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jié)約的有關辦報資料:陶侃珍惜竹頭木屑
陶侃是東晉時期的名將。他戎馬生涯四十余年,卻始終保持著勤儉節(jié)約的作風。
陶侃曾任荊州刺史,因戰(zhàn)備需要,準備造一批戰(zhàn)船。陶侃在現(xiàn)場視察督導時,發(fā)現(xiàn)大量的剩竹頭和木屑扔得到處都是,覺得很可惜。這些東西本來都算是廢物了,陶侃卻叫人全部登記收藏起來。別人見他這樣做,心中都暗自好笑。后來,一次新春集會,恰逢雪后初晴,廳前泥濘難走,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出來鋪在地上。這時,微不足道的木屑發(fā)揮了作用。
一次,東晉大將桓溫要去討伐蜀地,事先需要趕造不少船只,船板鋸好后,因為缺少竹釘,沒法把船身裝起來。陶侃便叫人把藏著的竹頭取出來送給桓溫,削成竹釘,船便裝起來了。
陶侃不但提倡節(jié)儉,而且非常反感那些毫不珍惜財物的人。一次,他去郊區(qū),看見一個人拿著一把沒有成熟的青稻穗,就問他為什么這樣,那人說:“沒什么,隨手采的。”陶侃很生氣,訓斥道:“你自己不種莊稼,還去糟蹋別人的!”當即把那個人抓起來教訓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