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詩作風格】
語言
陶淵明作品的語言平淡,但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出來;表意易讀懂,其內涵還需細細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實秋曰:“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無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種藝術韻味!
如農家口語,但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卻生動鮮明。蘇軾云:“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噯噯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衷唬骸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疲精力,至死不悟!斌w現(xiàn)了一種“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語)的巧妙構思。
手法
他善于以白描及寫意手法勾勒景物、點染環(huán)境,意境渾融高遠又富含理趣。語言精工本色,樸素真率,筆調疏淡,風韻深厚。但陶詩并非只有飄逸悠然、自然沖淡一種風格,也有金剛怒目的慷慨豪放如《詠荊軻》、《讀山海經》的“精衛(wèi)銜微木”等。陶詩還善于將興寄和自然美融為一體。他筆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義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實有之景。如《擬古》其七“日暮天無云”中所寫“云間月”、“葉中華”,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對人生最美好酣暢的短暫時光的比喻。陶淵明筆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歸鳥、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物,也是詩人高潔性格的象征。
風格
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保皹钒蔡烀钡认麡O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作品】
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卷之一 詩四言:
《停云(并序)》《時運(并序)》《榮木(并序)》《贈長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并序)》《勸農》《命子》《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并序)》《九日閑居(并序)》《歸園田居五首》《游斜川》《示周續(xù)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乞食》《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答龐參軍(并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移居二首》《和劉柴!贰ⅰ冻陝⒉裆!贰逗凸鞑径住贰队谕鯎彳娮涂汀贰杜c殷晉安別(并序)》《贈羊長史(并序)》《歲暮和張常侍》《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還舊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己酉歲九月九日》《庚戌歲九月中西田獲早稻》《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飲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述酒》《責子》《有會而作》《臘日》
卷之四 詩五言:
《擬古九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士七首》《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讀〈山海經〉十三首》《擬挽歌辭三首》
卷之五 賦辭:
《感士不遇賦(并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桃花源記(并詩)》《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五柳先生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并序)》
卷之七 疏祭文:
《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