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张开腿让黑人通爽,吃瓜黑料,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詞賞析

時間:2024-05-24 17:09:01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古詩詞賞析集錦(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詞賞析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詞賞析集錦(15篇)

古詩詞賞析 1

  古詩原文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譯文翻譯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注釋解釋

  越調:宮調名。天凈沙:曲牌名,入越調。

  畫角:古代軍中用以昏曉報警的號角。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古代為防盜和御敵,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門建有望樓。

  水濱:靠近水的場所。

  淡煙:輕淡的煙霧。

  創(chuàng)作背景

  白樸生于動亂之年,長于亡國之邦,于齠齔之齡就經歷了家國破亡之變,在兵亂中逃難,于流離中失母。父親白華先仕于金,后降于宋,終歸順于元,心情經歷非常復雜。這就是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詩文賞析

  這首小令運用詩歌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白樸的這首小令,在情、景之間,正追求著“妙合無垠”的境界。

  此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huán)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天凈沙·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fā)、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一種意緒,一種內心狀態(tài)。從時序上說,《天凈沙·秋》寫了落日殘霞,而這首曲子寫的是落日已經隱沒山后,新月已經現于天際。從“秋”到“冬”,從“情”到“景”,都是從寥落、凄清進一步發(fā)展為悲涼和無望的孤寂。人們或許可以把《天凈沙》四首,不僅理解為對季節(jié)更替的描繪,而且進一步理解為對情感和人生體驗,從歡快而明凈到寥落、孤寂之間的發(fā)展。這樣,這四支曲子所構成的便是內部情感聯(lián)系的整體了。

古詩詞賞析 2

  《望廬山瀑布》是通過對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

  望廬山瀑布的詩意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詩。詩中緊扣題目中的“望”字,以廬山的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望廬山瀑布》原文及翻譯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望廬山瀑布》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掛”字化動為靜,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最后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古詩詞賞析 3

  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

  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在鑒賞詩歌時就能對詩歌進行高屋見瓴的分析。如:李白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飄逸的風格;杜甫憂國憂民的人生、沉郁頓挫的風格;辛棄疾抗金復宋的大業(yè),在氣勢雄偉的主調之外,也不乏婉轉悱惻。王維詩含蓄生動,白居易詩雅俗共賞,李商隱詩清麗俊逸,李煜詞頹靡傷感卻又細膩感人,歐陽修詞清麗明媚而又語近情深,柳永詞纏綿悱惻,蘇軾詞雄健豪放,李清照詞婉約凄切,陸游風格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二、掌握幾類常用的.賞析術語

  1、常見的意境:恬靜優(yōu)美、清幽明凈、明麗清新、雄渾壯麗、壯闊蒼涼、蕭瑟凄涼、孤寂冷清、清冷幽靜等。

  2、常見的表現技巧:

  (1)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對比、雙關、設問、反問等。

  (2)描寫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見大、動靜結合、虛實相生、聯(lián)想想像、正側面結合、比較襯托、樂景寫哀、欲揚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間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語言風格: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多用口語、華美絢麗、委婉含蓄、簡練生動、雄渾豪放、沉郁頓挫。需要強調的是,用以上這些術語賞析詩詞時,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各詩不同特點,結合相關詩句,有的放矢地進行賞析。

古詩詞賞析 4

  新年作

 。ㄌ疲﹦㈤L卿

  多心新歲切①,天畔獨潸然②。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岑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③。

  已似長沙傅④,從今又幾年⑤。

  《新年作》作者簡介:

  劉長卿(? -786至791),字文房。唐河間縣(今屬河北)人,一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天寶中進士。官監(jiān)察御史。因性情耿直,開罪權貴,一度被誣下獄。不久,被眨潘州南巴(今廣東茂名縣)尉。官終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的詩多反映仕途坎坷、社會離亂之作。五言詩歌長寫景,時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新年作》賞析注釋:

 、偾校逼。

 、咪(shan)然,流淚貌。

 、埏L煙,風塵,比喻紛擾,艱辛的世俗生活。

 、荛L沙傅,漢代賈誼,為大臣忌謗,貶為長沙王太傅,故稱。

  ⑤“從今”句,指被貶生活不知又要度過多長時間。

  《新年作》賞析:

  新年佳節(jié),家人團聚,其樂融融。而詩人卻海角天涯,客居他鄉(xiāng),自然倍感寂寞,鄉(xiāng)思綿綿而潸然淚下了。但詩人劉長卿的`筆鋒沒有就此止步,而導引著人們的思緒拾級而上!袄现辆尤讼隆保粋“老”字平添了孤獨的悲哀,而況又“居人下”,點出了貶官異地,寄人籬下的苦況。步步深入,多層次地剖現了詩人痛感時光流逝,歸心似箭的沉重心情。最后四句以具體形象描繪了劉長卿與山猿、江柳同度歲月的寂寞凄涼生活,委婉地發(fā)出了對權貴、奸佞小人的控訴!缎履曜鳌啡娙缟介g嗚咽的流泉,曲折而下,宛轉動人。

古詩詞賞析 5

 。ㄒ唬┕旁娰p析(4分)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1.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中所望所感都緣自“”一詞,透過這個詞,我們讀出了詩人深深的愛國情懷。(2分)

  12.下面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前四句寫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敗之景,后四句抒發(fā)思念親人的盼望之情。

  B.在頷聯(lián)中,詩人移情于物,通過花鳥的情態(tài)表達了自己感時傷世的'內心情感。

  C.詩人得不到家信,是因為戰(zhàn)亂引發(fā)了長安城內一場持續(xù)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詩意脈貫通,情景兼具,內容豐富,感情強烈,懸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11.國破或:破(2分)

  12.C(2分)

 。ǘ╅喿x下面古詩,完成后面題目。(4分)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4.本詩首聯(lián)作者寫春望所見。一個“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_________________。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請對本詩尾聯(lián)刻畫的詩人形象作簡要賞析。(2分)

