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重散文隨筆
生命之重散文隨筆1
太陽那么溫暖,它承受了多少?古樹那么茁壯,它承受了多少?帝王的至高無上,它承受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試問,天下萬物,誰不是在重擔下前行?
樹葉在沙沙作響,不知在陪著誰流浪?風從指尖滑過,留下了時間的印記,帶走了那么多美好或傷痛,以此作為報償。我們與時間做了筆交易,只有背負著那些步履維艱,時間才會減去它的重量,那個過程很慢,需要一輩子來完成,至死方休!
我們不停的奔跑,不停地跌倒,每次重新爬起來,都讓我們更堅強,卻增加了滿身泥濘的重量,那是我們犯下的錯。我們就這樣奔跑著,掙扎著,滿身泥濘,瘋狂兇狠,卻在墜入蔚藍深海的時候露出釋然的微笑,沉入深海的我們,是終結,也是另一個開始。
可我們總會爬起來,背著那些責任與重擔前行,因為我們不想結束,我們總期盼著有一天會卸下這一身的重擔,讓靈魂輕盈地沒有重量,像風一樣帶來或帶走,卻不占有任何東西。可我們也總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不可能的,習慣了隨波逐流的我們沒有力量頂著那些重擔回到那個起點,我們被許多東西束縛著身體,束縛著靈魂,我們終究……逃不過命運,敵不過時間!
我們日日夜夜地卸下身上的重擔,為此拼盡全力,搭上一切。我們看不到終點,因為根本沒有終點,像是被蒙上眼睛的驢,看不到方向,只能不停前行,試圖走出那片黑暗,卻窮盡一身也走不出,因為它逃不出命運。我們自以為對一切了如指掌,但始終逃不出命運的圈。
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不是獨自一人,前進道路上總有人作陪,那是命運的饋贈,也許是憐憫,但這終究讓我們不至于孤獨到失去光明,我們看不到重點,但我們會在這條路上看到一個個小光點熠熠生輝,會在寒風中取暖,在孤獨下作伴。在重擔下前行的我們,在這條沒有終點的路上仍能放聲大笑,在逆流下堅強,在黑暗中,瘋狂!
生命之重散文隨筆2
寒來暑往,生命的斤兩牢不可破。靈而隱之,只為生命有不可承受的重量。
杭州,迎接以雨,送別以雨。命中注定,西湖待我以雨,故不能、亦不敢奢求藍天。
雨勢不小,來到靈隱寺的祈福燒香的人一點不見少。進門處免費發(fā)放三只香,我拒絕,因我不敢有更多的欲望,生命,畢竟有無法承受之重。
人們在廟里虔誠跪拜。我則頂著雨在外面做個看客。但我心懷恭敬。也許,菩薩會降下福祉。我祝福那些,能承受的起的人們盡情享受上天賜予的恩澤。
雨中青草碧綠,黑色石頭潤澤光亮,靈氣十足。潤黑的粗粗的葉子翠綠的樹干上,兀然生出長僅尺余的紅色葉子的樹枝。對比鮮明,我無限景仰。
修竹幾十,站在雨里,垂在下一層廟宇的屋檐。偶有煙霧飄過,卻依舊淡定從容,自顧蒼翠。
幾座大殿,盡皆莊嚴,氣勢迫人。
那么多次的滅佛驅佛,沒能摧毀靈隱的堅持。
那么多次的紅塵烈火,沒能燒盡靈隱的執(zhí)著。
翻修也好,擴建也好,靈隱淡然處之。
盛也罷,衰也罷,靈隱受之無怨,不沮不喪。因為,它知道,命運給它的重量,就是西湖的煙雨。風來則散,風退則聚。安然處之,恬然應之。
它知道,求而不得,得而折磨。索性不求,任自風流。
寺廟里正有一場法會,站在門外,看見第一排長老有的表情肅然,有的清搖折扇,有的神游天外。
其實,那搖折扇的可能是高僧,可能他知道,求來的未必能承受得起。
羅漢堂金光閃耀,一對老婦人在羅漢們的注視下,繞著佛家的卍字通道,邊走邊行禮。老太太們們一定收獲頗豐,因為有500金身羅漢。但是,我擔心,過多的欲望,層層壓來,有幾人能夠承受??
雨依舊不依不饒。
院子里,所有的樹花草竹 都是修行的靈魂。
來生也好,往生也好,今生必須面對漫天的雨水。
受得起,則根深葉茂。
受不起,則枯萎腐爛。
質性天然,福報有限。
雖靈, 必隱,因為生命有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之重散文隨筆3
準備寫寫學生時代的事。還沒有來得及調動回憶,往事就已如潮水在眼前涌動了。而在風口浪尖上的,依舊是1989年,我的高考歲月!
