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
【2017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浸透(qìn) 敦促(cù) 剎那(shà)
B.煩瑣(fán) 蠻夷(yí) 椰茸(róng)
C.不辨(biàn) 蔭庇(yīn) 肅穆(sù)
D.債務(zhài) 鑰匙(yào) 鴻儒(sú)
2.補全下列成語。(3分)
養(yǎng)家____口 家徒四____ 驚世____俗
飽經(jīng)____患 一文不____ 扣人心____
3.(2016•廣東中考)下列對病句的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來孤身一人在城市獨自拾荒,供兒子讀書。(刪除“獨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滿創(chuàng)作激情,留下了許多優(yōu)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為“晚年的他”)
C.由于長江流域連續(xù)干旱,導致洞庭湖、鄱陽湖水面大面積縮小,給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刪除“給”)
D.有人認為央視“開心辭典”欄目將國學娛樂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國學。(把“研究和了解”改為“了解和研究”)
4.下列表述有誤的兩項是( )(3分)
A.《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的作者是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蘇聯(lián)最偉大的作家。
B.議論文有立論文和駁論文兩類,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和論證,論題只是議論的范圍。
C.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其代表作有《最初的經(jīng)歷》《復活》等。
D.《陋室銘》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被貶官時所作,用來自述志趣。
5.按要求默寫詩文名句。(4分)
(1)《魚,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要挺身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銘》中表現(xiàn)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陋室銘》結尾作者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xiàn)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兩句表達“舍生取義”情懷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jīng)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diào)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請你談一談自己的看法。(4分)
二、閱讀理解(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題。(14分)
生命的品格
國 風
、偕怯邢薜,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無法將生命延長到我們理想的程度,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提高這有限的生命的質(zhì)量,使這有限的人生旅途更有意義。
、谝谜湎。珍惜每一寸光陰。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孔夫子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要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ㄔ趯W習上,多讀一本書,多學一點東西,多了解一點世界;花在工作上,多做一些有益于社會的事情。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真正做到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張紙、一支鉛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享受的每一份服務,我們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著人們辛勤勞動的汗水。我們吃飯時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卻看不到農(nóng)民在烈日暴曬下的古銅色的臉膛;我們用精美的鉛筆學習寫字,卻不知道制造一根鉛筆從伐木到油漆包裝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經(jīng)過多少人的勞動。因此要懂得惜福。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每一份關愛,哪怕只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要懂得尊重別人,感受別人,體恤別人。
、垡斜瘧懙那閼。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顆感恩的心。小時候,我們離不開父母的養(yǎng)育;長大了,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吃著別人生產(chǎn)的糧食,穿著別人縫制的衣服,住著別人建造的房子;生病了,還要別人照顧。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別人。所以,要敬重別人,包容別人,常懷一顆慈悲的心去幫助別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要把關懷別人、救助別人當做自己的天職,變成自己的天性。
④要有面對苦難的意志和勇氣。“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人世間許多重要的事情,只有通過忍受磨難才能有所感悟,這樣,人才能有所作為。有時候,通過忍受磨難,才能表達真理和愛,才能喚醒人性中的良知。一個人只有敢于并勇于承受磨難,才能鍛煉成無所不克的意志,才能不斷增長道德勇氣,以至于可以無畏地直面死亡。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萑耸篱g,我們都是匆匆行者,沿途的風景再好,也不可貪戀;路上的客店再舒適,也不能久留。人赤條條來到世間,又赤條條離開世間,生時沒有帶來任何東西,死時也帶不走任何東西,無論你是君主還是囚徒,是富豪還是乞丐,概莫能外。這是造物主給人的定數(shù),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所以,要有一個明白的頭腦,把人生想透徹,只有進入無我之境,才能超然物欲之外,“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自始至終干干凈凈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這就是生命的品格。
(選自2008年9月15日《文匯報》,有刪改)
7.通讀全文,參看下表,簡要概括第①段的中心意思。(不超過15字)(2分)
段落 概括內(nèi)容
、
、 要懂得珍惜。
、 要有悲憫的情懷。
④ 要有面對苦難的意志和勇氣(要有所求)。
、 要超然物外,干干凈凈地做人(要無所求)。
8.第⑤段畫線句子是用什么方法闡明道理的?結合內(nèi)容說說這樣闡明道理有什么好處。(4分)
9.從下面?zhèn)溥x的名著中任選一部,從中概括出一個相關的事例,仿照示例為第④段補寫一個論據(jù)。(4分)
示例:《老人與海》——桑迪亞哥為了帶回自己捕獲的一條大魚,與鯊魚、與自然、與自己的心靈搏斗,無畏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為他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備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孫漂流記》《西游記》
10.都是論“生命的品格”,第④段談的是生命過程中要有所求,第⑤段說的是生命過程中要無所求,你認為矛盾嗎?請說說你的理解。(4分)
(二)(2016•甘肅蘭州中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題。(14分)
心靈百葉窗
劉心武
、倌愕男撵`小木屋,有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那心靈之窗,你安裝百葉簾了嗎?
