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云臺山的叩問散文隨筆
云臺山就在眾人的腳下,不,云臺山也在眾人的頭頂,從山腳往山頂攀去,絕對少不了一個又一個山道,這山道是用一級級的石梯接成的,石梯又是一塊塊石頭壘就的,一塊塊厚度相當(dāng)?shù)臈l石就這樣抬高了來人的身段,似乎不是人而是石頭堅持著一股信念向山腰、山脊、山頂挺進(jìn)‘
云臺山有多高?海拔不過近千米吧,但它是從北方的大平原聳立而起的,因而也就分外巍峨險峻,雄姿挺拔,尤其是那峭立的石崖,突兀的巖頂,垂掛的崖面,暴烈的紅色石質(zhì)肌理,都給人一種強悍無比的威壓感,這樣崛立起來聳入高空中的山峰、絕壁、懸崖,自然有奪人心魂的震撼力,現(xiàn)在我仍然常常回想起它們來,甚至依稀記得山腳下一處端正的字體,那是地質(zhì)專家留下的一行小字,告訴我這是十九億年前形成的巖體。
也就是說,十九億年后我與這里的巖層有一次前生的約定,具體的時間可以不確定,只要我在某一天乘興而來,不必確定時日,就如同幾百年十幾億年的.時光都可以忽略不計———十九億年前這里是被蔚藍(lán)色海水浸漫的深水域,是鯨、鯊魚、海藻等等海洋生物的樂園。這些古老的巖石,比我們的祖先還老;云臺山,恰如火鑄遍體通紅的山體,依然保持著的從海底迸發(fā)時的沸騰激情也很古老,古老得已經(jīng)溫柔:整座山被矮小的灌木和稀疏的樹林星星點點地覆蓋,偶爾現(xiàn)出一角放眼塵世的涼亭飛角,偶爾傳出佛堂里一聲超越塵世的鼓響鐘鳴。
一群人在云臺山的一座荒廢的廟堂外歇息。天氣有些悶熱,恰逢正午時分,眾人口渴,佛堂內(nèi)灰塵遍布,佛像清冷,蒲團(tuán)蒙垢,幡旗剝落。在這樣的半山腰,是誰曾經(jīng)堅守自己的信仰,要布道而惠及眾生?可清規(guī)戒律,清燈黃卷,暮鼓晨鐘的清淡無為,是否真地能拯救生靈于火海,真的能寂滅欲望于水火,那就只有云臺山的日月來見證了。大片的寶殿、寮房等建筑,在時間中矗立又被時間啃得殘破不堪。一路尋來的人們擦著汗,喘著氣,拿著相機,胡亂地東拍西拍,毫無顧忌,把十九億年前的海底煞有介事地觀摩個透,卻全然忘卻了腳下的山頂是從前的海底。有人呼嘯,山鳴谷應(yīng)間,一聲聲的大嗓門被空氣稀薄地傳遠(yuǎn)了,消失了。沒有誰表現(xiàn)出一絲驚愕。確實,海底抬升,海水退去,幾千年幾千年一晃而逝,這里已是一個嚴(yán)重缺水的地方,大家在議論廟堂為什么冷清,樹木為何矮小稀疏,幾乎難見到野獸飛禽時,一致認(rèn)為缺水是重要原因?晌覅s嗅出了山腳下那層層疊疊遷延著紋理卻被竹根、樹葉覆蓋著的巖石泛出的海的幽幽腥氣……
對于在塵世不過僅僅百年光陰的人而言,世界是可視卻多么困惑的事物啊。
人在宇宙里,到底站在什么位置才不錯位呢?盡管人類發(fā)問時鬧過許多笑話,但仍然必須叩問,山腳下那些深鐫在巖石上的漢字,就是人類因叩問而是給自己解開一個死結(jié)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