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一南苦難輝煌讀后感 推薦度:
- 霜降詩詞 推薦度:
- 立冬詩詞 推薦度:
- 大寒詩詞 推薦度:
- 寒露唯美詩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南歌子詩詞
南歌子詩詞1
南柯子/南歌子
[宋] 吳潛
池水凝新碧,闌花駐老紅。有人獨立畫橋東。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fēng)。鵲絆游絲墜,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簾櫳。多少閑情閑緒、雨聲中。
作品賞析
【注釋】:
詞人通過春光中的各種景物描寫,表達了一位妙齡女子的惜春之情。這是一個常見主題。在美人惜春的背后,誰又能說這不是表達對光陰、青春的眷戀呢?“池水凝新碧,欄花駐老紅”二句,寫的是暮春的景色。新雨之后,池水凝碧,花欄內(nèi),殘紅萎頓在枝頭。春天已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這二句不僅寫出闌珊的春意,也傳出了人情的不堪和沉抑。下面帶出了惜春人,“有人獨立畫橋東 ,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fēng)!眻鼍皬耐ピ恨D(zhuǎn)移到“畫橋東 ”,似乎這女子也禁受不住那小天地的沉悶,走到這“大天地”里來捕捉春光。用楊柳來“系春風(fēng)”很有情趣。楊柳與春天關(guān)系最為密切。在春風(fēng)中,是它第一個睜開嬌眼;在春天離開時,它又以綿綿的飛絮相送。選擇楊柳來留春,可以想見這女子有多少柔情!笆职岩恢盍荡猴L(fēng)”,這行動是天真可愛的,然而又是十分美麗的,春風(fēng)中“十五女兒腰”的柔柳和“獨立畫橋東”的女子相互映襯,令人陶醉。起二句透出的沉沉春恨,現(xiàn)在已化解了許多,F(xiàn)在我們所玩味的春愁已注入了不少甜蜜的味道。
女主人公的惜春表現(xiàn)在癡情的留春舉動上。但春天畢竟是要情然離去的!谤o絆游絲墜,蜂拈落蕊空!冰o絆游絲是無意的 ,蜂拈落蕊是有意的 。春天不管人和物的有情與無意 ,它走了,留下一片空無走了!扒锴ピ盒『煓 ,多少閑愁閑緒雨聲中。”又一次轉(zhuǎn)換回到庭院,天氣也由晴和轉(zhuǎn)入風(fēng)雨。這是一種心情的轉(zhuǎn)換。在從庭院回到小窗之下,女子又要品嘗充滿愁緒的風(fēng)雨之聲了。雨中秋千富于含蘊,那“秋千”里包含著春光下的幾多紅情綠意!許多惜春詞都寫到這情景:“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 )、“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正可互相發(fā)明!扒锴А闭o讀者的聯(lián)想指示了一個方向,到底還有哪些“閑情閑緒”,讀者自可再發(fā)揮!岸嗌匍e情閑緒雨聲中 ”,那淅淅瀝瀝、不絕如縷的雨聲正表達了她飄忽不定,玩味不盡的春愁。詞以聽雨結(jié)束,饒有余味。
南歌子詩詞2
古詩原文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
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別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譯文翻譯
濃綠的槐葉低向明窗室中有些發(fā)暗,艷紅的石榴花盛開光彩耀眼明。美人邀我稍作停留不必遠行。無奈行期已到煙雨迷漾中畫船揚帆輕輕。
只見她柳眉伴著離歌緊皺,梨花面容有淚流傾。離別的情景確實不像初見時的歡樂之情。今夜月光明照的江上我在船中酒醉剛剛清醒。
注釋解釋
玉人:美人,指歌女。少,稍。
柳葉:指美女之眉,眉似柳葉,故稱。
梨花:指美女面似梨花之嬌美。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黃庭堅詞作屬別具一格之作。該詞以柳葉和梨花來比喻伊人的雙眉和臉龐,以“皺”眉和“傾”淚刻畫伊人傷離的形象,通俗而又貼切。
詩文賞析
該詞寫離別。上片寫行客即將乘舟出發(fā),正與伊人依依話別。作者先從寫景人手,這時正當(dāng)初夏,窗前槐樹綠葉繁茂,所以室內(nèi)顯得昏暗,而室外榴花競放,紅艷似火,耀人雙眼,這與室內(nèi)氣氛恰好形成強烈對比,兩人此刻的心情沒有明說,卻以室內(nèi)黯淡的氣氛來曲折地反映。
離別在即,難舍難分,“玉人邀我少留行”,不僅是伊人在挽留,行客自己也是遲遲不愿離開。“無奈”兩字一轉(zhuǎn),寫出事與愿違,出發(fā)時間已到,不能遲留。接著繪出江上煙雨凄迷,輕舟掛帆待發(fā),兩人無限凄楚的別情就在這詩情畫意的描述中宛轉(zhuǎn)流露。
