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兩首《乞巧》《嫦娥》教案范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diào),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兩首《乞巧》《嫦娥》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的:
1、會認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重點:
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準備:
掛圖、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圖片,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朗誦古詩。
看著美麗的畫面,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古詩朗誦。
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5分
二、復習古詩,欣賞評價。
師:你學過哪首古詩,給我們朗誦一首讓大家欣賞。
1、朗誦自己學過的古詩。
2、互相評議誰朗誦得最美。
復習學過的古詩,和朗誦方法。
5分
三、讀中識字,準確朗讀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創(chuàng)編了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流傳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首新的古詩,就反映了兩個美好的故事。
1、學生跟隨老師一起學習生字。
2、學生把生字的部首和意思及音節(jié)寫下來。
3、學生跟隨老師朗讀兩首古詩。
4、學生自己讀兩首古詩。
學習利用字典學習生字的方法。準確朗讀古詩。
10分
四、學中教法,用法自學。
帶領學生學習第一首詩歌。通過看注釋、等方法理解碧宵、乞巧、幾萬條等詞匯理解前兩句詩句的意思。
1、學生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小組學習第一首詩歌的后兩句詩句的意思。
2、小組學習后在班上討論。
3、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把后兩句詩句的意思表達出來。
學習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0分
五、配圖想象,加深理解。
老師把語文書為古詩乞巧配的插圖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配有音樂朗誦乞巧這首詩。
1、學生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
2、用自己的話把詩句描寫的景象說出來。
培養(yǎng)想象能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10分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檢查已學,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比一比,看誰把《乞巧》這首詩講得清楚,背得有感情,畫的有創(chuàng)意。
1、學生現(xiàn)在小組里比賽。
2、小組推薦一人在班上展示。
3、大家評議。
互相啟發(fā)、促進,激發(fā)學習興趣。
10分
二、學中教法,用法自學。
1、帶領學生學習《嫦娥》這首詩的前兩句詩句的意思。
2、你能不能自己學習翻譯后兩句詩句的意思。
1、學生在學習小組里學習《嫦娥》這首詩的后兩句詩句的意思。
2、小組學習后在班上討論,老師點撥。
3、自學后兩句詩句的意思。
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自主學習古詩。
10分
三、總結方法,感情朗讀。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乞巧》這首詩。老師覺得大家朗誦得很好。這首詩應該怎樣朗誦,才能讀出古詩的韻味來呢?誰來給大家總結一下。
1、學生結合老師是怎樣帶領學生朗讀的,思考朗讀古詩的方法。
2、總結出:前四個子與后三個字之間有短暫的停頓。第五個字加重語氣等。
3、學生朗誦練習,互相評議。
學習朗誦古詩的基本方法。并且朗誦《嫦娥》這首詩。
10分
四、讀詩配畫,加深理解。
老師播放音樂。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嫦娥》這首詩詩句的理解畫一幅畫。
1、學生在學習小組里互相合作畫畫,根據(jù)圖畫把詩句的意思表達出來。
2、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老師點撥。
理解詩句意思和作者的情感。
10分
五、板書。
【古詩《乞巧》《嫦娥》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乞巧》的教學設計11-27
乞巧古詩原文及賞析08-20
嫦娥的古詩賞析05-31
乞巧古詩原文翻譯賞析10-12
嫦娥古詩原文翻譯賞析11-17
古代關于乞巧節(jié)的古詩18首08-13
描寫中秋節(jié)的古詩嫦娥全文11-01
嫦娥會“嫦娥”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