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凈空法師的名言

時間:2021-01-28 16:15:10 名人語錄 我要投稿

凈空法師的名言

  “知”,真的是太難了,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就是希望大家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靶小,實在講一念之間,那個念頭一轉(zhuǎn),即身成佛。下面是小編整理了凈空法師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凈空法師的名言

  1、煩惱、業(yè)障一年年輕,智慧一年年長,頭腦一年年清楚,是業(yè)障消除、佛力加持的現(xiàn)象!

  2、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是什么?方便是手段,又說善巧方便。應(yīng)用智慧,用種種方法來誘導(dǎo)眾生,來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就是方便。

  3、我們學(xué)佛人,要積植德行,無論對什么人、無論對什么物,乃至于毒蛇猛獸,我們都以真誠慈悲心來看待,絕不傷害。從什么地方做起?你家里面常常有些蒼蠅、蚊蟲、螞蟻,從這里做起,絕對不傷害它。

  4、叫你看得淡,不是叫你不負(fù)責(zé)任。不負(fù)責(zé)任,那又錯了,世間人會說“不能學(xué)佛,你看學(xué)佛了,連家都不要了,兒女都不要了,父母也不養(yǎng)了,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這把佛教形象破壞了,這是不可以的。

  5、眾生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關(guān)鍵在于你知不知道自己的根性,換句話說,你知不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在哪里?知道自己毛病,這個人就覺悟了,我們一般講開悟,開悟是這個意思。

  6、社會哪些毛病,我們表演。學(xué)生不知道尊師重道,我們來表演尊師重道,做給他看;世間人不仁不義,我們要做出仁義;現(xiàn)在人不知道恩,不曉得報恩,我們要知恩報恩,處處做給他看。

  7、佛在《大集經(jīng)》里面說得明明白白,“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凈土成就”,我們今天生在末法時期,我們來修凈土,正是依教奉行,這是如來的好學(xué)生。

  8、諸位要曉得,你要到哪一道去,不是佛菩薩主宰,也不是閻羅王主宰,與上帝鬼神更不相干,誰主宰你?自己主宰自己。學(xué)佛的人,他要學(xué)覺悟,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

  9、學(xué)了佛,明白了,知道要把世緣,這個世間恩怨、債務(wù)的這種緣,轉(zhuǎn)變成法緣。轉(zhuǎn)變成法緣好——菩提道上做同伴、做伴侶,互相勉勵,一起成就。

  10、布施不是貪圖果報的,貪圖果報,這個心不善,不能說沒有果報,果報很小,微不足道;歡喜布施,不求果報,果報才殊勝。

  11、世間第一樁事業(yè),真正有價值的事業(yè),真正有意義的事業(yè),莫過于教育。你看這些從事于教育工作的人,為國家、為社會,奠定和平、安定、繁榮、興旺、幸福的根基,他們在播種、在造福,讓大家享福,所以這是無比殊勝偉大的事業(yè)。

  12、我們要想這一生當(dāng)中真正得到佛法殊勝功德利益,就要認(rèn)真地去修行。修行從哪里修?古來祖師大德常常教導(dǎo)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念頭、妄念。怎么樣把妄念打掉,這叫從根本修。

  13、一定要曉得,清凈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們心不清凈,你再聰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辯聰,不是般若智慧。

  14、我們覺得不如世間人,那你是自己道業(yè)根本沒有得到;如果你得到了,你就是穿得再破爛,跟這些世間帝王將相站在一起,你的氣勢超過他,決定不會比他矮一截。為什么?我自在,他不自在;我沒煩惱,他有煩惱;我沒有憂慮,他有憂慮,就這一點,他就不如我。

  15、佛存的是什么心?沒有一絲毫自私自利的心,絕對沒有。佛的心,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佛的愿,希望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我們要學(xué)佛的存心,學(xué)佛的大愿。

  16、法布施是我這一生修學(xué)的重點!什么是法布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法布施。所以你所知道的要教人,教人不僅僅是言教,著書也是屬于言教,最重要的是身教,你要做到,那個感人很深。

  17、大乘經(jīng)里面,佛告訴我們:無佛亦無魔。佛跟魔是從什么地方區(qū)別?著相就是魔,離相就是佛。如果你一切都不執(zhí)著,魔也是佛;你若執(zhí)著,佛也是魔。

