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的名言警句 推薦度:
- 讀書名人名言警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書名言警句集錦78句
吾家自維揚,來此十三世。雖有文武殊,所向唯廉恥。不隨濁水流,宗支幸不墜。傳家一卷書,唯在爾立志。鳳飛九千仞,燕雀獨相視。不飲臭酸漿,閑看傍人醉。識字識得真,俗氣自遠避。人字兩撇捺,原與禽字異。瀟灑不沾泥,便與天無二。汝年正英少,高遠何難企。醫(yī)俗無別方,唯有讀書是!醴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淖x書名言警句78句,希望大家喜歡。
1、讀書在于舉一反三,實踐在于觸類旁通。
2、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
3、讀書趨簡要,害說去雜冗。——歐陽修《選焦千子秀才》
4、讀書務(wù)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尤省尔悵商脤W約》
5、較好的是思索者。因為是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還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觀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的書籍。
6、讀書要注意形成一條主心骨,就像一棵樹一樣,先要有比較鞏固的根和本,然后在上面生出繁枝密葉來!痖_誠
7、教義通過讀書可以習得,而更上層的必要的教養(yǎng),即世界知識則只有通過讀書的人們,進而學習所有種類的印刷本的人們才能習得!袼固胤茽柕
8、書籍對于整個人類的關(guān)系,好比記憶對于個人的關(guān)系;書籍記述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fā)現(xiàn),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jīng)驗;書籍給我們描繪了自然界的奇觀壯景,千姿萬態(tài);書籍指引我們渡過難關(guān);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s翰·盧保克
9、對書籍的愛好有兩種類型,求知欲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源于大腦的需求,另一種源于心靈的需要。因為前者出自對知識的渴望,后者出自對真理的渴望和對真理的追求!纳w洛夫
10、書是子孫成長的搖籃,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1、壞書是帶有知識性的毒藥,它會毒殺精神!鼱柼
12、能讀不能行,所謂兩足書廚!昃与E
13、然古書者雖多,要當以為學者之山淵,使筆者得采伐漁獵其中!鸷
14、書本知識多教條,實踐知識多創(chuàng)新。
15、既非孫康之映雪,又非董子之下椎,前無釣餌,后無鞭箠!阉升g
16、有些書是不該被人們忘卻的,但不該被人們記住的書是沒有的。——奧登
17、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莞
18、學習文學技巧,自然不能忽視讀書。讀書,就是看別人怎樣從生活自身里,找出了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它自己的規(guī)律和方法。——王汶石
19、讀書的方法大體上要看自己是為了什么目的,有的為學習而讀書,有的為創(chuàng)作而讀書,有的為研究而讀書,有的為教育而讀書。假如目的不同,方法上也就不免有些小異!
20、讀重要書籍時,至少讀三遍,第一遍盡作藝術(shù)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機學習拆卸和裝配機槍一樣,仔細考察每一個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他們的聯(lián)第三遍自瀏覽,求得一個技術(shù)的完整印象!蹉胧
21、有的人老愛高談闊論,什么事也沒做起,先談?wù)摬恍。有的成天訂計劃,開書目,請人講讀書方法,在許多場合都很熱心地泛論讀書的重要性。為此,這般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結(jié)果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費的這些寶貴的時間放在老老實實地認真讀書上面,也許可以得益不淺!囃
22、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mào)易,獲利三位者也;讀書則在家慎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zhàn)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土宇者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磿c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讀書與"無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廢!鴩
23、讀書有兩種方法:精讀和略讀。什么是精讀呢?精讀就是深入鉆研,細嚼慢咽;什么是略讀呢?略讀就是大致瀏覽,重點掌握。有些青年,不管是必讀書籍,還是參考書籍,都一概淺嘗輒止,瀏覽大概。又有些青年專讀一本書,死抱住一本書不放,其他一概不管。這兩種都是沒有掌握讀書的方法。——曹方
24、我覺得我的思路是好的和有用的,只是在方法上需要改變一下。我首先看的就是百科全書,我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加以研究。不久,我又認為應(yīng)當采取完全相反的方法:先就每一個門類單獨加以研究,一個一個地分別研究下去,一直研究到使它們匯合到一般的綜合方法上來了,這是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有意識這樣做的。在這方面,我的深思彌補了知識的不足,合乎情理的思考幫助我走上了正確方向!R梭
25、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6、"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就是力量"、"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一句句名言警句不都應(yīng)證了書的重要作用與書在一個人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讀書不是為了消磨時間就是為了完成任務(wù),有誰把讀書當成快樂的事呢?
