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農(nóng)歷是固定的,每年農(nóng)歷五月五號是端午節(jié),新歷是沒有固定的,通過下圖日歷,我們可以知道2015年6月20號是端午節(jié)。
時至今日,端午節(jié)在中國人民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那么朋友們知道端午節(jié)起源嗎?其實關(guān)于端午節(jié)起源有很多傳說,下面一起來看看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
端午節(jié)起源
端午節(jié)是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端午節(jié)起源:源于紀念屈原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有哪些習俗
端午習俗: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習俗: 吃粽子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jù)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端午習俗:送五彩縷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jié)必備的物品。
陜西風俗,端午節(jié)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jù)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里讓水沖走。
陜西地區(qū)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跡有關(guān),將花線丟進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zhì)!讹L俗通》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五彩縷”顧名思義是由五種顏色的彩線合成的,據(jù)說在漢代時就有了這種習俗,當時是將白線染成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然后擰成彩縷。這大概是與中國的五行觀念相聯(lián)系的。五色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中央黃土),《續(xù)漢書》載:“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成,以朱索連以桃印文飾門戶。故漢(漢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止惡氣。”。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端午習俗:掛香包
端午節(jié)期間,里面裝上香草和中藥材,如雄黃、蒼術(shù)、香藿、丁香、白芷等,在節(jié)日當天給孩子們佩戴香包,這種香包就叫“祛災包”。還有小鳥、西瓜、柿子、辣椒等真是品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荷包制作工藝十分精美,又裝有藥材和香料,帶上它具有防病避邪的功用。最為有趣的是端午節(jié)這天,有些地區(qū)流行“搶荷包”的習俗,父母要叮囑孩子將荷包藏好,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搶去。搶荷包一方面是羨慕荷包制作的精美,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圖個吉利。被搶者不能生氣。
端午習俗:送五毒兜肚
在端午節(jié)時,民間用巫術(shù)的方法鎮(zhèn)壓五毒。繡制帶有五毒圖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節(jié)日之前,小孩子,特別是不滿一周歲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來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紅色,五毒圖樣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綠色,用其它彩線搭配縫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說是一件藝術(shù)品
端午習俗:懸掛艾草
《本草綱目》說:“艾葉氣芳香,能通九竅,灸疾病。”是一種中藥材,它可以用來防病和治病!肚G楚歲時記》載:“端午日,荊人皆踏百草,采艾為人,懸于門上,以禳毒氣。”按陜西關(guān)中人的說法,懸掛在門口能夠起到防護家宅安寧的作用。懸掛在門上和床頭,具有避邪作用。
端午習俗: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jù)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jié)時,陜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jù)說蚊蟲、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宋绻(jié)的早晨,陜西人一般要吃雞蛋、粽子、油糕、油餅、麻花,中午要吃哨子面。其中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粽子,又稱“角黍”。杜臺卿《玉燭寶典》卷五引周處《風土記》和《本草綱目·谷部四》:“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今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粽子作為節(jié)令食品,風行全國。但以地域而言,南方盛產(chǎn)稻米,糯米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普遍食品,花樣繁多。多用于祭祖、敬神和饋贈親友;北方人也根據(jù)當?shù)氐奈锂a(chǎn),制作黏秫米粽子或油糕。現(xiàn)在粽子已經(jīng)成為常年食品,在任何季節(jié)都能吃到。
端午節(jié)祝福語
一句平淡如水的問候,一句平常如紙的祝福;讓我采一清香的粽葉,包一香甜的粽子,裝進真情的信息里送給到你眼前:預祝朋友,端午節(jié)快樂!
