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后感(精選15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xué)習(xí)了不少新知識,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讀后感1
周日去了一趟圖書館,在書架上發(fā)現(xiàn)了安妮日記。對其有興趣,于是寫了一篇讀后感。
安妮是猶太人,在她13歲那年,由于納粹對猶太人的清剿,隨著家人開始了躲藏的生活。一開始,由于食物豐富,資源旺盛。安妮對這躲藏生活有點興奮。
但是,隨著德國與英國的戰(zhàn)爭,食物開始少的可憐。安妮的保護人有的不幸被抓,此時此刻,安妮是多么需要一位傾訴者。于是她與有點自閉的男孩彼得開始聊天,最后,他們開始有了感情。當(dāng)然,在安妮以前的生活中追求者有許多,但在躲藏生活中只有彼得一位年輕男孩,自然也就有了感情。
安妮日記的真實是它獨有的吸引力,它講述著一位少女的心。最終,安妮沒有成功脫險,但她用日記獲得了永生。
安妮日記讀后感2
日記本,隨處可見。
我曾經(jīng)因為覺得好玩而下定決心開始寫日記,但不到一個月就停止了。安妮的日記本是她13歲的禮物,她從那時就開始寫日記,直到傷寒奪去她的生命為止。
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家、學(xué)校兩點一線,每天往往復(fù)復(fù),還是因為安妮的生活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使她不得不把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記錄下來。安妮過的是隱蔽式的生活,但她的日記中記錄的卻幾乎是密室外發(fā)生的事。我不想知道安妮是怎么知道的,我甚至在想,如果安妮一直不去了解這些事,或許她就更會像一個普通的少女。
但我清楚的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在二戰(zhàn)時,猶太人是被排斥的,被認為是出賣耶穌的人。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尊,當(dāng)你的自尊、你整個家族的自尊被別人踐踏在腳下時,那種憤怒、那種不甘,那種拼了命都要和對方爭個你死我活的情緒,從安妮的日記中就能感受到,但我卻遲遲不能完全體會。
這種痛,沒有經(jīng)歷過,又有誰會知道,會去關(guān)心?
安妮日記讀后感3
安妮短暫的一生,從那天下著淅瀝瀝雨的早晨,安妮走出家門,走向那個讓自己唯一有活下去希望的密室,她的故事開始了,但同時也注定了她命運不可避免的悲劇結(jié)局。
但是她留給我們的作品卻讓我們深刻的記住了,這是個只存在了十六年的年輕生命,卻正如她日記里寫的那樣“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她做到了,用她的心記錄了仿佛發(fā)生在一個美麗天使身上的故事。記住了一個天使一樣的少女,踏著凡間的塵埃,撫摸著戰(zhàn)爭的傷口,在痛苦和絕望的世界里種下星星點點的種子,漫浸希望的火種,灌注勃發(fā)的力量,儲蓄著對于光明、和平的一切美好設(shè)想,對于未來世界的無限展望和期許。靜靜地躺在那本泛黃的日記里,淌在后人對于這段歲月無盡的沉思里。
讀完了全本書,我有很多的感嘆,為這個美麗感性的女孩。同時也深深觸動了內(nèi)心的和平,珍視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希望類似的悲劇再也不要發(fā)生了。祈求和平。
安妮日記讀后感4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zhàn)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著戰(zhàn)爭,聲討著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zhàn)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shù)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zhàn)爭就是二戰(zhàn)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占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zhàn)場,又將數(shù)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shù)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zhàn)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么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shù)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fù)存在,而這一切都源于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里因該銜著橄欖枝,而不是品著血紅的淚!
