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日記通用(8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長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成長日記 篇1
“媽媽,你替我打個電話吧!”
“嗯,什么事情呀?”媽媽問道。
“一件你可能不會同意的事。”
“只要合理的事我都同意呀,要是不合理的我肯定還是不同意的!”媽媽強調著。
“好,我只是想養(yǎng)蠶了,你給小景媽媽打個電話請她給我些吧!”我央求著。
“那倒是可以,不過最多只能養(yǎng)8條,要是養(yǎng)多了到時沒桑葉吃,把它們餓死了,你又要怪我了!眿寢専o奈地回答著。她說過后就打電話給阿姨了,我躲在她后面開心地笑了。其實媽媽不反對我養(yǎng)蠶,只是她有點害怕長大了蠶寶寶食量驚人,家里沒那么多桑葉可以喂,再一個她害怕給它們換桑葉,因為它們是那么軟綿綿的。
我找到一個去年用來裝蠶的小盒子,仔細地墊上毛巾,又跑到小區(qū)的桑樹上摘了許多還沒長大的桑葉,準備帶去學校喂養(yǎng),順便也給點別的養(yǎng)蠶的同學。我心想:8條蠶肯定要不了多少桑葉的。
等到周一我拿到蠶時還是給不大不小的嚇了一跳,因為他給了我80多條,這下我準備的`盒子也小了,桑葉倒是應該夠了,于是便又折了一個大盒子用來給它們安家。
在學校,我發(fā)現這時的小蠶寶寶都黑黑小小的,象一小段一小段的黑線,吃起桑葉來也是慢吞吞的?墒沁^了二天后,小蠶寶寶們已經褪下了一層皮,由一齡蠶變?yōu)榱硕g蠶,顏色也慢慢地由黑色變成了棕色和灰色?粗鼈兛旎畹嘏绖,我也高興極了。
成長日記 篇2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們有的隨著時光的流逝被漸漸淡忘;有的卻像一枚釘子似的時時刻刻印在你的腦海中。
記得在我一年級時,老師布置了一道寒假作業(yè):讓我們每人練一幅字。我當時是多么不情愿。喊!怎么又是寫字啊,無聊透頂了,而且還是一大張紙!可是,老師“神圣的命令”我怎敢違抗呢?我只能乖乖照做。
那一天,天氣特別冷,可我還是一早起床就練起字來。第一張,我十分鐘就寫完了,我欣賞著我的“杰作”,目光停留在了那個“朋”字上,歪七扭八地寫得多么難看。我越看越不順眼,越看越不舒服,最后竟狠下心來把紙撕成了兩半,揉成一團,扔進了垃圾桶。我的作品被毀了,我又寫起了第二張。第二張的“朋”字好看了一點兒,可是“頭”字又看著結構怪異。我又“唰,唰,唰”地撕了。我寫了又撕,撕了又寫,寫到了第五張,我真的有點不耐煩了,心想:寫字哪有這么麻煩的,隨便交一張得了。我的.目光忽然又掃到了那個“朋”字上,腦海里便浮現出第一個“朋”字,兩個字一對比,發(fā)現剛寫的這個要比第一張好多了。咦?我進步了!還是繼續(xù)努力吧,一定會寫得越來越好的!看著看著,不知怎么的,還是不滿意,便又繼續(xù)練下去。第六張,第七張,第八張,第九張 …… 不滿意,不滿意,還是不滿意…… 半小時,一個小時,兩個小時…… 不知不覺,我練到了黃昏,已經練了十多張紙了。我的手酸了,但是變熱了;我的身體累了,但是更加溫暖、快樂了……
寒假不知不覺過去了。開學第一天,我交上了作業(yè),我的一手好字得到了大家的稱贊。就在這個寒假我的書法進步很快,成了班里的佼佼者。
雖然現在我已經四年級了,但還是忘不了一年級寒假發(fā)生的這件事。因為它就是一把金鑰匙,開啟了我的奇妙書法之旅的大門。這件事沒有像黃河水一樣緩緩流向遠方,那是因為它對我來說是多么多么重要!
