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其三鑒賞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原文: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譯文
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
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
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jié)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
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
注釋
鄧攸:西晉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稌x書·鄧攸傳》載:永嘉末年戰(zhàn)亂中,他舍子保侄,后終無子。
潘岳:西晉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詩》三首。這兩句寫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傷自己無妻無子的命運。
窅冥:深暗的樣子。
賞析
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也沒有什么意義,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zhuǎn)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zhuǎn)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痹娙朔路鹪趯ζ拮颖戆鬃约旱男嫩E: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宮三首,約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時元稹在監(jiān)察御史分務(wù)東臺任上;一說這組詩作于公元822年(長慶二年)。這是元稹為懷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和元稹結(jié)婚,當(dāng)時她二十歲,元稹二十五歲;楹笊畋容^貧困,但韋叢很賢惠,毫無怨言,夫妻感情很好。過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任監(jiān)察御史時,韋叢就病死了,年僅二十七歲。元稹悲痛萬分,陸續(xù)寫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懷三首》。
【悼亡詩遣悲懷三首·其三鑒賞】相關(guān)文章:
《遣悲懷三首·其二》原文譯文鑒賞12-30
遣悲懷·其二唐詩賞析03-13
遣悲懷三首全文及賞析04-19
《感遇其三》陳子昂唐詩鑒賞07-02
《塞下曲》其二其三唐詩鑒賞11-17
《羌村三首·其三》古詩鑒賞06-08
清平調(diào)·其三古詩原文及鑒賞04-13
《江南曲其三》宋詞原文及鑒賞05-31
《水檻遣心二首》譯文及鑒賞01-14
《塞下曲(其二其三)》盧綸唐詩鑒賞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