安妮日記讀后感5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dāng)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讀后感6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活潑可愛、眉目清秀的猶太少女,由于法西斯對猶太人的殘害,她們?nèi)胰撕退膫猶太人鄰居,帶上生活用品,一起躲到她爸爸公司里一個很隱蔽的房間里,他們把那里叫做“密室”。
密室里的生活既艱苦又難熬。走路要輕;要在公司的人來上班之前先洗漱完畢;還要在公司的員工下班以后才能下樓用熱水……如果不遵守以上條例,就可能被人發(fā)現(xiàn),并被帶到集中營去。飛機投下來的炸彈雖然能炸毀房屋,但卻炸不毀安妮堅強的意志。在她感覺無聊時,就用學(xué)習(xí)和從閣樓上的窗戶眺望大自然來消磨時間。安妮就是這樣堅強不屈地生活著。
后來安妮和彼得。威爾彼此相愛,每當(dāng)他們互相親吻的時候,她就感覺幸福走遍了全身。
《安妮日記》不僅讓我了解了歷史、戰(zhàn)爭和種族迫害,而且讓我看到了身處逆境的人們是如何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著。安妮的生活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安妮日記讀后感7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安妮日記》這本書,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嘆了一口氣……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西斯到荷蘭去剝奪猶太人的自由的時候,安妮她和家人們一起躲到了安妮爸爸公司后面的一個三層密室里去了,后來也隨著搬來了凡。丹夫婦和彼得,然后又搬來了杜瑟爾這個牙醫(yī)。這個密室里面的八個人已經(jīng)躲了將近兩年了,可是在一九四四年他們被警察們抓住了。凡。丹一家人都慘遭不幸,安妮和瑪戈(她的姐姐)也不幸去世,安妮的媽媽和杜瑟爾也一樣,這八個人中只有安妮的父親存活了下來。
那個時候的社會實在是太黑暗了,為什么猶太人要被限制。在那么黑暗的日子中,安妮他依然天天帶著微笑與大家見面,一個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偏偏就生活在這種殘忍的地方從青春期開始,她開始了密室的生活,等到了青春期結(jié)束,她的生命也跟著結(jié)束了。這是為什么?為什么讓一個小孩跟著受苦,為什么猶太人的生活要被限制?為什么這么幼小就要結(jié)束生命?這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安妮日記讀后感8
安妮·弗蘭克,這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她著時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這么小的年紀,就被殘酷的戰(zhàn)爭逼著躲進了黑暗的小屋,整天提心吊膽的過著生活,每天她處處都受到拘束,卻一直沒放棄,可惜就在戰(zhàn)爭快結(jié)束時,她卻離開了人世。
比起安妮的生活,我們現(xiàn)在過得生活簡直就是一個美好的天堂。安妮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中都能表現(xiàn)得如此樂觀,還能一邊學(xué)習(xí)一邊快樂地生活著,而我們,一群在天堂里的孩子,卻還不知足于現(xiàn)在的生活,整天向父母要這要那的,父母也都順著我們的意思做;在家里,簡直就是一個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人們忙得團團轉(zhuǎn),而我們自己卻在那兒玩得不亦樂乎。
安妮日記讀后感9
安妮總說“紙比人更有耐心”,是的!這種說法我也感受得到,對人講一些繁多的事情還不如跟紙對話!每天以日記為發(fā)泄,傾訴!她渴望自由,快樂。在這本日記中,可以看出來安妮對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從13歲的黃毛丫頭長到成熟的15歲姑娘,再次聲明,很有毅力!
中間也有許多的人鼓勵安妮,比如說她的姐姐瑪戈,還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讀完這本書,我非常地感動!建議大家也去看吧——你們會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樂。我接下來要看大仲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閱讀愉快!
安妮日記讀后感10
由于種族的歧視,安妮他們的逃亡生活并不好過:明天都吃爛了,變質(zhì)了的食物;沒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內(nèi)遠動;不能看見陽光與光明;不能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學(xué)習(xí);不能發(fā)出響聲……在這些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下,他們還要時刻擔(dān)心會來小偷;因為害怕被人發(fā)現(xiàn)而整天提心吊膽的;被突如其來的子彈和大炮嚇到;有心事無人訴說,只能在被窩中偷偷抹眼淚……
在如此艱苦的生活下,安妮還是十分樂觀,懷揣著希望:她相信英國很快就會打敗德國;她相信這種日子很快就要到頭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見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日記讀后感11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的第一本日記,安妮是一個很有自己的獨特思想、也很有自己主見的女孩。這本書所廛的,是安妮在世界大戰(zhàn)中寫出了自己在藏身之地發(fā)生的事情。
在這本書中,主要說的是安妮在秘密小屋發(fā)生的一些事。比如說有人生病了,要知道生病就會難受,一難受附近的荷蘭居民就會告密,對于安妮他們來說,生病可是件麻煩事。我最喜歡安妮所說他們是怎么樣過節(jié),在過節(jié)時,安妮他們總會互相交換禮物,或者一起去樓下聽廣播。每次聽廣播,安妮心中都抱著希望,因為廣播是他們知道外面事情的.唯一工具。
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你受了委屈還是遇到困難,都要樂觀勇敢微笑地面對生活,就像桑蘭、張海迪一樣,雖然她們的身體不健康了,但是她們的心靈是健康的!要相信,美好就在不遠處!
