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5-02-12 14:49:44 雪桃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手抄報能有效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知欲望。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

  1、地理位置: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 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 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 p2)亞洲的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注意不是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 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4、亞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

 �。�3)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jīng)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4)亞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第二節(jié) 人文環(huán)境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qū),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 國家有11個(2003年)。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巴基斯坦、俄羅斯 孟加拉國、尼日利亞 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極洲外);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 長率最低的是歐洲。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

  1、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自北向南依次為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島。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最著名的火山是 富士山。地形以山地為主,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日本為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 對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jīng)濟聯(lián)系十分有利。(圖7.2 p18,活動p19)

  3、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橫濱。日本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二戰(zhàn)以后,經(jīng) 濟高速發(fā)展,對工業(yè)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國內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很強。日本的經(jīng)濟特點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jīng)濟,工業(yè)主 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qū)。

  第二節(jié) 東南亞

  1、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 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圖7.17-18 p26-27)

  2、東南亞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的內陸國是老撾。

  3、氣候類型主要包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東南亞人口稠密,耕地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泰 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馬來西亞是 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產(chǎn)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和椰子出口國。(圖7.22 p29 活動p30)

  4、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城市 附近大河 所在國家

  河內 紅河(上游為元江) 越南

  金邊 湄公河(上游為瀾滄江) 柬埔寨

  萬象 同上 老撾

  曼谷 湄南河 泰國

  仰光 伊洛瓦底江(上游為怒江) 緬甸

  第三節(jié) 印度

  1、印度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主要城市: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班加羅爾。

  2、印度大部分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終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雨季(6-9月)盛行西 南季風,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活動p37)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wěn)定,水旱災害頻繁。

  經(jīng)濟作物有棉花、黃麻和甘蔗。印度的黃麻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加爾各答是麻紡織工業(yè)中心和鋼鐵工業(yè)中心;孟買是棉紡織工業(yè)中心;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節(jié) 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位于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大部分處于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 候為主,氣候特征是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2、大部分地區(qū)地形比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以山脈河流為界自西向東分別是東歐平原(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石油、天然氣、煤、鐵資源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礦是庫茲巴斯煤礦, 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庫油田和秋明油田,最大的鐵礦是庫爾斯克鐵礦。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位于莫斯科附近。

  4、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但交通運輸線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wǎng),亞洲部分鐵路稀疏,有一條橫貫亞歐大陸的鐵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第二條亞歐大陸橋起始點為中國連云港,終點為荷蘭鹿特丹)

 �。�2)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是歐洲第一長河,流量豐富,水流平穩(wěn),航運價值高,通過運河,伏爾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羅的海、白海、里海、亞速海、黑海)。

  5、莫斯科是俄羅斯首都,俄羅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終年不凍港。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qū)

  1、中東位于亞洲西南部、非洲東北部。聯(lián)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是東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之地,對照中東地形圖8.3,了解中東的地理位 置,地形特點,

  2、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藏量最大、生產(chǎn)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所產(chǎn)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主要產(chǎn)油國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聯(lián)酋、伊拉克等

  第二節(jié)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發(fā)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qū)。本區(qū)形成一個區(qū)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盟,目前有27個成員 國,統(tǒng)一貨幣叫歐元。歐盟加強了歐洲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和經(jīng)濟聯(lián)系,并在世界經(jīng)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發(fā)達的畜牧業(yè):本區(qū)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大西洋東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風影響,形成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多汁牧草,草場廣布,本區(qū)的人們把牧草稱為“綠色金子”。荷蘭、丹麥是著名的乳畜大國。

  第三節(ji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區(qū)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億多人,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本區(qū)被稱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歸線都穿過本區(qū),非洲是世界上跨熱帶面積最大的洲。讀圖6.12 p9,本區(qū)氣候分布的特點: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中心,南北熱帶草原分布,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熱帶雨林氣候特 點:終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明顯分為干濕兩季。熱帶草原地區(qū)常常受到旱災影響。

  3、讀圖8.26 p67,區(qū)域經(jīng)緯度位置,主要國家、河流、地形分布等。本區(qū)地形以高原為主,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有被稱為地球傷痕的東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

  4、由于殖民主義長期占領和掠奪,使本區(qū)有許多國家成為單一商品經(jīng)濟,即出口礦產(chǎn)、木材、畜產(chǎn)和熱帶經(jīng)濟作物為主的初級產(chǎn)品,進口機械、汽 車等工業(yè)制成品。這種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初級產(chǎn)品的模式不利于經(jīng)濟的長期發(fā)展,因此要努力發(fā)展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多樣化的農業(yè),發(fā)展農產(chǎn)品加工業(yè)、旅游業(yè)、水 產(chǎn)業(yè)等其他產(chǎn)業(yè)。

  5、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這里農牧業(yè)生產(chǎn)落后,農產(chǎn)品產(chǎn)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長快,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是本區(qū)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

  第四節(jié)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fā)展農牧業(yè),形成四個不同的農牧業(yè)區(qū),讀圖8.37 p74。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小,農場規(guī)模很大,農牧業(yè)生產(chǎn)機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主要農牧產(chǎn)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 毛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麥的出口國。