  18、我們舉辦法會講演經(jīng)典是稱贊,勸人念佛是稱贊,乃至于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地,我們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都是稱贊。如是稱贊得佛威神加持,現(xiàn)前所得到的感應(yīng)就是辯才。

  19、我們要懂得積德修善,利益一切眾生。聰明人會散財,散財是真正保持財富,我們學(xué)佛明白這個道理。生活實在講要節(jié)儉,節(jié)儉是惜福。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這個福報永遠(yuǎn)享不盡。

  20、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天天念佛,天天斷惡修善,天天積功累德,為的是什么?怕臨命終時有障礙。

  21、佛法的修學(xué),實在說一定要有善根,就跟世法是一樣的。世間法,一個人在世間,一生富貴、事業(yè)、學(xué)業(yè)成就與否,固然是要靠努力,但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宿世的善根。

  22、佛用什么方法教人離苦得樂?佛用的是教學(xué)。佛首先教導(dǎo)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個善法是什么?十善業(yè)道。

  23、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個我要捧他、贊他,那個我要毀謗他,我要打倒他,搞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都在造罪業(yè)、不了解一切法的真相!

  24、什么樣的思想、見解絕對正確?記住,心清凈、平等、慈悲,與這三條相應(yīng)的思想見解絕對正確。如果我這個思想見解不平等、不清凈、不慈悲,這就是錯誤的。

  25、我們世間,有的父母對于兒女,兒女有時候不孝順,父母有的時候還會痛恨這個兒女。佛不會的,眾生做再大的惡業(yè),佛還是念眾生,這真慈平等。

  26、修行要常想六字洪名,口念不關(guān)重要,心中要常念,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相續(xù)不斷。初學(xué)通常要用念珠,每晨念三串珠,念三聲佛號撥一珠,一直念下去,絕不中斷;以后再五句撥一珠,或十句撥一珠。在念佛時任何閑事都不要管,行也念,坐也念,句句分明,不清凈場所及睡時不必出聲,心中仍念,久而久之,即得念佛三昧。

  27、“自私自利、名聞利養(yǎng)、貪嗔癡慢、五欲六塵”這十六個字,是六道眾生的煩惱習(xí)氣,是無始劫來生死的根本,你只要沾染上一、兩個,無論你怎樣精進(jìn)努力地修學(xué),你都不能成就。

  28、真誠清淨(jìng)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29、學(xué)佛第一個階段的收獲是法喜充滿,這是你初初證得的,這是享受。這種喜悅是從清凈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塵的刺激。

  30、如果在世界上有八千人,真正斷惡修善,放下貪嗔癡慢,學(xué)習(xí)倫理道德,起心動念與一切善法相應(yīng),把這個惡法統(tǒng)統(tǒng)都放下,地球上這些災(zāi)難都沒有了。

  31、釋迦牟尼佛講得好,不是他一個人,他后頭還有一句話,叫“是諸佛教”。諸佛就是所有一切佛,他們教化眾生也就教這三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32、念經(jīng)的時候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顛倒,這就是修慧。

  33、意教,念念不忘幫助別人破迷開悟,時時刻刻不忘記這樁事情,你自然長智慧。所以求智慧怎么求法?這是求智慧的秘訣。到外面求學(xué),那是增長知識,不是增長智慧;常常有意愿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智慧。

  34、我們一天到晚待人接物,這個心常常保持平靜,這是念佛的秘訣。你要不懂這個道理,縱然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你心里面還有喜怒哀樂,這個佛號念得再多,伏不住煩惱,你不能往生。

  35、佛講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是無量煩惱的歸納,并不是只有八萬四千。佛是大醫(yī)王,能治一切眾生的病。八萬四千煩惱是病,八萬四千法門是藥,佛用各種法門來對治不同根性眾生的病。

  36、我們要在經(jīng)教上用上十年,哪有不開悟的道理?這就是世尊在《遺教經(jīng)》上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十年學(xué)一部經(jīng),絕對不能學(xué)兩種,一定會成就,根性再鈍的人都會有成就。

  37、經(jīng)典是佛的法身,你能夠把經(jīng)典里面所講的道理、方法、教訓(xùn),都能夠做到,你就等于跟釋迦牟尼佛天天在一起,等于跟阿彌陀佛天天在一起。

