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謁黃河散文隨筆
對于黃河,我且懷著一種敬畏而愧疚的心情。
去壺口觀黃河的前一夜,我輾轉(zhuǎn)反側(cè),久久不能入睡,云夜徘徊,卻帶不走這愁緒。
那一個(gè)清晨,天邊僅有幾抹淡淡的霧靄,與露出的靛藍(lán)很是相宜。
踏上那一片土地,濃濃的`黃土高原的氣息在頃刻間包圍了我,往前些,再往前些,我已隱隱聽得那壯闊的水流奔涌聲。我步伐不停,只為早些見到這廬山真面目。
在看見黃河的一瞬,我止步不行,久久佇立——這,便是黃河嗎?驚濤駭浪,波濤洶涌,似帶著萬千斤重量而來,束束水浪渾涌集聚濺起數(shù)大尺高的盈白水霧,攜著這千鈞之重,一路向下游奔騰而去,如急弛快馬,來去無蹤,不做停留,呼嘯而來,疾風(fēng)而去。
剎那間,我真真切切的體會(huì)到光未然筆下的“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何等磅礴氣勢!
在聽見黃河的嘶吼時(shí),我不再言語。那是一種怎樣的聲音?它擺脫了時(shí)間的繩索,跨過這漫漫歲月,從靈魂深處飄蕩而來,如哀猿長嘯,杜鵑血啼,看過幾千年的滄海桑田,歷史興衰,卻在時(shí)光的打磨下不失锃亮;也如在那一處崩裂而出,滾滾不絕。
從我們牙牙學(xué)語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到在一個(gè)寂靜的深夜里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而至如今讀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心底深處始終保留著一個(gè)從兒時(shí)便勾勒出的模糊輪廓——是泱泱黃河。黃河在哪兒?是否真如文人墨客筆下那般?今日,我何其有幸,能窺得真容。
幾千年來,是它在以自己的生生不息來哺育每一個(gè)中華兒女。從夏商周到新中國,它做出的貢獻(xiàn)何其之大?如此,只剩下了滿目蒼夷。是的,滿目蒼夷。即使人們稱它為河,它卻不似平?匆姷暮幽前阕松,它的河水早已枯黃。人類貪婪的在它身上索取,如今幡然悔悟,卻再難回到從前。
在被驚濤駭浪拍濺的匍匐作響的巖石邊上,我凝望這黃河,抱愧于此!
對于黃河,我再不敢提及游玩,因?yàn)辄S河,值得每一個(gè)華夏子孫尊重。于此,不是“乘興而來,興盡而歸”,而是看到條條痕跡。于此,不是一笑而過,而是傾聽黃河。
滔滔黃河水不絕,華夏興亡何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