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知秋抒情散文
落葉知秋抒情散文1
秋風颯爽,每逢秋日,一陣秋風緩緩吹過,有些沁入我的心脾。談到秋,不乏感到寂寥、落寞之情,金黃的世界給予人一種別樣的感受,卻也給與我不一般的思緒?词篱g浮華萬千,不如醉秋之中。
望秋葉蕭條而過,蹉跎的歲月中有多少難奈,聽秋風瑟瑟做聲,遙遠的記憶中又有多少壓力。秋天的落葉,總是那么孤獨,它痛失于喧囂之中,人們總是稱贊于春天的繁花綠葉,春意盎然,又有多少人注意過秋葉的落地無聲,當看慣了美好的事物,誰又會記得曾經的悲傷酸楚。
當秋葉離開它所眷戀的懷抱,究竟是為了告別春的離去還是秋的來臨?就像人們的轉身,究竟是為了沖洗過往的酸痛還是為了開啟嶄新的樂章?洗滌大地的卷邊黃葉也僅是一個突然便毅然墜落,那被微風吹散的回憶就這般飄到遠方······
秋天的來臨總是那么猝不及防,每當人們抬頭望見滿墜著的黃色信封才方知——秋,終是來臨。秋葉揭示了秋季的到來,而取而代之的卻是無息分離,雖不知秋葉的感情,但是它也定然感謝過秋天出現(xiàn)于它的生命里,不管剩下的是眷戀、悲痛還是無動于衷,可在那封塵的歲月中也會有那么一個角落,那么一個身影是屬于秋天的回憶。
它雖仍需離去,可卻依然不能代替。生命的年輪就這樣增長,封塵的回憶終將會被打開,兜兜轉轉之中,時過境遷,當一個場景,一個記憶追朔到曾經的往事之中,秋天也終會發(fā)現(xiàn)最了解自己原是秋葉,但秋葉的墜落卻早已將這一切作為定局。一個個春夏秋冬,一場場綠紅黃白,每至深秋,古樹都會見證落葉的離開,它也定然是那般無奈與傷痛,卻不能阻止落葉義無反顧地墜落,就那樣甘愿地葬身于秋天之中······
歲月的長河不停變換,從前的從前逐漸開始成為回憶,在記憶的沖刷中開始變黃,就像那卷邊黃葉一般使人的回憶飄向遠方,似乎是愈發(fā)遙遠的事物才能讓人愈發(fā)地思念,也愈發(fā)記得牢固,驀然回首,守在原地的究竟是古樹還是那個早已過去的秋。
閉上眼,秋的氣息就這般存在于周邊,看著漫天飛舞的落葉剩下的究竟是贊嘆還是惋惜?邁步前行,路燈下的黃葉隨風而行······
落葉知秋抒情散文2
落葉知春秋風蕭瑟,微涼習習。時光進入十月,關于落葉的話題不絕于耳。太多的'人們七吁八嘆,怎一個“愁”字了得。每每有好友通過微信、短信或者電話發(fā)出溫暖的關愛提醒:“降溫了,注意加衣!笔前,大自然是最講究規(guī)律的,未必懂得憐憫人類的喜怒哀樂,并不因為你“醉春風”它就春光永駐,你“戀秋色”它就冬不再來。
重陽節(jié)后的這個周末,沒再賴床。早飯后帶著幾分閑暇怡情,隨意信步高原,由拉薩南郊的柳吾鄉(xiāng)村原野至堆龍德慶草地,再至羅布林卡園林,最后來到市區(qū)中心。一路默默吟誦“去了重陽,又來重陽,年年歲歲好風光”。呵呵,愜意無限,自然生命的生生不息,是變幻的魔法,又是永恒的真諦。行至布達拉宮腳下,正是八九點鐘,陽光正年輕。高原的秋天要比內地來得早些,雖然寒意陣陣,但圣潔美麗的廣場上人頭攢動,慕名到拉薩旅游和朝圣的隊伍依然絡繹不絕。環(huán)繞布達拉宮的轉經道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十月秋宵,宛若春潮。