、诔35,你為那從窗口滿瀉而入的金光,滿心歡喜,無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沒有光明,心靈怎能任其幽暗?心靈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熱涌入,才會有生機,有生趣,才能釀出靈感,產(chǎn)生出創(chuàng)造的沖動。所謂幸福與歡樂,與心靈門窗的敞開程度,一般來說,是成正比的。
、鄣牵谏鼩v程的某些時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純凈的陽光。你取得了某些成績,獲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場的光、阿諛的光、嫉妒的光、懷疑的光,都可能灼熱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許令你興奮莫名、忘記了自己的實際斤兩;或許令你頓生煩惱、不能冷靜自持。這時,□□你的心靈之窗安裝了操縱自如的百葉簾,□□,你就可以靈活調(diào)整那葉片的開合程度,使那些光線恰到好處地透射進來——你需要適度的鼓勵之光,以滋潤你那在奮進中也許有些疲憊的心靈;你也應該適度地容納批評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懿贿^,當下的中國人,因成功發(fā)財而受到強光照射的,畢竟還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間狀態(tài)的所謂“蕓蕓眾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嘆;還沒有走上社會的學生,學業(yè)的壓力,考取高一級學校的壓力、家長“望子成龍”的壓力、同學間公開競爭與隱性攀比的壓力,都不小;從技;虼髮W畢業(yè)出來的青年人,求職的壓力、求到職后工作任務的壓力,特別是人際交往間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壓力,都會使心靈里蓄滿焦慮。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開大心靈的窗戶,增加進光量,并擴展自己的視野,可作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陰晴風雨,不能總是企盼外光來療救自我心靈因焦慮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說,瞭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勵自己在這以競爭為發(fā)展機制的社會中,胸懷抱負艱苦奮斗,以期能躋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過多地“外望”,欲望膨脹,把心旌弄得噼啪亂卷,也可能會生發(fā)出好高騖遠、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這樣,就必須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裝窗簾,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線與風景,保持一種變化的互動關系。
、菰谏哪承⿻r刻,不僅卷起百葉簾,而且洞開窗扉,讓外界的陽光、氣流,挾帶著人間的復雜滋味,任其涌入,當然是必要的,也往往會給我們帶來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薜,在生命的更多時段,還是以心靈之窗的百葉簾,把內(nèi)心的光線與氛圍調(diào)節(jié)在對自己最恰切的狀態(tài)吧。如果外界瀉入的光線太強,就把百葉合攏一些,保持一派安謐平靜;如果外界一時陰雨綿綿,就點燃你的心燈,把你的心靈小木屋照得和平時一樣明亮。
、吣隳切撵`小木屋的窗戶還沒有安裝百葉簾嗎?莫遲疑,快動手,趕緊把它裝上!