該詞系雙調(diào),下片格式與上片相同!傲~”兩句,承上片“無奈”而來,由于舟行在即,不能少留,而兩人情意纏綿,難舍難分,真是“悲莫悲兮生別離”!傲~”兩句,寫臨行餞別時伊人蹙眉而歌,淚如雨傾。這里運用比喻,以柳葉喻雙眉,梨花喻臉龐!皠e時”句又一轉(zhuǎn),由眼前凄凄慘慘的離別場面回想到當(dāng)初相見時的歡樂情景,但往事不堪回首,只能使臨行時的心情更加沉重。
末句略同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詞人懸想半夜酒醒,唯見月色皓潔,江水悠悠,無限離恨,盡在不言之中,如此寫法頗具蘊藉含蓄之致。
南歌子詩詞3
南歌子〔宋〕賀鑄
疏雨池塘見,微風(fēng)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注釋】(璞如子)
、偈栌瓿靥烈姪ぉな栌辏毫闵h落的細雨。此句描寫:零散飄落的雨點,只有在池塘水中濺出的波紋上才看得到。筆在細微之處獨見功夫。
、谖L(fēng)襟袖知──細微的風(fēng)絲兒,只有衣襟與袖口能夠感知。此句與上句對仗,依然是在景物細微之處落筆。
、坳庩幭哪緡庶S鸝──陰陰:濃蔭。夏木:泛指夏天的樹木。囀黃鸝:黃鸝啼囀。此句靜中有動。
④立移時──立:停立。移時:片刻,一會兒。
、莘鲱^──原指入醉后以手摻頭之態(tài),又指味濃醇烈的酒。后來“扶頭”二字常被詩人用來說酒。
、揠y逢敵手棋──難以逢遇與自己堪稱敵手的人下棋。
⑦日長偏與睡相宜──夏日天長,正好與沒事睡覺相適宜。偏:恰好,正好。相宜:相適宜。
【賞析】(趙木蘭)
賀鑄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是孝惠后的族孫,且娶宗室之女。但他秉性剛直,不阿權(quán)貴,因而一生屈居下僚,郁郁不得志。這種秉性,這種身世際遇,使他像許多古代文人一樣,建功立業(yè)的胸襟之中,常常流走著痛苦、孤寂、無奈的波瀾。這種心緒時時反映在他的詞作中,《南歌子》便是一例。
此詞以常見的寫景起手!笆栌瓿靥烈,微風(fēng)襟袖知!薄耙姟,知覺的意思,可與第二句的“知”字互證。疏雨飄灑,微風(fēng)輕拂,一派清爽寧靜。這景致并無多少新奇,到是“見”“知”二字頗見功力。作者不僅以抒情主人公的視角觀物,而且讓大自然中的池塘觀物,池塘感到了疏雨的輕柔纏綿,于是池塘也有了生命力。便是主人公觀物,這里用筆也曲回婉轉(zhuǎn),不言人覺,而言袖知,普普通通的景物這樣一寫也顯得生動形象,神采飛揚了。其實賀鑄這兩句原有所本,語出杜甫《秋思》詩“微雨池塘見,好風(fēng)襟袖知!苯酉氯删浠猛蹙S《積雨輞川莊作》的詩句和詩意。王詩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睂掗煹乃锢锇橈w翔,繁茂幽深的樹叢中黃鸝啼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自由而寧靜的。王維描寫了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fēng)光,抒寫了自己超脫塵世的恬淡自然的心境。賀鑄直用了“陰陰夏木囀黃鸝”一句,又化用了“漠漠水田飛白鷺”一語。不過仔細品味,這白鷺之句,賀詞與王詩所透露出來的心緒還是有所不同的。王詩是一種帶有佛家氣息的寧靜;而賀詞云“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彼坪踉谡f,什么地方飛來的白鷺喲,怎么剛呆了一會兒就走了。這“何”字,這“移時”,輕輕地向我們透露著主人公的一種心境,他似乎在埋怨什么,在追尋什么,在挽留什么……。字里行間飄溢出的是一種孤寂和無奈。而且這上片結(jié)句不僅寫景,在結(jié)構(gòu)上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使上下片之間暗脈相接。
下片進入對日常生活的描寫!胺鲱^酒”,即易醉之酒。唐代姚合《答友人招游》詩云:“賭棋招敵手,沽酒自扶頭!辟R鑄的“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被闷湟鈱懽约猴嬀葡缕宓纳睢:染埔鬃;下棋,對手難逢,這字里行間蘊含著的仍然是一種百無聊賴的心緒。于是便有結(jié)句“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毕娜臻L長,無所事事,最適合于睡覺。睡起之后,只管在芭蕉葉上自題詩,自取其樂。這之中透露著的是一種自我嘲解,自我調(diào)侃。其實這兩句詞也有所本。歐陽修《蘄簟》有句云:“自然唯與睡相宜!狈礁伞端袜嵟_處士歸絳巖》有句云:“曾書蕉葉寄新題!毕缕瑑(nèi)容并不復(fù)雜,無非是飲酒、下棋、睡覺、題詩等文人的生活瑣事,可是借助于“易解”“難逢”“偏”“相宜”“自題詩”等字眼,我們還是清清楚楚地感到了作者的孤寂和壯志未酬的憤懣不平。
賀鑄是以善于點化前人詩句而著稱的,而此篇句句點化,且又絲絲入扣,渾然天成,實在是難能可貴。
南歌子詩詞4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南歌子》