  澳大利亞服務業(yè)已大大超過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成為澳大利亞的主導產(chǎn)業(yè)。

  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

  獨占大陸的國家,三個美名傳天下。特有動物大袋鼠,鴨嘴鴯鹋和考拉。

  氣候環(huán)狀多樣化,咱是冬來它是夏。地廣人稀好牧羊。煤鐵資源儲量大。

  人口集中東南部,暖濕氣侯好安家。港口悉尼墨爾本,首都卻在堪培拉。

  第一節(jié) 美國

  1、美國位于西半球,美國本土有48個洲,位于北溫帶;兩個海外洲,一個是位于寒帶的阿拉斯加洲,一個是位于熱帶的夏威夷洲。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北部與加拿大接壤,南部與墨西哥接壤。

  2、美國人口超過3億。是一個移民國家,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華人華僑集中在舊金山、紐約、洛衫磯等城市。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美國地形呈縱列分布,西部為多條平行山脈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綿延于南北美洲西部,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平原廣闊,面積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東部為阿拉巴契亞山脈。全國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是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過圣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5、美國是世界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chǎn)實現(xiàn)了機械化和專業(yè)化,效率高,產(chǎn)量大。閱讀材料p83,讀圖9.9 p85,了解美國農業(yè)帶的分布。

  6、美國是世界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主要工業(yè)區(qū)有東北部工業(yè)區(qū)、西部工業(yè)區(qū)、南部工業(yè)區(qū)。美國是世界上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基地,位于舊金山(圣弗朗西斯科)東南端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中心。讀圖9.12 p86,了解美國的主要工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城市的分布。

  7、美國是世界第一經(jīng)濟大國,也是世界上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第二節(jié)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讀圖9.18 p90,了解巴西的經(jīng)緯度位置、地形、河流。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2、巴西的鐵礦產(chǎn)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東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鐵礦石巴西最大的鐵礦山;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僅次于長江三峽的規(guī)模第二大的水電站。

  3、農業(yè)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jīng)濟基礎產(chǎn)業(yè),熱帶經(jīng)濟作物咖啡、甘蔗、柑橘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護的是亞馬孫熱帶雨林。

  4、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首都是巴西利亞,圣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yè)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亞,既有加強對內地的開發(fā)和管理的考慮,也有縮小城市規(guī)模,避免出現(xiàn)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考慮。

  圖10.1、10.2 p100、101 南極地區(qū) 北極地區(qū)

  緯度位置 南極圈(南緯66.5°)以南 北極圈(北緯66.5°)以北

  海陸位置 中間是南極大陸,周圍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亞洲、歐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區(qū),降水很少,風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之稱,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 比南極溫暖濕潤,但大部分地區(qū)也是終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極,風力遠不及南極。

  自然資源 豐富的礦產(chǎn),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沿岸無數(shù)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是最為廣闊的天然實驗室。 石油、天然氣、煤、鐵,也在科學研究和考察方面有重要地位。

  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 昆侖站(18個國家140個)

  世界之最

  最大島嶼-格陵蘭島 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 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最長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9個國家) 最大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大咸水湖-里海 最深的湖-貝加爾湖

  初一地理的知識點

  地球的自轉:

  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轉。地球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且轉動一周的時間約是(地球自轉的時間將將不夠一天)一天。

  地球的自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日半球(被太陽照到的半球)與夜半球(未被太陽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應該知道吧?我國與美國的時間相反,我們是白天,他們是黑夜。這種現(xiàn)象就是地球自傳所產(chǎn)生的太陽的東升西落。

  地球的公轉:

  地球在自傳的同時,還在不停地繞太陽轉,如果地球不轉,那么,地球就會滅亡。地球公轉的方向跟自轉一樣,也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約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1、春、夏、秋、東四季的交替。

  2、地球五帶的劃分。地球分為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我們國家在北溫帶,四季交替明顯,其熱帶終年炎熱,寒帶終年寒冷。

  3、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

  4、寒帶的極晝、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chǎn)生極晝現(xiàn)象,南寒帶產(chǎn)生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照射在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chǎn)生極夜現(xiàn)象,南寒帶產(chǎn)生極晝現(xiàn)象。

  一些基本知識:3月21日時,太陽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時,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時,太陽又一次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太陽照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

  初一的地理復習重點

 �。ㄒ唬┯《�

  1、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位于我國的西南面,屬于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yè)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恒河———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huán)境

  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官方語言:英語。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于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5、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島的大部分;恒河平原。

  6、氣候

  印度主要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如圖中孟買的氣溫和降水圖,要能看圖歸納氣候特點)。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wěn)定,水旱災害頻繁。(記清兩種季風的對比)

  7、印度的農業(yè)

  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經(jīng)濟作物—棉花、茶葉和黃麻,“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印度的糧食問題。

  8、發(fā)展中的工業(yè)

  (1)主要礦產(chǎn)資源:煤、鐵、錳

 �。�2)工業(yè)分布與原料產(chǎn)地之間的關系:工業(yè)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chǎn)地,節(jié)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yè)中心,最大的港口)。班加羅爾—印度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基地,軟件中心。