  答案:14.破滿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

  15.描畫出了詩人蒼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詩人悲涼的心情。

 。ㄈ┕旁娢拈喿x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0.(2分)請你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動詞的妙處。

  11.(2分)誦讀下面句子,請分別用“/”把句中一處主要停頓標示出來。

 、僦睊煸品珴鷾婧"诜蠲谖ky之間

  答案:10.停、投、拔、顧一連串的四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理想不能實現,內心苦悶、壓抑的心情。

  11.①直掛云帆/濟滄海②奉命于/危難之間

古詩詞賞析 6

  梨花開在春季,花色潔白如雪,有淡淡清香。它沒有艷麗的姿色,也沒有馥郁的芳香,以素淡清雅著稱。梨花在古代是不被重視的花,引起素淡之色,被人當作不吉利的象征。...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描寫梨花如雪的場景。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徹清明。...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兩句是作者對春風的勸慰:春風請繼續(xù)吹動它的花瓣吧,希望這美麗的花朵能飄落在皇宮大殿的玉石臺階上。...

  澹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

  “澹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三句,回憶相會的情景。月色淡淡,梨花潔白,那花邊的廊廡是你我約會的地方,如今,你我遠隔天涯,我只有借夢重回舊地。...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描寫作者的孤獨凄涼之情。梨花是冷酷無情的,它冷眼旁觀,看盡了我的狼狽相。不僅如此,它似乎還在責怪我不思故土,卻苦戀他鄉(xiāng)山水花木。...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描寫梨花凋謝的情節(jié)。海棠與梨花都不是開得早的花,然而當海棠花還未凋謝的時候,梨花便如雪一樣紛紛下落了,由此可知,春天轉眼間就過了一半。...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幾句寫作者對美好往事的回憶。已經到了黃昏,院子里靜悄悄的,只有柳陰里傳來陣陣鴉鵲的叫聲。曾記得,那時她在月色之下折來一枝梨花。...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

  “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這幾句是對梨花品質和氣質的描寫。把梨花獨特超群的氣質,寫得生動鮮明,有清新脫俗、靈秀異常的感覺,呈現了清拔脫俗的風格特色。...

  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

  “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兩句,回憶往日美好往事。記得當日,梨花盛開,我深閉院門,與心愛的女子在窗前燈下促膝談心,剪燈夜語。...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寫宮廷暮春寂寞之景。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兩句寫作者對情人的深切眷戀之情。“楊柳”、“梨花”兩種意象比喻歌妓美麗的形象:楊柳扶風,裊裊婷婷,嫵媚多情。...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描寫春夜之景。你是否記得,盛開著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著我們相逢;柳絮飛揚的池塘邊,我們曾相偎著,在微風里傾吐著情衷。...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這兩句是閨中人的責問,表現了她的思歸心切。梨花開得最晚,如今又凋零了,你為什么歸期還沒有定下來?...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起首這兩句是對環(huán)境和景色的描寫,用來襯托閨中之愁。春風輕吹,柳絮飄飛,春雨細疏,打濕了梨花花瓣。...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兩句借風雨中的梨花,表達自己堅貞高潔的胸懷,同時也抒發(fā)了命途坎坷的感慨及壯志未酬的悲嘆。...

  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

  “漠漠蕭蕭,香凍梨花雨”兩句描寫春雨瀟瀟,梨花盛開的情景。...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描寫深夜月照梨花的情景。夜已三更,月光照著庭中的梨花,那一樹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描寫春紅凋落、柳絮飄飛的暮春之景。樹枝中蜂擁蝶舞花將落,水面上風起柳絮飄飄行。...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水晶簾外的月亮明媚皎潔,滿樹的梨花開放,好像是枝上積滿了白雪。...

  尋常百種花齊發(fā),偏摘梨花與白人。

  “”詩以百花齊放起興,并以梨花與之對比,表達作者對梨花有著特殊的感情。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夜來能有幾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夜來能有幾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寫梨花凋謝的情景。夜里襲來多少寒意,使得梨花凋謝,落了一半。...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描寫分別時梨花滿地、月亮西沉的情景。就這樣分離了,此時梨花落了滿地,回望天邊,月亮正緩緩西沉。...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寫作者回憶中的家鄉(xiāng)美景。一樹的梨花與溪水中彎彎的月影,不知這樣美好的夜屬于誰?...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幾句描寫深閨愁緒。春雨打濕了梨花,閨門緊閉;青春被遺忘,也被耽誤。...

  雨打梨花深閉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一句,以景作結,以梨花、春雨收束,無聲勝有聲。暮雨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閉緊閨門。...

  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雨后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描寫雨后梨花盛開的春景。一陣輕雨之后寒意淡淡,微風過處芳香柔和,梨花上的水珠閃著亮光,楚楚動人。原來,春天就在這微潤的梨花上。

古詩詞賞析 7

  學習目標:

  1、能正確理解詩詞曲的內容。

  2、會品析詩詞曲的語言。

  3、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寫作技法的鑒賞。

  學習重點:古詩詞曲賞析的解題方法。

  一、導入語

  通過研讀20xx年“三市一企”考試說明可知,古詩詞賞析材料選自人教版和語文版課標實驗教材(7—9年級)中的所有古詩詞(人教版“課外古詩詞背誦”中的篇目除外)?疾榻嵌纫话銖乃枷敫星、主要內容、名句賞析、語言分析等角度入手,所以復習時應從這幾個方面來加強訓練,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探索解答此類試題的方法。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ㄒ唬├}演繹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旁娭虚g接點明詩人出使邊塞季節(jié)的詞是“__”。(限2個字)

 、茖@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一、二句交代此行目的、到達地點和作詩緣由,“欲問邊”,是出使的目的。

  B頷聯(lián)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由“歸雁”一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秋天。

  C頸聯(lián)中,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荒涼的沙漠中,烽火臺燃起一股濃煙;在蒼茫中見到一輪落日在黃河的盡頭,使人感到荒涼而溫暖。

  D從詩題“使至塞上”以及詩句中“邊、居延、漢塞、胡天、大漠、蕭關、燕然、屬國、都護”等詞語可以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

  ⑶詩中的“征蓬”比喻什么?詩人寫征蓬、歸雁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阮i聯(lián)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邊做邊思:詩歌賞析的基本內容有哪些?解答方法有哪些?