【內(nèi)容】:
天上星河轉(zhuǎn),
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
金銷藕葉希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以詞著稱,有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
父李格非為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注釋】:
星河:銀河。
簾:《歷代詩余》作“翠”。
枕。赫砩箱伒'細竹席。
淚痕滋:淚越來越多,痕跡越來越擴大。
夜何其:夜到幾更了。
貼:蓋與現(xiàn)在將另做好的圖案縫貼在衣裳上的方法相同。
金銷:配以金色制成的荷葉圖案作為衣飾,因陳舊而褪色。
【賞析】:
此詞當(dāng)為李清照的后期限作品。兩組對偶句,諧美自然。三個“舊”、“時”、的運用,顯示了其藝術(shù)手法的圓熟精湛。
南歌子詩詞5
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秦觀
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飛半掩門。亂山何處覓行云?又是一鉤新月照黃昏。
這首詞主要寫一個女子,在如何用心地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打扮好之后,想起戀人不在身旁,有誰來欣賞呢?于是引起一番愁思。
詞的上片刻劃這個美女,多用顏色字面渲染映射,如一幅工筆畫,可以說是一幅工筆重彩的梳妝圖!跋隳眱删,寫女子用心打扮的情態(tài)!跋隳保嬅嫉穆蓣,是黑色!把嘀奔措僦,是紅色。這兩句雖未直說她在畫眉、搽脂,但從“畫”且“彎彎”,“勻”且“淡淡”中,可以體會得出她是在怎樣精心地打扮自己!叭嗨{”二句,“揉藍”,古人從藍草中提取青色,故稱揉藍。黃庭堅《點絳唇》詞有“淚珠輕溜,裛損揉藍袖”句!疤创健,形容女性唇吻之美。檀為淺絳色,近赭的紅色,《花間集》張泌的《生查子》有“檀畫荔枝紅”句,表示這個顏色最為明白。兩句中前一句寫衣著,衫子是青色的,裙子是杏黃色的。后一句寫她眉畫好了,粉搽好了,最后的工序是把口紅圓圓地涂在唇間,故曰“點”。但“點絳唇”前的“獨倚玉闌無語”,卻埋下情事的伏筆。既然是“獨”,卻又精心打扮,這是為誰悅?cè)菽?分明畫外還有一個人在,女子對戀人的回歸還抱有一線希望。
詞的過片,雖也不多寫情事,但也不是單純寫景,對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有明顯的發(fā)展!叭巳ァ倍,寫戀人走了,如同流水悠悠逝去,再也不回來了。風(fēng)揚“花飛”是殘春景象,給人以美人遲暮的暗示!伴T”是半掩著的,像在為誰開著,這正是女子心還不死的寫照。結(jié)拍“亂山”兩句:“行云”喻戀人的蹤影,古詩詞里多用以比喻薄情郎,如雍陶《明月照高樓》:“君若無定云,妾若不動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難,”正是“亂山何處覓行云”的注腳。由于女子心煩意亂,故視群山便成“亂山”,這是移情于物的結(jié)果。女子最怕夜間孤苦,可偏偏又是一個黃昏來了,“又是”二字蘊涵著這種等待和失望遠不是一次了,愁怨之情溢于言表。
南歌子詩詞6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遠風(fēng)涼,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
數(shù)聲蜀魄入簾櫳,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錦薦紅鸂鶒,羅衣繡鳳凰。綺疏飄雪北風(fēng)狂,簾幕盡垂無事,郁金香。
【作者】
張泌(生卒年不詳),字于澄,常州(今江蘇常州)人。起初擔(dān)任過句容(今江蘇句容)尉,南唐后主任為監(jiān)察御史,歷任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南唐亡國后,隨后主李煜投降北宋,升遷為郎中,故基本上屬于南唐詞人。傳說后主李煜死后,張泌每年寒食日都要去后主墳上祭奠,哭得頗為傷心。由此可見,他對李后主的感情是很深的。
【注釋】
砌:臺階。
水精:即水晶,光亮透明的物體。水精簾:透明精致的珠簾。
【賞析】
春天又到江南,楊柳遮樓,落花飄香。畫堂春風(fēng),景色撩人。而眼前珠簾高卷,斜陽夕照,更使人情思綿綿,無法排遣。這首小詞,通篇寫景,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的感情。
正所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給人以美的藝術(shù)享受。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寫明麗之韶光。“簾額斜陽”尤推佳句。柳暗花明,春色惱人耳。