 �。ǘ┒砹_斯(首都:莫斯科)

  1、位置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

  緯度位置:東、西兩半球;處北溫帶和北寒帶。

  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南臨黑海和里海。北A2—北冰洋、東A3—太平洋、西A1—波羅的海(結合地圖)

  2、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qū)分布: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P42

  俄羅斯主要地形區(qū):B1—東歐平原、B2—西西伯利亞平原、B3—中西伯利亞高原、B4—東西伯利亞山地。(結合地圖)

 �。�2)地勢特點: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主要分界線:C6—烏拉爾山、C2、葉尼塞河、C3—勒拿河(結合地圖)、C1—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

 �。�3)氣候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降水較少,夏季較多。奧伊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

 �。�4)河湖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河”(歐洲最長的河流)。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

  3、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重工業(yè)發(fā)達。

  主要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地區(qū):鐵礦——庫爾斯克;石油——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煤礦:庫茲巴斯煤礦。

  4、主要工業(yè)區(qū)及特點

  圣彼得堡工業(yè)區(qū)(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莫斯科工業(yè)區(qū)(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烏拉爾工業(yè)區(qū)、新西伯利亞工業(yè)區(qū);

  5、工業(yè)區(qū)的分布特點

  西多東少,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歐洲部。

  6、俄羅斯的鐵路

  歐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比較稀疏,但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亞歐大陸橋的一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7、主要運輸方式

  鐵路和管道運輸。

 �。�1)客運主要方式:鐵路和公路;

  (2)貨運主要方式:鐵路和管道。

  8、俄羅斯管道數(shù)量多,與石油、天然氣儲量、產(chǎn)量豐富有關。

  9、五海通航

  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00米,是俄羅斯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通過運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P46

  10、城市和港口

  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海參崴(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摩爾曼斯克港(位于北極圈以內,但卻是北冰洋沿岸的終年不凍港)。

  11、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人對交響樂和芭蕾舞等藝術有這特殊的愛好。

  備注:在圖上填注俄羅斯主要瀕臨水域、臨國,地形區(qū)、山脈和河流;主要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地區(qū),主要工業(yè)區(qū)和主要城市;主要鐵路和伏爾加河溝通的“五�!薄�

 �。ㄈ┤毡�

  首都:東京,重要港口:橫濱、神戶,國花:櫻花

  1、位置

  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北溫帶

  海陸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2、周邊的海洋:

  a、日本海、b、太平洋、c、瀨戶內海

  組成:A—北海道、B—本州島、C—九州島、D—四國島最大的島嶼:本州。

  3、地形特點

  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jīng)濟聯(lián)系十分有利。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防震減災方面有關的知識(會判斷某些做法的對錯)

  5、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季風氣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6、日本發(fā)達的加工貿易經(jīng)濟產(chǎn)生的背景

  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有優(yōu)良港口方便運輸,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jīng)濟。

  工業(yè)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工業(yè)分布的原因: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

 �、诟劭跅l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

  ③產(chǎn)品主要出口

 �、苎睾6嗥皆�

 �、莩鞘泻腿丝诩�,是國內最大消費地。

  7、主要工業(yè)區(qū)及其分布

  九州島——京濱工業(yè)區(qū)(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yè)區(qū)(名古屋)、阪神工業(yè)區(qū)(大阪、神戶);瀨戶內海沿岸——瀨戶內工業(yè)區(qū);九州島——北九州工業(yè)區(qū)(北九州)P23

  8、對外投資對象

  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

  9、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點:東西方兼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

 �。�2)民族和傳統(tǒng)服裝:大和民族占絕對優(yōu)勢,傳統(tǒng)服裝:和服。

 �。ㄋ模〇|南亞地區(qū)

  1、地理位置

  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1)組成:A—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B—馬來群島。

  (2)海陸位置:東南亞是地處亞洲與大洋洲、D—太平洋與E—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3)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原因: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yè)產(chǎn)品,都要途經(jīng)該海峽,因而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4)國家:內陸國:老撾。臨海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島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東帝汶。

  2、地形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

  3、氣候

  (1)氣候類型

 �。�2)東南亞人口稠密,高溫多雨,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也是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P29

  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chǎn)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

  4、中南半島的地形

  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中南半島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新加坡比重最大。華僑的祖籍多是中國廣東、福建的居民。

  6、主要河流

  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7、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點

  河內(越南首都)金邊(柬埔寨首都)、萬象(老撾首都)、曼谷(泰國首都)、仰光(緬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31

  8、人種

  東南亞居民絕大多數(shù)是黃種人。

  9、東南亞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新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線。主要的旅游資源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等(圖P33)。

  備注:讀圖掌握東南亞主要島嶼、半島,瀕臨海域、鄰國和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國家、河流和城市;馬六甲海峽位置。

 �。ㄎ澹┓侵�

  1、范圍

  撒哈拉沙漠以南;位置;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熱帶。

  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一灣:幾內亞灣;一半島:索馬里半島;一島:馬達加斯加島)

  2、本區(qū)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本區(qū)的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90%以上是黑人,是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3、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

 �。�2)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

  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C、熱帶沙漠氣候

  4、河流:尼羅河(世界最長);

