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志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這篇文章的,只記得作者是一位孩子,他叫小米。文章的內(nèi)容很樸實(shí)、有愛、很震撼人心,雖然過去很久了卻依舊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小米他寫道:
媽媽是一座山,
山,深沉穩(wěn)重。
山,剛直偉岸。
媽媽,是一座山。
媽媽站著,是峰;媽媽躺著,是嶺。我愛我的媽媽。媽媽是山,我是山上的一棵樹,踩著媽媽寬寬的肩膀,我爬呀、長呀。
媽媽是山,山哺育了樹。
媽媽30歲那年,我才“哇哇”地來到這個世界,媽媽藏著多年的眼淚終于滾出了眼眶。她,開心極了,抱著我,親了又親。從此,她更加努力工作。為了我,媽媽攢了幾年的血汗錢,拿出來買了臺收音機(jī),這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了。那會兒,我什么也不懂,只是在媽媽跟著收音機(jī)唱歌給我聽時(shí),傻呼呼地笑著。那時(shí),工作到十一、二點(diǎn)才回來的媽媽,一看到我笑,就會把我抱起來,讓我靠在她寬厚的肩膀上,唱的更歡了,仿佛一天的疲勞已蕩然無存了。
媽媽很愛我,愛的粗獷,愛的實(shí)在,就像大山哺育小樹,一邊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涓涓愛流輸送給成長中的樹,一邊盼著樹越長越茁壯,越長越挺拔。
媽媽是山,我是樹,山是樹的教練。
媽媽愛我,但,從不遷就我。學(xué)走路時(shí),跌倒了,要拉我起來的是媽媽,但,喊“再爬起來”的也是媽媽,鼓勵我自己跨越障礙的也是媽媽。犯錯誤說謊時(shí),媽媽絕不放縱,手心上、屁股上都會有媽媽的巴掌幫助改正——盡管巴掌并不重,但終究改正了不少,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學(xué)會接物待人。
媽媽是山,我是樹,山熏陶著樹。
媽媽從不多說話,但說出來,就擲地有聲。媽媽出生于窮苦家庭,小學(xué)畢業(yè)就出門到外打工掙錢,養(yǎng)成一種做事干脆利落的習(xí)慣。因此,無論做什么,媽媽也決不允許我懶懶散散、馬馬虎虎。每當(dāng)我埋怨媽媽做事太過于講究時(shí),她就說:“既然是樹,就應(yīng)該長成棟梁!”媽媽交給我的,是濃縮了的為人之理,于點(diǎn)滴生活中以小見大。媽媽的性格,造就了我的性格。
媽媽是山,我是樹,山是樹的依托。
媽媽從來不修飾她的話,她的話,是一個個簡單的句子,但清楚明了。記得中學(xué)時(shí)候,一次書法作業(yè),我因?yàn)樽龅奶,也出于虛榮心,便帶著懇求的語氣讓媽媽替我寫。媽媽望了我好一會,說:“即使媽媽的字寫的再快再好,那也不是你真正擁有的;縱然媽媽是山,也不能讓你靠一輩子!”聽完,我恍然大悟,以后的每一次作業(yè),我都異常認(rèn)真地獨(dú)立完成了。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心里也都和我一樣有著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作者要打破傳統(tǒng)的觀念,比喻媽媽是山呢?在大家的心里,應(yīng)該更加習(xí)慣依靠在爸爸這樣的山里吧?
故事要追溯到幾年前,故事中的`主人公小米大學(xué)畢業(yè)了,有一天,媽媽突然對他說:“對不起,孩子,有件事媽媽瞞了你!彼χf道:“媽媽,你怎么了,什么事情這么嚴(yán)重,把您的眼睛都哭紅了?”
孩子,你聽我說,現(xiàn)在媽媽要告訴你故事的真相和原委:“在你兩歲那一年,你的爸爸就生病去世了;但媽媽不忍、不希望你的童年生活在一個只有母愛、沒有父愛的家庭,媽媽不要你從小也承受這種精神上的打擊,媽媽也要你健健康康、無憂無慮的成長;所以,在一次適宜的機(jī)會下,媽媽把你的戶口遷到了你姑姑家,讓你成為你姑姑名義上的孩子,而我,也就變成了你的姑姑……”說到這,媽媽便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聽完,小米也震撼了,然而此時(shí)的他更多的是理解、感動和驚訝。已經(jīng)長大了的他深深理解母親當(dāng)時(shí)“沒有要他”的做法和用意、被母親只為他人著想不為自己考慮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驚訝20幾年來,母親一個人既當(dāng)媽媽又當(dāng)爸爸,飽受物質(zhì)和精神上雙重壓力的折磨。剎那間,小米的眼睛也潤濕了,他拭去眼角的淚滴,對媽媽說道:“不管是誰的戶口、誰的孩子,我只認(rèn)得媽媽20幾年來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我心底,你早已是我最愛的母親,媽媽你聽我說: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日志】相關(guān)文章: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日志04-20
幸福日志04-29
幸福日志精選06-28
幸福著你的幸福的日志05-04
幸福日志:幸福的孩子07-01
日志君心幸福日志06-26
祝幸福日志04-19
幸福的小院日志04-25
品味幸福的日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