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村官民情日記(精編四則),歡迎大家大家閱讀和借鑒,希望可以對大家的相關(guān)工作有所幫助。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晴轉(zhuǎn)多云
馬上進入夏收高峰期,“秸稈禁燒”迫在眉睫,如何勸誡村民“秸稈禁燒”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鎮(zhèn)黨委、政府早早地布置了“秸稈禁燒”工作,通過早計劃、早預(yù)防、早行動,將“秸稈禁燒”工作盡早宣傳和落實到位。讓村民們盡早知道今年“秸稈禁燒”工作的要求和處罰措施“誰點火處罰誰,誰著火處罰誰”。在宣傳方式上做到全面和深入,通過廣播、張貼標語、懸掛橫幅、流動宣傳車、電喇叭等方式深入宣傳。并成立督查組,巡查應(yīng)急大隊,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對鎮(zhèn)村兩級干部工作的落實做到嚴格要求。截止目前,張貼秸稈禁燒通告8000張,懸掛橫幅50條,流動宣傳車2輛。
為大力宣傳秸稈禁燒政策,一大早,我和副鎮(zhèn)長彌玉龍來到紫郭村宣講“秸稈禁燒”相關(guān)政策,路上遇見村民劉滿良在地里準備收麥,經(jīng)過一番交談。村民笑著告訴我:“以前收完麥后,村民為圖省事放一把火燒完后,就可以直接播種了,今年聽到宣傳車宣傳‘禁止焚燒秸稈,誰點火罰誰’后,沒人敢點麥茬,要么把秸稈粉碎還田,增強土壤肥力,要么送到飼料廠加工利用,變廢為錢!
說到底,我們要做好秸稈禁燒的宣傳工作,鼓勵大家在秸稈綜合利用上下功夫,發(fā)展低茬收割、粉碎還田等措施,重點推廣秸稈覆蓋還田、生產(chǎn)沼氣等綜合利用新技術(shù),發(fā)展農(nóng)村循環(huán)經(jīng)濟。
2014年5月29日 晴 星期四
今天,按照民政部門要求,我與村委會主任對我村的危房戶逐一進行走訪和核查。經(jīng)走訪統(tǒng)計,我村共涉及危房戶20戶,其中1戶房屋無法居住,2戶房屋破損嚴重,其余房屋不同程度有漏雨、傾斜現(xiàn)象,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在這20戶群眾的家里,我詳細詢問了他們家里的情況,得知12戶都是年齡大的老人一個人在家,他們的兒女或者出去打工,或者同父母分家,造成房屋年久失修,給老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在4組老人魚彩霞家里,我問:“阿姨啊!你看你屋里都成這樣了,還不跟兒子一起住嗎?”,魚阿姨說:“好我的娃啊! 我兒子和兒媳早都叫我跟他們一起住,但是我就是舍不得老屋,住不慣樓房,在這里住的舒心呀!”。多么樸實而又讓人揪心的話語啊!我同村長一起對她說:“你一個人住碰到大雨天可怎么辦啊!你最好是和兒女一起住。那樣才讓人放心呀”。
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普遍都存在這種老人在屋守家,兒女們在外打工或是分家等現(xiàn)象。這些留守老人都渴望留在老屋,落葉歸根。而他們的安全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由于沒有人照顧,只有自食其力,而他們居住的生活環(huán)境并不是他們所能及的,所以他們的生命安全就成了一個大的問題。
怎樣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而又有保障的居住環(huán)境?作為一名村干部,我覺得應(yīng)從一下幾個方面去做:一是積極聯(lián)系老人的兒女及親屬,讓他們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的職責;二是對那些不愿離開老屋的老人,由政府民政部門牽頭,對其的居住環(huán)境進行修繕并給予適當補助;三是對于那些危房戶,要成立對口安置點以應(yīng)對突發(fā)狀況;四是村干部要切實負起責任,確立幫扶對象,定期對幫扶對象的生活進行幫助。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晴
“李總,小涼山這要動工,有1戶農(nóng)戶家地基受電纜影響,需要移動電纜,你們現(xiàn)在來處理嗎?好,我就在小涼山”。
2015年1月4日早8:25分,為學習借鑒經(jīng)驗,看看火德紅社區(qū)小涼山集中安置點恢復重建情況,我與鎮(zhèn)黨委書記臧爾方一同來到小涼山,先看了吳國彩和吳國才家規(guī)劃設(shè)計情況,后與幾名群眾討論了樁基礎(chǔ)和條形基礎(chǔ)的設(shè)計和鋼架結(jié)構(gòu)房的優(yōu)惠政策及優(yōu)越性,后干脆與幾名群眾促膝交談起來。
“大家快點開始干了,這么好的天氣,一刻都不能耽誤,一秒都不能浪費”。