許昂霄《詞綜偶評》:此初日芙蓉,非鏤金錯彩也。
南歌子詩詞7
南歌子·游賞 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樓。
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diào)唱歌頭。
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鑒賞:
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游賞之樂,但并非寫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寫宋時杭州名勝十三樓,這十三樓是臨近西湖的一個風(fēng)景點。有這樣的記載:十三間樓去錢塘門二里許。蘇軾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詞以寫十三樓為中心,但并沒有將這一名勝的風(fēng)物作細致的刻畫,而是用寫意的筆法,著意描繪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為此詞增色不少,十三樓的美色就是通過與竹西亭的對比而突現(xiàn)出來的,省了很多筆墨,卻增添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與遠山、目光與水波的相似,賦予遠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創(chuàng)造出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藝術(shù)佳境。晚云為歌聲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種移情,耐人品味。
南歌子詩詞8
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唐] 張泌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遠風(fēng)涼,
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數(shù)聲蜀魄入簾櫳,
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錦薦紅鸂鶒,羅衣繡鳳凰。綺疏飄雪北風(fēng)狂,
簾幕盡垂無事,郁金香。
作品賞析
【注釋】
、倨觯号_階。
、谒杭此В饬镣该鞯奈矬w。水精簾:透明精致的珠簾。
【評解】
春天又到江南,楊柳遮樓,落花飄香。畫堂春風(fēng),景色撩人。而眼前珠簾高卷,斜陽夕照,更使人情思綿綿,無法排遣。這首小詞,通篇寫景,委婉含蓄地透露了人物的感情。
正所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給人以美的藝術(shù)享受。
【集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寫明麗之韶光。“簾額斜陽”尤推佳句。柳暗花明,春色惱人耳。
許昂霄《詞綜偶評》:此初日芙蓉,非鏤金錯彩也。
南歌子詩詞9
《南歌子·再用前韻》
宋代:蘇軾
帶酒沖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鐘鼓報天明。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南歌子·再用前韻》譯文
山中下雨我便冒雨去喝酒,傍晚天氣晴好我便和衣而睡。不知道報時的鐘鼓幾時響起,酣睡夢中,我如蝴蝶一樣歡樂暢快。
人老才盡,還無法實現(xiàn)歸隱的志向。我經(jīng)營家產(chǎn)惹得人們笑話,他們不知道我只想在湖邊無泥的地方悠閑散步而已。
《南歌子·再用前韻》注釋
和衣:睡不解衣。
夢里栩然蝴蝶:莊周《齊物論》中說,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翩翩飛舞的蝴蝶,遨游各處悠游自在,忘記了自己是莊周。忽然醒過來,覺得自己是莊周。這時,他自己都迷糊了,是莊周做夢化為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化為莊周呢?栩然:是“栩栩然”的省文(見《齊物論》),相當(dāng)于“翩翩然”,形容蝴蝶飛舞的樣子。
老去才都盡:來源于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guó)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此處反其意而用之。
歸來計未成:來源于鄭谷《興州江館》:“向蜀還秦計未成,寒蛩(qióng)一夜繞床鳴!
