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學不好英語?
你為什么學不好英語?普通老師會回答:因為你不能堅持!皥猿帧钡淖顪蚀_定義,應該是撐到快感來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章:你為什么學不好英語?快來看看吧。
01你為什么學不好英語?
普通老師會回答:因為你不能堅持。
于是,你一次又一次地逼自己堅持下去:定計劃、發(fā)毒誓、許新年愿望、交幾千幾萬的錢給補習班,希望通過外部力量,讓自己堅持下去。
但是當你一次次地失敗后,內心留下的除了一段段痛苦的回憶,就是一遍遍的自我否定:我就是一個沒有毅力的人,我就是堅持不下去!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你追求的所謂“堅持”,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的東西呢?
先別驚訝~ 在具體解釋之前,我想先說一個更源頭的問題。
02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除了學好英語,我們在生活中還會追求其他東西。比如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大都想升職加薪、出人頭地。他們動不動就說,畢業(yè)后要干一件牛逼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問:
怎樣才算是牛逼的事情?
去哪里才能找到牛逼的事情?
你本人足夠牛逼去做牛逼的事情嗎?
我想大多數(shù)人會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許過一會兒,你會來一句“反正我不想干無聊的螺絲釘工作”。
是啊,太多時候,我們只是很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卻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的東西具體是什么。所以你才半夜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薄
事實很殘酷:大多數(shù)人在追求某個東西的時候,連那個東西的定義都不清楚。
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腦子里沒有一個概念的話,我們的腦子就傾向于不去想那個事情。
比如之前我教雅思聽力的時候,很多同學抱怨聽了很多材料,水平就是不見提高。這是因為他們腦中從來沒有一個概念:想提高聽力,必須說出來,聽和說是不可能單獨訓練出來的。正因為他們腦中缺乏這個概念,所以他們在聽所有東西的時候,都不會去跟讀,從而花費了大量時間,也很難提高聽力。
同理,如果我們腦子里的概念根本就是錯的,那你參照這個概念進行的所有行動,都會是錯的。
比如我之前帶過的'一個學生,她大學畢業(yè)后去德國留學,用兩年時間玩遍了歐洲所有國家。她朋友圈每天都是各種歐洲景點的自拍,羨慕死我這種每天都工作到半夜的人了。但是前幾天她回國見我,說她專業(yè)課掛了好幾門,要延期畢業(yè),現(xiàn)在快急死了。我問她為啥掛科還到處出去玩兒。她回了一句:“開心最重要。”
我頓時不知道怎么回話了,因為“開心最重要”似乎是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觀點,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當我進一步和她交流后,發(fā)現(xiàn)她做很多事情的理由,就是這句話:“開心最重要”?梢哉f,“開心最重要”這句話已經(jīng)成了她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概念了。所以她在面臨所有選擇之前,大腦都會調用“開心最重要”這句話。于是,在面臨“去布拉格廣場散步”和“苦逼地復習期末考試”的選擇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能讓她開心的前者。當這種任性的選擇做得足夠多時,就會累積成一場無法挽回的災難。
而誰能想到,這場災難的源頭,竟然是你腦中那個只有5個字的概念呢?
其實,關于“一個小概念造成巨大影響”的最好案例,就是小李子的電影《盜夢空間》了。在這部電影中,小李子就潛入別人夢境,植入了一個無比簡單的idea,
然后這個idea生根發(fā)芽,最后結果是:對方主動解散了自己的公司。
沒錯,一個概念之差,就能讓人的行為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后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現(xiàn)在你能明白,定義好自己所追求東西的概念,有多重要了嗎?
03“堅持”的正確定義
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堅持。為什么我開頭說,大部分人追求的所謂“堅持”,本身就是錯誤的呢?
因為當你看到“堅持”這個詞,腦海中馬上就浮現(xiàn):
長跑運動員猙獰的面龐
自己做仰臥起坐時絕望的呻吟
期末熬夜復習時的睜不開眼
背單詞無聊時的拿頭撞桌子
這些畫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痛苦。也就是說,你一想到“堅持”兩字,就感受到了痛苦。
但是心理學家早就發(fā)現(xiàn)了:人的大腦有快速遺忘痛苦的功能,這是人類長期進化的結果。
如果人不能快速遺忘,每天糾結過去發(fā)生的痛苦事,就不用過日子了。這也是為什么像失戀這種痛苦感覺,不是靠誰的安慰消失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忘掉的。而當我們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學英語上,就可以看到一個滑稽的過程:
“堅持”學英語
↓
痛苦地背單詞、練聽力
↓
大腦傾向于遺忘痛苦
↓
痛苦背下的單詞都忘了
發(fā)現(xiàn)了嗎?當你大腦中時刻縈繞著“堅持”二字,你干的所有事情都是痛苦的,痛苦除了讓你半途而廢,還會讓你快速忘掉在痛苦狀態(tài)下學到的東西。想想看,你這輩子半途而廢的事情,是不是都讓你感到痛苦?