  資源:礦產(chǎn)資源豐富,如金剛石、銅。

  5、人種: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6、“單一商品為主的經(jīng)濟”

  7、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huán)境”問題:

 �、偃丝趩栴}

 �、诩Z食問題

 �、郗h(huán)境問題

  8、非洲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歐洲是唯一人口呈負增長的大洲。

 �。┌拇罄麃啠ㄊ锥迹嚎芭嗬�

  1、位置

  緯度位置:赤道以南,南回歸線穿過→熱帶,南溫帶;南半球,東半球。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北與亞洲隔海相望。

  2、地形

  東部:山地——大分水嶺;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西部廣闊的低矮高原,中部廣闊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東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嶺)。

  3、氣候

  參見課本P76

  4、河流

  墨累河(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大分水嶺;自東北向西南流,注入印度洋。

  5、“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賻浊f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

 �、跓o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敵;

 �、蹥夂驕睾�,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

 �、苋祟愰_發(fā)晚,人口稀疏。

  6、“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shù)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yè)生產(chǎn)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很少。

  7、“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礦產(chǎn)資源豐富,是世界主要的礦產(chǎn)品出口國之一。

  8、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港口城市)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ㄆ撸W洲西部

  1、地形

  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流深入內陸。

  2、氣候

  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jié)分配比較均勻。

  三者之間的關系: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布→畜牧業(yè)發(fā)達

  3、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fā)達國家。

  本區(qū)形成了一個區(qū)域性的國際組織歐洲聯(lián)盟(歐盟)。

  4、歐洲西部的工業(yè)

  制造業(yè)為主(制造業(yè)是指將原料進行加工,制造成各種各樣產(chǎn)品的工業(yè)部門。)

  5、歐洲西部的農業(yè)

  畜牧業(yè)為主。

  畜牧業(yè)發(fā)展的條件:

  (附: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和多雨;平原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6、歐洲西部旅游業(yè),知道一些國家的特色旅游資源,例如:英國倫敦塔橋、荷蘭風車、北歐峽灣、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西班牙斗牛等。

 �。ò耍┍睒O地區(qū)

  范圍: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qū)(66、5°N — 90°N)。

  海陸:中間為北冰洋,周圍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部分大洲。

  氣候:氣溫比南極地區(qū)高,降水比南極地區(qū)多。

  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煤、鐵等。

  代表動物:北極熊�?茖W考察站:2004年黃河站。

 �。ň牛┠蠘O地區(qū)

  范圍: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qū)(66、5°S — 90°S)。

  海陸:中間為南極大陸,周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氣候:嚴寒、干燥、烈風。

  自然資源:礦產(chǎn)、固體淡水資源、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

  代表動物:企鵝。

  科學考察站:1985年長城站。19xx年中山站。

  1959年,由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保護南極。

  我國建立的南極考察站

  長城站——第一個建立;中山站;昆侖站——2009在南極最高點建立了我國首個位于南極大陸內陸地區(qū)的科考站。

  南極擁有的世界之最:

 �、倏缃�(jīng)度最廣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蹥夂蜃詈涞拇笾�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世界地理手抄報內容09-16

歷史手抄報初一內容08-06

八下地理手抄報內容01-08

初二地理手抄報內容11-28

關于世界地理的優(yōu)秀手抄報內容08-31

54青年節(jié)手抄報內容初一05-07

初一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05-20

感恩手抄報內容11-21

秋分的手抄報內容09-21

愛國的手抄報內容01-21

扶风县| 左贡县| 石首市| 蒙城县| 洪江市| 上饶市| 河池市| 忻城县| 东丽区| 融水| 久治县| 灵寿县| 资中县| 安化县| 蓬溪县| 交口县| 海南省| 宁城县| 炉霍县| 马关县| 大英县| 光山县| 新泰市| 奉化市| 芮城县| 台前县| 建阳市| 大洼县| 南投县| 宜州市| 阆中市| 荆州市| 宜丰县| 佛教| 岳普湖县| 修武县| 商都县| 碌曲县| 荥阳市| 湾仔区| 金坛市|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手抄報吧,手抄報能有效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知欲望。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大全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

  1、地理位置:亞洲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 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 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 p2)亞洲的地理分區(qū):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注意不是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發(fā)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 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4、亞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

 �。�3)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jīng)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發(fā)源于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4)亞洲面積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最大的群島:馬來群島。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

  第二節(jié) 人文環(huán)境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地區(qū),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 國家有11個(2003年)。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 印度尼西亞 巴西 巴基斯坦、俄羅斯 孟加拉國、尼日利亞 日本和墨西哥。人口最多的是亞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極洲外);人口增長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 長率最低的是歐洲。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

  1、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自北向南依次為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最大的是本州島。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

  2、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最著名的火山是 富士山。地形以山地為主,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日本為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 對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jīng)濟聯(lián)系十分有利。(圖7.2 p18,活動p19)

  3、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橫濱。日本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二戰(zhàn)以后,經(jīng) 濟高速發(fā)展,對工業(yè)原料和燃料的需求增多,加之國內供給不足,對外依賴很強。日本的經(jīng)濟特點是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jīng)濟,工業(yè)主 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區(qū)。