  歸納記錄:

  1、體味詩歌的遣詞,應從詩歌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形象性三方面來考慮用詞的精妙之處。

  2、體味詩歌的意象(意境)。所謂“意”,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思;所謂“象”“境”,就是詩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把握詩歌所抒寫的'情懷。

  3、體味詩歌所表現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4、體味試題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點,把握試題的側重點。

  5、要借助注釋、提示、作家的生平經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業(yè)已形成的能力,仔細誦讀、品味所給的詩詞曲,找出答題的角度,在反復比較、辨析的基礎上,推斷所求的答案。

古詩詞賞析 8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古詩今譯】

  春天的太陽映照得江山如此秀麗,隨風吹來了各種花草的芳香。濕軟的泥土引來只只飛燕,溫暖的沙灘上睡著對對鴛鴦。

  【名句賞析】——“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美麗如畫的景色。前兩句對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寫,短短的十個字囊括了陽光、江山、春風、花草及其香味,調動了讀者的多種感官去體會、感受春天的美好。后兩句則集中筆墨寫燕子和鴛鴦。燕子圍著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飛翔,銜泥筑巢,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印象;而鴛鴦卻相互依偎著,在兩幅生動的`小景,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極其恰當地渲染出春意盎然、自然和諧的歡樂融和氣氛,表達出詩人的興奮快樂之情。

  【注詞釋義】

  遲日:春天的太陽!对娊洝防镉小按喝者t遲”的詩句,所以后人以“遲日”指春天的太陽。

  融:暖和。泥融:泥巴融化又軟又濕。

古詩詞賞析 9

  長相思二首·賞析·李白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

  第一首賞析:“長相思,在長安”,第一句直接表白自己身居異地,思戀的人在長安。

  接著詩人描寫景物,寄情于景。“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紡織娘在金井欄邊鳴叫著,微霜冷凄凄,落在竹席上,使竹席都透著一股寒意。這個深秋充滿寒意的景色,也透露出了詩人內心也是和這景色一樣孤單寒冷。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在這個微寒的日子里,詩人在一盞昏暗的燈光下思念欲絕,卷起內心煩躁,于是卷起窗簾對月長嘆!肮隆弊中蜗笊羁痰乇憩F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坝^”兩字極言思念之苦,痛徹心扉。

  詩人在前兩聯(lián)極力烘托那種凄涼的氛圍,體現了詩人內心的極度思念。那么詩人在思念著誰呢?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讓我們知道,原來他在思念美人呢。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接著詩人轉筆將我們帶入了一個遼闊的空間范圍里,為下一句抒情做鋪墊。接著詩人承接上兩句寫到“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天高地遠,兩人分隔這樣遙遠,連魂飛來飛去都很艱難,艱難還不能阻止我們相見,就怕是魂魄飛不過高山,那兩人相見就更難了。這里詩人用豐富的想象,生動鮮明地表現了思念之痛。

  “長相思,摧心肝”,這樣相思,日日夜夜長久下去,怎不摧折人心肝?詩人直抒胸臆,表達思念之情,表達直率,言盡而意無窮。

  這首詩語言樸素明朗,感情真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二首賞析:首句“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詩人寫了在春日里的一個黃昏,夜幕降臨,花朵此時好像含著煙霧,變得朦朧。明月升起,皎潔的.月亮照得人愁悶得無法入眠。詩人在這里用“日色盡”、“花含煙”、“月”等景物勾勒出了一幅恬淡肅靜的環(huán)境,用筆細膩,讓人有如臨其境之感。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詩人用一個工整的對仗句,寫詩中女子剛剛彈過趙瑟,鳳凰形狀的瑟柱剛剛停下來,接著她又拿起蜀琴,又準備彈奏鴛鴦弦!傍P凰柱”和“鴛鴦弦”暗示了女子實在思念自己的愛人啊。女子內心不能平靜,綿綿思念之情,就寄托在了趙瑟和蜀琴中了,樂聲不止,思念不停。

  接下來“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女子希望春風能把曲中之意寄送到愛人所在地嫣然。男人如火之熱情,女人則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滿懷心事托與春風,希望春風能把曲中意帶給愛人!凹难嗳弧秉c名了她的愛人是出征了。詩人將女子的思念之情寫得曲折委婉而又情感綿長真摯。

  “憶君迢迢隔青天”,雖然詩人已經讓春風送給愛人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女子還是嘆道,和愛人像隔著青天那樣遙遠?磥泶猴L也不能緩解女子的思念,女子依然是一片惆悵茫然。

  “昔日橫波目,今為流淚泉”,詩人在這里用了夸張的手法,真率地刻畫了女子往昔和現在不同的情態(tài)。曾經的女子眉目清秀,眼神流動生輝,而現在她總是淚流泉涌,愁容滿面。同樣的一個人,前后的表現差距這么大,這鮮明的對比深刻地體現了此時女子內心的痛苦。

  最后,詩人以“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結束全詩。這兩句是女子直接傾訴,說如果你不相信我思念如肝腸寸斷,那么你回來的時候看看我這樣憔悴的臉就知道了,一個可憐又可愛的女子形象躍然紙上。這樣一個忠貞、善良的女孩日夜受相思之苦,讓人讀來更加心痛。

