會兒,慢慢放線,收一下,放兩下,風(fēng)箏又飛上去了。女兒問我,你是不是心也飛起來了?呵呵,答對了,天外的天、山外的山我都看見了!母親和我一樣,一臉的興奮,窩著手,擋住刺目的陽光,朝高空極目遠眺!
這個下午,不光像一幅畫收藏在我的記憶中,更像一部攝制片儲存在我的大腦中。祖孫三代,其樂融融。女兒玩得開心,母親玩得高興,我更是有一種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