“進材要很多費用,而建房補助又是分批撥付,沒有錢進不了材料”。
“你們可以幾家聯(lián)合起來,到一個廠家或公司賒購建材,與他們簽訂合同,等資金撥付了就給他們,我們也可以跟某些廠商協(xié)商,讓他們先賒材料給你們,撥付資金后你們統(tǒng)一支付”。
“單就政府家給這點錢,我們又沒錢投入,無法完成建房,要給我們考慮貸款,還要考慮到最好家家都能貸”。
“貸款問題,現(xiàn)今各級各部門正在研究,具體咋個貸,貸多少現(xiàn)在還沒有定論,如果能貸,我們也會盡力幫助大家協(xié)調(diào)”。
這些問題也是我們村群眾所關(guān)心的問題,郭飛和郭太章二人談到施工用水困難,也談到在不遠處有水源,可以想辦法引來用,臧爾方書記立馬起身一同步行近2公里去查看,我也跟了去。郭飛建議修路拉水,經(jīng)實地查看因水太少不可行后,大家建議修個水池,將飲用水晚上蓄起來供施工用水,書記立馬電話聯(lián)系施工方,要求馬上動工開挖蓄水池,群眾建議要用水袋把生活用水蓄起來供施工用水,需要水袋,他立馬電話聯(lián)系水袋,這時移動公司從縣城趕到。
“書記,辛苦了,看你一天忙得呢”,其中一個人說。
“為群眾辦事,心理暖和”,鎮(zhèn)黨委書記臧爾方回答。
是啊,為群眾辦事,心理暖和,我們永遠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我在書記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腦裝群眾,更重要的是群眾之事立說立辦。
黨委書記與民座談:我們都是一家人(二)
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小雪
“小朋友,在洗碗啊,你爸爸媽媽呢,你很棒的,你叫什么名字啊?”小男孩有點不好意思說。旁邊的妹妹張正涵趕忙說:“他叫張正偉”。
1月6日晚19:32,我與鎮(zhèn)黨委書記臧爾方一同來到紅石巖過渡集中安置點,旨在與民座談,安撫民心、宣傳政策、與受災(zāi)群眾打成一片,讓他們切實感受黨的溫暖與關(guān)懷。
第一站我們來到張國高家,看到5歲的張正偉正在洗碗,臧爾方書記趕緊用電話拍下來,此時其母親從帳篷外面進來。
“你怎么不自己洗碗,讓小孩子洗?”臧爾方問。
“要讓他從小鍛煉,學會自力更生”,其母回答。
他準備把此事編成微信發(fā)送,小兩姊妹圍了過來,搶著看他們的照片。甚至說他要在電話上寫字,問這問那,親如一家。張正偉把剛發(fā)到的新衣服拿出來給我們看,說是基金會發(fā)的,臧爾方說:“我們要從小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感恩黨、感恩人民,基金會也是在黨的領(lǐng)導下,知道什么是黨嗎?”,“假如其他地方有難,我們也要伸出援助之手,小朋友,假如其他地方有難,把你穿著這件衣服脫下來捐給他們好不好?”
“好”。淳樸而善良的回答。
在易孔能家、在易堯龍家,我們宣傳了重建的一些相關(guān)政策,宣傳了鋼架結(jié)構(gòu)房的優(yōu)越性和優(yōu)惠條件,講述了恢復重建的一些思路和進展情況,大家都深表感謝。
易堯龍家在地震中房屋被堰塞湖淹沒,家里的財物全被水卷走,還失去了親人,談起也很傷感。其中一個親人火化后等待安葬,他想按照地方習俗給親人“超度”,請求黨委、政府考慮幾百斤碳,臧爾方立馬打電話給肖江落實,易堯龍說不好意思開口,臧爾方表示:“這對黨委、政府來說是小事,但對你們來說是大事,我們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就直說,我們會力所能及地幫你們解決實際困難”。
后來到集中烤火點與大家座談,看到其中一方?jīng)]有墻身,刮風時還很冷,他立馬聯(lián)系村總支書記肖江,要求在保證安全、透氣的同時,次日早用把墻身搭起來,確保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與大家交談甚歡,還開起了小玩笑,孩子們爭著要求書記給他們照相,書記邊聊邊給他們照相。孩子們叫起了臧大爹。
“張正偉你是小張,我是老臧(張)”,書記開玩笑說。
“那你好姓老了”,張正偉的話惹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不做兩家事,“我們都是一家人”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可能很多人都無法體會,而我看到了,也體會到了,在今后的村官生涯中,我們不緊要做好本村的工作,為本村群眾謀福祉,更重要的是放眼世界,力所能及的幫助更多的人走上富裕的康莊大道。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1.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民情日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