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樹新風的內容:愛國科學家
在當代,有許多留學外國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他們高舉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大旗。毅然放棄國外的榮譽、享受、金錢、地位,回到祖國,建設祖國。
橋梁專家茅以升,二十三歲時在美國獲得工科博士學位。人們紛紛向他投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也向他飛來。有人勸他留在美國,說是科學無祖國。但是茅以升斬釘截鐵地回答:"不!縱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國的歸途。
數(shù)學家華羅庚放棄了在美國當終身教授的職務和優(yōu)厚的待遇,奔向祖國;內燃機和兵工專家王遠豐,放棄了在德國的財產(chǎn),離別了同樣執(zhí)著地熱愛自己祖國的德國妻子,帶著三個孩子和一些圖書資料,奔向祖國。華羅庚在回國途中,寫了一封致中國留美學生的公開信,表露了他的思考:"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的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fā)展而奮斗。"
講文明樹新風的手抄報
被美國海軍次長金波爾稱為"抵得上5個師"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花了5年時間,沖破重重阻撓才回到祖國。錄像中我們可以看到,錢學森是新中國導彈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導彈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國用了13年,而我國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一成就震驚了世界。美國一位專欄作家這樣說:"金波爾的話說錯了,錢學森在科學上的價值豈止只抵三、五個師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飛彈,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與美國之間戰(zhàn)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國對蘇聯(lián)的威脅產(chǎn)生抗衡。同時,在美、蘇兩大軍事強權之間,中國以其飛彈實力,加上10億人口,與蘇、美形成了鼎足之勢,簡直是以一人之力換一國之力。"
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還有許多:錢三強、李四光、鄧稼先、王淦昌等,紛紛回國。在他們看來,事業(yè)和榮譽只有同祖國聯(lián)系在一起才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