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咪蒙
“一個貪心的人,是很難買到快樂的!
按規(guī)矩,先上個段子吧。
“我有一位家境一般的朋友,一直覺得如果有錢他會更幸福。后來他媽做嬰幼教育發(fā)財了?焓旰笪遗龅剿,問,現在有錢了,但你真的幸福嗎?他回答,爽翻了!我默默走開了!
這是我見過最寫實,最深刻的故事。勝過任何哲學和任何主義。它告訴我們,金錢是可以買到快樂的。
那為什么流行的觀點是金錢買不到快樂呢?
傻孩子,那是有錢人寫來騙我們玩的。
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金錢買到快樂的那些美好瞬間吧。
當你很餓的時候,你花十幾塊錢,吃到了一碗香噴噴的蛋炒飯,好滿足啊,你說快不快樂?
當你又冷又餓的時候,你花二十塊,喝到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又美味,又暖和,你說快不快樂?
當你膀胱快爆炸的時候,你花一塊錢,你吃到了一碗熱餛鈍……不對,說錯了,重來。你花一塊錢,終于上到廁所,如釋重負,你說快不快樂?
當你過年回家,給媽媽包一個幾千塊的大紅包,看到媽媽臉都笑爛了,你說快不快樂?
當你跟另一半異地戀的時候,花兩千塊買張機票,飛到他的城市給他一個驚喜,你說快不快樂?
當你深夜很空虛很寂寞的時候,花十塊錢買一根香蕉、一根黃瓜,你說快不快樂?我說的是吃個宵夜,你們想到哪里去了。
你們也知道,我一向是個冷靜、理性又客觀的人。
是時候引用一下科學研究了。
心理學研究表示,金錢可以緩解疼痛。就拿數錢來說吧,數上幾遍錢就可以減輕“身痛”和“心痛”,而且不僅于此——數錢還能讓你精神更好,讓你變得更勇敢更自信。
我是在一個果殼網上看到這個研究的。
我完全不信,什么鬼?數錢就能快樂!我才不是那么膚淺的人呢。再說了,數錢,多枯燥啊。
于是我拿了一疊錢過來做實驗,數啊數啊。
助理說,你在笑什么?
我說,我也不知道,為毛數錢的時候就會傻樂呢。這就是傳說中的情不自禁吧。
美國科學家還煞有介事地研究怎么運用“金錢能讓人快樂”這一規(guī)則。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鮑邁斯特博士說:“你可以在去參加工作面試之前,坐下來數數錢。”你不想數錢?還有方法。沃斯博士說:“你可以將電腦屏保設成關于錢的圖片。這也許也能幫助你緩解挫敗感!
看完這個,我好掙扎,要不要把電腦桌面宋仲基的圖片換成鈔票的圖片。
為什么沒有印著宋仲基頭像的鈔票啊,那不就能一舉兩得了?
還有研究結果蠻讓人唏噓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對美國4.5萬個家庭進行研究,發(fā)現同樣的惡性事件(比如失業(yè)、車禍、疾病等),發(fā)生在窮人身上更痛苦,發(fā)生在富人身上就沒那么痛苦。
為什么有錢的人對負面事件的承受力高呢?
錢不能買到幸福,但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買到安全感。
錢就像一層保護膜,提高我們的抗風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災難。
想起在微博上看到的小故事,一個女生失戀了,她就去馬爾代夫散心,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回來之前還順便去買了幾個包包。她的朋友圈每天曬的都是她玩得很high的照片。
她朋友問她,誒,你不是都失戀了嗎?怎么沒見著你很痛苦很頹廢呀?
她說,可能是因為我有錢吧。
容我發(fā)自肺腑地說一句,有錢真好。
當然,金錢能買到快樂也不是絕對的,在三種情況下會失效。
第一,一個貪心的人,是很難買到快樂的。因為他不知足。
越是樂觀而知足的人,越容易買到快樂。比如我這種二逼,吃到一碗鴨血粉絲湯都很快樂。
而貪心的人,吃到一碗魚翅湯,他也覺得一般般。
很多時候,你快樂,不是因為你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你計較得少啊。
第二,快樂也不是一個絕對值,很多時候它來自于比較。尤其是和你身邊的人比較。朋友、同事、鄰居、親戚,等等。
比如,你月薪八千,如果你身邊所有的人月薪都三五萬,你可能不會快樂。
因為,相比之下,你就是個大窮逼。
但如果你身邊的朋友,月薪都是兩三千,你可能會很快樂。
因為,你就是你朋友圈中的王思聰啊。
第三,錢是不是能買來快樂,跟你的階層有一些關系。
科學研究表明,對中產階級以下的人來說,金錢和幸福指數的關系比較密切,只要能買到想買的東西,就很容易開心了。
但是如果你已經高于中產階級,想買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買到,
這個時候除非你的財富能快速翻倍,你才會快樂。
就像馬云爸爸一樣,他不是說了嗎,自從當了首富,他好痛苦啊!!!
他一直懷念著以前那種月入九十塊的生活。
而現在,他的錢太多了,他很難過。
來,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唱:我怎么舍得讓你難過……
馬云爸爸,不要焦慮,讓我們來幫你承受金錢帶給你的巨大痛苦吧!
我們把錢拿走,把快樂留給你吧!
其實,為什么金錢明明可以買到快樂,但大家總是否認,總是會說什么金錢買不來快樂,快樂是無價的這種鬼話呢?
就像楊振寧說的,我們中國人明明是最愛錢的民族,卻恥于談錢。好像談錢很臟似的。
還是張愛玲最大膽,她說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只知道錢的好處。
張愛玲真萌。
所以,讓我們手拉著手,肩并著肩,一起出發(fā)去用金錢購買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