  這第二首比第一首的言語更樸素自然、委婉曲折,因為這首描寫的是女子的思念,所以在表達上明顯比第一首要委婉。詩人在這里靈活運用想象、比喻等手法,將一個多情可愛的女子思念丈夫的心理描繪得惟妙惟肖、細膩生動。

  【后人點評】

  明人桂天祥:音節(jié)哀苦,忠愛之意藹然。至“美人如花”之句,尤是驚艷。(《批點唐詩正聲》卷七)

古詩詞賞析 10

  鶴沖天·閑窗漏永

  宋代柳永

  閑窗漏永,月冷霜花墮。悄悄下簾幕,殘燈火。再三追往事,離魂亂、愁腸鎖。無語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個。

  從前早是多成破。何況經歲月,相拋嚲。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诤逕o計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譯文

  閑置的窗戶,計時的滴漏無休止的嘀嗒聲響,初冬之夜天氣很冷,大地落滿了霜花,悄悄的卷下窗簾,將要燈滅油盡的燈火,思想就像離開了自己的身體一樣所想之事十分混亂,憂傷的心緒怎么也解不開。沒有體會到把眉頭展開的歡喜快樂。

  早已經是多次多次摩擦又多次和好,況且又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相互躲避,還能和好如初么,十分悔恨卻沒有辦法啊,漫長的夜晚,只能這樣自己折磨自己。

  注釋

  鶴沖天:詞牌名。雙調八十四字,仄韻格。另有詞牌《喜遷鶯》、《風光好》的別名也叫鶴沖天。

  閑窗:此指幽暗的居室。

  月冷霜華墮:月冷,初冬之夜天氣轉冷,以月指代時為夜間。霜華,即霜花。墮,落下。此句是說初冬之夜天氣很冷,大地上落滿了霜花。

  鎖:郁結。

  沉吟:深思。

  。涸。則個:宋人口語,意如些個,一些。

  拋(pāo)嚲(duǒ):同拋躲,躲避。

  無計那(nuò):無可奈何。那,語助詞,表反詰。

  創(chuàng)作背景

  詞人和歌妓的孤獨身世,決定了他們對感情的向往和依賴。而他們之間的感情又注定是沒有結果的,只能在這掙脫不出的悲劇中一次次地掙扎,揪人心肺,此測即漫漫長夜,孤窗獨坐,作此詞以表相思之情。

  賞析

  《鶴沖天·閑窗漏永》表達了濃濃的相思之情。詞中展現了主人公拾起一段既拋不開、又提不起的感情經歷,并以剎那間的'感情體驗消磨自己的生命過程,令人震撼。

  詞的上闋,主要通過凄清、冷寂的夜景來烘托女主人公“剪不斷,理還亂”的愁思。起句“閑窗漏永”交代了地點、時間!伴e”、“永”兩個詞主觀色彩頗濃,既寫出了幽室的寂靜凄冷、長夜的漫漫無際,又暗示了人物內心的孤寂、壓抑。此刻,窗外月冷霜清,明月的清輝映照著滿地的凝霜。外面的世界是那樣的幽冷。

  “悄悄下簾幕,殘燈火”,女主人公靜悄悄地放下簾幕,面對殘燈一盞,獨自枯坐。

  以上四句中,“閑”窗、“永”漏、“冷”月、“殘”燈等意象,共同構成了一種極為幽靜清冷的環(huán)境氛圍,為下文描寫人物內心的寂寞、煩亂作了很好的鋪墊。“再三追往事”一句由景語轉人情語。追懷往事,顛倒思量,仍然理不清個頭緒,結果只能是“離魂亂、愁腸鎖”。一個“亂”字,一個“鎖”字,形象地表現了人物當時心緒的紛亂和愁思的郁結。在此種情形下,沉吟無語的女主人公不由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喟:外面雖月冷霜清,但也算得上是“好天好景”,我卻愁眉不展,愁腸百結。

  詞入下闋,緊承上文直抒其情,道出了“好天好景,未省展眉”的原因:“從前早是多成破”,回憶初識的情景,現在想來早就注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何況經歲月,相拋嚲”,語意又深一層:更何況兩人長久別離,重聚無期,相互間無法了解,無法溝通,這段感情經歷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詞中女主人公絕無《詩經·氓》中女主人公式的決絕,她明知自己不能把握這份感情,卻還心存一點幻想:“假使重相見,還得似、舊時么。”,這種小心翼翼、怯生生的自言自語中透出的那份猶疑不定真是令人心悸、心碎。至此,下闋以“早是”、“何況”、“假使”三層意思層層遞進,寫盡了往事如煙、戀情不再、縱使相見不“相識”的悲哀!盎诤逕o計那”,她悔恨莫及,但也無可奈何。最終也只能在“迢迢良夜”中自我折磨,無法解脫。

  這首詞在總體上是以直線型的結構方式和白描的手法寫景、狀物、抒情,體察入微地描繪了人物細膩而復雜的心理,無異一位悔恨無已的歌妓的內心獨白。由“離魂亂、愁腸鎖”到“未省展眉則個”的傷懷,由“從前早是多成破”到“假使相見,還得似、舊時么”的預想,由“悔恨無計那”到“自家只恁摧挫”的甘受內心折磨,感情自然流轉,回環(huán)往復,將女主人公欲愛不成、欲罷不能的悲哀和無奈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烧f是柳永筆下妓女形象的又一個典型。

古詩詞賞析 11

  1.《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jié)》

  唐·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賞析:中國古代十二律中的頭兩個音律,大呂對應十二月,24節(jié)氣的小寒正對應著最低沉嚴肅的大呂音律,這是一段蕭瑟低迷的季節(jié)。但大雁開始北遷,喜鵲開始筑巢,野雞開始鳴叫。雖然仍是嚴冬,離春天正月已經不遠了。

  2.《駐輿遣人尋訪後山陳德方家》

  宋·黃庭堅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fā)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後山。