那問題來了,各行各業(yè)都有所謂的成功者,說自己出色是因為長時間的“堅持”,他們難道不痛苦嗎?
答:不痛苦。
那些跑步達人,每天跑十幾公里,不是因為他們抖M自虐,是因為跑步讓他們很high;
那些愛讀書的人,每周可以讀3本書,不是因為他們有毅力,而是不讀書會讓他們不舒服;
那些英語大牛,每天讀BBC News,看You`tube視頻,用英語流利說app練口語,不是因為他們自律,而是英語已經(jīng)成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跑步、讀書、學英語,這些事情讓你感到痛苦,卻讓大牛們大腦中產(chǎn)生多巴胺,進而產(chǎn)生享受的感覺。這中間的差別,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如果我們能找到這種轉變的鑰匙,是不是就能像大牛一樣,“堅持”下來了?
顯然,這件事不容易。但是們總有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參考:
在馬拉松運動中有一個名詞,叫“極點”,指的是當運動員長時間奔跑的疲憊感達到一個高峰后,會突然消失,在這個點之后的奔跑,會非常輕松。
再舉一個例子,嬰兒剛從母親體內的羊水中出來,第一次接觸空氣時,強烈的不適感會讓他們哇哇大哭好久。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適應了用肺部呼吸,之后就不會再哭了。
這兩個案例證明,你追求任何一件事的初期,都會感到不適和痛苦。但這段痛苦的時長,和你真正要干的那件事花費的時間想比,會不值一提。
就拿學英語來說吧,普通人想在英語水平上有質的飛躍,至少需要6個月的時間。但是心理學家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你適應學習過程、養(yǎng)成學習習慣,平均只需要21天。所以之前你一想到要堅持學六個月的英語,腦海中就是6個月藍瘦香菇的日子,而其實,你只需要撐過前21天。21天后,你就不再痛苦,學英語本身給你帶來的進步快感,就會讓你主動做下去。
比如我們一個學員,學了“懂你英語”一個多月,前段時間告訴我說,他去商場買鞋,無意間聽懂了身后一對老外說話,感覺特開心。我敢說,這種快感會讓他當天回到家,更加信心滿滿地學習“懂你英語”,他的下一個目標,也許是和老外自由交談。那等他完成目標的那天,他會覺得自己是靠著不懈的“堅持”達到的嗎?顯然不會,他會覺得這一切都很自然。
所以,別再用“堅持”這個詞了,它只會讓你想到痛苦。
“堅持”的最準確定義,應該是撐到快感來臨。等快感來了,等你開始享受這件事了,你就可以把蘊含痛苦的“堅持”徹底從你的大腦中刪除了。
04如何撐到快感來臨?
好了,你現(xiàn)在知道了“堅持”的最準確定義:撐到快感來臨。你也已經(jīng)把學英語這項耗時6個月的浩大工程,簡化成了“撐過前21天的小目標”。但是依然會有同學抱怨:“我學英語從來超不過3天,21天對我來說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別慌,我12年英語教學生涯中,至少有90%的學生都屬于這一類。對此,我總結了三大法寶:
一、賦予學英語巨大的意義
正如我文章前面所說:大腦中一個小小的概念,會對你的行為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當你在大腦中賦予學習英語一個無比高尚的意義時,你會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比如你就想:任何一個公司,英語好了都能讓你每月多拿三千塊工資,一年就是三萬六,30年就是100萬,都夠在上海買一套...額,好像還是買不起~ 但是100萬總是很多錢吧。想想你現(xiàn)在花6個月時間學英語,相當于掙100萬!說,是不是動力大多了?
二、找人監(jiān)督
當然,賦予意義還遠遠不夠。如果能找到一個監(jiān)督你學習的人,將大大提高你撐過21天的可能性。但問題是,這種每天監(jiān)督你學習的人,在你的高中班主任之后,就很難找到了。
所以,我們的“懂你英語”課程配套的班主任老師,一直深受大家喜愛。他們每天在微信群回答學員問題,并組織各種練習活動,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不學習的同學,就直接私信過去。不回私信?那就繼續(xù)騷擾,直到你滾回去學習為止。而且我想說,社交一直就是學習活動的一部分。你周圍的人在學習,你也更容易去學習。在我們的“懂你英語”學習群中,同水平學員相互鼓勵,相互比拼,再次大幅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有時候,僅僅是相互知道對方的存在,對于追求進步者來說,都是巨大的價值。
三、金錢刺激
最后,依然免不了俗套的金錢激勵。雖然俗套,但它真的很有效。