一片落葉緩緩飄下,輕輕砸在我的頭上,又慢慢落到我腳下灰色的大理石地板上。凝眸望著它,突然想起小時候母親教訓我時經常用筷子砸著我的頭,并常常重復一句話:“長個腦袋要懂事呢,不砸,你就不清醒”。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母親以前砸我是為了我知事明理不再犯渾,這落葉砸我又是為什么呢?不論怎樣,它給了我飄飄然、輕柔拂面的美感,這就夠了。感謝它砸了我的頭,現(xiàn)如今我都“知天命”了,該算懂事了吧。帶著謝意,我彎下腰將它撿起,輕輕地托在手心。
這片落葉似乎與我見過的內地樹葉沒什么大的區(qū)別,呈現(xiàn)著細細的羽毛狀。它沒有果實那樣的大紅大紫,季節(jié)將它染成了金黃色,更多的是黃綠相間的斑駁。中間的主莖和伸向兩邊細小的脈絡呈現(xiàn)橘紅,與黃色涇渭分明。它使我想起了前幾天翻書時掉出的另一片落葉。那是兩年前去藏東南的林芝地區(qū),從雅江峽谷的山坡上撿到的一片落葉,它當時紅得耀眼,現(xiàn)在已經干枯了。記得那天是在江邊云霧繚繞的山坡上,靜候圣潔神秘的南迦巴瓦主峰現(xiàn)身。據說藏族同胞稱它為“刺向蒼穹的利斧”,峰頂穿入云海,真容難得一見,運氣不佳的拜謁者通常都無功而返。我選了一處山坡上的小平臺,靜盼運道降臨。
漸漸地,山頂上的積雪被朝霞映得驚艷,我驚呆了?上г茖犹裉,我無論怎樣瞪大眼睛,那支“利斧”高傲而神秘的頭顱似乎只在一瞬間望了我一眼,隨即便藏進濃密的云霧再也沒有出來。正忘我間,一片樹葉飄然而下,落在我的頭上,爾后順著臉龐滑落到腳下。我收回視線看著落葉,不知道它屬于哪個樹種,只見它色澤鮮紅、呈三葉狀,周邊布滿規(guī)則的小鋸齒,酷似北京的香山紅葉。
蹲下身子靜靜觀賞,這片落葉似乎略顯幾分疲憊,透著些許婉轉憂傷,卻仍不失多彩多姿的美麗,展示著五彩世界里與眾不同的風韻。幾天前從書中掉落時,它依然完好無損,只是顏色變成了棕紅。我將它托在手中看了很久,然后小心翼翼地重又放回了書里面。
眼下的這片落葉,來自于布達拉宮背后的“宗角祿康”公園里的一棵樹,我情不自禁地仰起眼簾端詳著它,目光入神許久不愿離開。這棵正愈過冬的樹,枝杈上掛著一方“姓名牌”,上書:“左旋柳,樹齡610年”。我納悶,來來往往行走青藏線已不計其數(shù)了,從昆侖山口到羊八井近20xx公里的路途中,我的視線中只出現(xiàn)過當雄濕地里的三棵樹,眼前這空氣稀薄的地方怎會生長出如此偌大的植物?在西藏這個被人們公認的“雪世界”里,它該經受了怎樣的風刀雪劍嚴刑考驗!大雪壓頭,枝稍垂地,它無疑挺過來了;寒風侵襲,身軀斑駁,它亦傲骨錚錚。哦,恍然大悟,這宗角祿康本是當年松贊干布的王宮后院。莫不是王者之地必有王者之氣?不知道,反正這些個合抱粗大的樹木適合在此處生長,而且異常的茂盛。
其實人們都知道,在樹的家族中,除了松、柏、竹,就數(shù)柳的落葉最晚,這里的“左旋柳”也不例外,即使它生長在高原。它依然要像一位勇士,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做一名“早來晚走”的敬業(yè)者,大家都撤了它才撤。眼前這棵樹齡610的左旋柳,伸展著一幅蒼涼的身軀,狀若展翅蒼鷹,粗壯的腰肢一順兒地向左扭著。雖然橫七豎八的樹冠上的黃葉已經稀疏不多,卻依然顯示著獨留風姿的生命力。由此我想到,手中這片葉子的敗落應該是屈從于過早來到的寒冷的客觀天候吧,而春天到來之前,寒風料峭,乍暖還寒,它還是要最早見綠于枝頭,率先傳遞春的消息,營造高原的春意。
在大自然面前,人們往往習慣于將落葉與“凋零”聯(lián)系在一起,生發(fā)凄涼慘淡的感慨也就不足為怪。然而,逢秋哀怨當頭,嘆息生命無常、人世苦短,也便忽略了落葉不久后的新生與春光無限,流逝了對于人生的樂觀與自信。這些左旋柳身上一個又一個的年輪印痕,不正是生生不息的見證嗎!