求田問舍:指購買田地和房屋。據(jù)《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載,劉備曾對許汜(sì)“求田問舍”表示極度鄙視。
《南歌子·再用前韻》賞析
上片寫旅途中冒雨趕路的辛勞以及歸來后歇宿的情景。詞一開始,就描繪出蘇軾帶著酒意冒著山中陣雨匆匆趕路的形象。帶酒沖山雨”,蘇軾的勞苦以至于狼狽不言而喻(這同蘇軾在黃州時期“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脫不可同日而語)。接著便轉(zhuǎn)到寫歸來后酣睡的情景。當(dāng)他趕回鳳翔城時,已是傍晚時分,天已放晴,蘇軾似乎什么也顧不上,連衣服都沒有脫,就躺在床上睡著了。這一覺睡得真香,連城里報曉的鐘鼓聲都沒有聽到。以上兩句敘述,除了寫出天氣變化,表示人已歸來(由“鐘鼓”所示)之外,主要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旅途的極度疲勞。蘇軾還寫到夜里或清晨(李商隱有“莊生曉夢迷蝴蝶”之句)做了一個夢。“夢里栩然蝴蝶,一身輕!贝司滹@然是用典,而不是夢境的實錄。其用意可能有兩點:一是表示行旅生活(雖然是短暫的)結(jié)束后的一身輕松,二是表示自己具有源于莊周的淡泊功名的意識,因為莊周夢中化為蝴蝶,物我不分,是意味著超然物外的。
下片著重抒寫歸來后的牢騷情緒以及進退兩難的矛盾心情!袄先ゲ哦急M,歸來計未成”。這兩句反用或借用前人詩意,集中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不平和牢騷。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宋仁宗嘉祐八年正月宋選罷鳳翔府任,陳希亮來代,陳氏馭下嚴(yán)肅,不假人辭色,而蘇軾年輕氣盛,每與之爭議,胸中不平,時或流露于筆端。事實上,蘇軾當(dāng)時28歲,何談“老去”。這大概緣于宋人的一種文化心態(tài),喜歡稱“老”。蘇軾同時創(chuàng)作的《題寶雞縣斯飛閣》詩中的“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老漁樵”,與此意正同。接著筆鋒一轉(zhuǎn),“求田問舍笑豪英”!扒筇飭柹帷保@一典故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笑豪英”,是說為英雄豪杰所恥笑,因為退隱等于放棄蘇軾自己早年立下的報國的壯志。這句寫出了蘇軾進退兩難的心情,而后蘇軾在詩詞中反復(fù)抒寫這種情緒,表現(xiàn)了蘇軾對仕途和人生的一種文化思考,鳳翔之作僅僅是初露端倪。 “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是因為鳳翔有東湖的緣故,這句是承上“歸來”二字而言,又與開頭寫馬在雨水泥濘中艱難跋涉的情景相呼應(yīng),表現(xiàn)出蘇軾此次行役歸來后輕松、欣慰的心情。
全詞,先描寫蘇軾旅途的生活情景,再由景入情抒發(fā)感慨,反映了蘇軾擺脫了仕宦名利、紅塵俗務(wù)的束縛,以及曠達瀟散淡然的人生情懷。
《南歌子·再用前韻》創(chuàng)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在鳳翔通判任的蘇軾赴長安(今西安),往岐山,過寶雞,重游終南山,游途中遇到晴雨變化,蘇軾由景生情寫下該詞。
《南歌子·再用前韻》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南歌子詩詞10
南歌子·游賞
[宋]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誰家水調(diào)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詞義】
歌女眉頭黛色濃聚,就象遠處蒼翠的山巒;醉后眼波流動,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游人都愿意登這十三樓,登樓聽歌,極目遠眺,湖光山色讓人樂而忘憂,更不必去向往竹西什歌吹了,即便是揚州古城也不過如此了吧!
吃糯米粽,喝菖蒲酒,推杯換盞,杯盤狼藉,不亦快哉?咦,誰家的歌女唱的《水調(diào)歌頭》如此動人,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海龍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蘇軾游賞杭州名勝十三樓的情景。蘇軾借用聽歌、飲酒等雅興豪舉,烘托出一種與超脫自然精神境界,給人一種飄然欲仙的愉悅之感;同時,對比手法的運用也為此詞增色不少,詩人不說十三樓的美色,而是通過與竹西亭的對比而突現(xiàn)出來的,省去了很多筆墨,卻增添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這種寫法就好像一個絕世武林高手在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面前飄然下拜,自愧不如的影視效果,高下自現(xiàn)。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這句不大好理解,不過細品倒也不難。是說作者與同伴面對旖旎的湖光山色,盡情聽歌,開懷痛飲。看著山,望著湖,聽著歌,于是乎蘇學(xué)士就神來一筆,將湖光山色,美女清音溶為一處,將十三樓的美妙之處巧妙托出,接著補敘一筆:“游人都上十三樓!币饧捶彩莵碛挝骱娜,沒有不上十三樓的。