一個粽子今天送,兩粒紅豆寄真情,三顆紅棗甜心中,四線纏繞好運行,五月初五是端午,祝你快樂美無數(shù),吉祥如意幸福伴,事業(yè)騰飛展紅顏。
五月初五端午到,千里祝福頃刻到,送你粽子心意到:愿你心情快樂到,工作順利高升到,財源滾滾發(fā)財?shù),友情愛情甜蜜到,生活美好幸福到?/p>
長夜盼望天亮,寒冬盼望太陽,酷夏喜歡的是涼爽,端午節(jié)愛吃香甜的粽子,想起的是你可愛的模樣。五月初五“粽”情于你,祝幸福地久天長。
一片清香的粽葉,很薄;一顆美味的粽子,很甜;一壺醇香的美酒,很香;一句關(guān)懷的問候,很輕;一聲誠摯的祝福,送您:恭祝您端午節(jié)快樂!
如果一粒石子代表一份幸運,我愿送給你整個山峰!如果一滴海水就是一聲祝福,我愿送給你整個大海!愿我把最好的祝福送給你,端午節(jié)快樂!
快樂的糯米,里面藏著代表甜蜜的餡,我用歡欣的粽子葉把這一切緊緊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紅絲帶,充滿吉祥,捎去美好的祝福:端午節(jié)快樂!
添一顆相思的紅豆,加一塊能量的紅肉,和一包團結(jié)的糯米,包一片清香的竹葉,親愛的朋友,端午來臨,送你端午粽,愿你四季如春的美麗,志在四方的前行!
綠綠粽葉包吉祥,歡歡喜喜過端陽;長長絲線綁健康,無病無災身體棒;甜甜粽餡溢飄香,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祝福來送上,愿你平安又舒暢!
你是多愁善感的烏鴉,你是活蹦亂跳的青蛙,你是潔白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紅的大蝦,我想祝?次叶绦诺纳倒希河肋h流著幸福的哈拉,祝端午節(jié)快樂!
開心的粽子,彌漫著香濃的粽香;幸福的粽葉,留下了淡淡的陰涼;健康的米粒,祝福你健康的成長;快樂的紅棗,愿你全家幸福的分享。端午節(jié)快樂!
發(fā)出的是文字,收到的是快樂,見到的是短信,不見的是牽掛,打開的是健康,讀出的是吉祥,默默的是祝福,祝端午節(jié)快樂。
端午吃粽子應該注意些什么?
親愛的伙伴們,端午節(jié)臨近,很多小伙伴們都開始吃起了粽子,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一個粽子的能量,要比一碗飯的能量高很多呢!那么大家在享受粽子美味時,考慮過自己適合吃粽子嗎?今天就讓我們談談哪些人不宜吃粽子以及吃粽子有哪些禁忌吧!
老人、孩子不宜多吃粽子
老人、孩子消化能力差,粽子要少吃。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粽子
吃了粽子后會導致血糖升高,血糖不穩(wěn)定或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多加注意
血脂偏高、高血壓或冠心病者不宜吃粽子
血脂偏高、高血壓或冠心病者不宜吃粽子,特別是肉粽,因為肉粽含有較多的動物脂肪。
肥胖癥者不宜吃粽子
因為一個粽子就相當一碗飯,如果算上里面的肉、油等。一個粽子的能量,要比一碗飯的能量高很多,所以肥胖癥者要少吃或者盡量不吃。
伙伴們總之粽子雖然美味,但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適合吃粽子哦!
吃粽子的禁忌:
多吃忌
粽子雖然好吃,但是不能吃多了。大家都知道,粽子以糯米為主要原料,糯米吃多了,滯氣滑腸,不用易被消化,尤其是老年人,吃多之后感覺胃脹。
忌半生不熟
家里包粽子,最難的是煮粽子,因為粽子不容易煮熟,很容易半生不熟的,吃了這樣的粽子對消化也不利,所以粽子不要包的太大,而且煮的時候,最好一次性煮熟。
不宜存放太長時間
雖然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家庭都有冰箱,但是保存時間過長,就容易變質(zhì),可以發(fā)現(xiàn),打開粽葉的時候是上面有很多粘液一樣的東西,那就說明保存時間過長,一般不要超過4天。
不宜吃粽子的人
腸胃有問題,或者生病初愈的人都不宜吃粽子,以免誘發(fā)老病。小孩子,特別小的孩子腸胃功能都比較差,也不應該過多的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