  38、世出世間最大的好事、最大的善行,無過于幫助眾生覺悟。所以諸佛菩薩給我們示現(xiàn)的最大善行,就是教化眾生。

  39、惜福就增福,增福就增壽,這是肯定的。其實我們哪里會貪圖壽命?尤其是這個世界太苦了,要壽命干什么?我們有一天壽命,有一天健康,認(rèn)真努力干一天,決定不能懈怠,一切為正法常住,一切為安樂眾生。

  40、把心專注在一處,心就不散、不亂,一心不亂,效果就很不可思議。因為一心生無量智慧、無量的德能,所以一心非常重要。

  41、正覺,梵語講“三菩提”,是阿羅漢跟辟支佛的地位;正等正覺叫“三藐三菩提”,是菩薩的地位;佛是無上正等正覺,在佛經(jīng)里面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學(xué)佛,求的是什么?求的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42、釋迦牟尼佛當(dāng)年在世,沒有一切建筑,石窟里頭、大樹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里一坐,大眾圍繞,就講經(jīng)說法,那就是道場。所以要懂得“道場”兩個字真正的意義。

  43、因為真心本性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佛教給我們,起心動念為一切眾生著想,所修積一切善業(yè)功德,我自己不要,都回向給十方一切眾生。為什么教你這么做?能夠幫助你破我執(zhí)。

  44、佛法的修學(xué),同學(xué)們特別要注意,佛法叫“內(nèi)學(xué)”。內(nèi)是什么意思?內(nèi)是觀察自己。觀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45、六道輪回是從哪里來的?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閻羅王造的,也不是佛菩薩造的,而是你自己造的。自己怎么造?是你自己的煩惱造的。

  46、我們中國人常講,人死了就作鬼。明明有六道輪回,為什么人死了就作鬼?餓鬼道的業(yè)因是愛欲,你想想,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不起貪心的能有幾個?如果不能把愛欲舍棄,他就肯定到餓鬼道。

  47、念佛法門的殊勝,除了需要善知識的開導(dǎo)、提攜與幫助,還得要自己真正下功夫、真正地修行,你才會體會得到、才能把它認(rèn)識清楚。如果不是認(rèn)真去修學(xué),讀了、聽了,充其量也只是八識田里面種一點善根而已,你這一生不能成就。

  48、能在這個時代,學(xué)業(yè)、道業(yè)有成,都是相當(dāng)?shù)纳聘5乱蚓。你有善根,你能夠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動心?/p>

  49、佛法是孝道,佛法是師道,孝順父母、尊師重道,佛法從這里開始,也從這里圓滿。

  50、我們在國內(nèi)外看到很多著魔的,著魔的原因是什么?喜歡神通,喜歡感應(yīng)。這個東西確實是真有,你不能刻意去求它,你刻意求它,很容易惹麻煩,你的冤親債主會弄神弄鬼來欺騙你,你很容易上當(dāng)。

  51、一定要知道,道場的功能是教化一方!能勸這一方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這個道場建的有功德;如果這個道場做不到這樁事情,甚至于把眾生修行道路指錯,那他要背因果責(zé)任,這個因果責(zé)任都是在地獄。

  52、真正念佛的人對生死不驚不怖,他的心是定的,這定心就是凈土受生之心。專修凈土的,臨終最后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往生西方——十念一念皆得往生,決定在臨終一念!

  53、佛看我們迷惑顛倒,他以種種方便來誘導(dǎo)我們、啟示我們,希望我們豁然覺悟又恢復(fù)到本覺,這就是佛度眾生。

  54、我們印經(jīng)布施,這是法布施,這個功德利益是真實的,為什么?有一些眾生讀到經(jīng),他會開悟?v然不開悟,佛法的種子落在阿賴耶識里,這個種子是他將來開悟的真因。我一生印經(jīng),是跟印光大師學(xué)的,這個不造業(yè),這是真正的好事情。

  55、佛門弟子們,最普通的愿叫“四弘誓愿”。

  56、盡量在物質(zhì)生活降低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福報布施供養(yǎng)一切苦難眾生,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xué)。

  57、一個真正修行人,以苦為師,他苦里頭有樂——他樂在自在,心里頭沒有妄想、沒有執(zhí)著、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多快樂!

