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瑤池人間瑤里散文隨筆
瑤里,江西浮梁縣轄下一古村落。中唐時因瓷窯興起,故名“窯里”,后窯址遷往景德鎮(zhèn),更名瑤里。
瑤里敢取瑤池之瑤作名,在于它確有瑤池之美!按芍矗柚l(xiāng),林之!,精美的瓷器、馨香的茶葉、如海的山林。登臨瑤臺,手捧青花瓷盞,品茗浮梁山茶,觀林海桑田,這樣的意境也只有仙人仙界可媲吧。
霜降日,由單位組織瓷都二日游,我受邀前往。
相當(dāng)一個時期,瑤里因瓷都名聲太大而被遮蔽,“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但也許正因?yàn)槿绱,所以沒有過度開發(fā)包裝,更顯素面裝束,樸雅純真。
瑤里集水鄉(xiāng)之靈幽和山莊之端秀。一道瑤河從村中劃過將村莊一分為二,兩三木橋石橋橫跨其上,河面開闊,碧水如藍(lán)。岸肩由麻石鵝卵石壘就,密密匝匝,伸向河中的石步上,姑嫂們搗衣聲聲。轉(zhuǎn)動的大水車揚(yáng)起水花,飛濺而下,宛如一顆顆珍珠。瑤河兩岸,粉墻青瓦廳堂廂閣,鱗次櫛比;曲徑回廊巷弄交錯,花木深深。冷不丁,一座門坊迎面而來,抬眼一望,原來是“進(jìn)士第”、“大夫第”。
瑤里與徽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婺源僅一箭之地,因此,瑤里人的民風(fēng)民俗都浸潤融和著徽文化的底蘊(yùn)。走進(jìn)民居,似乎戶戶都是詩書世家,廳堂上,臺案、中堂、楹聯(lián)、瓷瓶、筆筒、畫軸,一應(yīng)的擺設(shè)彰顯瑤里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崇尚?船幚锶耍瑹o論是在大樟樹下閑坐的老人,還是在菜園里摘采的農(nóng)婦,間或是瑤河里撐篙作筏的漁人,那神態(tài)咸適從容,溫文爾雅。踏走在“一步嶺”的巷道里站在程氏老祠堂前,恍惚間仿佛成了明清子民,三五方巾長衫正朝我走來,交臂而過。國人旅游多鐘情風(fēng)光山水,其實(shí)人文意境的感受也是極有情趣的,幚锊焕槎呔慵阎亍
瑤里還是新四軍江南支隊的整編之地。一九三八年陳毅曾在瑤里住過三個月。站在這位老帥當(dāng)年下榻之屋前,眼前浮現(xiàn)陳老總氣宇軒昂戴著墨鏡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念起他在《梅嶺三章》里的那首名句:“此去靈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車過梅嶺便是聞名江南的.汪胡原始森林了。古木森天,瀑飛泉涌,層巒疊嶂,云遮霧繞。沖天而下的瀑布在峽谷里沖刷出一個個漩渦般的圓弧,形成了一方方深潭,猶如放大的瑪瑙玉佩。在汪胡聽瀑,對游客可是一個保留節(jié)目,瀑布湍急時鼓號齊鳴萬馬奔騰;平緩時更夜滴漏如泣如訴。汪胡原始森林的精華還在于它擁有許多珍貴名木。棧道兩旁,楠木、酸棗樹、紅豆杉等,比比皆是,棵棵粗壯筆直,高矗云天。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楸木,這可是做圍棋盤的上等質(zhì)材。
瑤里,青花瓷般的美麗,那份高古那份神奇,令人如癡如醉,真是天上有瑤池,人間有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