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春五首其四唐詩賞析
春天,萬物復蘇,百廢俱興,所以人們贊美她,歌頌她,說她是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jié);然而,也正是因為這春天的美好,人們更加熱愛、珍惜進而害怕失去她,尤其是文人墨客更是把春天比著時光、比著青春、比著男女之間最美好的情感,并且由此催生出“春光短暫,青春易逝”的“傷春”之情,所似春天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季節(jié)。下面小編整理的感春五首其四唐詩賞析,歡迎大家參閱。
【作品介紹】
《感春五首·其四》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39卷。
【原文】
感春五首·其四
作者:唐·韓愈
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咍。
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兇訃詎可相尋來。
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注釋】
①杜尹:指杜兼,元和初任河南尹,元和四年十一月暴亡!杜f唐書》有傳。拜表:上章奏等。
、趨酰盒。
、劭状梗褐缚钻T退哪,官衛(wèi)尉承,分司東都。元和五年正月,往臨汝(今河南臨汝縣)洗溫泉,至縣而卒。見韓愈所作《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訪銘》。
④遺塵埃:脫離凡俗。形容高邁不群。
、輰ぃ和ā把薄O鄬,連續(xù)不斷。
【賞析】
這是一組描寫春天的詩,有景有情,有悠然美麗的風光,給人以美的享受,如身入其境,怡然自得。五首詩一氣呵成,渾然天成,豪然不失大家之風。詩中若因若無透露出詩人的個人情懷,詩中以樂景,寫哀情,道出了詩人的深深懷念與不舍,從”誰肯留戀少環(huán)回“可見一般了。
縱觀全文,不難看出,詩中除了懷念與不舍之外,有著一些失意,五首詩中表現(xiàn)出了作者仕途失意,自笑春風,在春景中外卻自我。
詩中文筆精煉,曲盡其妙,盡現(xiàn)一代名家之風。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創(chuàng)作背景
在中年(36-49歲)作者先任監(jiān)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徭役賦稅,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與宦官、權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
本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鑒賞
詩的主題:《感春》主要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受以及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人在詩中通過對春天的觀察和體驗,引發(fā)了人們對生命意義和時光流逝的感慨。
詩的語言風格:韓愈在這首詩中使用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然而,他也通過對比春天的短暫與人的衰老和死亡,傳達了一種對時間和生命無常的感慨。
詩人的情感表達:詩人通過對春天的欣賞和對其短暫性的認識,引出了對人生短暫的感嘆。他在詩中提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強調時間的寶貴,同時也揭示了人生的有限性。這樣的表述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命價值的反思。
詩的社會背景:韓愈生活在唐朝的中葉,當時的政治腐敗,知識分子的生活也充滿了困境。詩人通過《感春》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觀和社會責任感,以及他對時代氛圍的感受。
綜上所述,《感春》不僅是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作,也是他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哲學思考。詩中的語言優(yōu)美,情感深沉,反映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獨特見解,并在當時的文學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
【感春其四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杜甫《春望》唐詩賞析11-18
杜甫的愛國唐詩《春望》賞析07-26
唐詩《春夜聞笛》賞析05-06
《江南春》唐詩鑒賞及賞析01-20
飲酒其四古詩賞析10-26
唐詩賞析及翻譯04-12
《春曉》唐詩賞析06-09
晚春唐詩賞析01-09
唐詩《野望》 賞析08-10
《堂堂》唐詩賞析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