  58、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擔(dān)憂的,他自己沒有產(chǎn)業(yè),一生也沒建一個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缽,過的是清凈無為、快樂無比的生活。

  59、什么是業(yè)障?業(yè)障是起心動念。業(yè)障消除了是什么現(xiàn)象?心是平靜的,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不會分別,不會執(zhí)著,不會起心動念。

  60、清凈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清凈是對自己,不是對別人;慈悲是對別人,不是對自己。

  61、在這個時代,我們還能遇到佛法,還能遇到圣教,你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我們要幫助這個世界、幫助這個社會恢復(fù)到安定和平,這是我們的責(zé)任。從哪里做起?從我心開始。

  62、佛家的修學(xué)綱領(lǐng),“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位要曉得,惡念、惡行,果報在三惡道,你能夠把惡念、惡行斷掉,雖然你造的有三惡道的業(yè)因,你也不會墮三惡道,為什么?緣斷掉了。

  63、隨緣就自在,隨緣就不起煩惱,攀緣就煩惱,攀緣是什么?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zhí)著,就是造業(yè)。

  64、你不信、不愿、不念佛,沒有佛保佑你,你就是無福之人!你真肯信、肯愿、肯念佛,一切諸佛都保佑你、都護(hù)念你。一切諸佛之所護(hù)念,這是福大。只要你發(fā)心,萬緣放下、聞經(jīng)受持,無論你是菩薩、是羅漢、是凡夫,甚至是阿鼻地獄眾生,統(tǒng)統(tǒng)都得不退轉(zhuǎn)于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慧大!

  65、佛門當(dāng)中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yīng)!蹦阒灰缋淼厍螅绶ǖ厍,沒有求不到的。怎樣才如理如法?“改往修來”是如法,“灑心易行”是如理。

  66、佛經(jīng)的文字稱為“變體文”,換句話說,是當(dāng)時的白話文,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翻經(jīng)大德為什么要這么作法?目的是讓文學(xu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經(jīng)。

  67、古大德教我們多念佛,諸位要曉得,念佛就是消業(yè)障,為什么?你起心動念打妄想就是業(yè)障,你一天到晚講廢話是業(yè)障。

  68、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是我的自性,叫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是什么?是我的心,唯心凈土。換句話說,我心里面如果沒有分別執(zhí)著,現(xiàn)的國土就是極樂世界。

  69、因果決定不能夠變更的,不能抵消的。譬如說我過去做的惡事太多了,現(xiàn)在多做一點善事可以彌補、可以抵償,沒有這個道理。

  70、蓮池大師專修念佛法門,傳記里面看到,他沒有做過佛事,什么都不會,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71、沒有緣,決定不能攀緣;緣來了,決定不能躲避。緣來了你躲避,不慈悲;沒有緣你去攀緣,心不清凈。清凈跟慈悲兩者不能偏于一邊,要平等地修學(xué),這樣才能避免過失。

  72、愿常聽經(jīng)念佛,不令間斷,一心求生凈土,必得諸佛護(hù)念,圓滿無上菩提。唯愿諸仁者依教奉行,善思念之。

  73、一切諸佛當(dāng)中,阿彌陀佛的'弘愿最為第一。所以我們讀彌陀大愿,應(yīng)當(dāng)把彌陀的四十八愿,變成自己的四十八愿。你以這個基礎(chǔ)來修凈土法門,我可以說,你決定往生。

  74、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我們聽起來好像是很矛盾,其實它有道理,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羅蜜的基礎(chǔ)上。

  75、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我們念佛的第一個目標(biāo)是什么?要念到我們自己心清凈,一天到晚,佛號不間斷。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處所,我們認(rèn)真念佛,“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真把這九個字做到,這就是功夫成片。

  76、真正佛弟子,第一個對于佛陀真誠的教誨,要深信不疑;第二對于佛所講的道理,要透徹地理解;第三個佛所說的至善的行為,要真正做到。

  77、身為佛弟子,自己真正確確實實明了、覺悟,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一定要去做,諸佛菩薩是教我一個人的,不是教別人的;別人做不做,與我不相干,我自己一定要做!

