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及敲詐勒索等,校園欺凌多發(fā)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tài),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下面分享一些關于反對校園欺凌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反對校園欺凌的手抄報01
反對校園欺凌的手抄報02
反對校園欺凌的手抄報03
【反對校園欺凌的手抄報資料】
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nèi)、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wǎng)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chǎn)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暴力)。
校園欺凌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fā)生校園欺凌的事件,并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zhì)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并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xiàn)象“不登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于長期欺負別人,內(nèi)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nèi)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chuàng)傷,并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并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并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主要表現(xiàn)
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nèi)發(fā)生,放學后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nèi)。
其主要表現(xiàn)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fā)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fā)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fā)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欺凌類型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沖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
·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同輩的認同。
·行為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被動欺凌者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為得逞,于是協(xié)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后,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被欺凌者
·性格內(nèi)向、害羞、怕事。
·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
·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
·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
·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性格或行為上有異于他人。
對受害者影響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
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郁、創(chuàng)傷后遺癥、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訴訟。
欺負行為
·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fā);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chǎn)、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fā)生。
·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結(jié)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畫侮辱畫。
·網(wǎng)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網(wǎng)志或論壇上發(fā)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更多熱門手抄報資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