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jīng)注河水文言文翻譯
酈道元所注的《水經(jīng)》當是另外一部,是無名氏所為,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水經(jīng)注河水文言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水經(jīng)注·卷三
作者:酈道元
水經(jīng)注 卷三 河水
【原文】
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①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②,盡若虎馬之狀③,粲然成著④,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注釋】
、俦钡兀汗趴っ,相當于今陜西省銅川市濯州區(qū)、富平縣地。
、谧匀唬禾烊弧N模杭y理,花紋。
、蹱睿盒螤。
④粲(càn)然:鮮明的樣子。成著:形成。
【譯文】
大河又東北流經(jīng)石崖山西邊,距離石崖山北地有五百里,山上石頭有天然花紋,都像虎、馬的形狀,非常鮮明,好像畫的一樣,所以也叫做畫石山。
【原文】
始皇三十三年,起自臨洮①,東暨遼海②,西并③陰山,筑長城及開南越④地,晝警夜作⑤,民勞怨苦,故楊泉⑥《物理論》曰:秦始皇使蒙恬⑦筑長城,死者相屬⑧,民歌曰:生男慎勿舉⑨,生女哺用鋪⑩,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其冤痛如此矣。蒙恬臨死曰:夫起臨洮,屬遼東,城塹萬余里,不能不絕地脈,此固當死也。
【注釋】
①臨洮:秦長城的西端,治今甘肅省岷縣。
、隰撸旱健_|海:即遼東,泛指遼河流域以東至海地區(qū),秦長城的東端。
③并:挨著、依傍。
④南越:古國名,在今湖南省南部、兩廣及越南北部一帶。
、輹兙棺鳎喊滋炀洌雇韯谧鳌>:警戒。作:勞作。
、迼钊簳x朝人,字德淵,雜采秦漢諸子之說為《物理論》。
⑦蒙恬:秦始皇時的大將。秦并天下,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萬里長城。
、鄬伲▃hǔ):連接、綿延。
、崤e:養(yǎng)育、養(yǎng)活。
⑩鋪(bù):可以用來喂養(yǎng)孩子的糖。
支拄(zhǔ):支撐。
塹(qiàn):挖壕溝。
【譯文】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起于臨洮,東到遼海,西依著陰山,建造了萬里長城;又開發(fā)南越,日夜勞作苦干,百姓困乏怨苦,所以楊泉《物理記》說:秦始皇派蒙恬筑長城,死尸相互連接,綿延不斷。民謠唱道: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鋪,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百姓的痛若怨恨竟到了這種地步。蒙恬臨死時說:從臨洮開始,一直綿延到遼東,筑城掘壕一萬多里,不能不把地脈弄斷了,所以我本來就該死的。
【原文】
《東觀記》①曰:郭伋,字細侯,為并州牧,前在州,素②有恩德,老小相攜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③,數(shù)百小兒各騎竹馬迎拜④,伋問:兒曹何自⑤遠來?曰:聞使君⑥到,喜,故⑦迎。伋謝而發(fā)去,諸兒復送郭⑧外。問:使君何日還⑨?伋計日告之。及還,先期⑩一日,念小兒,即止野亭,須期至乃往。
【注釋】
、佟稏|觀記》:即《太觀漢記》,太漢官修的本朝紀傳體史書,已亡佚。今本是后人輯佚之本,殘缺甚多。
、谒兀浩綍r。
、坌胁浚貉残兴茌爡^(qū)域,考核政績。美稷:漢縣,屬西河郡,治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納林村古城。
、苤耨R:兒童游戲時當做馬騎的竹竿。迎拜:迎接禮拜。
、輧翰埽簝狠。何自:為什么。
⑥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吖剩禾氐。
、喙和獬牵糯诔堑耐鈬拥囊坏莱菈。
⑨還(huán):回來。
