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神奇的地方散文隨筆
六月十一日晚上,我們一行十四人,從浙江杭州出發(fā),開始了這次的巴馬之行。列車穿過江西、湖南。經(jīng)過二十二個小時的奔波,到達廣西首府南寧的時候,已是萬家燈火了。第二天早上,換坐中巴。汽車開始沿著崎嶇的山道顛簸。兩旁的山坡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芒果樹。正值芒果成熟時節(jié),樹上掛著的,是芒果;路旁堆著的,是芒果;一輛輛三卡裝著的,還是芒果。連空氣中飄浮著的,也是濃濃的芒果香味。汽車就像一艘小船,穿行在這芒果的碧波浪濤中。四個多小時后,終于到達了有著神奇?zhèn)髡f的巴馬縣城。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主要居住著瑤族和壯族。它位于東經(jīng)105度,北緯24。23度,海拔1216米。年降雨量1578毫米,年均日照1531小時。相對濕度為55%到57%。地處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云貴高原尾端的迎風面。年均氣溫攝氏20 度,冬暖夏涼。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條件,使它成為世界五個長壽村之首。在縣城匆匆地用過午餐,安頓好住宿的賓館,我們不顧旅途的勞累,迫不及待地開始了這次期待已久的巴馬養(yǎng)身之旅。
仁壽山莊
離縣城大約一小時左右的車程,就到了巴馬最長壽的老人鄧誠才的故居——仁壽山莊。鄧誠才,是清朝時期巴馬地區(qū)的父母官。在任期間,為官清廉。當時巴馬盛產(chǎn)甘蔗,由于交通閉塞,大量甘蔗無法運出。他急百姓所急,晝思夜想,自行設(shè)計制造了木制榨糖機,解決了這一難題。當?shù)匕傩諢o不感恩戴德。康熙年間,外敵屢犯鎮(zhèn)南關(guān),百歲高齡的鄧誠才不顧年事已高,親自上陣,大敗敵軍于鎮(zhèn)南關(guān)?滴趸实鄣弥,欽佩之余,御賜牌匾一塊,上面親筆題詞“惟仁者壽”四個大字。此匾現(xiàn)在仍掛在故居廳堂之上。鄧誠才一生淡泊名利,樂善好施。自己撰一對聯(lián)于廳堂兩側(cè)。上聯(lián):知事曉事不多事太平無事。下聯(lián):忍人讓人不欺人方可為人。一副對聯(lián),真乃是他一生的寫照。據(jù)傳,他壽長一百四十五歲?滴趸实鄣摹拔┤收邏邸边@四個大字放在他身上,真是恰如其分,當之無愧!
晚餐的“長桌宴”別開生面。一張桌子長兩米有余,寬約八十公分。在整個餐桌上,竟看不到一個菜盤。各種五顏六色的菜肴都用一張張碧綠的芭蕉葉襯托著,有序地擺放在一個直徑約四十厘米的竹匾里。這那里是菜肴啊,分明是一竹匾琳瑯滿目的工藝品。頓時令人食欲大開。酒是瑤家自釀的米酒,清香甘咧。更何況旁邊還有熱情好客的瑤家姑娘在頻頻勸酒呢!在這種充滿了歡樂氣氛的宴會上,讓我這個從不貪酒之人也開懷暢飲了。
飯后已是滿天繁星了。餐廳旁的廣場上,一場精彩的篝火晚會開始了。隨著瑤王熱情洋溢的歡迎詞,我們親手點燃了熊熊的篝火。在火光下,粗獷的阿牛哥(小伙子)和美麗的阿妹(姑娘)跳起了頗具特色的瑤家舞蹈。精彩的節(jié)目一個接著一個,整個廣場變成了歡樂的海洋。最后的竹竿舞更是把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此時,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分客人和主人,不分觀眾和演員,大家都在廣場上唱啊,跳。≌l也不管你會不會唱,誰也不管你會不會跳!大家忘記了年齡,忘記了性別,忘記了時間,忘情地在這人流里旋轉(zhuǎn)著,陶醉著!大家都拋開了人世間的名利與煩惱,盡情地發(fā)泄著自己的激情與歡樂!讓自己疲憊的靈魂得到從未有過的洗滌與升華。等我們游興未盡地離開仁壽山莊時,才發(fā)覺夜已深了;貋淼穆飞希业哪X海里不斷的閃現(xiàn)著康熙皇帝的題詞‘惟仁者壽’四個大字。心想:到底是皇帝,說的話一點都不錯,做人能惟仁,怎么可能不長壽呢!
