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哲人都說過,幸福是種感覺。那種感覺很微妙,想要的時候抓不住,不去找的時候就來到身邊。先哲說:得之愈艱、愛之愈深,擁有幸福,常思艱難。一個人總是感覺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
幸福的感覺隨滿足程度而遞減,與人的心境、心態(tài)密切相關(guān)。
人生實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總是活得不開心。有煩惱是正常的,沒有煩惱才是不正常的。如今大多數(shù)人感嘆,活得真累。累,是精神上的壓力大;累,是心禮品資訊理上的負(fù)擔(dān)重。累與不累總是相對的,要想不累,就要學(xué)會放松,生活貴在有張有馳。心累,使人長期陷于亞健康狀態(tài);心累,會使自己精神不振。自己的傷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樂自己感受,也許自己眼中的地獄,卻是別人眼中的天堂,也許自己眼中的天堂,卻是別人眼中的地獄,生活就是這般的滑稽,不要總疑春色在人家,關(guān)鍵在于自己心態(tài)的調(diào)整。
過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不攀不比。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biāo)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yuǎn)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威迪文己就會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松。不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xiàn)在的心情,不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過去的已經(jīng)一去不復(fù)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無濟(jì)于事。未來還是可望而不可及,再怎么憂慮也是會空悲傷的。
今天心,今日事和現(xiàn)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莫為浮云遮望眼,風(fēng)物長宜放眼量。只要拂去陰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一切的不如意都會過去的,要相信自己不會一直處于人生的低谷期,總有一天能沖破重重云層并會在磨練中收獲更多,因為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一個人在經(jīng)歷磨難時能正確視之,沖出黑暗,那就是一個值得敬慕的人。
當(dāng)人生處處不順心時偶爾的抱怨發(fā)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無休止的抱怨只會增添煩惱,只能向別人顯示自己的無能,抱怨是一種致命的消極心態(tài),一旦自己的抱怨成為惡習(xí)那么人生就會暗無天日,不僅自己好心境全無,而且別人跟著也倒霉。把每一天過好是最大的幸福,快樂源于每天的感覺良好,總憂慮明天的風(fēng)險,總抹不去昨天的陰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總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總幻想那些不能實現(xiàn)的,今天的心情怎能安靜。
任何不切實際的東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殺手是憂愁和焦慮。人生苦短,歲月如流,樂天知命,何不開心一點,為什么要疾首蹙額,為眼前一時的頓挫心膽俱碎?為什么要對那些你看不慣的人和事心煩率亂?而人生長著百年,短則數(shù)十寒暑,又有何值得耀武揚威的,不過是煙云過眼矣?人生如月,月滿則虧,凡事豈能盡人意,但求于心無愧。心容易滿足,你才會感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