南歌子詩詞11
古詩原文
寸恨誰云短,綿綿豈易裁。半年眉綠未曾開。明月好風(fēng)閑處、是人猜。
春雨消殘凍,溫風(fēng)到冷灰。尊前一曲為誰哉。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
譯文翻譯
誰說愁緒太短,連續(xù)不斷沒有辦法剪斷。半年來,雙眉緊皺沒有展開過,只有明月清風(fēng)陪伴著你,任何人也無法猜透你的心情。
春雨融化了冰凍,暖風(fēng)吹走了冷灰。對著美酒,一首曲子為誰唱?有心保留一首沒有唱完的曲子等著你到來。
注釋解釋
南歌子:詞牌名。詞牌名。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鳳蝶令》等。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雙調(diào)又有平韻、仄韻兩體。宋人多用平韻體,此詞用平韻體。
寸恨:輕微的愁悵。
綿綿:連續(xù)不斷的樣子。豈易:難道容易。裁:剪斷。
眉綠:深色的眉。眉,女子的代稱,這里系指同安君王閏之。
閑處:僻靜的地方。
是人:人人,任何人。猜:猜疑。
殘凍:尚未消除的冬寒。
溫風(fēng):和暖的風(fēng)。冷灰:冷灶。這里代指貧苦生活。
尊前:對飲酒場面。
留。罕4。一拍:一首吟詠曲子。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80年)十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刑滿釋放后,被貶居黃州。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二月,蘇軾到達黃州,該詞是蘇軾在黃州懷念妻子王閏之所作。
詩文賞析
上片以景情相生與滲入意念之筆,傳達了蘇軾與王閏之雙雙思念之心態(tài)!按绾拊普l短,綿綿豈易裁?”點化運用了韓愈《感春五首》“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和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詩句,將雙方隱隱的恨悵和連續(xù)不斷、無法剪斷的情絲吐于字里行間!鞍肽昝季G未曾開”,是說宋神宗元豐二年八月,蘇軾入獄離開王閏之,十二月二十六日獲釋。第二年二月一日到達貶所黃州,正好是半年時光。已經(jīng)虛驚了一場的王閏之,這半年的愁眉怎么能展開!懊髟潞蔑L(fēng)閑處,是人猜”,寫王閏之僻居一偶,只有明月、清風(fēng)作伴,任何人也無法猜透她此時此刻思夫的心情。一個“猜”字,將王閏之思夫的心態(tài)傳達得十分貼切。
下片以景融情與回味之筆,似夢非夢地追尋 “寸恨”與綿情欲剪斷之心緒!按河晗麣垉,溫風(fēng)到冷灰”,殘凍被春雨消融,冷灶被溫風(fēng)暖復(fù)。通過這一對偶句所寫自然界的變化,寓隱著王閏之面臨著的將是良辰美景!白鹎耙磺鸀檎l哉”透過一層,反襯出昔日夫妻對酒當(dāng)歌而今定有回報的新情滋生!傲羧∏K一拍,待君來”再進深一層,回到眼前,蘇軾將用保存著的那尚未吟詠完的一曲歡歌迎接你的到來。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中旬,蘇轍乘船送嫂嫂,五月底到達黃州,蘇軾與王閏之團聚。“寸恨”、綿情終于裁縫,夢幻變成現(xiàn)實。正是“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情堪猜!保ㄋ未鷼W陽修《清平樂·小庭春老》),頗有新奇巧妙、余音繞梁之藝術(shù)效果。
全詞運用景與情、意念與感觸、夢幻與現(xiàn)實交融手法,把蘇軾與妻子王閏之的綿綿恩愛與忠貞不渝之情熔鑄于字里行間。較之蘇軾以前所寫的懷念前妻王弗的《一斛珠·洛城春晚》毫不遜色,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歌子詩詞12
《南歌子·天上星河轉(zhuǎn)》
。ㄋ未豪钋逭眨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譯文
天空中銀河不斷轉(zhuǎn)動、星移斗轉(zhuǎn),人世間的簾幕卻一動不動的低低下垂。枕席變涼,淚水更多的流淌,一片濕滋滋。和衣而睡,醒來脫去綢緞外衣,隨即問道:“夜已到何時?”
這件穿了多年的羅衣,用青綠色的絲線繡成的蓮蓬已經(jīng)變;用金線繡制的荷葉顏色減退、變得單薄而稀疏。每逢秋涼,還總是還上這件羅衣。唯獨人的心情不像從前舒暢適時。
注釋
、倌细枳樱河置稊嗄c聲》等。一說張衡《南都賦》的“坐南歌兮起鄭舞”,當(dāng)系此調(diào)名之來源。而李清照此詞之立意,則與又名《腸斷聲》相合。