  賞析:這是一首尋訪友人的詩。江雨蒙蒙,頗有寒意,雪花飄蕩,使人鬢邊斑白。馬上就要進城了,可我卻立在這里,望著后山。我的朋友就住在那里。

  3.《望月婆羅門·元夕》

  元·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換年芳。

  蛾兒雪柳風光。

  開盡星橋鐵鎖,平地瀉銀潢。

  記當時行樂,年少如狂,宦游異鄉(xiāng)。

  對節(jié)物、只堪傷。

  冷落譙樓水淡月,燕寢馀香。

  快呼伯雅,要洗我、窮愁九曲腸。

  休更問、勛業(yè)行藏。

  賞析:冬天有冬天的魅力,可冬天也最容易讓人惆悵落寞。年少時,四野奔騰,何等快意,如今同樣的季節(jié),卻是躊躇滿志,半步不前。

  4.《早發(fā)竹下》

  宋·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沖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賞析:思量卻似,無情有思。人們常有這樣的體驗:當緊張的工作之余,能有機會到郊野散散步,會感到特別輕松愉快。詩人正是懷著這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品賞竹下之景的。

  5.《鷓鴣天》

  金·劉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

  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

  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

  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

  賞析:這是一首寄給情人的詞,這個冬日,冰天雪地,連手指都感到寒冷。你吹奏的羌笛聲,飽含著離怨。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不知開落了幾次了?我在天涯漂泊,兩鬢已如此斑白了。思念,在冬天,顯得更加沉重

  6.《送季平道中四絕》

  宋·鄭剛中

  霜風落葉小寒天,去客依依馬不鞭。

  我最平生苦離別,可能相送不悽然。

  賞析:小寒料峭,為眼前這傷感的別離更添幾分寒意。平生最痛苦的就是離別,送別之時,最是凄然時候。

  7.《浣溪沙》

  宋·舒亶

  燕外青樓已禁煙。小寒猶自薄勝綿。

  畫橋紅日下秋千。

  惟有樽前芳意在,應須沈醉倒花前。

  綠窗還是五更天。

  賞析:一切景語皆情語,寒冬蕭條,眼前的.景致更讓人消沉。怎么排解心中的憂愁呢?還是需要酒這位好朋友。

  8.《清平樂·深冬寒月》

  南唐·馮延巳

  深冬寒月,庭戶凝霜雪。

  風雁過時魂斷絕,塞管數聲嗚咽。

  披衣獨立披香,流蘇亂結愁腸。

  往事總堪惆悵,前歡休更思量。

  賞析:深冬寒月的天氣里,窗戶上都凝結了霜雪。風雁過后,魂斷絕。此時,詩人在沉思,披著衣服想著往事,以前的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再想也沒用了。

  9.《蠟梅香》

  宋·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fā),淺苞纖蕊。

  搵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

  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xiāng)思。

  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賞析:一曲新詞,美酒一杯。不知不覺,寒冬已至。想來是梅花最喜漫天雪。那純凈的雪與清麗的梅相得益彰,堪稱絕配,就像一幅流動的畫,在孤寂的冬自由流淌。

  10.《古干梅歌》

  清 · 弘歷

  槁木中有生意存,恰似一陽來地底。

  初番花信小寒前,早綻梢頭兩三蕊。

  獻春開歲報韶光,玉笑珠輝乃累累。

  江南諸物都不愛,僧寺瓦盆驚見此。

  賞析:很多人喜歡春天花信,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花信風的最初時段在什么時候。不是春季,而是小寒節(jié)氣。這首清朝皇帝乾隆的梅花詩,明確認同了這一劃定,他在詩中是這樣寫的:“老梅樹的枝干有著勃勃生意,恰像陽氣是從地下回歸它的根部。第一番開花居然在小寒之前,早在小寒節(jié)氣之前就開了兩三朵。等到過年的時候,梅花報春,一樹累累梅花如笑如珠如玉。江南我很多東西都不喜歡,我就喜歡這僧院里瓦盆種的梅花,小寒節(jié)氣之前,就有了花信啊”。乾隆這首詩的初番花信,就是認同的自宋朝流行的二十四番花信風關于小寒梅花的地位。

古詩詞賞析 12

  第一首。作者并不是有意來賞菊,或者說有意來賞菊,并沒有想到菊花開得如此的嬌美!伴_”字就有這種意外感。而“開”字作起句,也有一種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更如同一位佳人悄悄來到人們身邊,猛地向人們打開一把花傘,而人們事先并沒有看到她,在人們微微一驚之后,才看到美麗的花傘,又看到打傘的姑娘競是一位艷美佳人,“驚”一下子全消了,涌上心頭的只有陶醉。愛美之心人人都有嘛。不由得脫口而出:“好美呀!”“濃濃菊”中的“濃濃”二字就起了這種感贊。結句“香引蜜蜂來”有疑:菊花招引蜜蜂也許是真實的,但寫詩有時要避開真實。畢竟不是贊春花,即使真有蜜蜂來采菊花,其行動也是遲緩的,與詩的背景不相符合協(xié)調,是其一;其二,菊花是傲霜潔凈的象征,容不得其他蟲蝶來擾,就像菊花旁不需要其他花草來襯托一樣,這才更能突出菊花的品質。賞菊其實就是賞菊花的品質。

  第二首!伴_”字作起好。與下句的“誘”“驚”相呼應。那盛開的美麗又有幾分羞澀菊花,像一位姑娘(也拿姑娘作比)猛地跳蹦到人們面前,雖然姑娘面含微微羞澀,卻敢(或以動作或以暗示)向人們表示自己的嬌容,希望得到人們(或情人)的贊賞。這就是姑娘的亮相,其實是菊花猛地映入眼的心里所起的感受。那人們的反應如何?如果是姑娘,人們會嘆贊道:“這姑娘好漂亮!”此詞是寫菊花,但同樣贊嘆道:“驚問幾時栽”!澳邸弊炙坪蹩梢哉遄茫驗樵~是以菊擬人,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嫩”顯得過細,有一種牽強的感覺,不如從整體著筆,從大處的感覺來寫。我認為改用“嬌”字要意境開闊些。