成長日記 篇3
在城里,我們祭奠祖先常常是燒點紙錢,放點鞭炮,以示懷念?墒,在山村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今年清明,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山村老家掛青,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這種濃厚的祭祀氛圍。
那天,我們背著大包小包,提著大簍小簍,往太爺爺、太奶奶墳上走去。剛到太爺爺墳上,就聞到了一股焦味。我大驚失色:“著火了,著火了!”奶奶笑著說:“這不是起火,是燒墳上的雜草,是幫太爺爺打掃衛(wèi)生,也就是掃墓!
我們從簍子里接二連三地拿出一些雞、鴨、魚,還有齋粑、餅干,并倒上三杯白酒,一一擺放在太爺爺的墳前。
然后,我們按照城里一樣的習慣,燒紙錢、放鞭炮,忙得不亦樂乎。爺爺從簍子里翻出幾根香,每人分了幾根,一個勁地讓我們叩頭。他說:“這是對死去長輩的祭奠,以示尊敬!”于是,我深深地一連叩了三個響頭。
隨后,表哥切開了四只蒸熟的鴨蛋,用刀子挖掉里面的蛋清與蛋黃,僅留四邊蛋殼,整齊排列在墳上,說是給太爺爺做了四雙鞋子。
大舅則在墳堆上插上一根樹杈,并在樹上掛滿了白色的皮紙,說是給太爺爺開的支票,這樣一來,太爺爺在陰間就有錢用。一陣風吹來,白紙左右搖擺,似乎正在傳遞我們深情的祭奠。
最讓我疑惑不解的是:儀式完了,奶奶居然將祭奠的食品給我們分享。難道祭品也可以吃嗎?奶奶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笑著說:掛青的祭品不僅可以吃,而且一定要吃,因為吃過后就能得死者的保佑!”
掛青,這么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居然蘊含了這么深厚的學問,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成長日記 篇4
前兩周,錢老師布置了寫觀察日記的作業(yè),思來想去,我決定種幾棵大蒜,看看兩周后能有什么收獲。說干就干,我找來一個大蒜,放在手心里,只見幾個白白胖胖的大蒜瓣,就像一個個胖小子,圍成一圈緊緊地坐在一起,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一個個剝下來,種在花盆里,心里默默地想:你們可要快點長高長大哦!
每天放學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觀察我的大蒜寶寶,種下去兩天,我就發(fā)現有幾棵大蒜已經在不經意間脫下了白外套,吐出了一點點綠油油的小蒜苗芽,大概有一厘米高,摸上去軟軟的.,像在跟我打招呼呢:“小主人,很高興見到你,你要多給我澆水哦!”
又過了兩天,我驚訝地發(fā)現,幾乎所有的大蒜都抽出了小蒜苗芽兒,比之前長得更高了,挺挺得,像一個個大大的感嘆號,個別的還長出了小葉子,就像一只只綠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你瞧這白玉般的莖,翠綠的葉子,真是可愛又漂亮。
接下來的幾天,蒜苗長得越來越快,已經有9厘米長了,像一個個列隊的士兵,英姿颯爽。這些小“尾巴”也越來越粗,都快趕上我的小拇指了。我細心地照料著這些“綠精靈”,好讓它們快點長大。小精靈們也極力配合我,我好像每天都能聽到它們“刷刷”努力往上長的聲音。
一天放學回家后,我驚喜地發(fā)現,它們竟然又往上長了好大一截,一個個簇擁在一起,活像一片片小樹林。風一吹,它們輕輕擺動,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姑娘。我高興地合不攏嘴,心想,它們真如雨后的春筍,一個勁地往上長,生命力可真是頑強。
晚飯時,我和媽媽一起去剪蒜苗,它們像聽話的乖寶寶一樣,等著主人收割。媽媽做了雞蛋炒蒜苗,吃著自己種的蒜苗,我覺得這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佳肴。
通過這次觀察活動,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小蒜苗在僅有水分的惡劣環(huán)境下都能生根發(fā)芽,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難道不應該學習這種頑強的品質嗎?