  第二節(jié) 東南亞

  1、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 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jīng)之地,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圖7.17-18 p26-27)

  2、東南亞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的內陸國是老撾。

  3、氣候類型主要包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東南亞人口稠密,耕地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濕熱的氣候條件,使得東南亞成為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東南亞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泰 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馬來西亞是 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產(chǎn)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和椰子出口國。(圖7.22 p29 活動p30)

  4、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城市 附近大河 所在國家

  河內 紅河(上游為元江) 越南

  金邊 湄公河(上游為瀾滄江) 柬埔寨

  萬象 同上 老撾

  曼谷 湄南河 泰國

  仰光 伊洛瓦底江(上游為怒江) 緬甸

  第三節(jié) 印度

  1、印度地形分為三部分: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最大河流是恒河,主要城市:新德里、加爾各答、孟買、班加羅爾。

  2、印度大部分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終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雨季(6-9月)盛行西 南季風,旱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活動p37)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wěn)定,水旱災害頻繁。

  經(jīng)濟作物有棉花、黃麻和甘蔗。印度的黃麻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加爾各答是麻紡織工業(yè)中心和鋼鐵工業(yè)中心;孟買是棉紡織工業(yè)中心;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硅谷”。

  第四節(jié) 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位于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大部分處于北溫帶,以溫帶大陸性氣 候為主,氣候特征是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2、大部分地區(qū)地形比較平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以山脈河流為界自西向東分別是東歐平原(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

  3、俄羅斯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大國之一。石油、天然氣、煤、鐵資源居世界前列,最大的煤礦是庫茲巴斯煤礦, 著名的油田有第二巴庫油田和秋明油田,最大的鐵礦是庫爾斯克鐵礦。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位于圣彼得堡附近,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位于莫斯科附近。

  4、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但交通運輸線在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

  (1)以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為主,歐洲部分鐵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wǎng),亞洲部分鐵路稀疏,有一條橫貫亞歐大陸的鐵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第二條亞歐大陸橋起始點為中國連云港,終點為荷蘭鹿特丹)

 �。�2)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是歐洲第一長河,流量豐富,水流平穩(wěn),航運價值高,通過運河,伏爾加河可以五海通航(波羅的海、白海、里海、亞速海、黑海)。

  5、莫斯科是俄羅斯首都,俄羅斯最大的城市,是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第二大城市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終年不凍港。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qū)

  1、中東位于亞洲西南部、非洲東北部。聯(lián)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是東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之地,對照中東地形圖8.3,了解中東的地理位 置,地形特點,

  2、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藏量最大、生產(chǎn)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所產(chǎn)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主要產(chǎn)油國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聯(lián)酋、伊拉克等

  第二節(jié) 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發(fā)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qū)。本區(qū)形成一個區(qū)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盟,目前有27個成員 國,統(tǒng)一貨幣叫歐元。歐盟加強了歐洲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和經(jīng)濟聯(lián)系,并在世界經(jīng)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發(fā)達的畜牧業(yè):本區(qū)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大西洋東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風影響,形成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多汁牧草,草場廣布,本區(qū)的人們把牧草稱為“綠色金子”。荷蘭、丹麥是著名的乳畜大國。

  第三節(ji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本區(qū)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以南。有6億多人,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本區(qū)被稱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歸線都穿過本區(qū),非洲是世界上跨熱帶面積最大的洲。讀圖6.12 p9,本區(qū)氣候分布的特點: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中心,南北熱帶草原分布,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熱帶雨林氣候特 點:終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特點:終年高溫,明顯分為干濕兩季。熱帶草原地區(qū)常常受到旱災影響。

  3、讀圖8.26 p67,區(qū)域經(jīng)緯度位置,主要國家、河流、地形分布等。本區(qū)地形以高原為主,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有被稱為地球傷痕的東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

  4、由于殖民主義長期占領和掠奪,使本區(qū)有許多國家成為單一商品經(jīng)濟,即出口礦產(chǎn)、木材、畜產(chǎn)和熱帶經(jīng)濟作物為主的初級產(chǎn)品,進口機械、汽 車等工業(yè)制成品。這種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初級產(chǎn)品的模式不利于經(jīng)濟的長期發(fā)展,因此要努力發(fā)展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多樣化的農業(yè),發(fā)展農產(chǎn)品加工業(yè)、旅游業(yè)、水 產(chǎn)業(yè)等其他產(chǎn)業(yè)。

  5、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這里農牧業(yè)生產(chǎn)落后,農產(chǎn)品產(chǎn)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長快,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是本區(qū)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

  第四節(jié)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澳大利亞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澳大利亞利用不同地區(qū)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fā)展農牧業(yè),形成四個不同的農牧業(yè)區(qū),讀圖8.37 p74。澳大利亞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密度小,農場規(guī)模很大,農牧業(yè)生產(chǎn)機械化程度很高,并采用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主要農牧產(chǎn)品大部分供出口,除羊 毛外,澳大利亞還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和小麥的出口國。