  78、度眾生,只要使其聞一聲佛號,即已令其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因緣成熟會進(jìn)入佛門。

  79、真正學(xué)佛的人,永遠(yuǎn)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緣是講人事,善的人事、惡的人事,對我們修行人來講,統(tǒng)統(tǒng)有恩德。什么時候你能夠在這個角度里面看清楚,你的境界就會不斷向上提升。你的功夫得力了,你肯定是煩惱輕、智慧長。

  80、“心遍一切處”,所以動一個善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眾生善與善相感;起一個惡念,惡念也一樣有感應(yīng),惡與惡相應(yīng),想到這個地方就寒毛直豎,真的可怕!

  81、人生最大的幸福、福分就是能聽聞圣賢的教誨,能有高度的智慧。有了高度的智慧,人生可以經(jīng)營得非常簡單,因為都會下對人生的決擇,都能夠“道法自然”的來生活。

  82、在我們?nèi)粘I町?dāng)中,最容易犯的是盜戒。在佛法里面,凡是以種種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將別人的利益,想方設(shè)法據(jù)為己有,這都屬于盜心、屬于盜行。

  83、天天讀經(jīng)、念佛,是天天親近佛菩薩;一天不讀經(jīng),一天不念佛,跟佛菩薩就遠(yuǎn)離,佛像供在面前也沒用。

  84、佛法是覺悟之法,智慧之法!以佛法為食,是養(yǎng)我們的法身慧命。

  85、古代圣賢人的教學(xué),非常簡單,非常扼要,五樁事情——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懂得這五種倫常關(guān)系,這才像個人。

  86、六根接觸六塵,世人以為是樂,其實是苦。五欲六塵乃是生死冤家,生活苦才能激發(fā)道心。佛訓(xùn)示以苦為師,太苦了必然想辦法脫離這個娑婆世界,所以生活環(huán)境不好的人未必不是幸福。

  87、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從哪里回頭?從五欲六塵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yè)回頭。

  88、諸佛菩薩千經(jīng)萬論,無量劫的教導(dǎo),無非是告訴我們這么一樁事情,無非是勸導(dǎo)我們看破、放下而已?雌剖裁矗咳f法皆空。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一切都看破放下,你就會大徹大悟,你就會得大自在!

  89、世間人自私自利,貪著自身的利益,天天在造業(yè),很苦,那我們怎么做?我們要反其道,做出無私無我,一切心行都是純粹為利益眾生,事情做好了,名聞利養(yǎng)絲毫不沾,清凈自在,做出樣子來給人看,叫人去反省,叫人覺悟。

  90、我們多讀一點佛經(jīng),多聽、多記一些,以為自己智慧開了,錯了,那是記問之學(xué)。智慧開了,你煩惱、無明沒斷,要曉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辯聰”。

  91、現(xiàn)代的社會,一般人煩惱習(xí)氣很重,迷失自性很深,所以心不能住在道上。什么是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就是道。這十二個字是性德,是自性里頭本有的。

  92、這一想我要怎樣怎樣,這叫造業(yè)。你恒順眾生,隨喜功德,那不是造業(yè),那是功德。功德是什么?與法性相應(yīng)。什么是法性?我總結(jié)修行的二十個字,那就是法性。

  93、我們念佛人,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與一切大眾互助合作,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里面清清凈凈。我們與人無爭、于世無求,二六時中,心里就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什么都沒有,這樣就好。

  94、佛在《無量壽經(jīng)》里面,教給我們“仁慈博愛”。什么是“仁慈博愛”?我們愛自己,用愛自己的心,平等地愛護(hù)一切眾生,這就是“仁慈博愛”。

  95、法布施里面最殊勝的是“依教修行布施”,我們能夠真正依教修行,不但福田具足,功德也具足了,所以這是最殊勝的福田。

  96、佛法法門很多,我們所修的法門不同,一定要彼此互相尊重,不可以彼此互相破壞;ハ嗥茐,你修得再好,你還是要墮三途受果報。為什么?你破壞別人的道心,你造的是破和合僧。

  97、福是什么?福是定,是清凈心,心清凈才是真福。有福報的人心清凈,心清凈多快樂!快樂是福,離苦得樂是福;心不清凈,沒福。世間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雖富不樂,他苦,不算有福。

  98、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給諸位說,不是財富,為財富而活是錯誤的,不是權(quán)力、不是地位,而是什么?是快樂。你在這個世間,活得快樂,你就沒有白活了。

