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記(大全3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日記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日記 篇1
我有三條可愛的小金魚,一條小的呆頭呆腦,很可愛,全身紅色,我叫它小呆呆;第二條游動很快,我喂魚時它第一個吃,全身也是紅色,但比較大,我叫他小機靈;第三個很喜歡和它們玩,身上有些黑點,但也很可愛,我叫它玩玩。
它們都喜歡玩,特別是“玩玩”,每次都是“玩玩”叫它們才去玩,它們總是上下左右到處游動,頭撞到了和沒事一樣,繼續(xù)亂動。
它們吃東西也很有趣,“小機靈”看我投入的食物一下子搶了好多。“小呆呆”最慢,吃的也最少,我想,“小機靈”太快了,只有一粒米或還小的魚食一眼就被它看見了,它也太狠了,每次都搶到,我只好把它用網(wǎng)隔開讓小呆呆吃。
它們不是很大,但生命力很強,晚上它們睡著了,靜靜地飄在水里,我就用手伸進水里,它們一下子驚醒,四處亂游亂串,跳、沖、撞……都是它們的強項。
春天,它們在水里玩,夏天,它們在水里蹦;秋天,他們沉于水下;冬天,它們倒一動不動。
這就是我喜愛的小金魚,要不你也買一條回家養(yǎng),很有趣的`。
它們是去年這時候買的,明天就一歲了。
我的日記 篇2
我的家在靜樂的一個小村莊,那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地方。
春天有數(shù)不清的樹林都發(fā)芽了,果樹開花了,麥苗長的一尺高,綠油油的一望無邊,金黃的油菜花像黃毯子一樣鋪在地上,雪白的塑料大棚連成一片,像天上的白云,人們在棚里種菜,臉上露出了笑容,小河的水嘩嘩地流著,小魚和小蝦在河里做游戲。 夏天,河被太陽照的暖烘烘的。暑假里我們到河里去游泳,好多小朋友圍在一起打水仗,我們愛吃的西瓜成熟了,麥子也成熟了,滿地都是金色,空氣里都飄著麥香味,人們笑的合不攏嘴。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果子都熟了,蘋果的臉笑紅了,石榴笑的咧開了嘴,黃黃的苞谷向人們招手,好像在說:“快把我們帶回家吧!”人們收完苞谷又緊張地播種麥子,播種機在來回播種,秋天真是一個忙碌的季節(jié)。 冬天,天氣漸漸冷起來了,潔白的雪花慢慢地從天上飄了下來,給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人們穿上棉衣去逛街一個大電視,我們小朋友寫完作業(yè)出家門去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是小朋友快樂的季節(jié)。
我們家鄉(xiāng)一年四季都有美麗的風景,歡迎大家來做客!
我的家鄉(xiāng)在XX,那里十分美麗。春天,萬物復蘇,花園里和山上的花都開了,全世界都芬芳撲鼻。 夏天,荷花開了,青蛙在池塘上唱歌,蟬也叫了起來。 秋天,大雁南飛,樹上結滿了果子,有蘋果、桔子、梨子……冬天,冰天雪地,全世界一片白茫茫的,小朋友們都來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可真美麗呀!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彈指一瞬間,改革開放已經(jīng)三十年了。房屋更是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人們住的是平房,還有人住的居然是簡陋的茅草屋,只要一下雨盆盆罐罐都得派上用場,因為房子漏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墒乾F(xiàn)在,簡陋的茅草屋已成為歷史。到處都是大樓,有的甚至建起了小高樓。茅草屋早已沒了影子。家里應有盡有。 啊!家鄉(xiāng)的變化真大呀!
我們的家鄉(xiāng)xx是個好地方,那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山上的樹木一排排,一行行,像站崗的士兵,好茂盛的樹木!真讓人心曠神怡,好清新的空氣啊!在小河里的水清清的,還一群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我的家鄉(xiāng)真美啊!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在靜樂,它的特產是土豆,如果你們現(xiàn)在就去靜樂的話,你們會吃上很香很香的土豆,你們會吃得舍不得離開的,你們可以住在那里,你們每天都會吃上土豆的,歡迎你們來做客。
我的家鄉(xiāng)在靜樂,那里風光秀麗,那里還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今天我就說天柱山吧。
天柱山是靜樂的名山,山上有茂密的古樹,春天山上一片綠,每當秋天降臨,松柏傲然挺立就像一位位哨兵,特別嚴肅。
山上有很多的古廟、古墓和涼亭,爬到山頂上,就把整個靜樂城看得清清楚楚,那真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天柱山的美景真是講不盡,說不完,你還是自己去看看吧!
我們的家鄉(xiāng)xx是個好地方,那里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山上的樹木一排排,一行行,像站崗的士兵,好茂盛的樹木!真讓人心曠神怡,好清新的空氣。≡谛『永锏乃迩宓,還一群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我的家鄉(xiāng)真美啊!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我的日記 篇3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歷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灶”。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灶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灶餅搟好放到鍋上后,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灶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灶糖拿來!蔽液苈犜挼啬脕砹嗽钐,看媽媽準備干什么,只見媽媽把灶糖和灶餅放在一塊,說:“灶王爺,來吃灶糖和灶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蔽液芎闷,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tǒng)。
我就自己上網(wǎng)查了一下,了解了有關“祭灶”的傳說:原來“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jiān)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jù)灶王爺?shù)膮R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shù)膮R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祭灶不僅是為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為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灶君神像貼到灶臺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原來,祭灶還有這么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么會包,就跟著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著檢閱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里,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為什么要包一個花生?”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辟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著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笨烧嬗幸馑迹瓉,過年還有這么多好聽的傳說呢。
【我的日記】相關文章:
我的日記09-16
我的日記07-03
我的日記10-08
我的日記06-23
我的日記07-13
我的日記06-30
我的日記04-19
我的日記06-05
我的日記08-03
(經(jīng)典)我的日記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