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樂觀的世界日志
我是個記吃不記打的天生樂觀派,雖然童年是在家長的棍棒度過的,但是能在腦海中形成記憶的永遠是那個年代吃的東西:餐桌上的哈爾濱紅腸,知青回帶來的上海魚片。
吃一回能回味好久的牛肉干、蛤蜊肉,嘴饞時苦苦央求得來的烤串,家里請客時下酒的雞爪、雞脖、燒雞或者豬頭肉。雖然當時家里不富裕甚至可以稱得上貧困,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卻從覺得比別人缺失了什么。
“吃遍五湖美食,品遍四海佳釀!边@一句“煙火味”十足的豪言壯志一直伴隨著我的中學時代。
到了中學時代,由于歷史原因,我母親所在的那個國有大型機械廠破產(chǎn)了。本來就很清貧的家庭更是由于下崗而變得雪上加霜。許久不知肉滋味的和尚生活,對于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半大小子是何等的煎熬,現(xiàn)在想起來,那個時代能有那么立下這么“有出息”的座右銘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黑土地長大的我,從小吃到的都是全國有名的東北大米。卻由于中學時代的豪言壯語,大學報志愿就以要吃肉夾饃、羊肉泡為由來到了陜西。全新的飲食文化,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還沒等我的美食之旅開始,我這個陳舊的身體卻開始抗議了。
從頓頓大米飯變成天天吃各種面食,一個星期之后,除了方便面我還能吃的下,其它的任何面食我的胃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排斥反應。然后吃下了當時我認為是最難吃的陜西人做的大米飯(誰知道后來吃到南方的米飯才知道什么是更難吃)。
然后,每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在學校的一層和二層之間來來回回的糾結(jié)幾趟才能確定這頓飯是吃面食還是吃米飯(我們學校食堂一層才會有米飯,而二層都是面食)。也許是飯前爬樓梯的運動,也許是面食有養(yǎng)胃的功能吧。
三年的大學時光不僅充實了我腦中的知識,也同樣撐開了腹中的胃口(二兩一根的.褲帶面我曾一頓吃下過12根,羊肉泡饃別人最多是泡一個半,而我是羊肉泡饃泡饃再泡饃還要再吃一個干饃。);蛟S在增長視覺感官上前者還要甘拜下風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對于我中學時發(fā)出的豪言也逃不過此。
當時因為沒有品嘗過佳釀的滋味,對于酒的真知,也是從“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豪邁中滋生出的英雄氣概模糊認識?傆X得既然要吃的好了,喝的也要好才能匹配。
然而,第一次飲用佳釀就直接昏迷的經(jīng)歷,讓我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無福消受佳釀的滋味!自此,“品”的那份奮斗的努力也分給了“吃”上面。還記得童年的時候,動畫片《中華小當家》里面那一道道夸張至極的美味大餐,帶給人們的是幸福的滋味。
還記得少年的時候,每逢考試都要買兩塊可以提高成績的巧克力,哪怕是一科考得不理想也不會有一絲憂慮的情緒來干擾你下一刻的充分發(fā)揮。
還記得事業(yè)成功的時刻,我們用慶功宴;還記得感情失敗的時候,我們的分手席。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吃一頓之后都學會了樂觀地面對未來的路。
民以食為天,那就讓我們吃出一個樂觀的世界。
【吃出樂觀的世界日志】相關(guān)文章:
吃出來的親情日志04-20
樂觀才好日志04-19
火世界的日志04-23
火世界日志04-22
世界之窗日志04-05
又回到日志的世界06-22
這個世界日志06-25
凈空世界日志06-25
心的世界日志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