  第三首!伴_”字作起句亦好。有一種綻放多時的感覺,就像一位姑娘(沒有辦法,為了欣賞,我還拿姑娘作比),當然是情竇已開的姑娘,細細品“開”字就有這種意味。姑娘(也可以理解菊花像姑娘)靜靜地立在冷冷的月光里,也許她立了很久了,香腮都冷冰冰的了,冷冷的月光下她為什么不回去?原來姑娘有心事啊。什么心事?姑娘不說,讓你猜。姑娘的心事哪能讓你隨便猜的?但姑娘卻是不說出口讓你猜,這心事就明顯了吧?

  此詞中的“嬌嬌菊”的“菊”字若去掉換上如“影”“面”等詞,簡直就是寫人了。全詞句句無菊又句句有菊,句句寫菊又句句寫人,情景交融,人菊溶為一體了。詞中雖然有“冷月”二字,我們讀后并不感覺凄涼頹廢,反而顯得月色更能襯托少女(菊花)的真情,也意味著少女(菊花)的真情純潔。稍顯不足的是“怯”字與“開”意相反,因為“開”有年齡上的`“開”(情竇已開)又有性格上的“開”(開朗),倒不如用個明白字“笑”。

  這也許就知道了我為什么用姑娘作比,因為三首小詞是寫菊實則寫人。是借物訴自己的情懷,表達自己心里的感受。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币粸槭裁从谩靶Α薄ⅰ昂摺、“含怯”等擬人?

  三首小詞均用白描的手法寫出了三種不同的小景,亦描述了三種心里活動,就像有三位性格不同的美麗的年輕姑娘在我們面前。而“開”在三首中都呈現動感和張力。作者在寫此詞時未必有意經營推敲,但詞成后卻順了春風。正如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的總的感覺是:一首形象模糊,二首直率天真,三首含蓄有韻最好。

古詩詞賞析 13

  第一冊

  1《歸園田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耙姟北憩F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為一體了。能達到這種境界,正是心靈自由而平靜的美好結局。

  2“但使愿無違”的“愿”如何理解?

  從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個好收成,其實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 《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huán)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同時也采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綠樹”對“青山”,“村邊”對“郭外”,詞性相同,互相對應,十分工整。

  4、《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沒馬蹄。”

  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占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tài),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用亂花淺草來寫西湖早春的美景。“漸欲”,漸漸就要;“才能”,剛剛能夠,都表現出事物在發(fā)展變化之中。

  5、《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暗含著克服重重困難最后終于實現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觀滄!罚骸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將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種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在描述自然的時序交替中蘊含哲理!吧闭f明舊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叭搿,是說新春提前闖入舊的一年,景中出情,思鄉(xiāng)而不低沉。

  8、《望岳》:“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發(fā)詩人登臨高峰的愿望,他要臨絕頂,將天下群山盡快收入眼底。聯(lián)系到詩人當時實情,這句詩更可理解為:他不計落第得失,堅信自己出眾的才情,堅信自己一定能脫穎而出。至此,泰山的雋秀磅礴之氣與詩人凌云壯志之豪情自然地溶為一體,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9、《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枝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正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感到特別清幽?傊,“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第二冊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只要四海之內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鄰。(作者勉勵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現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感情。)

  2、《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漢陽鎮(zhèn)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那芳草茂盛的.地方,便是鸚鵡州。(觸景生情,勾起淡淡的鄉(xiāng)愁。)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干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船旁邊無數新船飛速馳過得意洋洋,病樹面前萬千綠樹如同逢春蓬勃生長。①比喻在自己被貶謫邊地好像沉舟病樹般奄奄一息之時,有多少人卻飛黃騰達“爬”上去,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憤慨,又是對那些混水摸魚撈好處的人的諷刺。②這兩句詩在客觀上卻寫出了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這一客觀規(guī)律。)

  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賣唱女不知道國家滅亡的悲痛,隔著江水還唱著亡國的曲子《后庭花》。(描述了現實中帝王飲酒作樂,不理政事,荒淫無度的生活,表達出詩人憂國憂民之情。)

  5、《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燭長談,訴說我在巴山這天晚上看雨時想念你的心情。(這兩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設想回長安、晚上與妻剪燭夜談的情景,表達了相思之情。)

  6、《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年老力衰的千里馬雖伏在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懷有雄心壯志的人雖到晚年,但雄心壯志不改,慷慨依舊。(這四句話表現了作者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進取精神和豪邁氣慨。)

  7、《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活著的姑且活著,死了的永遠完了。ㄖS刺了統(tǒng)治者的殘暴,表現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8、《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即使有千絲萬縷的離愁,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是離別愁情,這離愁別恨的另一種滋味,不是常人所體驗到的。(這幾句話直抒離愁之苦,抒發(fā)了作者一腔懷舊之情。)

  9、《觀書有感》:“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要問它怎么能夠這樣清澈,那是因為有著源頭鮮活的水不斷補充。(池塘里的水是比喻人的知識、學問、思想,而那“源頭活水”是比喻讀書得來的新知識。一個人,哪怕是學到了不少知識,就像一口池塘中已裝了大半池水一樣,然而如果就此不再學習,那么原來那點知識就會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就像長期不換水的池子也會臭一樣,必須不斷讀書學習,把“活水”源源不斷地注進自己那口“池塘”去,自己的知識學問和思想觀點才能不斷充實不斷更新。詩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出把難懂的書看懂時的感受。)

  10、《清平樂》:“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最有趣的是那個小兒子頑皮淘氣,躺在河邊伸手剝著水中的蓮蓬。(表達了作者喜愛田園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三冊