  澳大利亞服務業(yè)已大大超過農牧業(yè)和工礦業(yè),成為澳大利亞的主導產(chǎn)業(yè)。

  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

  獨占大陸的國家,三個美名傳天下。特有動物大袋鼠,鴨嘴鴯鹋和考拉。

  氣候環(huán)狀多樣化,咱是冬來它是夏。地廣人稀好牧羊。煤鐵資源儲量大。

  人口集中東南部,暖濕氣侯好安家。港口悉尼墨爾本,首都卻在堪培拉。

  第一節(jié) 美國

  1、美國位于西半球,美國本土有48個洲,位于北溫帶;兩個海外洲,一個是位于寒帶的阿拉斯加洲,一個是位于熱帶的夏威夷洲。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北部與加拿大接壤,南部與墨西哥接壤。

  2、美國人口超過3億。是一個移民國家,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華人華僑集中在舊金山、紐約、洛衫磯等城市。美國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3、美國地形呈縱列分布,西部為多條平行山脈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綿延于南北美洲西部,為世界上最大的山系。中部平原廣闊,面積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耕地廣大,約占世界耕地面積的10%。東部為阿拉巴契亞山脈。全國最大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是世界第四長河。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各湖有水道相通,并通過圣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5、美國是世界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chǎn)實現(xiàn)了機械化和專業(yè)化,效率高,產(chǎn)量大。閱讀材料p83,讀圖9.9 p85,了解美國農業(yè)帶的分布。

  6、美國是世界上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主要工業(yè)區(qū)有東北部工業(yè)區(qū)、西部工業(yè)區(qū)、南部工業(yè)區(qū)。美國是世界上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基地,位于舊金山(圣弗朗西斯科)東南端的硅谷,是美國興起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中心。讀圖9.12 p86,了解美國的主要工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城市的分布。

  7、美國是世界第一經(jīng)濟大國,也是世界上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

  第二節(jié) 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讀圖9.18 p90,了解巴西的經(jīng)緯度位置、地形、河流。世界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面積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2、巴西的鐵礦產(chǎn)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東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鐵礦石巴西最大的鐵礦山;伊泰普水電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建,是僅次于長江三峽的規(guī)模第二大的水電站。

  3、農業(yè)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jīng)濟基礎產(chǎn)業(yè),熱帶經(jīng)濟作物咖啡、甘蔗、柑橘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都希望巴西保護的是亞馬孫熱帶雨林。

  4、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首都是巴西利亞,圣保羅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業(yè)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至中部高原的巴西利亞,既有加強對內地的開發(fā)和管理的考慮,也有縮小城市規(guī)模,避免出現(xiàn)城市環(huán)境問題的考慮。

  圖10.1、10.2 p100、101 南極地區(qū) 北極地區(qū)

  緯度位置 南極圈(南緯66.5°)以南 北極圈(北緯66.5°)以北

  海陸位置 中間是南極大陸,周圍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亞洲、歐洲、北美洲

  特征 是地球最冷的地區(qū),降水很少,風力很大,素有“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風庫”之稱,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觀。 比南極溫暖濕潤,但大部分地區(qū)也是終年冰封。降水量普遍高于南極,風力遠不及南極。

  自然資源 豐富的礦產(chǎn),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沿岸無數(shù)的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是最為廣闊的天然實驗室。 石油、天然氣、煤、鐵,也在科學研究和考察方面有重要地位。

  科考站 長城站、中山站 昆侖站(18個國家140個)

  世界之最

  最大島嶼-格陵蘭島 最大半島-阿拉伯半島 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最長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9個國家) 最大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大咸水湖-里海 最深的湖-貝加爾湖

  初一地理的知識點

  地球的自轉:

  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轉。地球轉動的方向是自西向東,且轉動一周的時間約是(地球自轉的時間將將不夠一天)一天。

  地球的自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日半球(被太陽照到的半球)與夜半球(未被太陽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應該知道吧?我國與美國的時間相反,我們是白天,他們是黑夜。這種現(xiàn)象就是地球自傳所產(chǎn)生的太陽的東升西落。

  地球的公轉:

  地球在自傳的同時,還在不停地繞太陽轉,如果地球不轉,那么,地球就會滅亡。地球公轉的方向跟自轉一樣,也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的周期約是一年。

  地球公轉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1、春、夏、秋、東四季的交替。

  2、地球五帶的劃分。地球分為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我們國家在北溫帶,四季交替明顯,其熱帶終年炎熱,寒帶終年寒冷。

  3、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

  4、寒帶的極晝、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chǎn)生極晝現(xiàn)象,南寒帶產(chǎn)生極夜現(xiàn)象;當太陽照射在南回歸線時,北寒帶產(chǎn)生極夜現(xiàn)象,南寒帶產(chǎn)生極晝現(xiàn)象。

  一些基本知識:3月21日時,太陽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春分日。6月22日時,太陽照射在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夏至日;9月23日時,太陽又一次照射在赤道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太陽照在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北半球的冬至日。

  初一的地理復習重點

 �。ㄒ唬┯《�

  1、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孟加拉灣,東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位于我國的西南面,屬于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yè)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

  (3)河流:恒河———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huán)境

  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官方語言:英語。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于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5、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島的大部分;恒河平原。