  99、佛與眾生都是心變的,在覺悟的時候就叫“佛”,在迷惑顛倒的時候就叫“眾生”。

  100、經(jīng)選一部,天天念它,念到熟悉,不要求解,為什么?經(jīng)里沒意思,你求什么解?你所了解的統(tǒng)統(tǒng)叫打妄想。開經(jīng)偈講“愿解如來真實義”,你所解的都是胡思亂想,決定不是如來真實義。

  101、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事業(yè)。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為佛法、為眾生服務(wù)的工具,有緣,我們認(rèn)真努力去做;沒緣,沒緣更好,可以休息,省事!

  102、世尊教學(xué)四十九年,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什么叫看破?事實真相徹底明了通達(dá)叫看破。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別執(zhí)著。你能放下執(zhí)著,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zhí)著,你就成阿羅漢;再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再放下妄想,你就是佛!

  103、人生短暫,一晃就過,如真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最有福報之人。若欲往生必須求解,除非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可以不要求解,否則必須聽經(jīng),以免盲修瞎練,一定要懂理,否則不能成就。

  104、無量無邊的煩惱,那個病的總根就是這個“貪”字。佛教我們用什么方法來對治它?用布施。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是度慳貪的,是來對治這個煩惱的。

  105、對于所有誤會我的人、嫉妒我的人、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都是一個感恩的心——我在這里面得清凈心,我在這里面生起無量無邊的善愿善行。

  106、佛家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動它?就是愛欲在推動。

  107、五欲——財、色、名、食、睡,佛在經(jīng)上常講,這是“地獄五條根”,這個東西你要不把它拔掉,你要想超越輪回,難!

  108、世尊給我們做示范,我們看到善財一生成就,《法華經(jīng)》上龍女八歲成佛,說明行不難。你為什么不肯行?是你知道得不透徹,你是一知半解。

  109、我們的身體不是人設(shè)計的,大宇宙的運作也不是人設(shè)計的,但是它很有規(guī)則;很有規(guī)律,我們稱這個叫天道。人這一生,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見解、我們的行為,要能順乎天道,那就非常健康;違反天道,那就很麻煩。

  110、一個人能接受佛的教訓(xùn),是多生多劫的福德善根所致。印光祖師說,能夠死心塌地地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第一等聰明人。佛說末法時期凈土成就,所以今世修行人應(yīng)以修凈土為正行。

  111、學(xué)養(yǎng),“學(xué)”是學(xué)問,樣樣都知道;“養(yǎng)”是修養(yǎng),知道運用什么方式,待人處世最恰當(dāng)。所以不管在亂世或者治世,佛弟子與世間圣人君子都會隨機應(yīng)變,運用善巧方便處世待人接物,但是“真誠心”、“恭敬心”的大原則,絕對不改變。由此可知,無論在何時何地,修行都是成就我們的戒、定、慧。

  112、修道是修通大涅槃之路,修成佛之道。成佛之道是大定,心中有定就是在道。修凈土,念念之中有阿彌陀佛;若心中一時無阿彌陀佛,即離了道。阿彌陀佛即是信號,心中無即失了航線。

【凈空法師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非洲魔法師的弟弟04-23

非洲魔法師04-23

讀《魔法師的外甥》 有感08-31

一寸法師的童話故事08-09

關(guān)于魔法師找傳人的故事11-16

《別智玄法師》古詩賞析06-11

延參法師搞笑經(jīng)典語錄01-26

有趣的童話故事精選:魔法師的小貓12-11

《魔法師的帽子》讀后感15篇09-06

收集學(xué)習(xí)的名言11-01

曲沃县| 沙洋县| 清远市| 浦北县| 岐山县| 临夏市| 汝州市| 新安县| 大厂| 康平县| 光山县| 泾川县| 区。| 彰化县| 保亭| 旬邑县| 昌都县| 烟台市| 化隆| 汪清县| 沁阳市| 青海省| 焉耆| 扶余县| 多伦县| 常德市| 湖州市| 渝北区| 辽宁省| 鄂托克旗| 河间市| 吐鲁番市| 收藏| 南充市| 南华县| 金平| 邛崃市| 疏勒县| 通海县| 定兴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