11.閱讀全文,說說你對標題“心靈百葉窗”的理解。(2分)
12.聯(lián)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方框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 )(2分)
A.因為 但是 B.即使 那么
C.雖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13.第⑥段中加點的“瀉入的光線太強”、“一時陰雨綿綿”分別指代什么內(nèi)容?(4分)
瀉入的光線太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時陰雨綿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哪一句名言可以成為本文論據(jù)?請說明理由。(3分)
名言一:勝不驕,敗不餒。
名言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5.結合你的一次經(jīng)歷,談談對“所謂幸福與歡樂,與心靈門窗的敞開程度,一般來說,是成正比的”這句話的認識。(3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20題。(12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選自《孔子家語》)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即與之化矣( )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18.請分別寫出甲、乙兩文中作者的主要觀點。(2分)
19.為了證明觀點,甲、乙兩文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論證方法?運用這種論證方法的好處是什么?(2分)
20.人生經(jīng)常面臨各種選擇,關鍵看你怎樣取舍。請仿照文中畫線的句式,用現(xiàn)代漢語另寫一個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觀。(2分)
三、寫作(40分)
21.名利是場,名利是網(wǎng),幾多較量,幾多迷茫。名利是帆,名利是檣,幾多奮斗,幾多沮喪。一個古老的哲理,一個常新的命題,世上沒有不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假如人人都清心寡欲,那將是怎樣一個世界?假如人人都利欲熏心,那又將是怎樣一種情景?請你以“面對名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答案
1.答案:B 解析:A項中“浸”讀“jìn”,“剎”讀“chà”;C項中“蔭”讀“yìn”;D項中“儒”讀“rú”。
2.答案:糊 壁 駭 憂 名 弦
3.答案:C 解析:刪除“給”后,句子還是無主語,應刪除“導致”,保留“給”。
4.答案:AC 解析:A項中的“蘇聯(lián)”應為“俄國”;C項中《復活》不是茨威格的作品。
5.解析:根據(jù)對題意的理解和詩文名句的積累作答,書寫務必正確。
參考答案:(1)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2)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4)示例: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6.解析:聯(lián)系所學的政治常識和生活實際,最好能據(jù)中小學生這一群體的身體特點回答。
參考答案: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這并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量力而行,要在與壞人斗勇的同時斗智,盡量避免對自己的傷害。(只要言之成理,觀點鮮明即可)
答案:7.解析:根據(jù)文意,可以以第①段最后兩個分句為依據(jù)概括,“我們所能做的就只有”是中心句的`標志,形式上可仿照下面幾段的寫法。
參考答案:要提高有限的生命的質(zhì)量(或“要使有限的人生更有意義”)
8.解析:句中“風景”和“客店”都是比喻,用比喻的方法來說明道理具有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效果。
參考答案:通過比喻(或“比喻論證”)來闡明道理。這樣可以通俗形象地闡明人生短暫,不應貪圖物質(zhì)享受的道理。
9.解析:第④段首句即是分論點,圍繞這一中心寫論據(jù)。要選擇自己最為熟悉的名著,依照例句的形式來寫。
答案示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歷盡戰(zhàn)爭的艱險,飽受病痛的折磨,憑借頑強的意志在病榻上寫作,終有建樹,他成為青少年學習的楷模。/《魯濱孫漂流記》——魯濱孫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活多年,他戰(zhàn)勝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與艱險,他那頑強的意志永遠激勵著千千萬萬的讀者。/《西游記》——唐僧師徒一路斬妖除魔,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這就啟示我們沒有堅強的意志,不經(jīng)歷磨煉,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10.解析:文章各部分是從不同角度辯證分析中心論點。
參考答案:不矛盾。“有求”和“無求”都是生命品格所需要的:第④段論說人生要具有克難求進的意志和勇氣,要盡責任就是有所求;第⑤段論說要進入無我之境,超然物外,對物質(zhì)名利的無求,實質(zhì)是精神境界更高的追求。所以,兩者是不矛盾的。
答案:11.解析:可先理解“百葉窗”的特點。“百葉窗”可以自如地調(diào)整葉片開合程度。
參考答案:“心靈百葉窗”是說人要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正確面對外界的是非風雨。
12.D
13.“瀉入的光線太強”指代成功發(fā)財(取得成績、獲得收益)的時候;“一時陰雨綿綿”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靈蓄滿焦慮時。
14.解析:先明確哪句名言可成為本文論據(jù),然后具體說出可證明文中的什么論點。
答案示例:名言一可以作為論據(jù)。“勝不驕,敗不餒”是說取得成績的時候不驕傲自滿,失敗的時候不氣餒,可以用來論述本文正確面對外物的得失這一觀點。名言二不可以作為論據(jù)。“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是說“思”和“內(nèi)省”是促進自己提高的方式,與本文論述的觀點不符。
15.略(應圍繞“外界對人的積極影響”談)
答案:16.(1)通“避”,躲避 (2)同化
17.(1)假如人所想要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求生的(或“求得生存手段的”),什么手段不可以用呢?(2)因此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必須慎重地選擇和他相處的人。
18.解析:甲文開篇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就是為了說明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以此引出“舍生取義”的道理。乙文最后一句“是以……”明顯是總結觀點的句子。注意根據(jù)題目要求寫出原文句子。
答案:甲文觀點:舍生而取義者也。乙文觀點: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19.比喻論證。使深刻的道理形象生動,淺顯易懂。
20.解析:這是個開放性的題目。可以先把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然后分析并仿照其句式特點寫句子,觀點要明確,積極向上。
答案示例:金錢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當兩者不能同時得到時,我將放棄金錢,保全人格。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初三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及答案05-11
2017年初一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08
2017年初三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附答案05-08
2017年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有答案)05-05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05
2017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26
2017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26
2017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試卷及答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