  6、氣候

  印度主要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特點是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如圖中孟買的氣溫和降水圖,要能看圖歸納氣候特點)。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wěn)定,水旱災害頻繁。(記清兩種季風的對比)

  7、印度的農業(yè)

  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經(jīng)濟作物—棉花、茶葉和黃麻,“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印度的糧食問題。

  8、發(fā)展中的工業(yè)

  (1)主要礦產(chǎn)資源:煤、鐵、錳

 �。�2)工業(yè)分布與原料產(chǎn)地之間的關系:工業(yè)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chǎn)地,節(jié)省運費,降低成本。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yè)中心,最大的港口)。班加羅爾—印度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基地,軟件中心。

 �。ǘ┒砹_斯(首都:莫斯科)

  1、位置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

  緯度位置:東、西兩半球;處北溫帶和北寒帶。

  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南臨黑海和里海。北A2—北冰洋、東A3—太平洋、西A1—波羅的海(結合地圖)

  2、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qū)分布: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P42

  俄羅斯主要地形區(qū):B1—東歐平原、B2—西西伯利亞平原、B3—中西伯利亞高原、B4—東西伯利亞山地。(結合地圖)

 �。�2)地勢特點:南高北低,東高西低。

  主要分界線:C6—烏拉爾山、C2、葉尼塞河、C3—勒拿河(結合地圖)、C1—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

 �。�3)氣候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降水較少,夏季較多。奧伊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

 �。�4)河湖

  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河”(歐洲最長的河流)。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

  3、俄羅斯自然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重工業(yè)發(fā)達。

  主要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地區(qū):鐵礦——庫爾斯克;石油——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煤礦:庫茲巴斯煤礦。

  4、主要工業(yè)區(qū)及特點

  圣彼得堡工業(yè)區(qū)(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

  莫斯科工業(yè)區(qū)(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地區(qū))烏拉爾工業(yè)區(qū)、新西伯利亞工業(yè)區(qū);

  5、工業(yè)區(qū)的分布特點

  西多東少,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歐洲部。

  6、俄羅斯的鐵路

  歐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比較稀疏,但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亞歐大陸橋的一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7、主要運輸方式

  鐵路和管道運輸。

 �。�1)客運主要方式:鐵路和公路;

  (2)貨運主要方式:鐵路和管道。

  8、俄羅斯管道數(shù)量多,與石油、天然氣儲量、產(chǎn)量豐富有關。

  9、五海通航

  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00米,是俄羅斯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通過運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P46

  10、城市和港口

  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海參崴(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摩爾曼斯克港(位于北極圈以內,但卻是北冰洋沿岸的終年不凍港)。

  11、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人對交響樂和芭蕾舞等藝術有這特殊的愛好。

  備注:在圖上填注俄羅斯主要瀕臨水域、臨國,地形區(qū)、山脈和河流;主要礦產(chǎn)資源分布地區(qū),主要工業(yè)區(qū)和主要城市;主要鐵路和伏爾加河溝通的“五�!薄�

 �。ㄈ┤毡�

  首都:東京,重要港口:橫濱、神戶,國花:櫻花

  1、位置

  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北溫帶

  海陸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2、周邊的海洋:

  a、日本海、b、太平洋、c、瀨戶內海

  組成:A—北海道、B—本州島、C—九州島、D—四國島最大的島嶼:本州。

  3、地形特點

  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yè)、造船業(yè)、海上運輸和對外經(jīng)濟聯(lián)系十分有利。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防震減災方面有關的知識(會判斷某些做法的對錯)

  5、自然環(huán)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季風氣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6、日本發(fā)達的加工貿易經(jīng)濟產(chǎn)生的背景

  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有優(yōu)良港口方便運輸,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jīng)濟。

  工業(yè)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工業(yè)分布的原因:

  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

 �、诟劭跅l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

  ③產(chǎn)品主要出口

 �、苎睾6嗥皆�

 �、莩鞘泻腿丝诩�,是國內最大消費地。

  7、主要工業(yè)區(qū)及其分布

  九州島——京濱工業(yè)區(qū)(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yè)區(qū)(名古屋)、阪神工業(yè)區(qū)(大阪、神戶);瀨戶內海沿岸——瀨戶內工業(yè)區(qū);九州島——北九州工業(yè)區(qū)(北九州)P23

  8、對外投資對象

  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qū)。

  9、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點:東西方兼容,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

 �。�2)民族和傳統(tǒng)服裝:大和民族占絕對優(yōu)勢,傳統(tǒng)服裝:和服。

 �。ㄋ模〇|南亞地區(qū)

  1、地理位置

  東南亞在亞洲東南部,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1)組成:A—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B—馬來群島。

  (2)海陸位置:東南亞是地處亞洲與大洋洲、D—太平洋與E—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

 �。�3)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原因: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yè)產(chǎn)品,都要途經(jīng)該海峽,因而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

 �。�4)國家:內陸國:老撾。臨海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島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東帝汶。

  2、地形

  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

  3、氣候

  (1)氣候類型

 �。�2)東南亞人口稠密,高溫多雨,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也是世界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chǎn)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chǎn)地。P29