⑩期:約定。
野亭:野外供人休息的亭子。
【譯文】
《東觀記》說:郭伋,字細侯,擔任并州牧,以前在并州時,平時對百姓頗有恩德,老老少少在路上相攜送迎,巡視到西河美稷,有幾百個小孩騎著竹馬來迎接禮拜,郭伋問:孩子們?yōu)槭裁创罄线h地跑來?小孩們答道:聽說使君到來,十分高興,特地來迎接。郭伋道謝后讓他們回去,眾小孩又送他到城外,問:使君哪一天回來?郭伋計算了一下日期,就告訴他們。回來時,比約定的日期早了一天,想到對小孩們說的話,就停在野亭,等到約定時間才前往。
【原文】
赫連龍升七年,于是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①改筑大城,名曰統(tǒng)萬城。蒸土加功②。雉堞③雖久,崇墉④若新。
【注釋】
、賹⒆鞔蠼常汗倜瑘(zhí)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梁公叱干阿利:阿利,是赫連勃勃的臣子。梁公:是赫連勃勃建大夏國后給阿利的封號。叱干:復姓。
②蒸土:把土加熱。加功:施工。
、埏糗Γ撼巧系呐畨。雉:古代計量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堞:城上的矮墻。
、艹畿焊呗柕某菈。墉:城墻。
【譯文】
赫連龍升七年(431),在這支水的北面,黑水的`南邊,派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叫統(tǒng)萬城。施工時泥土都蒸過。女墻雖然很長久了,但高聳的城墻卻仍和新的一樣。
【原文】
故言高奴縣①有洧水,肥可然②,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博物志》稱酒泉③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④,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⑤器中,始黃后黑,如凝膏⑥,然⑦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⑧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水肥亦所在⑨有之,非止高奴縣洧水也。
【注釋】
、俑吲h:古縣名,秦置,治今陜西省延安市東北延河北岸。
、诜剩河椭@里指石油。然:同“燃”,燃燒。
③《博物志》:西晉張華所著。酒泉:古郡名,西漢置,治今甘肅省酒泉市。
、芄_(jǔ):圓形的竹筐。
、葜悍胖。
、弈啵è括):凝固的油脂。膏:油脂。
、呷唬汉髞韺懽鳌叭肌,燃燒。
、喔啵è括):加油脂使?jié)櫥K裕╠uì):東漢時期發(fā)明的利用水力沖擊木輪舂米的器械。
⑨所在:到處,處處。
【譯文】
所以說高奴縣有洧水,油脂可以燃燒,水上有油脂,可以撈取使用。《博物志》說:酒泉延壽縣南山有泉水流出,大如竹筐,注入地上成為溝,水中有油脂好像肉汁,取來放在容器里,開始時呈黃色,后來變成黑色,好像凝固的油脂,點著了非常明亮,簡直和油脂沒有兩樣,拿來潤滑車具以及水碓缸效果極好,當?shù)厝朔Q為石漆。水中油脂也是處處存在,不僅僅是高奴縣的洧水中才有。
【評析】
這一篇有《經(jīng)》文十四條,酈道元按《經(jīng)》文作《注》,內容主要是現(xiàn)在稱為“河套”的部分,但也寫及從“河套”南流,即今陜西和山西兩省間的河段,屬于黃河的中游。最后寫到上郡高奴縣。上郡是秦所置的郡,位于今陜北榆林一帶。高奴縣也是秦代所置,屬于上郡,位于今陜西省延安市一帶。所以《注》文所知,大概屬于今山、陜兩省間的黃河北段。
【水經(jīng)注河水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水經(jīng)注江水的文言文翻譯07-25
水經(jīng)注江水文言文翻譯04-01
水經(jīng)注易水滱水文言文翻譯02-06
水經(jīng)注疏文言文閱讀理解附答案03-30
酈道元《水經(jīng)注·易水》的閱讀答案及句子翻譯04-20
文言文的翻譯12-28
文言文翻譯03-31
文言文翻譯文言文03-31
鄭人買履文言文翻譯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