同壽山水
早晨從縣城出發(fā)約四十公里,就到了同壽山水。它是鳳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的核心景區(qū),也是巴馬象征著長壽的盤陽河五進五出(明暗河交替)的第二出。水洞長約一千多米,寬四五十米,水面到洞頂高有六七十米。小船緩緩飄向水洞。洞口右側(cè),一條小道沿洞壁蜿蜒向上,小道兩旁石壘的掩體,被煙火熏黑的灶臺清晰可見。據(jù)傳此地曾是韋拔群領(lǐng)導下的紅軍指揮所。聽說當時紅軍撤退時,不小心還把一枚蘇維埃政權(quán)的印章遺落在了這里呢。進入洞內(nèi),迎面涼風習習,兩邊綠水潺潺。河澗曲回,水道幽深。游船通過時激起的河水,拍打岸壁的回聲縈繞洞腔之中,猶如瑤池飄下的仙樂。聽導游說,洞內(nèi)富含大量負氧離子。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吐出。如此反復幾次,似乎真覺得五臟六腑被清洗過一遍似的。我很清楚,這種效應(yīng)乃是心境使然。導游告訴我們,坊間盛傳此洞乃是秘藏長生秘訣的藏寶洞:八百八十的彭祖,驚嘆同壽山水廊道中的養(yǎng)生環(huán)境,在依依惜別時,把他養(yǎng)生長壽的秘訣留在了藏寶洞里,意欲以后將長住于此。然藏寶洞幽暗深遠,秘訣至今尚未被人找獲。身處此情此景,恍惚之中,似乎在那洞穹的深遠處,真有那一卷養(yǎng)生長壽的秘訣似的。船悠悠前行,借著船工的手電光,可清晰地看到洞穹頂上栩栩如生的仙女祝壽,形象逼真的壽星手,還有那只留戀洞中美景的戲水神龜。水道慢慢右轉(zhuǎn),遠處突然出現(xiàn)一縷亮光,漸漸地越來越大,越來越亮。起初像一鉤殘月,而后變成了半月、滿月。最后竟神奇的變成了一只銀光閃閃的壽桃。壽桃又慢慢地拉長、變大,原來已經(jīng)到出洞口了。船臨洞口,只見翡翠似的水面上,青峰倒映,白云漂浮。兩岸的鳳尾竹,在微風下輕輕搖曳。處處清新舒緩,滿目翠綠疊嶂。自然美景,令人陶醉。難怪此地被譽為桂西的“瘦西湖”。 遠處青山和近處綠竹,組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山如寶石,水如翡翠,人若游仙。水光山色,交相映襯。精美山水,與人同壽。入住同壽山水,真是想要不長壽也難啊!試想,如此美景,彭祖又怎么舍得離開呢?
百魔洞
吃過午飯,坐車來到了位于巴馬縣甲篆鄉(xiāng)的百魔洞。該洞集天下巖洞之美于一身,盤陽河從百魔洞下流過。湍急的地下河水從百魔洞的底下噴涌而出,水聲震耳欲聾。巨浪拍打著怪石峭壁,卷起千堆雪浪!真是“亂石穿空,驚濤撲岸,卷起千堆雪”啊!沿著洞口長廊,信步前行約百來米,忽然開朗。一百多米高,幾百米寬,一千多米深的巨大溶洞展現(xiàn)在眼前。此洞最大的特點,在于幾十萬平方的洞內(nèi),除了腳下的臺階,你看不到一點點人工改造的痕跡。純原始的風貌,盡顯它的粗獷、狂野。使人感到一種心靈的震撼!導游介紹,由于地殼的運動,盤陽河底下深處的巖層形成了獨特的斷層。令這個巖洞內(nèi)的地磁高達八點五高斯。同時周圍植被豐富,使洞內(nèi)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三到五萬個。從而使這里成為一個理想的養(yǎng)身之處。我往旁邊一看,嘿!帶著墊子睡在地上的人還真不少呢!