  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chǎn)國;菲律賓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產(chǎn)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chǎn)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最大的椰子生產(chǎn)國。

  4、中南半島的地形

  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中南半島的大城市的分布:主要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5、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新加坡比重最大。華僑的祖籍多是中國廣東、福建的居民。

  6、主要河流

  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7、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點

  河內(越南首都)金邊(柬埔寨首都)、萬象(老撾首都)、曼谷(泰國首都)、仰光(緬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31

  8、人種

  東南亞居民絕大多數(shù)是黃種人。

  9、東南亞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新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線。主要的旅游資源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等(圖P33)。

  備注:讀圖掌握東南亞主要島嶼、半島,瀕臨海域、鄰國和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國家、河流和城市;馬六甲海峽位置。

 �。ㄎ澹┓侵�

  1、范圍

  撒哈拉沙漠以南;位置;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穿過,熱帶。

  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一灣:幾內亞灣;一半島:索馬里半島;一島:馬達加斯加島)

  2、本區(qū)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本區(qū)的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90%以上是黑人,是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3、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

  氣候類型分布特點:

  (1)以赤道為中心,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

 �。�2)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廣。

  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C、熱帶沙漠氣候

  4、河流:尼羅河(世界最長);

  資源:礦產(chǎn)資源豐富,如金剛石、銅。

  5、人種: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6、“單一商品為主的經(jīng)濟”

  7、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huán)境”問題:

 �、偃丝趩栴}

 �、诩Z食問題

 �、郗h(huán)境問題

  8、非洲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歐洲是唯一人口呈負增長的大洲。

 �。┌拇罄麃啠ㄊ锥迹嚎芭嗬�

  1、位置

  緯度位置:赤道以南,南回歸線穿過→熱帶,南溫帶;南半球,東半球。

  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北與亞洲隔海相望。

  2、地形

  東部:山地——大分水嶺;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西部廣闊的低矮高原,中部廣闊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東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嶺)。

  3、氣候

  參見課本P76

  4、河流

  墨累河(最大的河流)――發(fā)源于大分水嶺;自東北向西南流,注入印度洋。

  5、“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

  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賻浊f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

 �、跓o豺狼虎豹等大型天敵;

 �、蹥夂驕睾�,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

 �、苋祟愰_發(fā)晚,人口稀疏。

  6、“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數(shù)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yè)生產(chǎn)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很少。

  7、“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礦產(chǎn)資源豐富,是世界主要的礦產(chǎn)品出口國之一。

  8、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港口城市)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ㄆ撸W洲西部

  1、地形

  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萊茵河為界,以西為西歐平原,以東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島上。北部有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濕流深入內陸。

  2、氣候

  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冬季溫和,夏季涼爽,年降水量較多,季節(jié)分配比較均勻。

  三者之間的關系: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平原為主的地形→多汁牧草、草場廣布→畜牧業(yè)發(fā)達

  3、歐洲西部地區(qū)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絕大部分是發(fā)達國家。

  本區(qū)形成了一個區(qū)域性的國際組織歐洲聯(lián)盟(歐盟)。

  4、歐洲西部的工業(yè)

  制造業(yè)為主(制造業(yè)是指將原料進行加工,制造成各種各樣產(chǎn)品的工業(yè)部門。)

  5、歐洲西部的農業(yè)

  畜牧業(yè)為主。

  畜牧業(yè)發(fā)展的條件:

  (附: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全年溫和多雨;平原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6、歐洲西部旅游業(yè),知道一些國家的特色旅游資源,例如:英國倫敦塔橋、荷蘭風車、北歐峽灣、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西班牙斗牛等。

 �。ò耍┍睒O地區(qū)

  范圍: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地區(qū)(66、5°N — 90°N)。

  海陸:中間為北冰洋,周圍亞、歐、北美三大洲的部分大洲。

  氣候:氣溫比南極地區(qū)高,降水比南極地區(qū)多。

  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煤、鐵等。

  代表動物:北極熊�?茖W考察站:2004年黃河站。

 �。ň牛┠蠘O地區(qū)

  范圍:南極圈以南的廣大地區(qū)(66、5°S — 90°S)。

  海陸:中間為南極大陸,周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氣候:嚴寒、干燥、烈風。

  自然資源:礦產(chǎn)、固體淡水資源、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

  代表動物:企鵝。

  科學考察站:1985年長城站。19xx年中山站。

  1959年,由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保護南極。

  我國建立的南極考察站

  長城站——第一個建立;中山站;昆侖站——2009在南極最高點建立了我國首個位于南極大陸內陸地區(qū)的科考站。

  南極擁有的世界之最:

 �、倏缃�(jīng)度最廣的大洲

  ②海拔最高的大洲

 �、蹥夂蜃詈涞拇笾�

【初一地理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世界地理手抄報內容09-16

歷史手抄報初一內容08-06

八下地理手抄報內容01-08

初二地理手抄報內容11-28

關于世界地理的優(yōu)秀手抄報內容08-31

54青年節(jié)手抄報內容初一05-07

初一心理健康手抄報內容05-20

感恩手抄報內容11-21

秋分的手抄報內容09-21

愛國的手抄報內容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