成長日記 篇5
在學習數學第五單元時,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yè)——大蒜寶寶成長記。吳老師要求我們:可以土栽、水培,要拍照,寫日記感悟。聽完吳老師的要求,我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斑@可是我第一次種大蒜,我可要好好照顧它們!蔽倚睦锬卣f道。
放學回到家,我就喊上外婆,讓她和我一起種大蒜。我跟外婆學著脫去大蒜寶寶厚厚的外衣,再把花盆和營養(yǎng)土找來,將大蒜寶寶小心翼翼的`放入溫暖的“被窩”中。然后等所有的大蒜寶寶都放好以后,給他們澆上適量的水,讓他們都喝得飽飽的。
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大蒜寶寶澆水,觀察他們有沒有冒出嫩嫩的小綠芽。一天、兩天、三天……大蒜寶寶們都陸陸續(xù)續(xù)地探出了小綠腦袋。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看著每天都在努力生長、可愛的大蒜寶寶們,心里真高興。
經過這次自己種大蒜,我明白了大蒜寶寶是細心灌溉才能茁壯成長;就像我們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精心呵護下成長為健康、向上的好孩子一樣。
成長日記 篇6
今天是軍訓第一天,給我的感觸頗多。
軍訓的生活更加強調自律和自理,在此之前家中生活頗為散漫,時間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大約是以小時為單位的生活。因此養(yǎng)成了做事拖沓的壞習慣,自律是更不用說,無論在家,還是在校,需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時候少之又少,故而并未培養(yǎng)出好習慣。至于自理,因為初中走讀,衣食住行父母包辦,從未自己動過手,因為欠缺,所以彌補。當我聽到內務的具體內容時,既期待又惶恐,期待的是能從中得到經驗和成長,惶恐是面對新的生活,十分害怕處理不當。
其實對于自律,或許大部分同學做的都不好,而我亦然,所以就在第一天,受到了教官的批評和嚴懲,我和所有同學一樣,都抄了很多東西,也收獲了很多。
最后是訓練的感想,在訓練時不苦不累是不可能的。重復的枯燥的訓練,在嚴格的紀律下,難免會生出怨念和松懈的情緒,在我旁邊的一位女生,褪去以往的矜持和柔弱,顯得英姿颯爽,響亮的口號以及全神貫注的神態(tài)感染了我,感染了全班的每一個同學,全班精神飽滿地完成了第一天的訓練。
第一天軍訓結束,是散漫生活的結束,嚴格律己的開始。
成長日記 篇7
9月24日星期六晴天
今天早上,我準備泡點小綠豆。一開始我挑了一些綠油油的綠豆,后來我拿了一個杯子倒了點水,再把小綠豆放在里面。我一直看著那綠油油的綠豆。我大約看了二十多分鐘都沒有一點兒變化,我都有些不耐煩了。就在我不耐煩的時候,有一兩顆小綠豆突然裂開了。我開心的蹦蹦跳跳的。后來,媽媽突然叫我去吃飯了。吃完飯以后,我看到所有的綠豆都裂開了!我大聲的對媽媽說。下午三點左右,我看到每個綠豆都有了嫩芽。如同一個可愛的小孩把頭從窗戶里伸出來。我開心的不得了!