樹固然是樹,與人類不能簡單等同。但站在生命的角度,我敬重樹的品格。
帶著這片落葉,徒步回往柳吾鎮(zhèn)自己的單位住處,一路輕松如燕。新修的柏油馬路邊上,不斷有金黃或橘紅色的葉片從高處往下飄然飛舞著,先后有序,次第而落,那是年輕的小白楊樹葉。我不停邁動的雙腳躲避著,跳躍著,惟恐踩著它們,因為它們在認真地演繹著一個固有而且合理的生命程序:以瑩綠出臺,以金黃謝幕,瀟灑來去,活得自豪坦然,無愧八九個月的生命價值。
不踩,并非因為慈善或者憐憫,也不僅為了留它們一個完整的身軀和潔凈的容顏,而是仰慕,仰慕它們不因伏落大地而頹敗,而是蓄勢待發(fā)、準備來年更加蓬勃的一種精神,仰慕它能夠留給我們深刻的哲學思考。
回到書桌前,我把撿來的這片落葉夾在了另一本書里,那是我剛剛出版不久的《天路不再遙遠》,它與原來的那片葉和那本書相伴我左右,在我耳邊一直呢喃著“希望、希望……”
落葉知秋抒情散文3
余暉繚繞,云淡風輕。落葉知秋意,孤雁哀鳴聲。
一速黃色的花朵,一杯清澈的老酒,在墳塋前顯得那么的單薄,那么的孤零零的沒有生氣。
瑩瑩墳頭雜草叢叢,顯得又是那么的荒涼和凄切。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十字路口,老槐樹下,一把花傘遮去雨絲清涼,眼含晶瑩,傾吐離別苦,“君遠行,路途未知,長夜漫漫,等君燈下,憶相思”。話語不多,句句心肺,深深的打動著一顆遠行的心靈。
回首觀望淚眼,腳步匆匆遠去。
聲音再起:“君在外保重身體,等君回來,在續(xù)塵緣事”。
凄切切含悲帶淚,哽咽咽淚濕衣襟。
你一裘紅裝,花似彩蜂,飄舞梨花深處,白里透粉,花瓣飄落,落在你肩頭,落到你眉稍,旋轉在花的海洋,舞動出美妙的樂章。望著一團火一樣的影子,我沉醉在粉白色的世界。相識在四月梨花深處。
青色的果子透著誘人的光亮,沉甸甸的壓著枝條,在風里吱吱作響,滿樹綠色在朝陽的映照下,盡顯生命的堅強。你一身粉色的短裙,穿梭在梨園深處,時而回轉,時而伸展雙臂,時而躲在樹后,多像一只飛舞的蝴蝶嬉戲在綠色的天空之下。我迷亂的眼睛隨著你的身影轉動。相知在梨園青色的夢幻里。
風咋起,秋意濃,果子透著黃,成熟的季節(jié),你一身秋衣,一只竹籃在肩臂間晃動,纖手猶如蜻蜓點水,只只果子盡收在籃中,望著你熟練的動作,看著你炫舞的身姿,粉紅色的臉龐沾滿汗滴,微笑的眼眸,透出迷人的光亮。相愛在果子飄香時刻。
相識,相知,相愛。被漫天的雪花籠罩,相對在爐火旁邊,吃著你親手摘下的果子,心里充滿暖暖愛意,院外,梅花爭艷,芳香怡人。
又是一年豐收季,又是果實累累時,你卻要送我遠行,雨絲清涼惹人意,萬般無奈離別去。分別時你說的那些話,時時刻刻都在耳邊響起,都已經牢記在心里。
歸心似箭。放下車馬勞累,踏上故土,你,卻離我遠去。迎接我的是一片墳塋,一片慌涼地。
風卷塵埃。
然而,記憶里充滿痛苦和無奈。望著遠處的梨園,蕭條的一無是處,落葉隨風飄蕩。不會在有你園中起舞,不會在有你與我一同仰望。而我只能把過往的一切當成一場夢,,細細的在夢中回憶,慢慢品位著這段歡喜而又傷心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