安妮日記讀后感12
上周我讀了《安妮日記》,知道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由于納粹德國實行反猶太人政策。在1940年5月荷蘭被德國攻占后,荷蘭的新統(tǒng)治者英特也將排猶法律在荷蘭境內(nèi)執(zhí)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栋材萑沼洝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寫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13歲生日,她收到了一本日記本,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安妮日記》中主要寫八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兩年,他們只能依靠朋友提供的有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維持生活,以及獲知外界的一切。他們在密室里生活很寂寞、痛苦、恐懼、貧窮,但安妮卻在密室中樂觀、快樂的生活,我要向安妮學(xué)習(xí)堅強、正直、勇敢、仁慈的精神。
雖然安妮只有十幾歲,但她表現(xiàn)出超越她年齡的堅強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和震撼。
安妮日記讀后感13
再看看我們自己,從小就在糖水中泡大的我們就好似一個美麗的泡泡,盡管耀眼奪目,但卻經(jīng)不得一點風(fēng)吹草動,隨時可能破碎。因此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但相對于經(jīng)歷戰(zhàn)爭痛苦的安妮,我們所謂的“逆境”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安妮,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女孩受到如此大的磨難都勇于為自己理想而努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yōu)槭裁淳妥霾坏侥兀克,如果你遇到了困難,請千萬不要在逆境中沉淪,我們應(yīng)該勇敢地站起來,奮起抗?fàn)帲詷酚^的心態(tài)直面逆境,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拼搏,并在逆境中錘煉自己,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堅實!因為,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永遠快樂的女孩;一個面對逆境卻不愿低頭的女孩正激勵著我們沖出逆境!
安妮日記讀后感14
《安妮日記》的作家安妮弗蘭克從1942年6月12日1944年8月1日寫日記。后來她在倫敦電臺廣播中聽到荷蘭流亡政府教育部長說到,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應(yīng)收集和發(fā)表有關(guān)荷蘭人民在德國占領(lǐng)下的苦難生活的一切。安妮弗蘭克因受這個講話的影響,才決定根據(jù)自己的日記出版一本書。
她最后一則日記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8月4日,安妮被德國黨衛(wèi)隊逮捕,并于1945年3月死于德軍集中營。當(dāng)時她僅僅有16歲!安妮希望她的日記能夠傳遞下去,這也完成了她的一句話: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下去!
當(dāng)我讀到猶太人必須佩戴一顆黃色六角星;猶太人必須交出自己的自行車;猶太人不許坐電車……猶太人只能上猶太學(xué)校時,我領(lǐng)悟到了大家的感受。他們的生活大受限制,這也不行,那也不準,他們的日子就這樣過下去。
讀完這本書后,我頓時領(lǐng)悟了:戰(zhàn)爭能毀掉一切,唯獨不能侵占一顆堅強、勇敢、善良、自由的心!
安妮日記讀后感15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寫了荷蘭被德國占領(lǐng),“希特勒”上臺后大力抓捕猶太人,取消猶太人的身份,,把大批大批的猶太人趕進裝牲口的大卡車里,拉去集中營,在哪里遭受非人待遇,直到死亡。本文作者安妮,也是猶太人。她的家人以及朋友也都是猶太人,因此安妮一家人到處逃亡;先是到爸爸的辦公室上面的密室中,過著沒有自由,只有恐懼和提心吊膽的生活。但沒過多久,他們還是被納粹人(“希特勒”派去的人)發(fā)現(xiàn)了他們,并將他們帶去集中營,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死亡,年僅十五歲。
讀完《安妮日記》使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日本侵略中國,有無數(shù)中國百姓死在日本人的刀槍下;例如:南京大屠殺,活埋了三十萬中國人。我們痛恨戰(zhàn)爭,我們也希望全世界的兒童都生活在和平、自由、幸福的年代里。
【安妮日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安妮日記讀后感04-01
《安妮日記》的讀后感03-06
《安妮日記》讀后感悟07-25
《安妮日記》讀后感11-03
《安妮日記》讀后感10-14
《安妮日記》讀后感03-22
《安妮日記》讀后感09-19
《安妮日記》讀后感11-03
《安妮日記》讀后感09-11
《安妮日記》讀后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