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是作家當年明月創(chuàng)作的一部歷史小說,共7冊。小說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以及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1.沒有競爭的完全市場只存在于理論想象之中。
2.這是國家形象問題,換句話說,就算給得起錢,也丟不起人。
3.人無恥到這個地步,是不容易的。
4.對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
5.在清除敵人首腦之前,必須先掃除一切外圍和幫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智慧,所謂摻沙子、挖墻腳是也。
6.要說這本書指《易經(jīng)》,那可真算得上是萬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來客,下到世界文明,人類前途,都可以從這本書里推出來,反正隨你去讀。
7.所謂英雄者,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敢當人之所不敢當。所謂英雄者,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所謂英雄者,堅強剛毅,屢敗屢戰(zhàn)。如此之人,方可稱為英雄!
8.這就是傳說中罵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罵,夸罵合一。
9.有時候,屈辱地活著比悲壯地死去更需要勇氣。
10.一無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11.歷經(jīng)磨難,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強權(quán),雖死無懼,叫做勇氣。
12.胡宗憲之所以如此安心,是因為俞大猷有一個公認的作戰(zhàn)特點--“計定而后大舉,兵集而后齊發(fā)”。通俗點說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鬼子不拉弦。
13.但隱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終將爆發(fā)在最后那一刻。
14.觀點斗爭是假的、方向斗爭也是假的,只有權(quán)力斗爭才是真的。
15.世界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事實證明,一對一的政治單挑已經(jīng)落伍了,為適應潮流的發(fā)展,政治組織應運而生,大規(guī)模的集體斗毆即將拉開序幕。
16.不干擾百姓們的生活,增加他們的負擔,為其當為之事,治民若水,因勢利導,才是皇帝治國的最高境界。
17.十六世紀是信息的時代,想在保住腦袋,混碗飯吃,就得時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動態(tài)。
18.可是在權(quán)力的擂臺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
19.要知道,越接近心臟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見皇帝也著實是個美差,甭管表現(xiàn)如何,混個臉熟才是正理。
20.這就是傳說中的“官話”,俗稱廢話。
21.外交,是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guān)系的方法,但它還有另外一個通俗的解釋--用最禮貌的方式,說出最骯臟的話。
22.其實統(tǒng)治王朝就是經(jīng)營企業(yè),只不過治國這一攤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稅、還要應付工商檢查、安全檢查、消防檢查,逢年過節(jié)還得上貢,流年不利還會虧本破產(chǎn)。
23.所謂強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夠消滅對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4.倭人為寇,是為倭寇。但惡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們的戰(zhàn)斗力,且不說這幫人的武藝和戰(zhàn)術(shù)水平,單說人家冒著掉進海里喂魚的危險,跑上千里路來搶劫,就能充分說明他們的犯罪決心和毅力。
25.風蕭蕭兮易水寒,欠了債兮你要還。
26.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無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說來這種行為有著很多稱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飛蛾撲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這更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違反邏輯的行為。而在中國古老的哲學中,這種行為有著一個恰如其當?shù)拿Q: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深信,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
27.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是不會懂得這些的,他們太天真,太幼稚,他們或許能夠在考試中得到一百分,卻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他們雖然手握真理,卻無法使用,滿懷熱情地踏入社會,卻被撞得頭破血流。
28.活著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還要拿去肥田!
29.但就在宗禮準備預寫他的第四次捷報時,徐海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30.因為真正的史筆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筆,而是人心。
31.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氣的。
32.在日本史書里,戰(zhàn)國被描述成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無數(shù)勇猛之士在萬軍之中橫沖直撞,著實壯觀。但是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桶狹間戰(zhàn)役,那位威震日本,號稱無人可擋的大諸侯今川義元,手底下的全部兵力不過四五萬人,僅此而已。當時,一般戰(zhàn)役兩方人數(shù)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千人,要擺在中國,這也就是個儀仗隊,不過倒怪不得日本同志們,畢竟人口有限,要組織個大規(guī)模戰(zhàn)役難度太大,說句寒摻話,能戰(zhàn)死個幾千人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33.如果要搞個三千年來的世界暢銷書排行榜,《孫子兵法》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十名,此書早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海外,這本書拿破侖買過,希特勒也買過,上到八十歲的老頭,下到四五歲的孩童,都是孫子的忠實讀者。
34.所有戰(zhàn)爭的勝負關(guān)系都遵循著一個最根本的原理:最終決定勝負的是參加戰(zhàn)爭的人。
35.“文皇少長習兵,據(jù)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qū)內(nèi)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節(jié)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36.直到我真正讀懂了張居正,讀懂了他的經(jīng)歷,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選擇。我才找到了一個答案,一個讓人寬慰的答案。
37.縱使憨直,誠然不屈,這就是明代官員的氣節(jié)。
38.雖然這套把戲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卻屢試不爽,而要使出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間悲從心頭起,鼻涕眼淚說下就下,毫不含糊,對臉部肌肉和中樞神經(jīng)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猶讓人嘆為觀止。
39.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誠是一件很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