27、只有善于用腦,善于思想,使自己的思想豐富,人生才是最充實的。
28、對于學了許多而對他們無用的詞匯的人們,或?qū)W許許多多詞匯而不能運用的人們,好象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樣,比不上一個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f斯特
29、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30、天才是各個時代都有的;可是,除非待有非常的事變發(fā)生,激動群眾,使有天才的人出現(xiàn),否則賦有天才的人會僵化。(狄德羅)
31、無限書籍的力量,是我的信仰的真諦之一——蘇霍姆林斯基
32、讀書不加思考,如同吃東西不經(jīng)消化。
33、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34、有書堆數(shù)仞,不如讀盈寸。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
35、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翖壖
36、書籍備而不讀,等于廢紙。——諺語
37、我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
38、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在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作者:(宋)司馬光
39、學者如取水,終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學者不自溢其器。 作者:(明)左元臣
40、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沖突,都愿意放棄。吃一塹,長一智。
41、"先生不應(yīng)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yīng)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作者:陶行知
42、書山尋寶;學海泛舟。 作者:《對聯(lián)集錦》
43、有了物質(zhì),人才能生存;有了理想,人才能生活。生存與生活有什么不同呢?動物是生存,而人則應(yīng)該生活。
44、書籍是人類成長的帆。
45、才既難得,而又難知;則當博采,多而蓄之。
46、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于我們的無知。——《萊辛寓言》
47、讀書是我惟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绹└惶m克林
48、最好的作品來自于對某種獨特寫作方式的認真嘗試之中。
49、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50、生平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
51、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
52、求學的三個前提是:多察看、多吃苦、多研討。
53、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
54、非同一般的學習,學習非同一般。
55、因依老宿發(fā)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56、書,以是哺育心靈的母乳,啟迪智慧的鑰匙。——佚名
57、讀書: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58、人人都想培養(yǎng)美國最聰慧的孩子,而不是全面調(diào)教得最好和心情最舒暢的孩子。
59、虛心學習短變長,驕傲自滿長變短 。
60、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
61、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
6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63、不看書精神不充實,不看好書的人不會做人。
64、讀書就像長跑貴在堅持。作者:雷祺祺
65、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作者:吳夢祥
66、三步寫一題,心停手不停。書卷堆如山,纖手輟不耕。神倦惟思睡,鈴聲驀然響。壯士征戰(zhàn)罷,倦枕書山眠。放眼世界上下五千年,何處狀元不讀書。
67、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濁,好和歹沒條道。作者:無名氏 出處:中呂朝天子志感
68、閱讀的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69、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宋)歐陽修
70、美麗的時光總是在讀書的時候出現(xiàn)。
71、書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中的難題,教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髡撸厚T月茜
7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念書時;黑發(fā)不知好學早,白首方悔念書遲!啤ゎ佌媲
73、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精思!祆洹缎岳砭x》
74、閱讀是一項高貴的心智熬煉。——[美]梭羅
75、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76、念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guī)》
77、給我一片干凈的天空,我才氣遨游;給我一片蔚藍的海洋,我才氣飛舞;給我一個瑰麗、文明、安全的校園,我才氣在常識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78、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律生長。
【讀書名言警句】相關(guān)文章:
讀書的名言警句03-19
讀書的名言警句01-03
與讀書的名言警句01-31
讀書的名言警句12-05
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警句12-20
讀書的勵志名言警句06-08
讀書名言警句03-03
有關(guān)讀書的名言警句03-04
讀書勵志名言警句02-18
關(guān)于讀書的名言警句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