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 src="/d/file/shouchaobao/2017-05-25/880360f191ac3f13e2828bff86cd0fbd.png" style="width: 386px; height: 250px;" />
橋之最:
最大的園林橋:頤和園十七孔橋
該橋橫臥在昆明湖南湖島與東岸之間的水面上。兩側安有漢白玉石欄板,有望柱124根,雕有石獅544只,形態(tài)生動。最特別的是十七孔橋券洞的設置,以中間券洞最為高大,由此向兩側逐漸縮小;但從東端或西端分別向中間的券洞數(shù)去,橋洞的數(shù)目都是九個,那是由于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shù),含有吉祥平安的意愿。
十七孔橋狀如初月,輪廓秀美,又有人把它喻為龜頸,跟橋西被喻為龜身的南湖島、橋東被喻為龜頭的廓如亭,連同廓如亭外的雕石座上的銅牛,分別構成了「犀牛望月」、「神龜臥波」的圖案,為頤和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最長的古橋:安平橋
安平橋俗稱「五里橋」,橫臥在福建省晉江市與南安市交界處的水面上。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一座漫水石梁橋,橋亭上的對聯(lián)還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詞句。
此橋初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歷時 13年完成。那時,橋長2?熏500米,寬5米,有橋洞362孔。后經(jīng)不斷維修和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現(xiàn)橋長2?熏070米,有橋洞311個。因為橋太長,故在橋上建有五個橋亭以供人休憩。橋墩均用長條石砌成,淺水處為方形,深水處為兩頭尖形,一側水深一側水淺處為前尖后平形。橋面鋪著石板,兩側建有欄桿,現(xiàn)仍可通過行人和車馬。
最美的群橋:外金水橋
一般的橋梁都是一座單橋,而橫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前外金水河上的外金水橋,由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們進出皇宮的通道,所以這是由七座單橋組成的大型群橋。此橋建于明永樂十五至十九年(1417-1421年)。其造型之美,雕刻之精,全國少見。
外金水橋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中間的五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下的五個門洞相通。中間一座橋面寬大,兩側欄板柱頭上刻有盤龍。這是皇帝進出皇宮的通道,稱為御路橋。兩側兩座略小,欄板柱頭上刻著荷花,是王公大臣進出皇宮的通道,稱作王公橋。另外兩座,一在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前,一在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前,是皇帝祭祖和祭祀社稷神的通道。優(yōu)美的外金水橋和天安門城樓、華表、石獅一起,已經(jīng)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