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之戀經(jīng)典情感日志
遙遠(yuǎn)的夏天,在她居住的巷道里,那個無知的少年從巷口走到巷尾后,再也沒有回來。
他喜歡梁羽生,喜歡他筆下的俠客馳騁塞外。
躺在斜坡草地上,他會幻想可以邂逅一位北國的女子于蒼莽的雪原。不必有蓋世的武功,也不必懷揣發(fā)黃的絕世秘笈。他的腦海里,她是寂靜的,和初夏的白樺林一樣寂靜。
十年,一個接一個的十年被北去的云朵帶走了。
他時常坐在黃昏的石墻上,用嗚咽的口琴聲把最后的傷感葬入夜色。
他不知道明月是往事的墓碑,不知道傷感是無法治愈的絕癥,他甚至不知道那條巷道的出口其實(shí)就是不斷地向右,向右。。。
終于,有一天他走出了那條小巷,在巷口仰望青灰的屋頂上升起的閣樓小窗時,他看到小窗后面長長的電線上站著一只小鳥。
突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和這只鳥一樣孤獨(dú),除了可以融進(jìn)這遠(yuǎn)闊的天空,心里,無比的空。。。
低著頭走過青石板的儒林路,天空下著小雨,每一塊石板顏色看上去干凈而新鮮,他心里泛起莫名的愉悅,像年少時喜歡的小說里一些情節(jié)被自己重溫時那樣的感覺。
記憶,無疑是最奇妙的東西,一段不能確定詞曲作者的音樂或者一些無法辨識的氣味總會和你不期而遇,首先,你不會努力去感受它們更多本質(zhì)的東西。因?yàn),你在聆聽到它們或嗅到它們的時候,閉上眼睛,撲面而來的往往是一個還來不及去祭奠的時代。
如果你一定要把那個遠(yuǎn)去時代物化成一種景致,譬如黃昏時的天空那么天邊的云朵無疑是最絢麗的,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人和往事的在最初的章節(jié)里若隱若現(xiàn)。這時候的我們,總會有像穿過街區(qū)的電車那樣在舊時光的站臺上做短暫的停留。直到你已經(jīng)清楚的辨認(rèn)出那些上車的人中,有多少人曾經(jīng)和你擦肩而過。
他喜歡在安靜的夜里,熄了所有的燈,放一張?zhí)偬锘菝赖腃D。
喜歡英文或日文歌,并非是小資情懷在作怪,他給自己的解釋是聽不明白歌詞的歌,往往比那些中文歌耐聽。就像那些超現(xiàn)實(shí)主義的作品,一些事物被一些抽象的色塊和線條所替代。對這種更注重形式美的東西,你不需要太懂,太懂就不快樂了。
在他看來,所有不能被他聽懂的歌都是好聽的,當(dāng)然,旋律必須是悅耳的',讓人安靜的。有時候,音樂與音樂間隙的那幾秒鐘,他會快速的回顧剛剛結(jié)束的那支歌,在大腦里用幾個畫面來做一個簡單速寫,往往這些畫面和作曲者的初衷是相悖的,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對此的熱衷。
他甚至固執(zhí)的認(rèn)為,這是文化的差異帶來的鴻溝,對于異域的舶來品,沒有必要為了欣賞一支和自己不太相干的曲子而站到鴻溝的另一面故作姿態(tài)。因此,他更崇拜那個巴洛克時代的威爾第那支《四季》。閉上眼睛,小提琴和顏悅色的慫恿下,小草努力從泥土里探出頭來,靜靜的生長,山坡上的毛櫸樹在風(fēng)里搖曳。從山巔的古堡向山下俯瞰,青翠的色彩一直延伸至藍(lán)灰的遠(yuǎn)山。
在眾多的音樂里,能和他心中的畫面完美契合的似乎只有這個死了一百多年的老頭寫的東西了。
在某個初春的下午,他在一輛長途汽車上聽到一支曲子,閉上眼睛就能想起一些遼遠(yuǎn)而熟悉的畫面。他問司機(jī)放的是什么音樂,司機(jī)把CD盒遞給他,他按著司機(jī)提示的順序在盒子找到這支曲子名字后,盯著那個名字看了好半天,原來那支讓他想起了遙遠(yuǎn)北國的曲子就叫《北國之戀》。
后來,他跑遍所有的音像店也沒有找到那張CD。再后來,有一次在貴陽外文書店,他終于買到了那張夢寐以求的CD。十年了,閉上眼睛再次聆聽那《北國之戀》時,寂靜的夜里,他忍不住流下淚來。
【北國之戀經(jīng)典情感日志】相關(guān)文章:
魚貓之戀-情感日志05-25
康城之戀情感日志08-03
初之戀的日志05-01
傾城之戀日志04-28
柏林之戀日志04-27
傾城之戀大學(xué)日志09-07
傷感絕世之戀的日志04-12
人樹之戀日志09-12
四季之戀日志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