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失敗,叫瞎忙「2017年薦讀」
忙碌忙碌,忙總和庸碌合在一起,瞎忙了一圈,還是湮沒在了人海里,而懂得人生的人,從不讓自己忙碌。
中國人向來是很忙的。
從史記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到趕英超美、力爭上游的躍進(jìn),如今,“在忙嗎?”還是我們的日常寒暄用語。
這個世界,可忙的事情太多了,結(jié)婚生子、樓市股市、社交網(wǎng)絡(luò)……忙得像狗,累得像驢,最可怕的是,睜眼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繞著石磨轉(zhuǎn)了幾圈——瞎忙。
一個人,不應(yīng)該太忙。我們忙碌,往往為名為利,但忙不忙和成不成功卻沒有本質(zhì)的聯(lián)系。
諸葛亮多智近妖,他領(lǐng)導(dǎo)的蜀國還是最早滅亡,為什么?太忙。政務(wù)軍事事無巨細(xì)他都要管,只因擔(dān)心別人不如他盡心。司馬懿聽說以后,就預(yù)言諸葛亮活不長,兩軍對壘,他堅守不出,果然耗死了對手。
可憐諸葛亮死后還演了一出“死諸葛嚇退活仲達(dá)”,死了還要操心。如果還能重來一次,他也許會愿意放權(quán)下去,不讓自己勞累而終。
人,需要努力,卻不需要忙碌。忙碌有時候和意義是相悖的。許多復(fù)雜的問題,需要平靜的.心緒,持久的專注,靈感的造訪。這些都是忙碌所排斥的。
魏征給唐太宗寫的諫言里,就希望唐太宗“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讓百官效力,自己“盡豫游之樂,養(yǎng)松喬之壽”就好了,在魏征看來,一個君主積累仁德,保持自己耳聰目明、博采眾長才是最重要的。
唐太宗要努力讓自己清閑,以保持大腦清醒、能聽諫言,這不是一種努力嗎?反而讓你身心俱疲的,一定是需要警惕的。
瞎忙,或許是這世界上最失敗的事了。因為你四處奔忙,到頭來只是原地打轉(zhuǎn)。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瞎忙,什么是真忙。
佛學(xué)里有個詞叫“精進(jìn)”,什么是精進(jìn)?即不退轉(zhuǎn)地改掉先天的毛病,自我提升。
智慧、知識不會退轉(zhuǎn)。名和利會退轉(zhuǎn),今天賺了錢,明天可能會在股市里虧掉,今天萬眾矚目,明天可能無人問津。
我們事務(wù)繁忙搞垮了身體,怠慢了親人,疏遠(yuǎn)了朋友,是瞎忙。
我們追名逐利反而積累了抽煙喝酒卑躬屈膝等習(xí)氣,是瞎忙。
想要不原地打轉(zhuǎn),唯有不斷精進(jìn)。“經(jīng)營之圣”稻盛和夫,每天都要踐行他的六項精進(jìn):一、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二、要謙虛,不要驕傲;三、要每天反省;四、活著,就要感謝;五、積善行,思利他;六、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當(dāng)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忙不忙并不取決于我們自己,但我們始終要知道——再忙,心不能忙,精進(jìn)不能懈怠。
程明道云:“百官萬務(wù),金革百萬之眾,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俱在人,其實無一事。”
無一事,是心頭無事。往往真正的成功人士,盡管每天日理萬機,手上事多,卻從不讓心頭事多。
因為,不急功近利,才能專注;不爭先恐后,才能從容;不逼迫自己,才有心得,有精進(jìn)。
老舍說:“手腳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而這樣的人,也不會想到“忙”字。
【有一種失敗,叫瞎忙「薦讀」】相關(guān)文章:
有一種失敗叫瞎忙日志04-14
有種失敗叫瞎忙散文04-14
有一種失敗叫做瞎忙散文03-06
有一種力量叫失敗作文04-16
讀《有一種智慧叫包容》有感04-12
讀《有一種力量叫母愛》有感12-24
讀《有一種力量叫責(zé)任》有感01-16
讀《有一種花朵叫寬容》有感04-09
讀《有一種力量叫責(zé)任》有感范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