是,那是我為自己的生命頒發(fā)的第一個奧斯卡大獎。直到今天,我還常常做關于高考的夢─熱淚依舊在夢中匯成河流。
進入高三的那年,我16歲。一個長在底層工人家庭的孩子,16歲的我已經(jīng)相當懂事了:我乖巧地在從不和諧的父母之間周旋,保護和照顧著有心臟病的媽媽。從11歲我便開始承擔家務、買菜做飯當小管家,精打細算地為經(jīng)濟拮據(jù)的家庭節(jié)約每一分錢。但是,整個高中階段,我的學習幾乎完全處在無序的狀態(tài),成績并不理想,而我居然對自己的命運前途盲目樂觀。
也許,這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殘酷青春─青春之殘酷,乃是因為年少輕狂心高氣傲而久不自知。
但生活自有辦法嘲笑你教育你。1989年的高考像定時炸藥一樣準時爆炸。我名落孫山。這在我自己是意料之外,卻是在所有老師的預料之中。當然,這是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的事。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末期,高考幾乎是當時年輕人的惟一康莊大道。落榜,就意味著流落江湖。而當時,江湖不像現(xiàn)在,處處都是出路。
同學們幾乎全上了各種錄取線,個個都有書可讀了,包括那個曾聽我夸口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考不上大學”的同學。只有我們少數(shù)幾個,突然被大部隊扔下了,孤零零地留在一個荒島上,沒有前途,更無退路。
那一年,吵吵鬧鬧了一輩子的父母親終于正式離婚。他們都沒有時間管我。其實我從小到大早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野丫頭的狀態(tài),但在高考落榜的那天晚上,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堅強全線崩潰,再沒有勇氣回到那個陰暗貧窮的家了。
我和另外一個同學李德遠,躲到了胡衛(wèi)東家。我們都是落榜者,同病相憐。
那個時候還不時興借酒消愁,我們也沒有錢喝酒。我只記得那個晚上餓了之后我們用白水煮了一些西紅柿來吃。沒有雞蛋,也沒有油。大家就這樣相對無言不知所措。天要亮的時候我們終于疲倦得合衣而睡了。后半夜,狂風大作,我聽到胡衛(wèi)東家的房頂上茅草飛揚和瓦片落地的噼里啪啦聲,心頭空虛得一塌糊涂。
第二天磨蹭著回到家,把成績單給父親看。我低著頭不說話。父親沒有表情,長久,只嘆了一口氣,喃喃道:“語文沒有考好!”語文是我的'強項,但1989年的高考120分的語文我只考了72分,剛剛及格。說完父親就下樓去了,沒有對我的命運作出宣判,留下我在那間沒有門窗沒有電的屋子里默默流淚。
父親其實已經(jīng)為我安排好了路:他要我到他當時上班的縣車隊去當售票員。我不敢埋怨父親。那幾年家里因為拆遷建房負債累累。后來房子建好后沒有裝修我們就住進去了,沒有窗戶,沒有電,甚至連墻壁都沒有粉刷。父親為了節(jié)約幾毛錢的菜錢,中午都要步行一個小時回家吃飯。
但是我用沉默回絕了父親!拔乙獜妥x!蔽抑挥煤懿焕碇睔鈮训芈曇魢肃橹缓笤诟赣H惶恐的目光中逃出了家門。那個夏天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家對面的六角亭,我常常坐在亭子的最高一層,呆呆地望著腳下的整個綦城,陷入無邊無際混亂的狂想。
補習費現(xiàn)在想來不算貴。但在當時,對很多農村家庭和普通工人家庭而言,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也還是一筆頗沉重的負擔。姨姨真正走進我的生活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在1989年的那個暑假,是姨姨的那句話“她要讀就讀,我給她付學費”改變了我的整個命運。1989年9月,我成了一名高四生,插班復讀。
同學們的錄取通知書還在陸陸續(xù)續(xù)地來,插班生一個一個地離開。偶爾也有失落的時候,但我已經(jīng)平靜了下來,經(jīng)歷了整個暑假的夢魘之后,我已經(jīng)能直面我的命運了。我小心翼翼地揣著我的補習費,精打細算著每一天的生活,我心平氣和地坐在90級的教室里,開始了另外一段人生。
直到現(xiàn)在,我也必須承認: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從1990年開始的。
我婉拒了一切校園社交活動,把各種欲望降到了最低,夜以繼日地學習,不知疲倦地學習,緊張而非常有規(guī)律地學習。我爭分奪秒地計算著把吃飯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精心計劃著凌晨四點起來搶占學校的洗衣槽只為了能用最少的時間處理內務。對每一天的支出我更是斤斤計較,每兩周只吃一次肉,千方百計省下一點點錢買書……那是一段狂熱地獻身于高考的日子,我日日坐禪入定般投入拼搏,日子清亮明凈。當時特別喜歡一首詩,全詩已經(jīng)記不全了,最后兩句卻經(jīng)常響徹在耳邊:
在不眠的靜夜,
回想清泉的噴發(fā)……
大概因為政治的原因,1990年的高考形勢更為慘烈。我以班上前幾名的成績,也只上了?凭。但是這并沒有影響我進入大學的心情。1990年9月,我走進了大學。雖然是一所老家最次的大學,但因為有了1990年的歷練,我如魚得水,我的大學生活從一開始便與眾不同─在當時大學生普遍懈怠慵懶的背景下,我堅持著以讀“高四”的狀態(tài)讀完了大專,并且把這種狀態(tài)帶到了后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于是,才有了今天不算太辜負生命的我。
二十多年很快就過去了,今天,人到中年了,應該更有權利對當初的任何一段生活作出評價。
感謝高考的殘酷,把我從青春的虛榮和喧囂中拯救了出來,讓我回歸了生命的真實和充實。在最容易沉溺于浮華和浪漫的年齡,我被高考一掌打到了大地上,從此不恨不怨,孜孜不倦,日出而作,日落不休。臉朝黃土背朝天是艱辛的,但是,也唯有這艱辛能把心靈的成長早早地賦予我們。
我永遠感謝高考,感謝所有的生命能夠承受之重。
【生命之重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生命之重08-11
生命之“重”09-22
生命之“重”09-20
生命之重散文05-21
生命之重與生命之輕-高一作文02-26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06-29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04-09
勇于承受生命之重11-27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