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青少年是青年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青年人的心理問題,大多數(shù)源于青少年階段。因此,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格外重要。下面分享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手抄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健康手抄報資料】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下列因素相關。
1、學校因素
學校生活中有許多因素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應試教育”頗有市場,學!爸刂禽p心”現(xiàn)象仍存在,學生學習負擔太重,壓力過大,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所必須的時間和空間。
2、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生存的最重要的場所。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氣氛和家庭結構是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①家庭教育方式,當前,獨生子女增多,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活動空間、生存狀態(tài)與非獨生子女迥然不同。如家長對獨生子女過分溺愛,造成自我中心、依賴性強、缺乏自立、獨立性差、交往能力、責任感和挫折承受力差。家庭教育方式過分苛刻、嚴格,對孩子要求過高,會造成學生偏激、固執(zhí)、孤僻、自卑。②家庭氣氛,民主寬松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家長專制,家庭關系緊張,容易造成學生孤僻、自卑、缺乏自信、性格怪異。③家庭結構,完美的家庭結構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當前社會轉型,家庭結構極不穩(wěn)定,父母離異后的單親家庭或重組后的家庭結構都會使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造成學生膽怯、對立,使他們冷漠、自卑、不適、偏激、缺乏責任感。
3、社會因素
社會變革時期,在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一方面原有的社會利益平衡關系被沖破,難免出現(xiàn)社會的局部失衡和心理失范;另一方面各種消極因素也可能應運而生。這些消極因素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人,尤其是處于心理轉型的青少年。
4、學生自身因素
青少年正值心理學家們所謂的“危機歲月”,人生發(fā)展的十字路口階段。一方面這個階段是他們理想、信念迅速變化的時期,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從萌芽趨于形成的時期。另一方面,又是心理迅速成熟,而心理發(fā)展跟不上生理發(fā)展的青春期,這是一個幼稚與成熟、沖動與控制、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因此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必然是兩極分化嚴重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處理好幼稚向成熟、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的各種矛盾,使之漸趨成熟化。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使青少年心理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我們都清楚,個體的發(fā)展,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如此。二者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配合越密切,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越有保障。因此,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同樣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的角色,有著學校教育所缺少的獨特優(yōu)勢,家庭可以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課堂。
首先,父母與子女親密的血緣關系和子女對于父母無條件的依賴和信任,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和深厚的影響力。其次,與學校相比,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突出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范性相比,家庭的有關教育更加情感化、生活化,一般來說主要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進行的。最后,親子關系的親密程度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最充分的針對性,家長最能夠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教育機會和時間上的便利,在滿足子女需求、提供幫助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方面都可以有突出的針對性,能夠具體和直接地貼近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從而便于取得實效。
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作為和孩子接觸最多,接觸最密切的家長,就需要配合學校教育,不失時機的引導孩子,關注、面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孩子有困難的時候,和孩子站在同一跑道上,幫孩子度過難關。當然,作為教育的主力軍,教師更應該站在教育的前沿,正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引導學生走上知識和能力全方位發(fā)展的多行道。
更多相關板報資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