、谛呛樱恒y河,到秋天轉(zhuǎn)向東南。
③枕。╠iàn):枕頭和竹席。滋:增益,加多。
④夜何其:《詩經(jīng)·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夜已經(jīng)到了什么時候了?”“其”,語助詞。
、荽滟N、金銷:即貼翠、銷金,均為服飾工藝。
、耷閼眩盒那椤Ef家:從前。《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舊家猶言從前,家為估量之辭!逼渌屑从写司。
賞析
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詳,但從抒發(fā)國破家亡之恨來看,似為流落江南后所作。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以對句作景語起,但非尋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鑄其中!靶呛愚D(zhuǎn)”謂銀河轉(zhuǎn)動,一“轉(zhuǎn)”字說明時間流動,而且是頗長的一個跨度;人能關(guān)心至此,則其中夜無眠可知!昂熌淮埂毖蚤|房中密簾遮護。簾幕“垂”而已,此中人情事如何,尚未可知!靶呛愚D(zhuǎn)”而冠以“天上”,是尋常言語,“簾幕垂”表說是“人間”的,卻顯不同尋常!疤焐、人間”對舉,就有“人天遠隔”的含意,分量頓時沉重起來,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訴,詞一起筆就先聲奪人。此詞直述夫妻死別之悲愴,字面上雖似平靜無波,內(nèi)中則暗流洶涌。
前兩句蓄勢“涼生枕簟淚痕滋”一句。至直瀉無余。枕簟生涼,不單是說秋夜天氣,而是將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淚痕滋”,所謂“悲從中來,不可斷絕”,至此不得不悲哀暫歇,人亦勞瘁。“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臥,到此解衣欲睡。但要睡的時間已經(jīng)是很晚了,開首的“星河轉(zhuǎn)”已有暗示,這里“聊問夜何其”更明言之!耙购纹洹,其(jī),語助辭!耙购纹洹背鲎浴对娊(jīng)·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半);夜如何其?夜繡(向)晨”,意思是夜深沉已近清晨。“聊問”是自己心下估量,此句狀寫詞人情態(tài)。情狀已出,心事亦露,詞轉(zhuǎn)入下片。
下片直接抒情“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為過片,接應(yīng)上片結(jié)句“羅衣”,描繪衣上的花繡。因解衣欲睡,看到衣上花繡,又生出一番思緒來,“翠貼”、“金銷”皆倒裝,是貼翠和銷金的兩種工藝,即以翠羽貼成蓮蓬樣,以金線嵌繡蓮葉紋。這是貴婦人的衣裳,詞人一直帶著,穿著。而今重見,夜深寂寞之際,不由想起悠悠往事。“舊時天氣舊時衣”,這是一句極尋常的口語,唯有身歷滄桑之變者才能領(lǐng)會其中所包含的許多內(nèi)容,許多感情。“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句的“舊家時”也就是“舊時”。秋涼天氣如舊,金翠羅衣如舊,穿這羅衣的人也是由從前生活過來的舊人,只有人的“情懷”不似舊時了!尋常言語,反復(fù)誦讀,只覺字字悲咽。
以尋常言語入詞,是易安詞最突出的特點,字字句句鍛煉精巧,日?谡Z和諧入詩。這首詞看似平平淡淡,只將一個才女的心思娓娓道來,不驚不怒,卻感人至深。
賞析二
趙明誠病故之后,李清照處在國破家亡、夫喪身零的悲痛和種種的苦難之中,但她常常憶起南渡之前的一些往事。或許因為伉儷情重,撫今追昔,感慨萬端。詞中交織著她個人身世飄零的哀傷和遭際的凄苦。
上片寫深夜天氣依舊,女主人孑然一身,辛酸落淚,而怨夜長不盡;下片寫女主人衣服如故,天氣依舊,感慨情懷甚惡。上下片開頭兩句均為對偶句,諧美自然。《詞繹》中說:“詞中對句正是難處,莫認作襯句。至五言對句,七言對句,使觀者不作對疑尤妙!薄安蛔鲗σ伞闭窃撛~對句的高超之處。
“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是說夜深;銀河隨著時間的逐漸消逝,不斷地轉(zhuǎn)移著位子。以對句作景語起,但非尋常景象,而有深情熔鑄其中!靶呛愚D(zhuǎn)”謂銀河轉(zhuǎn)動,一“轉(zhuǎn)”字說明時間流動,而且是頗長的一個跨度;人能關(guān)心至此,則其中夜無眠可知!叭碎g簾幕垂”,是說人靜;家家戶戶都放下重簾帷幕,悄悄地入睡了,而自己卻醒著,不能入夢。這才看到“天上星河轉(zhuǎn)”的景象!靶呛愚D(zhuǎn)”而冠以“天上”,是尋常言語,“簾幕垂”表說是“人間”的,卻顯不同尋常!疤焐稀⑷碎g”對舉,就有“人天遠隔”的含意,分量頓時沉重起來,似乎其中有沉哀欲訴,詞一起筆就先聲奪人。詞人在室內(nèi)枕上遙望著星河橫斜的夜空,心里在想著什么呢?那一定是拋下她而去往“天上”、讓她獨自留在“人間”的她的丈夫趙明誠了。天上的牛郎、織女還能隔著銀河一年一度相會,而他們卻永無見面之日,真成“天上人間”了。這起頭兩句用“天上”與“人間”作對仗,也并非是任意為之的……夜涼與解衣,好像都是隨意寫到的,其實不然,下闋詞意全由此生出,這里先作一逗引,在結(jié)構(gòu)布局上,很有心機,針線也極細密。