  1、“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花木深”頗有意境,襯托出“幽處”之幽,幽中顯靜,幽中含美,抒發(fā)詩人去除雜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2、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表達了夏完淳誓死不屈的決心,詩句慷慨激昂悲壯雄奇。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陽圓缺,此事古難全。

  在寫作手法上,這三句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復雜錯亂的變化,筆法是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深厚。感情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作者一種美好的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共享這一輪美麗皎潔的明月。給人以美的愉悅,給人以美的希望。

  5、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三句描繪形象生動,言情蘊藉,深化愁情苦調,為千古名句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兩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子想象豐富,從塞北的嚴酷環(huán)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氣氛熱烈,色彩奇麗。

  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兩句詩含蓄委婉而感情熾熱,以嶄新的形象語言來表達海枯石爛而矢志不變的愛情。

  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只有18個字,卻接連出現了九個名詞,九種景物,體現了“斷腸人”對于這些景物的獨特感受,用筆簡略,意象鮮明。

  9、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詩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根本對立,敢于為百姓的苦難大聲疾呼,這是難能可貴的。

古詩詞賞析 14

  病后登快哉亭①

  賀鑄

  經雨清蟬得意鳴,征塵斷處見歸程。

  病來把酒不知厭,夢后倚樓無限情。

  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

  故園又負黃華②約,但覺秋風發(fā)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東南。本詩是詩人被貶職徐州病后所作。②黃華,菊花。

  2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濁酒杯”,而賀鑄卻“把酒不知厭”,結合所學知識,試簡要分析二者的異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請從景與情的角度簡析頸聯(lián)“鴉帶斜陽投古剎,草將野色入荒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鄉(xiāng)、艱難窮困、愁苦衰老,使詩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澆愁,卻偏偏因病不能喝酒,這反而更增添了愁煩。(1分)本詩中,詩人因為貶謫之意太濃,鄉(xiāng)愁太深、太重,揮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1分)

  相同:都表達了詩人內心抑郁又無處傾訴的.矛盾和痛苦之情。(2分)(既要答不同之處,又要答相同之處)

  22.詩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暮靄之中,夕照飛鴉,鴉歸古剎,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蕭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發(fā)了懷鄉(xiāng)思歸之情(“手法”1分,“意境分析”1分,“抒發(fā)的情感1”分)

古詩詞賞析 15

  川雪

  在古代吟詠端午節(jié)的詩詞中,也有的是反映離愁別恨、觸景生情這方面內容的。

  先看唐代詩人殷堯藩的《端午日》: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殷堯藩性簡靜,美風姿,工詩文,好山水。嘗曰:“一日不見山水,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需以酒澆之”。游韋應物之門,分契莫逆。元和中,舉進士第,辟李翱長沙幕府。后為長樂令,有治績。與馬戴、沈亞之為詩友,酬答甚多。仕終侍御史。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詩人感嘆人生易老,年華易逝。選取特定的一個時間——端午節(jié)來說事,可見那時的端午節(jié)是非常熱鬧,很有節(jié)日氣氛的:掛艾草、懸蒲劍、飲蒲酒,劃龍舟……但詩人年事已高,不能參與,感到很泄氣。結尾“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有一種看穿世事的感慨。

  再看宋代詞人李之儀的《南鄉(xiāng)子·端午》: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障蛄洪g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李之儀,北宋詞人,是北宋中后期“蘇門”文人集團的重要成員。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李之儀一生官職并不顯赫,但他與蘇軾的文緣友情卻流傳至今。著有《姑溪詞》。

  此詞上片寫端午節(jié)的冷清景象。端午佳節(jié)的黃昏被綿綿小雨浸潤,詩人落寞的獨自輕掩門扉。屋梁間的燕子帶著它的雛鳥全都離開了,面對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讓人黯然銷魂,只能徒勞的向梁間尋覓燕子往日棲息的痕跡,懷念一下往日熱鬧歡欣的時光。詩人獨自一人,冷清寂寞地回憶往日的熱鬧時光。

  下片抒羈旅愁情。旅居的客舍就像鄉(xiāng)野山村一樣,旅居在外的詩人在端午節(jié)沒有友人的陪伴,有了喜悅的事情也沒有人來同飲一杯分享。這種沒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遺憾,只有黃鶯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鳴叫安慰著詩人,就好像往日美好時光中在夢中、枕上聽到的一樣。生動地寫出心中的寂寥、落寞之情。

  整首詞深婉含蓄,即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在端午佳節(jié)思念親人的孤獨、寂寞的情感。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即事》,表明為國盡忠的志向: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五月五日是端午節(jié),有人贈與詩人一枝艾草。死去的人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里之外。往日能夠為國盡忠的人,現在已經白發(fā)蒼蒼。詩人心想要像屈原那樣為國盡忠,可屈原投水的三湘與這里相隔得太遠。

  文天祥于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出使元軍被扣,在鎮(zhèn)江逃脫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謠言所誣陷。為了表明心志,他憤然寫下了這首《端午即事》。

  在詩中,詩人借端午節(jié)日,懷念故舊新朋好友,流露出自己不被人理解的一絲無奈。但是即便在這種境況中,詩人的內心深處仍然滿懷著“丹心照夙昔”的壯志。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樣為國難奔波卻壯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南宋詞人吳文英的《澡蘭香·淮安重午》,抒寫了深切的懷念: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一生未第,游幕終身,于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游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