穿過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天坑,來到內(nèi)洞。幾十個三十至四十米高、三至五米直徑的鐘乳石柱,構(gòu)成了龐大的石塔群,它們挺拔高聳,雄偉壯麗,默默地向人們展示著千百萬年來大自然偉大演變的歷史。真讓人驚嘆不已。洞中霧氣繚繞,變幻無窮,更使這個巍巍景觀顯得詭秘多姿。加上洞上洞、洞內(nèi)洞,綿延數(shù)千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原路返回時,我們也好奇地在磁場區(qū)體驗了一把。不知道是累了還是真有磁場效應(yīng),我躺下還沒有幾分鐘就睡著了。醒來時真覺得渾身輕松,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
當我們返回到洞口時,碰到一位婦女。小小瘦瘦的個子,腰彎得像一只蝦米。她的背上背著一個大筐,筐里的東西裝得滿滿的。一只手上還提著只大籃子。估摸著少說也得四五十斤吧!見到我們,她放下籃子,用脖子上的藍毛巾擦了把汗,微笑著問我們要不要野生干香菇。這時導游過來了,告訴我們,這位老人是當?shù)貙iT采香菇的`菇農(nóng)。她的香菇絕對是野生的,價格也便宜。她揭開蓋在背筐上的藍印花土布,一股濃郁的清香彌漫在整個洞口,吸引了很多游客。大家爭先恐后地搶著購買。這位老人熟練地應(yīng)付著,不一會兒,一大筐就差不多賣完了。我不由得說:“看不出來,六十多的人了,還這么利索!彼犃宋⑿χf:“還六十多啊?我今年都八十九了。不過在我們這里也不能算老。只能算中等吧!”所有的游客都驚呆了。我望著她精神十足的樣子,心想,她的生活條件也并不怎么樣啊!看來只要做到‘知足常樂’,想要長壽也并非難事。
賜福湖
巴馬縣城東約八公里左右,就是賜福湖。它是因巖灘電站蓄水后形成的大湖。一座賜福大橋橫跨其上,把賜福湖分為東南湖和西北湖。景區(qū)內(nèi)青山常綠,碧水常藍。湖山映襯,相得益彰。東面屹立著夫妻巖,南邊飛瀉著四疊泉,西麓穩(wěn)坐著蓮花峰,西北醉臥著睡美人。遠山近水美不勝收:遠處群山擁黛,孤峰傲立;近處百花爭艷,百鳥婉啼。眼前一片水鄉(xiāng)澤國。但見碧波浩淼,波濤泛金。危巒倒影,水繞峰回。如此美景,竊以為稱賜福湖為“瑤山西湖”并不為過。置身其間,確是好一派生機盎然之景,好一片悠然自得之情。
最值得一提的是賜福湖畔那座高大的山峰,真是渾然天成的一位 “睡美人”。她優(yōu)雅地躺在賜福湖畔,把自己滿頭的長發(fā)撒向那清亮的湖水之中。筆挺的鼻子配上小巧的嘴巴;修長的脖子映襯著高聳的胸脯。身材苗條,雙腿隱約可見;蠲撁撘粋仰臥著的大美人。傳說這位美女原是皇母娘娘瑤池中的一位仙女,厭倦了天上的清冷。有一天,突然看見人間的萬山叢中,有一條玉帶似的小河,在崇山峻嶺間忽明忽暗地蜿蜒而過。這條河就是巴馬的盤陽河。她被這條美麗的小河迷住了。就沿著盤陽河游玩。當她看到盤陽河中那清澈的河水,再也忍不住了。就把頭發(fā)散開,浸在盤陽河水中,任清純的河水沖刷、洗滌。太清涼了,太舒服了!不知不覺中,她躺在這里睡著了。好家伙!這一睡就是幾萬年,直到現(xiàn)在還沒醒來呢!
賜福湖不僅景色不同凡響,而且由于高地磁的作用下而產(chǎn)生的小分子團水滲入土壤,原生態(tài)的長壽‘五谷’ 由此生長。在長壽島上,鶴發(fā)童顏的百歲老人隨處可見。我們游走在世間最長的‘養(yǎng)生長廊’中,就遇到了一男一女兩位壽星。女壽星一百零五歲,男壽星一百零一歲。他們告訴我,長壽確實需要好的環(huán)境,但更重要的是‘心境’。心,是需要養(yǎng)的。一定要讓自己清心、怡心、舒心。學會把心放下。這才是長壽的秘訣!
為期六天的巴馬之行愉快地結(jié)束了。我們不僅飽覽了巴馬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領(lǐng)略了巴馬無比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領(lǐng)悟了巴馬長壽之鄉(xiāng)的養(yǎng)生之道!真是不虛此行。
【巴馬神奇的地方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神奇的巴馬散文05-17
南山,一個神奇的地方散文隨筆04-29
南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散文隨筆05-02
那個神奇的地方作文04-14
神奇的天池散文隨筆05-04
在等你的地方散文隨筆05-03
遙遠的地方散文隨筆08-25
好的地方散文隨筆01-26
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