“涼生枕簟淚痕滋”一句,由于前兩句蓄勢,至此直瀉無余。枕簟生涼,不單是說秋夜天氣,而是將孤寂凄苦之情移于物象!皽I痕滋”,所謂“悲從中來,不可斷絕”,至此不得不悲哀暫歇,人亦勞瘁!捌鸾饬_衣聊問夜何其”,原本是和衣而臥,到此解衣欲睡。但要睡的時間已經(jīng)是很晚了,開首的“星河轉(zhuǎn)”已有暗示,這里“聊問夜何其”更明言之。《詩·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薄对娊(jīng)》說“夜如何其”就是“夜如何”的意思。朱熹《詩集傳》解曰:“王將起視朝,不安于寢,而問夜之早晚曰:夜如何哉?”后來詩多五七言,“夜如何其”四字,不便用于詩,便省略為三個字?梢允∪フZ助詞“其”,而作“夜如何”,如杜甫《春宿左省》詩:“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币部梢允∪ァ叭纭弊,而作“夜何其”,如舊題《蘇子卿(武)詩》:“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崩钋逭账栌玫木褪菨h詩中的語詞,但與前人的用意都不同。她并非有什么要緊事,必須早起而怕睡過了頭,而是出于煩惱,遲遲未能入睡。所以說“聊問”,不過是姑且問問而已。如果探尋她這樣問的動機,無非是嫌這難以成寐的秋夜太長了,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些。此詞直述夫妻死別之悲愴,字面上雖似平靜無波,內(nèi)中則暗流洶涌。
下片直接抒情!按滟N蓮蓬小,金銷藉葉稀”為過片,接應(yīng)上片結(jié)句“羅衣”,描繪衣上的花繡。因解衣欲睡,看到衣上花繡,又生出一番思緒來,“翠貼”、“金銷”皆倒裝,是貼翠和銷金的兩種工藝,即以翠羽貼成蓮蓬樣,以金線嵌繡蓮葉紋。這是貴婦人的衣裳,詞人一直帶著,穿著。而今重見,夜深寂寞之際,不由想起悠悠往事。
“舊時天氣舊時衣”,這是一句極尋常的口語,唯有身歷滄桑之變者才能領(lǐng)會其中所包含的許多內(nèi)容,許多感情!爸挥星閼巡凰婆f家時”句的“舊家時”也就是“舊時”。秋涼天氣如舊,金翠羅衣如舊,穿這羅衣的人也是由從前生活過來的舊人,只有人的“情懷”不似舊時了!這里說“舊時”,并非泛指從前任何時候,而是她回憶中與她丈夫在一起的某一特定的時間。那時,也是這樣的夜晚,也是這樣的天氣,而且自己也穿著這件衣服!芭f時衣”,既點明上兩句所描寫的是衣服,呼應(yīng)上闋的“起解羅衣”,又補出這羅衣“舊時”曾著。
眼前所接觸到的客觀事物,與舊時有某種相同,這使回憶變得清晰,聯(lián)想變得具體,同時也使感情變得更為強烈了。在文勢上又有力地反逼下文情懷之不同,直揭出全詞的中心意思:想當(dāng)初,夫妻恩愛相處,心情是何等歡暢,與此日伶仃孤苦的惡劣情懷相比,真有天壤之別了。作者不直說今日情懷之惡——“情懷不似舊家時”,先用種種事物的不變——“舊時天氣舊時衣”一句來襯托“只有情懷”的異變,令人不勝哀憐、悲憫、嘆惋。這種藝術(shù)效果,就是襯跌手法的功力。劉熙載說:“詞之妙全公襯跌”,是很有見地的。以尋常言語入詞,是易安詞最突出的特點,字字句句鍛煉精巧,日?谡Z和諧入詩。這首詞看似平平淡淡,只將一個才女的心思娓娓道來,不驚不怒,卻感人至深。
作品構(gòu)思精巧。作者先寫“天上星河轉(zhuǎn)”,天氣依舊,是下文抒情的伏筆。“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衣服如故,是下文抒情的基礎(chǔ)。最后感喟“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卒章顯志,有水到渠成之妙。
此外,三個“舊”、三個“時”字的疊用,也顯示了李易安藝術(shù)手法的圓熟、精湛。
這首《南歌子》為作者流落江南后所作。根據(jù)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應(yīng)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深秋,趙明誠病卒后,詞人痛定思痛的一段時間。詞的節(jié)拍雖有“舊家”字樣,但此處并非以家喻國,而是一首悼亡詞,詞的每一句,都與作者丈夫生前的情事有關(guān)。
【南歌子詩詞】相關(guān)文章:
宋詞的三百首大全:南歌子11-25
《南歌子詞二首》唐詩賞析06-30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譯文及鑒賞01-19
《南歌子·疏雨池塘見》宋詞解讀05-30
南歌子·驛路侵斜月宋詞賞析05-09
納蘭性德《南歌子·古戍饑烏集》譯文及鑒賞04-09
南南有個籃繞口令08-31
南霽云借兵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