  這首詞,從內容來看是懷念詞人的一位能歌善舞的姬妾。此時他客居淮安(今屬江蘇),正值端午佳節(jié),不免思念家中的親人,于是寫了這首詞。

  詞寫于端午節(jié),所以詞中以端午的天氣、習俗作為線索貫穿所敘之事和所抒之情。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薄氨P絲”指盤旋的五色絲。端午節(jié)古人有以五色絲繞臂的風俗,認為如此可以驅鬼祛邪。夢窗詞愛寫美人的一部分,如手腕、足。端午節(jié)系著五色絲的玉腕的意象更是經常在夢窗詞中出現!扒勺敝笗鴮懥酥湔Z或符篆的小箋,將它戴在自己的發(fā)簪上,古人認為端午佩帶符篆可以避邪氣!敖C紗”指天青色的紗帳,此物也正當時令。三句均為倒裝句,從追憶往昔寫起:過去每逢端午佳節(jié),這位冰肌玉膚的人兒總要早早推帳攬衣而起,準備好應節(jié)的飾物,打扮停當,歡度佳節(jié)。這里顛倒敘述次序,意在強調題面之“重午”。

  “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薄般y瓶”本指酒皿,這里借代宴飲,“露井”本指沒有覆蓋的井,這里泛指花前樹下!安使”,彩扇,歌兒舞女所持,這里指代歌舞!霸拼啊敝哥U刻精美的花窗。這三句連用四個有色彩感的美麗事物,極精當地描繪出昔日的歡會,或在花前樹下,或在華堂之中,環(huán)境固然美好,人亦年輕風流。“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寫裙”用《宋書·羊欣傳》典。書法家王獻之到羊欣家,羊著新絹裙午睡,獻之在裙上書寫數幅而去。這故事反映出南朝士人灑脫的性格,詞人用來表現他和姬人的愛情生活。詞人見窗外榴花將謝,由榴花想到石榴裙,于是自然憶起在姬人裙上書寫的韻事。石榴花謝,人分兩地,樂事難再,不由得讓人傷感!笆驂艄怅,漸老汀州煙”。“黍夢”指黃粱夢,典出唐沈既濟的傳奇小說《枕中記》。這里形容光陰似箭,“煙”形容嫩蒲的細弱,蒲草也是時令植物。此二句言時光易逝,盛衰無常,連煙都要變老,何況石榴花呢?因此,從景物的衰敗中以見人事的變遷,但上片結句點明的“漸老汀洲煙”卻是當令景象,風景不殊,更使人感慨人事全非。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边@句自然聯(lián)想到了和端午節(jié)有關的典故。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后逢此節(jié)日便唱為他招魂的歌曲。上片作者已沉浸在青春易逝的哀傷中,所以不忍再聽招魂之曲。

  “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鼻皟删湟跃拔锖嫱袝r令。燕子春末夏初生雛,五月梅子黃,梅熟時雨曰黃梅雨。此非必當時實見!拔珑R”也是當令物品。在端午日按習俗要高懸石煉鏡,說是有驅鬼避邪的作用!霸杼m”,古代風俗,端午節(jié)人們要用蘭湯洗浴。

  詞人看到家家簾幕低垂而引起午鏡澡蘭的聯(lián)想,他想自己所思念的人這時也正在沐浴吧。此句又轉回到端午,引出下兩句:“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边@二句寫思念之深,不禁設想姬人也在思念自己,她一邊獨酌,一邊盤算著,詞人何時才能歸來,這真是一幅逼真的思婦圖。“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薄靶麦浮敝感略,照應端午,“天角”,天涯海角,指淮安,當時已是南宋北部邊界。這二句說她的等待也是徒然。她只能同詞人一樣望著天邊的新月,苦苦相思吧!結句用共望新月表達了詞人無窮無盡的思念之情。

  這首詞在鋪寫展開過程中打亂了時間、空間的順序,正是因為這種時空交錯,使人眼花繚亂。但細細吟思,就會發(fā)現這些片斷仍然有跡可尋。畫面圍繞著端午節(jié)的風物、景色、風俗組合在一起,似斷實續(xù)。在風格上也體現了吳詞綿密縝麗的特點,詞中多意象而少動作,好像它們中間缺少必要的鉤連。并愛用麗字和典故,顯得意深而詞奧。但當讀者抓住了詞人感情的脈絡和吳詞在結構上的特點的話,還是可以讀懂的。

  清代女詩人顧太清《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寫出了賞夏菊的雅趣:

  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顧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她為現代文學界公認為"清代第一女詞人"。太清多才多藝,且一生寫作不輟,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涉及詩、詞、小說、繪畫,尤以詞名重士林。晚年以道號“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其文采見識,非同凡響,因而“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

  此詞作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歲。

  這是一首詠花詞。菊在秋季開放,但這里所詠的盆中菊在端午開放,詞人在初夏欣賞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菊花開放的夏日氣候,“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說溫暖的南風吹滿殿閣,櫻桃也成熟了!氨碳喆跋律蛱礌k”,屋內燃著驅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凸寫菊花開放時節(jié)。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寫出因花開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贊嘆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比~最后才說出這一“菊”字,而驚嘆、欣喜之情靈動地展現在其中。

【古詩詞賞析 】相關文章:

經典的古詩詞賞析10-10

古詩詞賞析03-07

古詩詞賞析05-23

經典古詩詞名句的賞析08-02

愛情的古詩詞及賞析09-07

古詩詞《關雎》賞析01-06

冬至古詩詞賞析09-05

浣溪沙的古詩詞賞析07-28

春雨的古詩詞及賞析02-13

《關雎》古詩詞賞析10-26

新乐市| 扶沟县| 奉贤区| 大厂| 伊川县| 五家渠市| 同德县| 黄大仙区| 武城县| 神农架林区| 绥滨县| 汝南县| 寿光市| 宜都市| 江西省| 旅游| 天峻县| 大悟县| 射洪县| 平邑县| 米脂县| 安阳市| 教育| 明星| 中超| 裕民县| 始兴县| 宁波市| 南汇区| 云安县| 织金县| 深圳市| 广元市| 正定县| 登封市| 吴江市| 海阳市| 渭南市| 柳州市| 宣化县| 乌拉特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