9月25日星期日晴
今天早上,我?guī)еd奮的心情去看小綠豆。有的已經把嫩綠的衣服脫了,有的才把嫩綠的衣服脫了一半。好像草翠花開的春天來了,小孩子把厚重的棉衣脫了,換上又白又薄的小襯衫。中午,我?guī)е_心的心情又去看綠豆。每個綠豆的'芽都有四五毫米高了。晚上,我看見小綠豆的襯衫上面都有一些紫色的點點,芽尖上面還有淡綠色的小葉子。
9月29日星期四中雨
今天下午放完學以后,我就直奔到家里看我的小綠豆兒!鞍,幾天沒看你,今天就長這么大了呀!”我驚訝地說。葉子是翠綠的,莖大約有八厘米長了,葉子大約有五十多片,如果有一只螞蟻在這里,它會覺得前面有一片茂盛的大森林。
9學30日星期五小雨
今天放學以后,我慢慢悠悠的回到了家。我本以為小綠豆沒什么變化,我沒想到我眼睛突然一亮,小綠豆有新鮮的芽了!那嫩綠的葉子,讓人一看覺得非?蓯邸D切├先~有點圓,它們的身高不同,有高有低。它們的莖比昨天高了一點兒,看著那些又綠又長的莖,讓我想起了被剝了皮的小樹枝。那些綠豆芽好像被困的犯人正準備逃跑呢!它們還像在跳舞的小孩。有的在跳拉丁,有的在跳街舞,還有的再跳雙人舞……小綠豆芽兒可真是超級有趣、超級可愛、超級神奇呀!
成長日記 篇8
對于學校的圖書館,我是懷著敬畏的。敬的是其建筑風格的宏偉大氣,館藏的豐富,設施的完備。畏的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海量知識遠不是我能夠吸收掌握的。每當有朋友來學校玩,還是忍不住向他們炫耀一番,盡管心中有點底氣不足,只因未能好好對圖書館進行利用。
大一大二的時候,總是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宅”這種新興文化之上,就似那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一般。到了大三,看到身旁人影匆匆,恍然覺醒。是的,該學那飛天的小鳥,振翅而起了。
這是一個行動大于思考的時代,我信奉這句話,所以如今習慣每天背著被戲稱為“龜殼”的書包,爬上圖書館高高的階梯。以前有過好奇,為什么要有如此高的階梯才能進圖書館?如今想想,也許是為了給圖書館增添一絲莊嚴,使人不敢有太過放縱的行為。每次走過電梯,掃一眼等電梯的人,心中帶著無比的.自豪從樓梯走到三樓,進去之后,習慣性的左轉,然后開始一段獵奇之旅。
從一開始到三樓學習,到如今的習以為常,三樓也帶給了我不同的感受。
三樓擺設的視覺效果是簡單的,不似其他樓層,用書架將人的視線阻隔,而是把書架排放在緊靠窗的位置,在剛進門的左右擺放著桌椅以供學生學習。而向左往里有一個半隔斷間,放著報紙的書架和一些桌椅。在四周還放著一些黑色的皮椅,以供閱讀雜志時休息。整個視覺范圍是空闊而簡單的。
三樓的整體旋律是安靜而熱鬧的。說它安靜,是因為你可以聽到很遠處傳來的耳語聲、翻書聲、腳步聲。說它熱鬧,則也是因為四周時不時有各種聲音傳來,夾雜在一起,倒另有一番感受。
最愛三樓的知識氛圍,因為是雜志報刊閱覽室,有著各個方面的知識刊載,當我疲勞時,總喜歡找一兩份雜志或報紙來換換腦,活躍一下思維,順便站在一個他人的角度來認識一下這個世界。不似其他樓層,僅有一兩個專業(yè)的書籍。
習慣是靠時間養(yǎng)成的,想想我應該也有了在三樓學習補缺的這個習慣。忽然有一天,要到七樓借書,正想坐下細細品味,環(huán)視周圍,陡然覺得內心有些恐慌,直到回到三樓,才覺得呼吸舒暢。原來,竟已習慣至此了。
今日寫此文,僅為一段在圖書館三樓學習的時間做個記載。
【成長日記】相關文章:
成長的日記12-04
成長日記【經典】09-09
成長日記[精選]09-22
[經典]成長日記09-14
有關成長的日記01-15
成長的煩惱日記12-22
關于成長的日記01-30
成長日記(經典)07-25
成長日記(精選)07-25
【經典】成長日記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