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呂四塊玉紫芝路雁北飛》元曲原文及譯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呂四塊玉紫芝路雁北飛》元曲原文及譯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南呂·四塊玉·紫芝路(雁北飛)
馬致遠
雁北飛,人北望,拋閃煞明妃也漢君王。
小單于把盞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邊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鄉(xiāng)。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曲,寫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嫁匈奴,自漢以來,一向被人認為是帶有民族屈辱性的憾事。歷代許多詩人、歌手、劇作家、畫家以它為題材寫成各種作品。
這支曲前四句作者以鮮明的對比手法描繪出漢君王和小單于兩個不同的形象和兩種不同的心情。一個是翹首北望,只見雁北飛,不見昭君面,感到無限的懊悔和沮喪,一個是面對昭君舉懷暢飲呀刺刺得意忘形地歡唱。作者用這樣兩種不同狀態(tài)的描寫,表現(xiàn)出對兩人不同的傾向性。很顯然對漢君王表現(xiàn)出極大的同情,對小單于表現(xiàn)出帶有民族意識的憎惡。作者在《漢宮秋》第三折中寫漢元帝送昭君回宮后的一段唱曲更為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元帝誤嫁昭君的悔恨心情。原辭是:“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官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日昏黃;夜生涼,泣寒螿;泣寒螿,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
曲的最后三句是寫昭君在寒外盡管有豐富的牛羊乳肉供她享受,但她還是時時懷念自己的故鄉(xiāng)。這也正似杜甫《詠懷古跡》之三中所寫的那樣:“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意為元帝只能在畫圖中約略地看識昭君青春美麗的面容,昭君死在匈奴,思念家鄉(xiāng),她的魂只有在月夜歸來。)這支曲也可以說是《漢宮秋》主題的縮寫。
【題解】
本曲描寫昭君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并流露出作者對造成昭君悲慘遭遇的統(tǒng)治者的憤疾心情。
【作者簡介】
馬致遠,(1250?—1321?)元代雜劇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名不詳,以字行于世。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馬致遠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同稱“元曲四大家”。青年時期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負,但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一直沒能實現(xiàn)。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閑適生活。死后葬于祖塋。馬致遠早年即參加雜劇創(chuàng)作,從事創(chuàng)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有“曲狀元”之譽。他的雜劇作品見于著錄的有15種,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集有《東籬樂府》。
【注釋】
、僮现ヂ罚赫丫鋈麜r所經(jīng)之路。
②人北望:指漢元帝對王昭君的企盼。
、蹝侀W煞明妃也漢君王:意思是明妃讓漢君王好生思念。
、苄斡冢褐负繇n邪單于。呀剌剌(là):象聲詞,指小單于的歌聲。
、萸嗖菖嫌惺绽遗#褐覆菰嫌写罅磕膛。
⑥黑河邊有扇尾羊:黑河岸邊有尾呈扇狀的肥羊。黑河: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河畔有昭君墓。
、咚褐竿跽丫
【《南呂四塊玉紫芝路雁北飛》元曲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元曲四塊玉·嘆世原文、注解、譯文及簡析05-07
元曲《南呂·一枝花·詠喜雨》注釋及譯文04-24
元曲《四塊玉·閑適》05-22
《南呂·四塊玉·恬退》宋詞欣賞12-29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原文及譯文08-19
四塊玉恬退元曲賞析12-29
元曲《天凈沙·夏》原文及翻譯08-21
元曲《天凈沙·冬》原文及翻譯01-10
《陽春曲贈茶肆》元曲譯文及注解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